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上傳人:門**** 文檔編號:56842486 上傳時間:2022-02-22 格式:DOC 頁數(shù):10 大小:42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_第1頁
第1頁 / 共10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_第2頁
第2頁 / 共10頁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_第3頁
第3頁 / 共1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北師大版數(shù)學六年級下冊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說課稿 《圓錐的體積》說課稿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一單元——《圓錐的體積》。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選擇、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闡述。 一、教材分析 圓錐的體積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圓柱體積計算及應用和認識了圓錐的基本特征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小學階段學習幾何知識的最后一課時的內容。圓錐是人們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形體。教學好這部分內容,有利于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進一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數(shù)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是學生數(shù)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2、。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過程。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能運用體積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理解能力、空間觀念,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在經歷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2、教學重點:掌握圓錐體積計算公式,能運用體積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以及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教學難點:理解圓柱體積、圓錐體積在等底等高的條件下,體積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 4、教具準備:

3、(1)多媒體課件。 (2)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圓錐和圓柱若干套,沙、實驗報告單;帶有刻度的直尺,繩子等。 二、說教法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指出:教是為了用不著教。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理念和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這節(jié)課我主要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復習引入法。通過復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和推導過程幫助學生溫故知新,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lián)系。 2、情景教學法。通過讓學生猜測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的關系,誘發(fā)學生對猜測進行驗證的情景,融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以情激情、以情激趣、以情促知。 3、啟發(fā)分析法。通過對三次實驗結果的分析、

4、比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啟迪學生思維,發(fā)展學生智力。 并將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于教材的全過程。恰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新穎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求知的學習狀態(tài)中展示個性,體驗到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三、說學法 教與學密不可分,教是為了更好的學。教法是學法的導航,學法是教法的縮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鑒于這樣的認識,在強調教法的同時,更要注重學法的指導。本節(jié)課在學習過程中,我主要指導學生學會以下學習方法: 1、轉化遷移的方法。通過復習圓柱體積的推導過程,使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撲捉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促進認知水平的形成和

5、新知的內化。 2、比較分析的方法。通過對三次實驗結果的比較、分析,拓展學生的視野,防止知識混淆,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在分組做實驗中同學之間的交互作用,樹立團體意識,促進共同提高。 四、說程序 新課程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根據(jù)新課程理念和<<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在分析教材,合理選擇教法和學法的基礎上,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設計分為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問題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圓錐體,問: 1、我們學過了哪些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它們的計算公式各是什么? 2、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是

6、怎樣推導出來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體積。(板書:圓錐的體積) 3、你認為哪一種物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與圓錐有關?為什么? 4、猜測一下圓柱體積與圓錐體積有什么關系?(板書:v圓柱=3 v圓錐 ?猜測) (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創(chuàng)設圓錐體積與誰的體積關系更密切的情景,自然而然導入新課,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為新課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5、怎樣驗證自己的猜測?(板書:驗證) (二)合作探索,解決問題 探索是數(shù)學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改革的理念。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

7、主探究、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圓錐的體積。 1、出示實驗記錄單 實驗次數(shù) 選擇一個圓柱和圓錐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 實驗結果:它們體積之間的關系 第一次

8、 第二次 第三次

9、 2、師引導學生看懂實驗單,按照實驗記錄單做實驗,師巡視指導。 3、讓學生介紹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去掉?) 4、問:做了3次實驗,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5、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和圓錐體積有什么關系?(板書:v圓錐=v圓柱=sh) 6、在這個公式中,s、h分別代表什么? Sh得到什么?為什么要乘? 7、求圓錐的體積要知道什么條件? 師小結:通過猜測、實驗驗證得出v圓錐=sh (這樣設計,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與同伴的交流、比

10、較中不斷完善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遷移應用,分層提高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力求體現(xiàn)知識的縱橫聯(lián)系,我設計以下幾組練習題,請看: 1、嘗試解答 出示3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任選一組進行解答。 底面半徑4厘米,高6厘米 底面直徑4厘米,高5厘米 底面周長25.12厘米,高4厘米 解答完后,叫一名同學板書。 問:為什么都選底面半徑和高? 小結:求圓錐的體積,先求出圓錐的底面積,再根據(jù)公式求出圓錐的體積。 2、例1:(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

11、圓錐的小麥堆,底面半徑是2米,高是1.5米。你能計算出小麥堆的體積嗎? (生獨立列式計算全班交流) 3、判斷 (1)圓錐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 (2)圓柱體積大于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 (3)圓錐的高是圓柱的3倍,圓錐體積等于圓柱體積。 4、填空 (1)一個圓柱的體積是6立方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積是( )。 (2)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底面半徑和高都相等,圓錐的體積是18立方米,圓柱的體積是(    ?。?。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第1、2兩題主要是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能運用體積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以及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第3、4兩題是突破本節(jié)課的難點,理解圓柱體積、圓錐體積在等底等

12、高的條件下,體積之間的倍數(shù)關系。這些習題的設計,起到鞏固提高的作用。體現(xiàn)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 (四)總結評價,激勵發(fā)展 課堂總結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因此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上了這些課,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2、你還有什么新的想法?還有什么問題? (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完善知識結構,提高整理知識的能力,還能使學生體驗到探索成功的的樂趣,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五、說板書設計 圓錐的體積 等底等高    v圓柱=3 v圓錐    猜測                       ↓                       驗證 v圓錐=v圓柱/3=sh/3 板書設計力求體現(xiàn)知識性和簡潔性,使學生一目了然,又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以上僅僅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想和教學預設,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十分重視課堂資源的生成情況,不斷進行課中反思,及時調控教學過程,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