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doc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備課指要 教學建議 (1)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的知識是屬于相對容易的知識,學生在初中就已經(jīng)學過,因而對這部分知識的復習不需投入過多的時間. 但要重視引導學生掌握幾何光學的特殊研究方法,如:幾何知識的應用、作圖法等.可結合“案例導入”中的例1強調幾何方法的應用,培養(yǎng)畫圖分析的解題習慣;結合“案例導入”中的例2和“重點、難點、疑點分析”中的例3強調作圖規(guī)范. (2)光路的可逆性是光傳播的一般規(guī)律,在解決幾何光學問題中很有用.在教學中可結合“重、難、疑點剖析”中的例3引導學生理解和運用它. (3)光的直線傳播和反射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緊密,可結合“重、難、疑點剖析”中的例1和“探究延伸”中的例1啟發(fā)學生學會運用光學知識去分析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解決綜合應用的問題. 案例導入 例1:如圖14-48-1所示,在A點有一個小球,緊靠小球的左上方有一個點光源.現(xiàn)將小球從A點正對著豎直墻平拋出去.打到豎直墻之前,小球在點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在墻上的運動是( ). A.勻速直線運動 B.自由落體運動 C.變加速直線運動 D.勻減速直線運動 【分析】小球做平拋運動.影在墻上做豎直向上的直線運動.若將小球的平拋運動沿水平和豎直方向分解,便可通過幾何關系來構建球和影的運動的聯(lián)系. 【解答】小球拋出后做平拋運動,時間t后水平位移是vt,豎直位移是h=,根據(jù)相似形知識可以求得x=∝t,因此影子在墻上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答案】A. 【歸納】本題考查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與平拋運動知識的綜合應用. 例2:用作圖法確定人在鏡前通過平面鏡可看到AB完整像的范圍. 【分析】像的觀察范圍是由物的端點對平面鏡的邊緣成像的光路構成的.通過像作反射光路是光學作圖最常用的方法. 【解答】先根據(jù)對稱性作出AB的像A′B′再分別作出A點,B點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能照射到的范圍,再找到它們的公共區(qū)域(交集).就是能看到完整的范圍. 【答案】如圖14-48-2. 【歸納】成像作圖是這一章復習的重點和難點.注意作圖的規(guī)范要求:①表示光的傳播方向的光線要標箭頭表示傳播方向;②表示虛像的線段和光路的反向延長線均用虛線作圖,不標箭頭. 知識梳理 1、光源、光線和光速 (1)光源:能夠自身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電燈、點燃的蠟燭. (2)光線:對用來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它是光束的理想化模型. (3)光速:光的傳播速度簡稱為光速. 在真空中,光速c=3.0108m/s,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略小于c,在其他介質中均小于c. 2、光的直線傳播 (1)介質:光能夠在其中傳播的物質叫介質. (2)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在同一種各向同性的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 (3)影:光線被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在不透明物體后面所形成的暗區(qū)稱為影. 3、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是指光由一種介質射到另一種介質的界面上,一部分光線改變傳播方向而返回原來介質的現(xiàn)象.光的反射問題中,有兩類典型的反射模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若平行的入射光線經(jīng)界面反射后仍然平行,這種反射稱為鏡面反射.若平行的入射光線經(jīng)界面反射后沿各個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這種反射稱為漫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平面鏡 (1)作用:只改變光束的傳播方向,不改變光束的聚散性質. (2)成像特點:等大、正立、關于鏡面對稱的虛像. 重、難、疑點剖析 1、日食和月食的區(qū)別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月亮阻擋了應該射向地球某區(qū)域的部分或全部太陽光. 地球的某部分處在太陽在月球后方形成的本影區(qū)為日全食,處于半影區(qū)的為日偏食,處于偽本影區(qū)的為日環(huán)食. 月食形成原因是地球自身阻擋了由太陽射向月球的光線,導致月球的某一部分(也可是全部)無任何光線反射出來.亦即月球的某一部分(也可是全部)處于太陽在地球后方形成本影區(qū)內,形成月偏食(月全食).特別要注意的是若月球處在太陽在地球后方形成的半影(或偽本影)區(qū)中,因為整個月球都受到了部分太陽的照射,所以不出現(xiàn)月食. 2、平面鏡成像 (1)解決平面鏡成像問題時,要根據(jù)其成像的特點(物、像關于鏡面對稱),作出光路圖再應用反射定律和幾何關系求解. (2)作平面鏡成像光路圖的技巧:因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與物關于鏡面對稱的正立等大的虛像,所以可先利用物像“對稱性”確定像點的位置. 然后再補畫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但須注意: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應畫虛線,且不加箭頭. (3)確定平面鏡成像的觀察范圍的方法:根據(jù)物、像位置并應用反射定律畫出鏡子或遮擋物邊緣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來確定觀察范圍. 觀察像的兩端點的范圍的公共部分,即為完整的像的觀察范圍. 例1:關于日食和月食,正確的說法是( ). A.位于月球本影中的人,能看到月全食 B.位于月球本影中的人,使能看到日偏食 C.月球處于地球的半影內,出現(xiàn)月偏食 D.月球處于地球的本影內,出現(xiàn)月全食 【分析】如圖14-48-3甲所示表示陽光照射下月球形成的影區(qū)分布情況.A、B為半影區(qū),地球上位于月球半影區(qū)的人,觀察到的是日偏食;C是本影區(qū),在本影區(qū)的人看不到太陽的整個發(fā)光面,是日全食;D是偽本影區(qū),若觀察者在偽本影區(qū)看不到太陽發(fā)光面的中部,發(fā)生日環(huán)食.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本影里時發(fā)生月食現(xiàn)象(圖14-48-3乙),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區(qū),太陽光不能照射到月球上,面向月球的半個地球上的人將看不到月球,發(fā)生月全食;月球有一部分進入地球本影區(qū)時,但另一部分仍有陽光照射,因此發(fā)生月偏食. 【分析】B、D. 【歸納】只有正確理解了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才能對問題進行正確的判斷. 例2:如圖14-48-4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個正方形木箱,木箱上方水平放置一塊足夠大的平面鏡MN. 試用作圖法畫出人眼在S處通過平面鏡能看到的木箱右方的水平面的區(qū)域. 【分析】連S和木箱左上角頂點并延長,便可作出剛好不被本箱擋住的入射光線但要作出剛好不被木箱擋住的反射光線,直接作圖很困難,只有借助像點來作圖. 【解答】(1)設S為一個點光湖泊,作出其像點S′.(2)連接S和木箱左上角頂點并延長交平面鏡于A,連接S′A并延長交水平面于Q.(3)連接S′和木箱右上角頂點并延長交水平面于P.(4)PQ就是S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能照亮的木箱右方水平.根據(jù)光路可逆,PQ也就是人眼在S處通過平面鏡能看到的木箱右方的水平面的范圍. 【答案】如圖14-48-5. 【歸納】(1)利用光路可逆原理:眼睛是接受光線的器官,本身不能發(fā)光,根據(jù)光路可逆,假設在S處有一個點光源,那么它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能照亮的木箱右邊的范圍,也就是人眼能在平面鏡中看到的范圍(如右下圖);(2)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先由對稱性作出S的像點S′,再分析反射光能照亮的區(qū)域. 考題回放 例1:一個點光源S對平面鏡成像,如圖14-48-6所示,設光源不動,平面鏡以速率v沿OS方向向光源平移. 鏡面與OS方向之間的夾角為30,則光源的像S′將( ) A.以速率0.5v沿S′S連線向S運動 B.以速率v沿S′S連線向S運動 C.以速率v沿S′S連線向S運動 D.以速率2v沿S′S連線向S運動 【分析】當物點不動,平面鏡運動時,平面鏡沿與鏡面平行的方向運動不引起像的位置變化,只有沿與鏡面垂直方向的運動才會引起像的位置變化. 【分析】當物點不動,平面鏡運動時,平面鏡沿與鏡面平行的方向運動不引起像的位置變化,只有沿與鏡面垂直方向的運動才會引起像的位置變化. 【解答】根據(jù)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像點S′將沿S′S連線向S運動,且像點到物點的距離總是平面鏡到物點距離的兩倍. 平面鏡沿S′S方向靠近S的速度大小為v1=vsin30=0.5v,那么,像點S′相對于S的速度大小也應是平面鏡 S′S方向靠近S的速度大小的兩倍. v2=2v1=v. 【答案】B. 【反思】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注意分析物、像、鏡的相對運動關系. 例2:一路燈距地面的高主為h,身高為l的人以速度v勻速行走,如圖14-48-7所示. (1)試證明人的頭頂?shù)挠白幼鰟蛩龠\動; (2)求人景的長度隨時間的變化率. 【分析】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作出人向右勻速運動時,人頭和人頭的影的位置示意圖,根據(jù)勻速直線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和投影的幾何關系,的出人頭的影的位移和時間的關系以及人影的長度和時間的關系便可求解. 【解答】(1)設t=0時刻,人位于路燈的正下方O處,在時刻t,人走到S處,根據(jù)題意有 OS=vt. ① 過路燈P和人頭頂?shù)闹本€與地面的交點M為t時刻人頭頂影子的位置,如圖14-48-8所示,OM為人頭頂影子到O點的距離. 由幾何關系,有 ② 解①②得 OM= ③ 因OM與時間成正比,故人頭頂?shù)挠白幼鲃蛩龠\動. (2)由圖可知,在時刻t,人影的長度為SM, 由幾何關系,有SM=OM-OS, ④ 由①③④式得 SM= ⑤ 可見影長SM與時間t成正比,所以影長隨時間的變化率k= ⑥ 【答案】(2)人影的長度隨時間的變化率k= 【反思】解幾何光學題要重視幾何關系的分析和幾何知識的應用. 探究延伸 例 圖14-48-9(a)是在傍晚看到的月亮,圖(b)是從地球背極上空看到的月球繞地球運動圖.讀圖回答: (1)圖(a)的月亮稱做 月,此時的月亮應位于圖(b)的 和 之間, 在農歷月中應處于 (上或下)半月. (2)在圖中用簡頭表示出地球自轉方向. (3)在2001年6月21日,在非洲南部及大西洋觀測了21世紀第一次日全食,這一天是農歷的初 . (4)2001年6月22日,一萬多英格蘭人早早地聚集在著名的圓石陣周圍,等待觀看第一縷曙光穿過圓石陣拱門,這一天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解答】月相的變化與月相變化有關的歷時制度是與人類生活很密切的天文現(xiàn)象. 本題中就有涉及月相變化的內容,關鍵掌握兩點:①月亮西半側明亮為農歷上半月,東半側明亮為農歷下半月;②初一至初七、八和二十二、二十三的月相是蛾眉月;從圖可知,此時的月相為凸月,且是西側明亮,所以圖(a)的月亮為上半月的,圖(a)的月亮位于圖(b)的A和C之間.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間位置關系的特殊情況,由圖可知,日食只可能發(fā)生于朔即初一時(我國農歷是嚴格的朔望月,而且把新月發(fā)生時定為月首即初一),而且食只可能發(fā)生于望即十五、十六時. 【答案】(1)凸月,A、C上;(2)逆時針繞向;(3)一;(4)這天是夏至日. 【點評】此題將自然地理與物理相互綜合,解答時要正確理解和區(qū)分月相和月食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隨堂闖關 1、關于本影、半影,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 A.點光源發(fā)出的光形成的影是半影 B.面光源發(fā)出的光會形成本影和半影 C.物體的本影區(qū)域總小于半影區(qū)域 D. 物體的半影區(qū)域總小于本影區(qū)域 【提示】點光源是無半影區(qū)域的. 本影和半影區(qū)域的大小,是由光源和障礙物的大小及兩者的距離這三方面的因素決定的,不可一概而論. 2、一束光線與水平成40角射來,欲使光線沿水平方向傳播,所放平面鏡與水平面成( A、D ). A.20 B.40 C.50 D.70 【提示】通過作圖分析來確定答案. 3、如圖14-48-10所示,a、b、c三條光線會聚于S點.若在S點前任意位置放一平面鏡,則( C ). A.三條反射光線可能交于一點,也可能不交于一點 B.三條反射光線一定不會交于一點 C.三條反射光線一定交于鏡前一點 D.三條反射光線的反射延長線一定交于鏡后一點 【提示】虛擬一與S關于鏡面對稱的物點S′,再根據(jù)光路可逆原理求解. 4、如圖14-48-11甲所示,某人左、右兩耳之間距離為L,兩眼球光心的距離為d,在人眼正前方豎直放一面平鏡MN,要在平面鏡中剛好能看到自己的兩耳,平面鏡的最小寬度應等于,并畫出在平面鏡中看到兩耳的光路圖. 【提示】作光路圖如圖14-48-11乙所示,PQ間為所需的最小平面鏡的寬度. 5、如圖14-48-12所示,MO、NO是兩互相垂直的平面鏡,S是鏡前的一個發(fā)光點,SA是其中一條射向N鑿面鏡的入射光線,試作出SA經(jīng)兩平面鏡反射后的反射光線,并證明經(jīng)平面鏡NO反射后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SA一定平行. 【提示】因為平面鏡MO、NO相互垂直,所以法線AA′與法線BB′相互垂直,如圖14-48-13所示. 因而有i1′+i2=90, 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有i1=i1′,i2=i2′,i1+i1′+i2+i2′=180. 故光線BP與SA相互平行,證畢. 6、在日落很久后,常能在高空中看到明亮的人造衛(wèi)星. 有一個在地球赤道上方飛行的人造衛(wèi)星.日落后兩小時后仍能在正上方看到它,試求它的最低高度(地球半徑為6.38106m). 【提示】若在地球北極上俯視,將看見地球作反射時針方向轉動,如圖14-48-14所示,把人造衛(wèi)星畫在地球背光一側的上方,使它恰好被掠過地球表面的陽光照明.從圖可見,α角即為落日后(即看不見直射陽光后),地球轉過的角度,h為最低高度. α=.h=R 【答案】9.9105m. 課后測試 一、選擇題 1 、關于光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D ) A.光線是從光源中發(fā)出的細光束 B.光源能發(fā)出無限多條光線 C.光線能發(fā)出無限多條光線 D.光線是用來表示光傳播方向的直線 【提示】光線是人為畫出的,不是光源固有的. 2、已知月球周圍沒有大氣層,因此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的顏色應是( D ). A.藍色的 B.紅色的 C.蒼白色的 D.黑暗的 【提示】沒有氣體分子的散射,在月球上空看不到光. 3、如圖14-48-15所示,L為水平放置的點亮的8W日光燈,T為一藤椅的豎直靠背,橫藤條與日光燈管平行,豎藤條相互垂交織,它們之間是透空方格,P是與藤條靠背平地的白屏,現(xiàn)將并從緊貼椅背處慢慢向遠處(圖中右方)平移,從屏上將依次看到( D ). A.橫藤條的影,橫豎藤條的影 B.豎藤條的影,橫豎藤條的影 C.橫豎藤條的影,豎藤條的影,沒有藤條的影 D.橫豎藤條的影,橫藤條的影,沒有藤條的影 【提示】日光燈水平放置時,橫藤條的影區(qū)大,豎藤條的影區(qū)小. 4、借助于漫反射,我們才能從不同方向( A、C、D ) A.看電影 B.看電視 C.欣賞油畫 D.欣賞中秋明月 【提示】電視屏幕是光源,是直接的發(fā)光體. 5、一個不透明的小球,由某高處的A點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A點距點光源S和距墻MN的水平距離相等,如圖14-48-16所示.小球的影子恰好投射到豎直墻上,關于影子的運動情況是( D ). A.做勻速運動 B.做變加速運動 C.做自由落體運動 D.做勻加速運動 【提示】影的位移始終與小球自由下落的位移成正比,故加速度也成正比. 6、在水平地面上豎直放置一平面鏡.一個人站在平面鏡前,剛好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在該人向后退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像變大,你能剛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的大小不變,你能剛好看自己的全身像 C.像的大小不變,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像未占滿全幅鏡面 D.像變小,完全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提示】通過畫圖分析來得出答案. 7、如圖14-48-17所示是物理學家邁克耳孫測定光速的實驗示意圖.八面鏡靜止不動時,望遠鏡C中可見光源S的像,現(xiàn)在使八面鏡開始轉動,并且使轉速逐漸增大到每秒n轉時,在望遠鏡C中又可看到光源S的像,如果測得八面鏡與凹面鏡之間的距離是L,凹面鏡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可以忽略,則測得的光速是( A ). A.16nL B.8nL C.4nL D.2nL 【提示】光在棱鏡旋八分之一周的時間里正好經(jīng)過一個來回,路程為2L. 二、填空題 8、如圖14-48-18,P為發(fā)光點,N為平面鏡,那么在MN與P之間放上不透明擋板Q后所觀到像P′的亮度變化情況是不變.(填“變亮”或“變暗”或“不變”) 【提示】只要未擋到觀察的光路,觀察的亮度就不會變化. 9、圖14-48-19中x軸表示水平地面,y軸表示豎直墻壁,S是一點光源.要水平地面上有一塊平面鏡,它把光源S的入射光反射到墻壁上,被反射光照亮的范圍是圖中y軸上未畫斜線的部分,(MN為擋板,不讓S的光線垂直射墻壁)利用作圖法(要求畫出完整光路圖)求出平面鏡兩端的x坐標分別為 4 和 6 . 【提示】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對稱性及光路可逆原理求解. 10、在圓桶中心放一平面鏡,光點S1發(fā)光射以鏡面上,反射光在筒壁呈現(xiàn)光斑S2,如圖14-48-20所示.當平面鏡繞筒的中軸線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時,光點S1在鏡子里的像S2′的角速度等于 2ω,光斑S2 在平面鏡中的像S2′的角速度等于 0 . 【提示】入射光固定時,反射光(斑)轉動的角速度是平面鏡轉動的角速度的2倍,即為2 ω.S1的像S1′始終與光斑S2在同一直徑上,它們轉動的角速度相同;S2的像S′2始終與光點S1在同一直徑上,故S2′不轉動. 11、如圖14-48-21所示,半徑R=1m的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在距地面2的上方放置一個與地面平行的平面鏡MN,在圓柱體左側的地上有一點光源S,圓柱體右側地面AB部分沒有光線照射到,若已知S與B的距離為4m,則AB的寬度等于 1.73m . 【提示】先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B的位置如圖14-48-22所示. 在Rt△SS′B中,SS′=4,∴∠SBS′=60 在Rt△OAB中,OA=R,∠OB=30,∴AB=4cot30=R=1.73m. 三、作圖計算題 12、圖14-48-23中AB表示一個平面鏡,P1P2是水平放置的米尺(有刻主的一面朝著平面鏡),MN是屏,三者互相平行.屏MN上的ab表示一條豎直的縫(即a、b之間是透光的).某人眼睛緊貼米尺上的小孔S(其位置見圖),可通過平面鏡看到米尺的一部分刻主,試在本題的圖上用三角板作圖求出可看到的部位,并在P1P2上把這部分涂以標志. 【提示】在S處的人眼通過ab縫及平面鏡AB看到米尺上P1P2的部位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解法:一種是根據(jù)平面鏡對稱成像的特點,用三角板作出人眼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S′.連接S′b并延長到與P1P2相交處的d點,連sa并延長交AB于e,連S′e并延長到與P1P2相交于c,是cd就是人眼可看到的米尺部位(如圖14-48-24甲所示).另一種解法是根據(jù)平面鏡對稱成像的特點,用三角板作出米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P1′P2′以及縫在平面鏡中所成的虛像a′b′,連sb′并延長交P1′P2′上c′d的對稱區(qū)域cd即為人眼看到的米尺部位(如圖14-48-24乙所示). 【答案】 13、如圖14-48-25,一束光線穿過屏上小孔S射到平面鏡M的O點處,O和S相距L.當平面鏡M繞過O點垂直于紙面的軸,以角速度ω逆時針轉過α角時,射到屏上的光點P沿屏移動的速度多大? 【提示】如圖14-48-26所示,當平面鏡以角速度ω轉過α時,反射光以2ω轉過2α角, 則v⊥=2ω. ∴vp=.= 【答案】vp= 第49課時 光的折射 全反射和色散 備課指要 教學建議 1、相對光的反射定律而言,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等內容要難一些,也是高考對幾何光學考查的重點.折射定律的應用和全反射的計算還可能構成大題出現(xiàn)在高考中,如“考題回放”中的例1和例4.因而折射定律的應用和全反射的計算應強化訓練,教學中可結合“案例導入”中的例1和例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畫圖分析的解題習慣和作圖的規(guī)范. 2、光的色散是高考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試題,這是因為光的色散是幾何光學與物理光學知識的結合部,以光的波動學說為理論基礎,要求記住不同色光頻率從低到高的順序,知道它們在空真中的傳播速度相同(都是C);在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頻率越高速度v越小;由n=知,同一介質對頻率高的光折射率較大,結合幾何光學,可比較不同色(頻率)光的折射角、臨界角、穿過玻璃磚的側移等.教學中可結合考題回放中的例3和重、難、疑點剖析中的例3去加以體會. 案例導入 例1 假設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氣層,那么人們觀察到的日出時刻與實際存在大氣層的情況相比( C ). A.將提前 B.將延后 C.在某地地區(qū)將提前,在另一些地區(qū)將延后 D. 不變 【分析】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氣層時,日出時刻,太陽剛好在觀察者所在位置的地平線上.實際存在大氣的折射,日出時刻,太陽恰恰在觀察者所在位置的地平線上的下方,此結論可根據(jù)折射定律作光路圖得出. 【解答】如圖14-49-1所示,a是太陽射出的一束光線,由真空射向大氣層發(fā)生折射,沿b方向(地平線方向)傳播到P點,點P處的人便看到日出.如果沒有大氣層,光束使沿a直線傳播,同樣的時刻在P點便看不到太陽,須等太陽再上升,使a光束沿b線方向時才能看到太陽,故沒有大氣層時看到日出的時刻要比有大氣層時延遲. 【答案】B. 【歸納】本題是一道有關大氣中折射現(xiàn)象的問題,要求考生能夠聯(lián)系實際建立物理模型,并根據(jù)光的折射定律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 例2:直角三棱鏡的頂角α=15,棱鏡材料的折射率n=1.5,一細束單色光如圖所示垂直于左側面射入,試作出該入射光第一次從棱鏡中射出的光線. 【分析】當光從棱鏡中射向真空時,如果入射角小于臨界角,將發(fā)生全反射而不能射出,只有入射角小于臨界角,才有光線從棱鏡射出. 【解答】由n=1.5知臨界角大于30小于45,邊畫圖邊分析可知該光線在射到A、B、C、D各點時的入射象依次是75、60、45、30,因此在A、B、C均發(fā)生反射,到D點入射角才第一次小于臨界角,所以才第一次有光線從棱鏡射出,且折射角γ=0.75. 【解答】如圖14-49-12所示. 【歸納】本題為一道作圖題,作圖的主要依據(jù)是全反射的條件. 例3:如圖14-49-3所示,一條長度為L=5.0m的光導纖維用折射率為n=的材料制成.一細束激光由其左端的中心以α=45的入射角光導纖維內,經(jīng)過一系列全反射后從右端射出. 注:(1)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的速度v是多大?(2)該激光在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t是多少? 【分析】光在光導纖維中的速度應等于真空中的速度與折射率的比值;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則應等于路程與速度之比. 【解答】(1)由n=可得v=2.1108m/s. (2)由n=可得光線從左端面射入后的折射角為30,射到側面時的入射角為60,大于臨界角45,因此發(fā)生全反射,同理光線每次在側面都將發(fā)生全反射,直到光線達到右端面。由三角關系可以求出光線在光纖中通過的總路程為s=,因此該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是t= 【答案】v=2.1108m/s;t=2.710-8s. 【歸納】計算光在光導纖維中傳輸所經(jīng)歷的時間要注意兩點,一是光在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等于c,二是光在光纖中通過的總路程不等于纖的總長度L. 知識梳理 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 (1)定義:光從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改變的現(xiàn)象叫光的折射.光的折射遵守折射定律. (2)折射率n:折射率是表示在兩均勻介質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光線從真空投入某介質時,n=,叫該介質的折射率(絕對折射率). 同一介質對不同頻率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說明折射率不僅與介質有關,還與光的頻率有關,在對可見光為透明的介質內,折射率隨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 (3)光密介質和光疏介質 任何介質的折射率都大于1,折射率越大光在其中傳播速度就越小,兩種介質相比較,折射率大的介質叫光密介質,折射率小的介質叫光疏介質. (4)折射定律 折射光線跟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位于法線兩側,當光從光疏介質射入光密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線向站法線偏折,n越大光線偏折越厲害. 光從光密介質身主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線向著界面偏折,n越大,光線偏折越厲害. (5)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全反射和臨界角 (1)全反射:光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光線全部反射回原介質的現(xiàn)象叫全反射; (2)產生全反射的條件:①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i≥C(臨界角). (3)臨界角: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使折射角達到90的入射角叫做臨界角. (4)應用全反射現(xiàn)象舉例: ①光導纖維.②全反射棱鏡. 3、棱鏡 (1)棱鏡:通常指截面為三角形的透鏡,即三棱鏡; (2)三棱鏡利用光的折射改變光的傳播路徑,光從棱鏡的一個側面射入,從另一側面射出,出射光線將向底面(第三側面)偏折; (3)通過三棱鏡看物體,看到的是物體的虛像,像的位置向頂角方向偏移; (4)全反射棱鏡在光學儀器中被用來改變光路. 4、光的色散 (1)定義:白光通過棱鏡折射后被分解成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按次序排列的彩色光譜,這就是光的色散。紅光通過棱鏡時偏折角較小(因對紅光折射率較?。?,紫光偏折角較大. (2)光的色散現(xiàn)象表明:①白光為復色光;②同一介質對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 (3)復色光通過厚透明板也能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 重、難、疑點剖析 1、應用折射定律解題的思路是;先畫出折射光路圖,明確入射角、折射角.然后由折射定律和有關幾何知識建立方程求解.應注意的是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2、正確理解和應用全反射原理 我們所學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只解決反射光,折射光的方向問題,而沒有解決能量的分配問題.當光由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或由介質射入真空時)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入射角由0逐漸增大過程中,反射光能量逐漸增大,折射光能量恰好減少到零,即折射光實際不存在,入射光全部反射回原來介質中,這就是全反射現(xiàn)象.理解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光從光密射向光疏介質、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是處理好有關光的全反射問題的關鍵. 若光從光密介質(折射率為n)射向光疏介質(折射率為n′)時,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C可由公式sinC=求得.當光從光密介質射向空氣(折射率為1)時,求全反射的臨界角的公式為sinC= 一般情況下的光的反射,反射光能量小于入射光能量.全反射光能量等于入射光能量,故全反射有較廣泛的應用.另一方面,由sinC=,通過測量臨界角C可測量介質折射率n . 3、色散形成的原因 在光的色散中,不同的色光,偏向角不同,這是由于紫光的頻率(v紫)大于紅光的頻率(v紅)決定了紫光的折射率(n紫)大于紅光的折射率(n紅),所以有紫光的偏向角(θ紫)大于紅光的偏向角(θ紅). 4、玻璃磚 所謂玻璃磚一般指橫截面為矩形的棱柱.如圖14-49-4所示,當光線從上表面入射,從下表面射出時,其特點是:(1)射出光線和入射光線平行;(2)各種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發(fā)生色散;(3)出射光線的側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磚的厚度有關; (4)可利用玻璃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5、光導纖維 全反射的一個重要應用就是用于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光纖有內、外兩層材料,其中內層是光密介質,外層是光疏介質. 外層是光疏介質.光在光纖中傳播時,每次射到內、外兩層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從而發(fā)生全反射,這樣使從一個端面入射的光,經(jīng)過多次全反射能夠沒有損失地全部從另一個端面射出. 例1:如圖14-49-5所示,在折射率為n、厚度為d的玻璃平反上方的空氣中有一個點光源,從S發(fā)出的光線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面,經(jīng)過玻璃板后從下表面射出,如圖所示,若沿此光線傳播的光從光源到玻璃板上表面的傳播時間與玻璃板中的傳播時間相等,點光源S到玻璃上表面的垂直距離l應是多少? 【分析】光線在空氣中的傳播距離為,傳播事跡 c;光線在玻璃板中的傳播距離為(γ為光線在玻璃板中的折射角),傳播速度為;再考慮折射定律以及傳播時間相等,即可得出所需結果. 【解答】光線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為t空= 光線在玻璃板中的傳播時間為t玻= 根據(jù)題意有 , 由折射定律sinθ=nsinγ,sinγ=sinθ.cosγ=. 將式②代入式①可得,l= 【答案】 【歸納】此題主要應用折射定律和折射率公式來求解.注意光在玻璃平板中運動的路程和速度均與折射率有關. 例2:一個截截面為半圓形的光學元件,其材料的折射率為n=,一束平行光以45的入射角射向其上表面,如圖14-49-6所示.求:在圖中標出入射光能從其半圓面上射出的范圍. 【分析】入射光從半圓面上射出的范圍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所有入射光的入射角都相同,所以射入該元件后所有的折射光線仍然平行.這些光線到達半圓周上時,入射角各不相同,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光線發(fā)生全反射,不能夠從該元件射出;當入射角小于臨界角時,光線不發(fā)生反射,能夠從該元件射出. 【解答】如圖14-49-7所示,設平行光射入該元件后的折射角為θ,根據(jù)折射定律: n=,可得θ=30,由sinθ0=,不難求出臨界角為θ0=45. 設光線射到C點左邊某一點A時剛好有入射角α=θ0=45,從圖中可以看出△AOD中β=60,所以γ=75;同理設光線射到C點右邊某一點B時剛好有入射角α=θ0=45,從圖中可以看出△BDE中的δ=15.只有以上得到的A、B兩點間的圓弧,才能光線射出,AB弧的度數(shù)是90. 【答案】從半圓面上射出的范圍為圖示的A、B兩點間的圓弧. 【歸納】解答此題的關鍵是要通過作圖分析弄清范圍形成的原因,然后計算確定范圍. 例3:如圖14-49-8所示, a、b兩細束單色光(可能是同種色光,也可能是不同色光)分別以垂直于三棱鏡的一個腰的方向射入兩個不同的三棱鏡,已知這兩個三棱鏡是用同種介質材料做成的,但它們的項角α、β大小不同,α<β兩條光線分別從另一個腰射出后,測得跟入射光線方向相比,它們的偏折角θ大小相同.試判定a、b兩種單色光的頻率v1、v2間的關系. 【分析】不能因為它們的偏折角相同就斷定它們是同種色光,因為它們的項角α、β大小不同,它們在從另一腰射出時的入射角也就不同的.具體的解法可以有兩種. 【解答】方法一:可以用“對比”的思路.設想讓a光也和b光一樣從同一點垂直于第二個三棱鏡的一個腰射入,很明顯,跟原來相比,當a光射到另一個腰上時的入射角由α增大到了β.由于同一種色光對同一種介質n沒有改變,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和偏折角也必然同時增大,所以α光射出時的偏折角將大于原來的θ,其光線將如圖14-49-9(a)所示,此圖中a,b兩種單色光射到另一腰時的入射角相同(都是β),比較它們的偏折程度可以看出a光的偏折角更大,因此可以a光的頻率比b光的頻率高. 方法二:可以用計算的方法.如圖14-49-9( b),設三棱鏡的頂角為γ,則光線從一腰垂直射入,到達另一腰時的入射角也是γ,由于偏折角為θ,所以折射角為γ+θ.根據(jù)折射率的定義,可以推導出折射率的計算式為n= 由于兩種情況下偏折角θ是相同的,γ小的cotγ反而大,對應的n也大.由本題的已知條件α<β,得到a光的折射率大,因此a光的頻率比b光的頻率高. 【答案】v1>v2. 【歸納】在折射現(xiàn)象中,光的頻率的高低反映在折射率的大小上. 考題回放 例1 簡述光的全反射現(xiàn)象及臨界角的定義,并導出折射率為n的玻璃對真空的臨界角公式. 【分析】本題是要在對臨界角的定義加以敘述的基礎上,運用折射定律導出臨界角公式.臨界角的定義必須清楚. 【解答】光線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C,使折射角達到90,折射光就消失.入射角大于C時只有反射光.這種現(xiàn)象稱為全反射.相應的入射角C叫做臨界角. 光線由折射率為n的玻璃到真空,折射定律為sinr=nsini. ① 其中i和r分別為入射角和折射角.當入射角I等于臨界角C時,折射角r等于90,代入①式得sinC= ② 【歸納】這道題在2000年、2001年連續(xù)兩年的高考卷中出現(xiàn),可見臨界角是幾何光學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復習中應加以重視. 例2:如圖14-49-10,a和b都是厚度均勻的平玻璃板,它們之間的夾角為φ,一細光束以入射角θ從P點射入,θ>φ.已知此光束由紅光和藍光組成,則當光束透過b板后( ). A.傳播方向相對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轉φ角 B.傳播方向相對于簇央求我方向向右偏轉φ角 C.紅光在藍光的左邊 D.紅光在藍光的右邊 【分析】光通過厚度均勻的平玻璃板使出射方向總是與入射方向平行,折射率越大發(fā)生的側移越大. 【解答】光束透過a板后,傳播方向與入射光方向平行;光束透過b板后,傳播方向也與入射方向平行,相對于入射光方向產不發(fā)生偏轉.由入射光方向決定了出射光將向左側移,因藍光的折射率大,發(fā)生的側移也就大,所以紅光在藍光的右邊. 【答案】D. 例3:雨過天晴,人們??吹教炜罩谐霈F(xiàn)彩虹,它是由陽光照射到空中彌漫的水珠上時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說明這個現(xiàn)象時,需要分析光線射入水珠后的光路.一細束光線射入水珠,水珠可視為一個半徑為R的球,球心O到入射光線的垂直距離為d.水的折射率為n. (1)在圖14-49-11上畫出該束光線射入水珠內經(jīng)一次反射后又從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圖; (2)求這束光線從射向水珠第一次偏轉的角度. 【分析】光線射入水珠內經(jīng)一次反射后又從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具有一定的對稱性,再結合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幾何關系便可求出每一次偏轉的角度. 【解答】(1)光路如圖14-49-12甲. (2)以i、r表示入射光的入射角、折射角,由折射定律sini=nsinr. ① 以δ1、δ2、δ3表示每一次偏轉的欠度,如圖14-49-12乙,由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幾何關系可知 sini= ② δ1=I-r. ③ δ2=π-2r, ④ δ3=I-r. ⑤ 由以上各式解得 δ1=sin-1 ⑥ δ2=π-2sin-1, ⑦ δ3=sin-1 ⑧ 【分析】見⑥⑦⑧三式. 【歸納】此題考的是應用折射定律分析生活中的光學現(xiàn)象,通過題中的作光路圖和偏轉的角度的計算可命名我們知道彩虹形成的原因.題中雖然沒有要解釋現(xiàn)象,但實際上考查的是應用物理知識解釋現(xiàn)象的能力. 例1:如圖14-49-13,一玻璃柱體的橫截面為半圓形,細的單色光束從空氣射向柱體的O點(半圓的圓心),產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為,入射角為45(相應的折射角為24),現(xiàn)保持入射光不變,將半圓柱繞通過O點垂直于圖面的軸線順時針轉過15,如圖中虛線所示,則( B、C ) A.光束1轉過15 B.光束1轉過30 C.光束2轉過的角度小于15 D.光束2轉過的角度大于15 【分析】當半圓柱繞通過O點垂直于圖面的軸線順時針旋轉時,反射光束1轉過的角度總等于反射面轉過的角度的兩倍。透射光束2轉過的角度可由折射定律計算得到. 【解答】當半圓柱繞通過O點垂直于圖面的軸線順時針轉過15時,入射角I=60根據(jù)折射定律sini=nsinr,得r=30.則光束2轉過的角度為9. 【答案】B、C. 【反思】此題綜合考查了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應用.明確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及其變化是解題的關鍵. 例5:如圖14-49-14所示,只含黃光和紫光的復色光束PO,沿半徑方向射入的空氣中的玻璃圓柱扣,被分成兩光束OA和OB沿如圖所示方向射出,則( ). A.OA為黃光,OB為紫光 B.OA為紫光,OB為黃光 C.OA為黃光,OB為復色光 D.OA為紫光,OB為復色光 【分析】當復色光束PO入射到玻璃半圓柱與空氣的分界面時,出射光只有一束,這表明其中一種色光已發(fā)生了全反射,不然黃光和紫光經(jīng)玻璃半圓柱折射后會發(fā)生色散而分解為兩束出射光. 【解答】因為紫光比黃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發(fā)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小,故已發(fā)生了全反射的必是紫光,OA為黃光.而在反射光OB里既有紫光又有黃光,故為復色光. 【答案】C. 【反思】此題綜合考查了反射、折射、全反射、色散等知識,要考慮各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運用邏輯推理進行綜合判斷.特別要注意的是紫光發(fā)生了全反射,但反射光束OB里并不全是紫光,邏輯思維要嚴密. 探究延伸 例 如圖14-49-15所示,AB為一塊透明的光學材料左側的端面,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設該光學材料的折射率沿y軸正方向均勻減小.現(xiàn)有束單色光a從原點O以某一入射角θ由空氣射入該材料內部,則該光線在該材料內部可能的光路是圖14-49-16中的哪一個?( ) 【分析】如圖14-49-17所示,由于該材料折射率由下向上均勻減小,可以設想將它分割成折射率不同的薄層.光線射到相鄰兩層押介面時,如果入射角小于臨界角,則射入上一層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線逐漸偏離法線.到達更上層的界面時入射角逐漸增大,當入射角達到臨界角時發(fā)生全反射,光線開始向下返回,直到從該材料中射出. 【解答】通過上述分析可知光線在該材料內部最有可能的光路是D,其余光路均不符合折射定律. 【答案】D. 【點評】此題中的對折射率連續(xù)變化的介質情景采用了分割的處理方法. 亦可將其與形成海面上蜃景的介質分布情形相類比從得出答案.有興趣的同學還可去進一步研究一下光的傳播路徑是一條什么曲線. 隨堂闖關 1、如圖14-49-18所示,一束光線從折射率為1.5的玻璃內射向空氣,在界面上的入射角為45,下面四個光路圖中,正確的是( A ). 【提示】當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時,很可能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玻璃的折射率為n=1.5, ∴全反射臨界角為C=arcsin, 從圖可知入射角α=45>C. 故發(fā)生全反射,即A圖正確. 2、如圖14-49-19所示,一細束紅光和一細束藍光平行射到同一個三棱鏡上,經(jīng)折射后交于光習上的同一個點M,若用n1和n2分別表示三棱鏡對紅光和藍光的折射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n1<n2,a為紅光,b為藍光 B.n1<n2,a為藍光,b為紅光 C.n1>n2,a為紅光,b為藍光 A.n1>n2,a為藍光,b為紅光 【提示】由圖可知,b光線經(jīng)過三棱鏡后的偏折角較小,折射率較小,應是紅光. 3、如圖14-39-20所示,自行車的尾燈采用了全反射棱鏡的原理.它雖然本身不發(fā)光,但在夜間騎行時,從后面開來的汽車發(fā)出的強光照到尾燈后,會有較強的光被反射回去,使汽車司機注意到前面有自行車.尾燈的原理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汽車燈光應從左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左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B.汽車燈光應從左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右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C.汽車燈光應從右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左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D.汽車燈光應從右面射過來在尾燈的右表面發(fā)生全反射 【提示】利用全反射棱鏡使入射光線偏折180,光線應該從斜邊入射,在兩個直角邊上連續(xù)發(fā)生兩次全反射,所以選C. 4、如圖14-49-21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長方體形的光學器材,要求從上表面射入的光線可能從右側面射出,那么所選的材料的折射率應滿足( B ). A.折射率必須大于 B.折射率必須小于 C.折射率可取大于1的任意值 D.無論折射率是多大都不可能 【提示】從圖中可以看出,為使上表面射入的光線經(jīng)兩次折射后從右側面射出,θ1和θ2都必須小于臨界角C,即θ1<C,θ2<C,而θ1+θ2=90,故C>45,n=<,選B答案. 5、如圖14-49-22所示的是一種恒偏向棱鏡,其折射率n=1.56,一條光線從a點進入棱鏡,然后在棱鏡中沿光路ab行進,ab平行cd. (1)從棱鏡的左外方開始,繪出這條光線經(jīng)過棱鏡后折射到空氣中的光路圖; (2)試證明在空氣中原來的入射方向和最后出射方向間夾角為. 【提示】(1)根據(jù)折射定律計算知:θ1=θ2=51, 作光路圖如圖14-49-23所示. (2)設出射線對入射線的偏向角為δ,由圖可知δ=∠gab+∠gha=(θ1-30)+[90-(θ1-30)]=90. 即與入射角大小無關.因此從ca面入射的光其出射方向對入射方向的偏轉恒為90. 說明:許多光學儀器常利用這種棱鏡作光路控制.注意光行進至de面時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6、 圖14-49-24為用透明物質做成的空心球,其折射率為n,內、外半徑分別為a、b,且b>>a.內表面涂上能完全吸光的物質.當一束平行光射向此球時被內表面吸收掉的光束在射進空心球前的橫截面積是多大? 【提示】被球內表面吸收的光束的邊緣光線與內表面相切,如圖14-49-25中AB所示,并據(jù)對稱性知,此光束在射入空心球前的橫截面積是半徑為R的圓,且R=bsini. 由折射定律得n=,∴R=nbsinγ.又sinγ=,. 【答案】πn2a2. 課后測試 一、選擇題 1、一束光從空氣射向折射率n=的某種玻璃的表面,如圖14-49-26所示,i代表入射角,則( B、C、D ) A.當I>45時會發(fā)生全反射現(xiàn)象 B.無論入射角多大,折射角r都不會超過45 C.當入射角30,應以45的角度入射 D.當入射角i=arctan時,反射入光線折射光線恰好相互垂直 【提示】光是從光疏進入光密介質,不會發(fā)生會反射現(xiàn)象,但折射角總小于臨界角. 2、圖14-49-27表示一束白光通過三棱鏡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是( D ). 【提示】光在第一個界面上折射時,就應發(fā)生色散現(xiàn)象. 3、光線在玻璃和空氣的分界面上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是( B ). A.光從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夠小 B.光從玻璃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夠大 C.光從空報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夠小 D.光從空氣射到分界面上,入射角足夠大 【提示】全反射條件是光從光密進入光疏,入射角大于等于臨界角. 4、單色光從真空射入下班時,它的( D ). A.波長變長、波速變小 B.波長變短、波速變大 C.波長變長、波速變大 D.波長變短、波速變小 【提示】光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頻率不變. 5、如圖14-49-28所示,兩塊同樣的玻璃直角三棱鏡ABC,兩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們之間是均勻的未知透明介質.一單色細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圖示的出射光線中( B ). A.1、2、3(彼此平行)中的一任一條都有可能 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條都有可能 C.7、8、9(彼此平行)中任一條都有可能 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條 【提示】兩塊直角三棱鏡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它們之間是均勻的未知透明介質,可將其看作兩面平行的玻璃磚,利用光線通過兩面平行的玻璃磚的傳播特征可對選項做出判斷.注意不要忽視未知透明介質的折射率等于玻璃三棱鏡的折射率這一可能性,否則就會導致答案選錯. 6、A與B是兩束平行的單色光,它們從空氣中射入水中的折射分別為rA、rB,若rA>rB,則( A、B ) A.在空氣中A的波長大于B的波長 B.在水中A的傳播速度大于B的傳播速度 C.A的頻率大于B的頻率 D.在水中A的波長小于B的波長 【提示】折射角小的光折射率大,則此光的頻率也大,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小. 7、abc為一全反射棱鏡,它的主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14-49-29所示,一束白光垂直入射到ac面上,在ab面上發(fā)生全反射,若光線入射點O的位置保持不變,改變光線的入射方向(不考慮自bc面反射的光線)( A ). A.使入射光按圖中的順是針方向逐漸偏轉,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紅光首先射出 B.使入射光按圖中的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如果有色光射出ab面,則紫光首先射出 C.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紅光鈄首先射出ab面 D.使入射光按圖中所示的逆時針方向逐漸偏轉,紫光將首先射出ab面 【提示】白光由從戲到紫七種色組成,同一種介質對它們的折射率,從紅光到紫光逐漸增大.在同一種介質中產生全反射,它們的臨界不同.由公式sinC=,n越小,C越大.紅光折射率最小,則臨界角最大.光垂直入射ac面,在ab面發(fā)生全反射,則臨界角C≤45.當光沿順時針方向偏轉入射,其入射角C減小,如圖(1)所示,首先小到紅光臨界角以下,紅光先射出ab面.當光沿逆時針方向偏轉入射,其入射角增大,不可能有光線在ab面上射出.如圖14-49-30(2)所示. 8、如圖14-49-31所示,為了觀察門外情況,有人在門上開一小圓孔,將一塊圓形玻璃嵌入其中,圓柱體體軸線與門面垂直.從圓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門外入射光線與軸線間的最大夾角稱做視場角.已知該玻璃的折射率為n,圓柱長為l,底面半徑為r,則視場角是( B ). A.arcsin= B.arcsin= C.arcsin D.arcsin 二、填空題 9、白光通過玻璃三棱鏡,被分解成七種單色光,其排列順序是紅、橙、黃、綠、藍、靛、紫.其中紫色光偏折角度最大,紫色光在玻璃中的折 射角最小,紅色光在玻璃中傳播速度最大. 10、做測量玻璃折射率的實驗時,得到了如圖14-49-32所示的光路.為了測量入射角和折射角,作法線時將法線畫得與界面不垂直,由這樣量的角i和r算出的折射率與真實值比較偏大(填“大”或“小”). 【提示】可借助三角函數(shù)圖象來比較. 11、如圖14-49-33所示,有一個長方形容器,高為30cm,寬為40cm,在容器的底部平放著一把長40cm的刻度尺,眼睛在OA的延長線上的E點觀察崇高 線沿著EA斜向下看恰能看到尺的左端零刻度.現(xiàn)保持眼睛的位置不變,向容器的內倒入某種液體且滿至容器口,這時眼睛仍沿EA方向觀察,恰能看到尺上的20cm刻度.則此種液體的折射率為1.44. 【提示】作光路圖如圖14-49-34所示, sini= ∴n= 三、計算題 12、如圖14-38-35所示,ABC是一等腰直角棱鏡,PD為一條入射光線,用插針方法得到其經(jīng)過棱鏡后的出射光線為EF,EF∥PD,用作圖方法做出該光線在棱鏡中的光路. 【提示】有同學認為連接DE即為光在棱鏡的路線,這是違背光的傳播規(guī)律的.根據(jù)入射和出射信息判斷,光在底邊一定發(fā)生了全反射.怎樣確定與入射和出射光線對應的“反射點”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采取虛擬物點的方法解-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 2019-2020年高三物理第一輪復習第十四章 光的直線傳播教案 2019 2020 年高 物理 第一輪 復習 第十四 直線 傳播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48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