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采桑子》教案+《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歸納
《高一語文《采桑子》教案+《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歸納》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一語文《采桑子》教案+《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歸納(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高一語文《采桑子》教案+《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歸納滬教版高一語文《采桑子》教案【教學(xué)指導(dǎo)】1,感受詞中所描繪的潁州西湖的自然之美,領(lǐng)略其暮春時節(jié)靜謐清疏的風(fēng)姿。2,了解這首詞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及其作用:使清空幽寂的春天景象表現(xiàn)得優(yōu)美可愛。3,理解詩歌蘊涵的作者的感情之美,感悟作者對大自然和現(xiàn)實人生的無限熱愛和眷戀?!菊n文提示】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文忠。2,歐陽修是宋初著名作家,北宋古文運動領(lǐng)袖,“唐宋八大家”之一。3,歐陽修的愛情詞與晏殊并稱為“歐晏”;抒懷詞突破詞的傳統(tǒng)題材和表現(xiàn)手法,為蘇軾豪放詞開先路。4,《采桑子》詞牌名,取自唐教坊曲《楊下采桑》;又稱《丑奴兒》《伴登臨》《羅敷媚》《忍淚吟》《羅敷艷歌》等。前、后片各四句,共 44 字;前、后片均于第 2、3、4 句押平韻?!菊粽帧繉懗鱿铝袧h字的拼音,記住每個字的書寫要點:中學(xué)語文在線()籍 jí 濛 méng 笙 shēng 櫳 lóng【朗讀課文】【課文簡析】這首詞是作者西湖組詞《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群芳過后西湖好: 狼籍殘紅, 飛絮濛濛, 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 雙燕歸來細雨中。上片寫景物。主要描寫鮮花凋謝后西湖的恬靜清幽之美,這是寫色。首句是全詞的綱領(lǐng),由此引出“群芳過后”的西湖景象、春風(fēng)物態(tài)。這幾句,通過落花、飛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遠的暮春圖景。下片寫人事。先寫郊外景。“笙歌散盡”,虛寫過去湖上游樂的盛況;“游人去,始覺春空”,點明上面三句描寫的景象所產(chǎn)生的感覺,道出了作者復(fù)雜微妙的心境?!笆加X”是頓悟之辭,這兩句是寫繁華喧鬧消失后清醒過來的感覺,喧鬧消失,既覺有所失的空虛,又覺獲得寧靜的暢適。首句說的“好”就是從這后一種感覺產(chǎn)生,只有基于這種心理感覺才能理解“狼籍殘紅”是“好”。最后兩句,再寫室內(nèi)景,以人物動態(tài)描寫與自然景物映襯相結(jié)合,表達出作者恬適淡泊的胸襟。從句式上看,這是倒裝,本是開簾待燕,“雙燕歸來”才“垂下簾櫳”。 結(jié)句“雙燕歸來細雨中”,意蘊含蓄委婉,以雨中襯托清寂氣氛,又以雙燕歸來制造輕靈、歡娛的意境。“雙燕歸來”與前面“游人去” 互為映對。這首詞上片寫自然,下片詠人事。作者寫西湖美景,動靜交錯,以動顯靜,意脈貫連,層次井然,顯示出不凡的藝術(shù)功力,字里行間婉曲地顯露出作者的曠達胸懷和恬淡心境。群芳凋零,殘紅狼籍,常人對此,覺得索然無味,而作者不但不傷感,反而有安寧靜謐的美趣。這種別具一格的審美感受,正是此詞的獨到之處?!纠首x課文】()【思維訓(xùn)練】(根據(jù)自己情況,至少選做六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語。①狼籍殘紅 ( )( )②飛絮濛濛 ( )③垂柳闌干盡日風(fēng) ( )④垂下簾櫳 ( )2,詞以“好”字提領(lǐng)全篇,表達了作者什么感受?3,“群芳過后”的意思是什么?表現(xiàn)“群芳過后”時節(jié)的詞語有哪些?4,“西湖好”具體表現(xiàn)在哪里?(不要用詞中的原句回答)5,“始覺春空”中的“春空”指什么? 6,怎樣理解“笙歌散盡游人去,始覺春空”描寫的景象?7,從整首詞看,哪一句是本詞的綱領(lǐng)?8,最后一句寫出了什么心情?以此結(jié)尾,有什么作用?9,作者晚年退職閑居時寫的這首詞,上片刻畫了 ,渲染了 ;下片描寫了 ,抒發(fā)了 。10,作者從贊美的角度寫殘春,角度新穎。整首詞表達了作者 ,而且體現(xiàn)了 ?!纠首x課文】【課外作業(yè)】1,完成“學(xué)習(xí)建議”。2,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3,預(yù)習(xí)《蘇軾詞三首》。語文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知識點歸納原文: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o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譯文:晉文公、秦穆公出兵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鄭國大夫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很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國的國君,秦國的軍隊必定撤退?!编嵅饬?。燭之武辭謝說:“我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無能為力啊。”晉文公說:“我不能早早用你,現(xiàn)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你也有所不利?。 鄙钜?,燭之武用繩子吊出城墻,他見到秦穆公,說:秦國與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明白自己將會滅亡。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饒恕了鄭國,并且把它做為東邊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nèi)鄙俚臇|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惠公恩惠,(晉惠公)答應(yīng)把焦、瑕兩地給您。可是,晉王早晨渡過河去,晚上就筑城來防備您,這是您知道的。晉國,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穆公很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揚孫守衛(wèi)那里,自己就回去了。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后傷害他,這是不仁義;失去了自己所結(jié)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亂去改變已有的協(xié)調(diào),這并不是威風(fēng)。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注釋:(1)晉侯、秦伯:指晉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時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2)以其無禮于晉:指晉文公出亡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應(yīng)有的禮遇接待他。以,因為。(3)貳于楚:依附于晉的同時又依附于楚。(4)晉軍函陵:晉軍駐扎在函陵。軍,駐軍。函陵,鄭國地名,在現(xiàn)在河南新鄭北。(5)氾( 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6)佚(yì)之狐:鄭國大夫。(7)若:假如。(8)子犯請擊之:子犯請求襲擊秦軍,子犯,晉國大夫狐偃(晉文公的舅舅)的字。之,指秦軍。(9)子:古代對男子的尊稱。(10)辭:推辭。(11)臣之壯也:我壯年的時候。(12)猶:尚且。(13)無能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14)用:任用。(15)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寡人,諸侯謙稱,寡德之人。過,過錯。(16)然:然而。(17)許之:答應(yīng)了這件事。許,答應(yīng)。(18)縋(zhuì):用繩子拴著人(或物)從上往下送。(19)既:已經(jīng)。(20)敢以煩執(zhí)事:怎敢這這件事來麻煩您。這是客氣的說法。執(zhí)事,辦事的官吏,這里是對對方的敬稱。(21)越國以鄙遠:越過別國而把遠地當(dāng)做邊邑。鄙,邊邑。這里用作動詞。遠,指鄭國。(22)焉用亡鄭以陪鄰: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詞,表原因。陪,增加。鄰,鄰國,指晉國。(23)鄰之厚,君之薄也: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2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舍,放棄(圍鄭)。(25)行李:出使的人。(26)共(gōng)其乏困:供給他們?nèi)鄙伲ǖ臇|西)。共,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27)嘗為晉君賜矣:曾經(jīng)給予晉君恩惠。嘗,曾經(jīng)。為,給予。賜,恩惠。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的事。(28)許君焦、瑕:(晉惠公)曾經(jīng)答應(yīng)給您焦、瑕這兩座城池。(29)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濟,渡河。設(shè)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墻用的夾板。(30)乃還:于是秦國就撤軍了。(31)東封鄭: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封,疆界。這里作用動詞。(32)肆其西封:擴展它(晉國)西邊的疆界。意思是晉國滅了鄭國以后,必將滅秦。肆,延伸,擴張。(33)闕(quē)秦:使秦國土地減少。闕,侵損,削減。(34)將焉取之:將從哪里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之,指代土地。(35)唯君圖之:希望您考慮這件事。唯,句首語氣詞,表希望。之,指闕秦以利晉這件事。(36)杞(qǐ)子、逢(páng)孫、楊孫戍之: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國大夫。戍,戍守,即守衛(wèi)鄭國。(37)說:通“悅”。(3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晉文公曾在外流亡 19 年,得到秦穆公的幫助,才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微:沒有。夫人,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損害。(40)失其所與,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與,結(jié)交,親附。知:通“智”。(41)以亂易整,不武:用混亂相攻取代聯(lián)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應(yīng)遵守的道義準則。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調(diào)。(42)吾其還也:我們還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43)去之:離開鄭國。之,指代鄭國。作者簡介:左丘明(約前 502—約前 422)都君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而關(guān)于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于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xué)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 一說復(fù)姓左丘,名明;酌東周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散文家 、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 ,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xué)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圣”、“經(jīng)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jīng)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山東肥城建有丘明中學(xué)以紀念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xué)的創(chuàng)始人。史學(xué)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xué)的開山鼻祖。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dāng)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稜T之武退秦師》知識點:一、通假字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二、古今異義1.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shù)詞。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shè)宴請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三、詞類活用(例句)(一)名詞活用1.名詞作狀語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②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2.名詞作動詞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訂立同盟)3.名詞的使動與意動①既東封鄭(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②闕秦以利晉(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③越國以鄙遠(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dāng)作邊邑)(二)動詞的活用1.動詞作名詞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賜,動詞作名詞,恩惠)2.動詞的使動①若不闕秦(使動用法,使……削減)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動,使……滅亡)③燭之武退秦師(使動,使……退卻(撤兵))(三)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①越國以鄙遠(遠,遠地)②臣之壯也(壯,壯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東西)2.形容詞作動詞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四)數(shù)詞活用且貳于楚也(數(shù)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四、一詞多義(一)重要實詞:1.貳①“二”的大寫。(例: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左傳·隱公元年》)②副職 (例:其內(nèi)任卿貳以上。梁啟超《少年中國說》)③不專一 (例:貳則疑惑。《荀子·解蔽》)④離心,背叛 (例:夫諸侯之賄,聚于公室,則諸侯貳?!蹲髠鳌罚菰?,重復(fù)。 (例: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⑥從屬二主。(本文: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2.鄙①邊邑,邊遠的地方 (例:《為學(xué)》:“蜀之鄙有二僧?!保ū疚模骸霸絿员蛇h”)②庸俗,鄙陋。(例:《左傳·莊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保劭床黄?,輕視。(例:《左傳·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禮,夫猶鄙我?!保?.許①準許 (同現(xiàn)代漢語)②答應(yīng),聽從 (例:本文:“許之”、“許君焦、暇”)③贊同 (例《愚公移山》:“雜然相許。”)④約數(shù) (例:《小石潭記》:“潭中魚可百許頭?!保荼硖幩?(例: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保?.闕①què 古代宮殿前兩邊的高建筑物。(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于中闕《史記·扁鵲傳》)②què 城樓③què 皇宮,引申為朝廷 (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漢書·朱買臣傳》)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貴缺軍糧,今年米賤大傷農(nóng)。杜甫《歲宴行》)⑤quē,缺點,過錯(有馳慢之闕。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⑥jué 侵損,削減。(本文:若不闕秦)⑦jué 挖掘(若闕地及泉《左傳·昭公二十年》)5.微①細小,輕微(同現(xiàn)義)②衰敗 (國勢衰微)③卑賤 (例:《史記·曹相國世家》:“參如微時,與蕭何善?!保苡奈?,精妙。 微言大義(成語)⑤隱蔽,不顯露。見微知著(成語)⑥假如沒有。 (例:《岳陽樓記》:“微斯人,吾誰與歸?”)(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6.敝①壞,破舊。(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屨?!保谥t詞 敝人③疲憊 (例:《資治通鑒》:“曹操之眾,遠來疲敝?!保軗p害,衰敗。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二)重要虛詞1.以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②敢以煩執(zhí)事 (拿,用,介詞)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表順承,連詞)④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 (表轉(zhuǎn)折,連詞)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代詞,為什么)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里)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里)⑤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代詞,之)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于此)⑦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兼詞,于之)4.其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④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5.之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②是寡人之過也(結(jié)構(gòu)助詞,的)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五、特殊句式(一)判斷句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二)倒裝句1.賓語前置句夫晉,何厭之有 (“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有何厭)2.狀語后置(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① 以其無禮于晉 ②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③ 佚之狐言于鄭伯(三)省略句1.省主語①(晉惠公)許君焦、瑕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③(燭之武)夜縋而出④(燭之武)許之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2.省賓語① 敢以(之)煩執(zhí)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②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3.省介詞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 (省略介詞“于”)六、固定句式夫晉,何厭之有(何……之有:表反問的句式,譯為:有……的呢)七、課外自己補充一詞多義:“之、夫、以、而、焉、其、若、說、辭、鄙、微”。-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語文 采桑 教案 武退秦師 知識點 歸納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63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