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六年級科學知識點匯總.doc
《人教版三-六年級科學知識點匯總.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三-六年級科學知識點匯總.doc(3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三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復習 第一單元《植物》 1、觀察可以讓我們獲得很多信息,觀察會使我們發(fā)現(xiàn)大樹原來是一個生機勃勃的生命世界。 2、樹的整體形態(tài)一般由樹冠、樹干、樹根組成,樹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個部分。樹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是有生命的物體。 3、我國常見的四種小草:狗尾草、三葉草、蒲公英、車前草。狗尾草是一年生雜草,它的果實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像樟樹莖一樣的莖叫木質莖,像狗尾草一樣的莖叫草質莖。我知道樹是木本植物,小草是草本植物。 4、大樹和小草的相同點:都長在土壤里,需要陽光、水分,有根、莖、葉,有的會開花結果、有種子。不同點:大樹高大、莖粗、很硬、壽命長,是木本植物;小草矮小,莖細、較軟,壽命短,是草本植物。 5、常見的水生植物:水葫蘆、金魚藻、水花生、浮萍、蓮、 菖蒲等。水葫蘆葉柄部位膨大的海綿體充滿空氣是它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水生植物都有根、莖、葉等器官,它們的生長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 6、水葫蘆和金魚藻的相同點:都生長在水中,有根、莖、葉;會繁殖后代,會死亡;生長需要水、陽光、空氣等。不同點:水葫蘆生葉柄膨大有氣囊,能浮在水面上,是浮水植物;金魚藻葉片細,呈針狀,沉在水中,是沉水植物。 7、水葫蘆和狗尾草的相同點:都需要水分、陽光和空氣;有根、莖、葉,都會繁殖后代;壽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不同點:水葫蘆生長在水里,是水生植物;狗尾草生長在陸地,是陸生植物。 8、植物的葉一般由葉片和葉柄組成,葉片上有葉脈。葉也是有生命的,它從葉芽長成小小的嫩芽、又慢慢長大、變老。許多植物的葉從春天生長出來,到秋天枯黃,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有些樹木雖然秋天不落葉,但他們的葉同樣也有生長、衰老和死亡的完整過程。植物的葉制造養(yǎng)料需要光合作用。 9、植物葉片常見的葉脈有網(wǎng)狀葉脈、平行葉脈和叉狀葉脈。葉的生長有互生、對生、輪生和根生幾種方式。 10、植物按生存的環(huán)境不同,可以分為陸生植物和水生植物,陸生植物有大樹、狗尾草等,水生植物有水葫蘆、金魚藻等。 11、植物的一生會經(jīng)歷: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落葉、衰老、死亡。 12、植物的共同特征是:(1)生長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2)都需要水分、陽光、空氣和營養(yǎng),(3)都會生長發(fā)育,(4)都會繁殖后代,(5)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 13、植物的壽命:野草——不到一年。冬小麥——9個月。春小麥——半年。黃草——個月。短命菊——幾個星期。 14、植物的繁殖方法:種子——桃樹、小麥、狗尾草。孢子——藻類植物、蕨類植物。莖——柳樹。地下莖——馬鈴薯、大蒜。根——蒲公英、甘薯。葉——秋海棠、茶花 第二單元《動物》 1、在觀察小動物的活動中,我們能做到:(1)愛護小動物,不傷害它們;(2)保持動物棲息地的原貌,保護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3)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方活動。 2、蝸牛是褐色的,蝸牛有殼、頭部、腹部、尾部等幾部分,頭部有觸角、眼睛和嘴,殼是蝸牛身體最大的部分,可以用測量外殼大小的方法表示蝸牛的大小。蝸牛利用腹足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 3、蝸牛休眠了,放入水中能讓蝸牛醒來。當蝸牛的身體扭動時,殼的上部出現(xiàn)一個小孔,這是蝸牛的呼吸孔。蝸牛覓食范圍非常廣泛,主食各種蔬菜、雜草和瓜果皮; 4、蚯蚓生活在花壇,草地、菜園、墻角等陰暗潮濕的土壤里。蚯蚓有口、肛門和環(huán)帶。蝸牛的運動整體上是爬行,腹足如波浪般前進,而蚯蚓的運動整體上是爬行,身體是伸縮前進。用筆輕輕觸碰蚯蚓的身體,它的反應身體收縮。把蚯蚓放入水中,蚯蚓會拼命向盤子的邊沿爬行,別把蚯蚓長時間放在水里。夏天暴雨過后,蚯蚓往往爬出地面。蚯蚓用口進食、用肛門排泄。環(huán)帶部分是蚯蚓的繁殖器官。 5、蝸牛和蚯蚓的相同點是:適應潮濕的環(huán)境,身體柔軟、都會爬行,吃食物,會排泄,會繁殖后代。不同點是:蝸牛的生活在地面上,有殼;蚯蚓生活在地下,身體有環(huán)節(jié)。 6、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長有一對觸角,胸部長有6條腿(3對足)。螞蟻是群居生活的昆蟲,螞蟻用頭上的觸角交流信息,每個螞蟻巢中常有三種螞蟻:雌蟻、雄蟻和工蟻。 7、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如果我們用手劃過螞蟻的行進隊伍,干擾了螞蟻的信息素,螞蟻就會失去方向感,到處亂跑。所以,我們不要隨便干擾它們。 8、金魚用鰭游泳,用鰓呼吸。金魚的身體分為頭、軀干、尾三部分。 9、金魚不停地喝水肚子為什么不漲破呢?把滴管悄悄地伸到金魚的嘴巴前面,擠出紅水,發(fā)現(xiàn)紅水從金魚的嘴部進入,腮部流出之后,就能明白原來金魚的“喝水”不是真正的喝水,而是呼吸。 10、螞蟻和金魚的相同點:都是活的,會運動,需要吃食維持生長,會排泄廢物,會繁殖后代。 不同點:螞蟻生活在陸地上,身體有三節(jié),長著6只足,爬行。金魚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鱗片,用魚鰭游泳,用鰓呼吸。 11、動物的共同特點: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運動,需要食物維持生命,會排泄廢物,會對 外界刺激做出反應,會生長發(fā)育,會繁殖后代。 蝸 牛 蚯 蚓 螞 蟻 金 魚 運動 用腹足爬行 身體伸縮爬行 用腳爬行 用鰭游泳 反應 縮進殼內 身體收縮 逃跑 逃跑 食物 菜葉等綠色植物 枯葉等小蟲 甜食等 小蟲等 繁殖 產卵 產卵 產卵 產卵 12、動物和植物的相同點:都是有生命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會生長發(fā)育,會繁殖后代,都有從生到死的生命過程。不同點:動物會運動,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從小到大器官不增減,體積變大。植物原地不動,能進行光合作用,從小到大器官有增減變化。 13、動物的壽命:“朝生暮死”蜉蝣——成蟲一天、幼蟲一兩三年。草履蟲——晝夜。彈涂魚——不到一年。鯉魚—25年。鰻魚—50年。鯽魚—10年以上。金魚—30年。雄鷹、烏鴉、天鵝—百歲左右。熊、虎—40~50年。松鼠、野兔—10年。貓、狗—十幾年。烏龜—300歲。 14、昆蟲是動物界最大的一個類群,有100多萬種。昆蟲的身體由頭、胸、腹三部分組成,在胸部長著三對足,通常還有兩對翅膀,昆蟲用氣管呼吸。 15、雄海馬生小海馬。最大的動物是藍鯨,最小的動物是蜂鳥,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非洲象,世界上最高的動物是長頸鹿。 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 1、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紙、等。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2、常見材料的硬度由強到弱排序一般為:金屬、塑料、木頭、紙。材料的柔韌性由強到弱排序一般為:塑料、木頭、金屬、紙。材料的吸水性由強到弱排序一般為:紙、木頭、金屬、塑料。 3、金屬的一般特點是:堅硬、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易傳熱、能導電等。(1)將鐵絲捶打成薄薄的鐵片是利用了金屬有延展性的性質;(2)用銅絲做導線接電是利用了金屬能導電的性質;(3)家里炒菜用鐵鍋是利用了金屬易傳熱耐高溫的性質。 4、塑料的一般特點是:柔韌性好、絕緣性好、耐磨性好、耐腐蝕、加工容易、輕巧、不透水、不透氣等;最大優(yōu)點是:柔韌性好、重量輕、不易破碎;最大缺點是:不易腐爛。塑料勺應用了塑料輕、不易傳熱的特點;雨衣雨傘應用了塑料不透水、柔韌性好的特點;插板外殼應用了塑料絕緣性好的特點;塑料油桶殼應用了塑料輕、耐腐蝕、不易破碎的特點;密封塑料袋應用了塑料不透水、不透氣、透明等特點。 5、古代造紙過程:割草伐木--烹煮、浸漚制漿――舂搗打漿――紙模抄紙――曬干成紙。東漢時期蔡倫發(fā)明的造紙術是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 6、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材料和浮力有關。金屬類物品在水中是沉的,塑料和木頭類物品在水中是浮的。紙的情況比較特殊,開始時可能是浮的,最后會沉入水底。 7、木頭可以做家具和筷子,說明木頭比較堅硬;能夠做梁柱,說明木頭承重力強;用木頭造船,說明木頭能浮在水面;用樹的枝條編筐,說明木頭有一定的柔韌性;用木頭做家具,說明木頭容易加工、重量輕。 8、我知道可以替代木材的人工材料有:人工板材、層板、高密度板、寶麗板、膠木等。 9、生活中磚主要用于各種建筑,是高樓大廈主要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10磚的制作過程為:黏土制成磚坯、晾干磚坯、燒制磚坯、制成搬運。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吃飯用的碗,各種各樣的花瓶、茶壺、儲物罐等都是陶瓷。 11、磚瓦和陶瓷都是用黏土燒制的,磚瓦和陶瓷的生產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會對環(huán)境產生影響。中國最早發(fā)明了瓷器,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瓷器是我國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之一。 12、我們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頭、黏土、棉花和皮革。有的是人造材料,像金屬、塑料、陶瓷和橡膠。有的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卻不能。我們應該合理使用材料,減少對環(huán)境的破壞。 13、材料的發(fā)展歷史:300萬年到10000多年前—貝殼。10000多年前—陶器。5000多年前—青銅器。5000多年前—蠶絲。3000多年前—鐵器。200多年前—水泥。100多年前—塑料。 14、制造飛機的主要材料:玻璃鋼、有機玻璃、橡膠、鋁、鈦等。 15、材料的性質: 材料的性質 木材 紙 金屬 磚 陶瓷 塑料 容易被劃出痕跡嗎? √ √ √ 在水中是沉還是?。? ↑ ↓ ↓ ↓ ↓ ↑ 容易折彎嗎? √ √ √ √ 容易吸水嗎? √ √ √ 第四單元《水和空氣》 1、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積都被水覆蓋著,地球表面百分之百的面積都被空氣包圍著。水和空氣是地球上兩種非常重要的物質。 2、識別物體常用的方法是:一看、二聞、三摸、四嘗。但對于一些不認識的物體不要隨便去嘗,防止發(fā)生危險。 3、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在于: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液體有水、醋、牛奶等,固體有石頭、木頭和樹葉等。 4、水是一種無色、無味、透明、無固定形狀、會流動的液體,在自然界中有液態(tài)水、冰、水蒸氣三種形式存在著。 5、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是:都是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會流動、都會形成滴狀。不同點是:水重、無色、無味、透明、不粘手、水滴圓、流動快;食用油輕、淡黃色、有氣味、半透明、粘手、油滴不夠圓、流動慢。 6、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與液體的黏度有關。流動由快到慢的幾種液體排序為:水、食用油、洗潔精、蜂蜜。 7、液體和固體的相同點是:有重量、有形狀。不同點是:液體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能形成滴狀;固體不流動,有固定形狀,不會形成滴狀。 8、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量筒是一個有刻度的玻璃筒,專門用來測量液體體積的工具,液體體積的單位是毫升。 9、用量筒測量液體體積的過程中,需要注意:(1)量筒必須放平穩(wěn);(2)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然后讀出液體的體積數(shù)。 10、空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很輕、無色、無味、透明的氣體。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空氣,空氣由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組成,其中最多的是氮氣。 11、怎樣證明空氣會流動?吹肥皂泡,觀察樹枝搖動,用扇子扇風,觀察煙的流動,觀察旗子的飄動等。風是由空氣流動形成的。 12、空氣與水的相同點是: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都占據(jù)空間,生物都離不開。不同點是:水看得見、摸得著,比空氣重,不能被壓縮;空氣看不見、摸不著、比水輕,容易被壓縮或擴張。 13、將空氣通過吸管吹入飲料盒中,就會將盒中的飲料擠出來,杯子底部放入紙巾倒扣入水中,杯底紙巾不濕,這是因為空氣占據(jù)空間。 14、注射器內的空氣可以被壓縮,但不能壓縮到0,被壓縮的空氣有彈性,而水不能被壓縮,占據(jù)的空間大小不變。皮球、噴水瓶、氣槍、車胎充氣應用了空氣可以被壓縮的性質,熱氣球是利用了熱空氣上升的原理而工作的。 15、空氣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輕。每立方米空氣約重1.29千克,最早證明空氣有重量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三年級科學下冊知識點復習 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 1、植物在它們的生命過程中都要經(jīng)歷出生、成長、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過程。 2、我們熟悉的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它們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種子,它們的形狀、大小、顏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種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鳳仙花的播種方法是 選種、放土、下種、澆水。 選種要挑選 飽滿的、沒有受過損傷的種子。 給鳳仙花澆水時,一般可以往鳳仙花 周圍的土壤 上澆水。 5、種植植物是一項長期研究的觀察活動,要做好管理、觀察和記錄等工作 6、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種子萌發(fā)先 長根 ,再 長莖和葉 。 7、植物的 根 總是 向下 生長的。根的 生長速度較快 。根能夠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礦物質 ,還能 將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 綠葉 可以 制造 植物生長所需要的 養(yǎng)料 。植物葉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長的,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陽光。 9、綠色植物中的葉綠體能夠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養(yǎng)料,并釋放出氧氣。(叫做,光合作用) 10、植物的 莖 具有 支撐植物 及 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 的作用。植物的莖能 從下向上 將根吸收的水分和礦物質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 從上向下 將綠葉制造的養(yǎng)料運輸?shù)街参矬w的各個部分。 11、鳳仙花等植物的莖垂直地面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 直立莖 ;牽?;ǖ那o纏繞在其他物體上向上生長,這樣的莖叫 纏繞莖 ;葡萄的莖攀緣在其他物體上生長,叫 攀緣莖 ;紅薯的莖平臥地面蔓延生長,叫 匍匐莖 。 12、任何植物的莖上都有 “節(jié)”,它是莖最本質的特征。 13、在植物生長過程中,花要經(jīng)歷花開花謝的過程,花凋謝后結果?;ò?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等部分。果實 是由花的一部分發(fā)育而成的。果實中有種子 。 14、鳳仙花的主要生長過程為 種子、發(fā)芽、生長、開花、結果、果實成熟 這幾個階段。 15、植物生長會發(fā)育出 根、莖、葉、花、果實、種子 等器官。 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 陽光、土壤、適宜的水分和溫度。 第二單元《動物的生命周期》 1、所有動物都要經(jīng)歷 出生、生長發(fā)育、繁殖 到 衰老直至死亡 的全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它們的 生命周期。蠶的生命周期大約是56天。 2、雞、 鴨、青蛙、烏龜?shù)葎游锒籍a卵。蠶的生命是從 卵 開始的。 3、觀察蠶:蠶卵 近似圓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寬約1毫米,厚約0. 5毫米。剛產下的蠶卵是淡黃色或黃色的,經(jīng)1-2天變成淡紅、淺褐,再經(jīng)3-4天變成灰綠或紫黑色,以后不再發(fā)生變化。蠶卵的中心處是凹下去。有黃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會孵出小蠶來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經(jīng)孵出小蠶的空卵殼,如果仔細觀察,在空卵殼上還會發(fā)現(xiàn)有小孔。 小蠶與其他動物一樣,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條件的,我們要滿足它的生活條件,它才會生長得好。如需要空氣、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溫度等。養(yǎng)蠶的盒蓋上要扎小孔,給蠶提供空氣。養(yǎng)蠶適宜的溫度是室溫。 4、小蠶愛吃桑葉,桑葉要新鮮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條。它一出卵就要及時用 雞毛或毛筆 輕輕地把它刷到桑葉上。剛從卵里出來的蠶是蠶的幼蟲。 5、蠶生長到一定的階段,會長出新皮,換下舊皮,這叫 蛻皮。蠶寶寶一生共蛻皮 4次。蠶的一生共蛻皮 6 次 6、在蠶要吐絲前,它不怎么吃葉子,且身體開始發(fā)黃發(fā)亮。蠶蛹被繭包裹,繭能起到保護蛹的作用。蠶繭是由一根絲組成的,蠶絲可以織成絲綢或被加工成各種絲織品 7、蠶蛹經(jīng)過10天-15天,會變成蠶蛾,蠶蛾是蠶的成蟲,分雌蛾和雄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產卵繁殖后代。每只雌蛾大約產300-500粒卵。 8、蠶的一生經(jīng)歷了 卵、蠶、蛹和蠶蛾 四種形態(tài)。 9、蠶蛾的身體分為頭、胸、腹 三部分。蠶蛾的頭上長著 1 對觸角,胸部長著 2 對翅、 3 對足。 像蠶蛾這樣的小動物我們稱它為 昆蟲我還知道 螞蟻、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蒼蠅、蜻蜓等都昆蟲。 10、剛出生的蠶寶寶像黑色的小螞蟻,所以稱它為 蟻蠶。 11、有些動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樣子很不相同,從一種形態(tài)變成了另外一種形態(tài),這種變化稱為變態(tài)。變態(tài)是昆蟲生長發(fā)育過程中一個重要現(xiàn)象。經(jīng)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稱為完全變態(tài)。只經(jīng)歷“卵、幼蟲、成蟲”三個時期的稱為不完全變態(tài)。 12、動物:卵生:從卵孵化而來。如雞、蝴蝶、鳥、蜻蜓、魚…… 胎生:由母親直接生下來。如山羊、狗、熊貓…… 變態(tài):幼年期與成年期差別太大。如蜻蜓、蝴蝶、蟾蜍…… 不變態(tài):幼年期與成年期差別不大。如雞、山羊、熊貓、魚…… 13、其他動物的生命周期 動物名稱 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的時間 雞 卵—>雛雞—>成雞 約14年 蝴蝶 卵—>幼蟲—>蛹—>成蟲 約20年 蜻蜓 卵—>幼蟲—>成蟲 約1年 山羊 小羊—>成羊 約15年 魚 卵—>幼魚—>成年魚 約50年 14、人的周期: l 15歲以前都叫兒童(其中不滿1歲的為嬰兒,12歲一15歲的為少年) l 16歲一35歲為青年 l 35歲一60歲為中年 l 60歲以后為老年 第三單元《溫度與水的變化》 1、物體的冷熱程度叫 溫度 ,通常用攝氏度(℃)來表示。物體的溫度可以用 溫度計 測量。 2、常用 液體溫度計 是利用玻璃管內的 液注隨溫度變化而上升和下降 來測量溫度的 3、溫度計主要有 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組成。 刻度(0℃ 37℃ -5℃ -10℃,會讀、會寫) 水溫計:刻度范圍在-20℃——110℃。零下8攝氏度,可以用-8℃表示。 4、對一個物體來說,溫度 下降,熱量 減少 ;溫度 上升,熱量 增加。通過測量一個物體的溫度變化可以知道這個物體 失去熱量 還是 獲得熱量。 5、測量水溫的方法:①手拿溫度計的上端。②將溫度計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與壁。 ③視線與溫度計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時讀數(shù)。⑤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的水。 6、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水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tài)變成了固體狀態(tài)。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當環(huán)境溫度高于0℃,冰的溫度升至0℃時開始融化;冰在融化過程中,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熱量,熱量是使水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的重要因素。水變成冰,叫做 凝固;冰變成水,叫做 融化。 7、冰與水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冰和水的共同點:無色、無味道、無氣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點:冰有固定形狀水沒有固定形狀;冰不會流動水會流動;冰是固體水是液體。 8、讓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加熱、在太陽下曬、用手捂 9、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叫做 蒸發(fā),水蒸氣變成水的過程叫做 凝結。水變成冰的過程叫做 凝固。 加熱、吹風 能加快蒸發(fā)。 水蒸氣變成冰,叫做 凝華;冰變成水蒸氣,叫做 升華。 10、水在自然界中有 液態(tài)、固態(tài)、氣態(tài) 三種存在狀態(tài),水的狀態(tài)變化與 溫度 有關。水的三種狀態(tài)之間可以互相轉化,這使水在自然界中產生了循環(huán)運動。 水的形態(tài) 變化的過程 變化的條件 霜 水蒸氣(氣體)小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雪 水蒸氣(氣體)小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冰 水(液體) 冰晶(固體) 溫度降到0℃以下 露 水蒸氣(氣體)小水珠(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云 水蒸氣(氣體) 小水珠(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霧 水蒸氣(氣體)小水珠(液體) 溫度下降(0℃以上) 11、裝滿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從哪里來? 答:空氣中有大量的水蒸氣,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圍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下來,因而在杯壁上凝結成了小水滴。 1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鹽,會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答:冰中放鹽后溫度會迅速降低,大約在-7℃左右。 13、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卻總也不會溢出來,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這是什么原因? 答: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會變成大量的水蒸氣蒸發(fā)到空中,水蒸氣在高空受冷凝結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這就是云,云隨風飄動,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會降落下來,形成雨或雪,雨水匯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 14、氣溫計 可以用來測量空氣的溫度。測量體溫用 體溫計,體溫計的量程范圍是35℃~42℃。 15、體溫計用的時候為什么要甩幾下? 答:把玻璃管中的水銀甩到玻璃泡中。 第四單元 《磁鐵》 1、磁鐵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常見的有 環(huán)形磁鐵、圓餅形磁鐵、條形磁鐵、方塊形磁鐵 和 馬蹄形磁鐵 等。 2、磁鐵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質,如磁鐵能吸鐵,被廣泛地利用在許多方面: 冰箱門的封條、門吸、懸浮式列車、鉛筆盒、皮包、指南針、電話、揚聲器 等。 3、磁鐵能吸引鐵制的物體,這種性質叫磁性。 4、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的共同特點:大都是用鐵制成的,有些可以是鎳、鈷等制成的。 不能被磁鐵吸引的物體的共同特點:都不是用鐵制成的。 5、磁鐵隔著一些物體 水、紙、木板、衣服 等也能吸鐵。 6、把小鋼珠放在磁鐵的中間,觀察到這樣的現(xiàn)象:小鋼珠總向磁鐵的一端滾動。 7、磁鐵上磁力最強的部分叫 磁極 ,磁鐵有 兩 個磁極。 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狀的磁鐵都有 兩 個磁極。一塊磁鐵斷成兩半,每小塊都有 兩 個磁極。 8、兩個磁極接近, 同極 相斥, 異極 相吸。 9、一個能夠自由移動的磁鐵,靜止時,磁鐵的一端總是指向南方,是 南極 ,用S 表示;另一端總是指向北方,是 北極 ,用 N 表示。 10、各種形狀的磁鐵都有 南、北極 ,并且當磁鐵斷成幾節(jié)后,每一節(jié)都有兩個極:南極和北極。 11、磁鐵總會指向南北方向,因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體。 12、兩個或多個磁鐵結合在一起,磁力大小會發(fā)生改變。把磁鐵吸合在一起磁力 變大,但不是成倍增大,吸合的磁鐵越多,磁力越大 ;把相互排斥的磁鐵捆綁在一起,磁力會 變小。 13、2000多年前,我國古代人們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它的勺柄指向南方。 14、900多年前,人們把鐵片和鋼針磁化,制作出了指南魚和水浮式指南針。 15、指南針是利用 磁鐵能指南北的性質 制成的指示方向的儀器。 16、做磁針可以用 磁鐵摩擦鋼針 的方法:用磁鐵的磁極在鋼針上(沿一個方向)摩擦,重復做20-30次。 17、檢測磁針南北極(或檢測未知的條形磁鐵)的方法有: (1) 用指南針 (2) 懸掛法 (3) 用已知南北極的磁鐵 18、磁鐵的性質:①可以吸鐵;②兩塊磁鐵相互靠近,有時吸引,有時排斥;③可以指南北方向。 19、條形磁鐵兩端(兩極)磁力 最大,中間磁力 最??;從兩極到中間,磁力 逐漸減弱。 20、有兩條大小、形狀相同的棒子,其中一條是鐵棒,另一條是磁鐵。只用這兩個物體,怎么判斷哪塊是磁鐵? 答:任意拿起一條棒子,用棒子的一端去吸另一個物體的中間,如果能吸住,手里的是磁鐵; 如果吸不住,手里的是鐵棒。 21、指南針的構造:盒子、磁針、支架、方位盤(八個方向)。 八個方向為:N-北、S-南、W-西、E-東;NE-東北、SE-東南、NW-西北、SW-西南。 22、指南針的使用方法:①把指南針盒子平放,讓磁針自由轉動;②待磁針停止轉動后,轉動指南針盒,使方位潘的S、W方向與磁針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對照方位盤,確定各個方向。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第一單元《天氣》 1-1.我們每天都能感覺到天氣帶來的變化,天氣影響著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區(qū),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 1-1.我們可以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特征來描述天氣。 (溫度、風向和風速、降水、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shù)據(jù)) 1-2.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xiàn)象的表格叫做天氣日歷。 1-2.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云量、降水情況,氣溫、風向和風速。如果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 1-2.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 1-3.使用溫度計時,要等到溫度計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讀數(shù)。 1-3.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shù)氐臍鉁亍? 1-3.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每天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來測量 1-4.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的事物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1-4.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向。我們一般用8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1-4.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為13個等級。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 1-5.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測量記錄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來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們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來做雨量器。 1-6.云實際上是由無數(shù)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霧。 1-6.根據(jù)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著不同的天氣。 1-6.不同的天氣狀況怎樣劃分呢?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把天空當做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qū)分。 1-6.氣象學家在對云進行描述時,通常根據(jù)云高度和形狀把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層狀云是層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層云變厚,就是雨層云,將會出現(xiàn)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層,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樣的云叫做積云。積云發(fā)展成積雨云,形成雷陣雨。 1-6.纖細的羽狀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組成。 1-7.對天氣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guī)律。 1-7.一個月的天氣變化不能代表這一年的氣候特點。 第二單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物質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見的微粒,均勻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來。 2-1.過濾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鐵架臺、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 2-1.做過濾實驗時,要注意“一貼、兩低、三靠”。(一貼:濾紙緊貼漏斗內壁。兩低:濾紙低于漏斗邊緣,濾液低于濾紙邊緣。三靠:傾倒濾液的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緊靠三層濾紙,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內壁。) 2-2.高錳酸鉀是紫黑色的固體小顆粒,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來取。 2-2.高錳酸鉀進入水中時的狀態(tài):極少數(shù)溶解,沉入水底。輕輕搖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錳酸鉀減少了,杯中的液體變成紫色。 充分攪拌高錳酸鉀后:全部溶解、變成了均勻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錳酸鉀溶液。 2-2.觀察和區(qū)別“物質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顆粒大小的變化、在水中是否均勻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2-3.膠水或洗發(fā)液進入水中的狀態(tài):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縷縷的擴散,輕輕攪拌部分溶解,充分攪拌全部溶解,最后變成膠水或洗發(fā)液溶液。 2-3.食鹽、小蘇打、高錳酸鉀、膠水、洗發(fā)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穩(wěn)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要強。 2-4.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小,變少了。 2-4.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之外,還能少量地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水中的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開,氣體就冒出來了。 2-5.切碎、加熱、攪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2-6. 在100毫升水中,食鹽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約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用蒸發(fā)的方法把食鹽和水分離出來。 2-7.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可以分離食鹽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發(fā)皿、石棉網(wǎng)、酒精燈、三腳架、火柴、濕抹布。 2-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內焰其次,焰心的溫度最低。 2-7.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燈帽蓋滅,蓋滅時需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火!鹽能夠溶解在水中,也能從水中分離出來,人們就是利用了鹽的這個特點,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fā),最后析出鹽的結晶。酒精是容易揮發(fā)和燃燒的液體,萬一有灑出的酒精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 第三單元《聲音》 3-1.我們周圍的聲音在 強弱、高低、長短 等方面有著不同的特點。 3-1.音叉是一種 發(fā)聲儀器 ,用來 調試樂器 和 測試音高 。 3-1.敲擊大小不同的兩支音叉,小音叉發(fā)出的聲音高,大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低。 3-2.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 振動 。 3-2.聲音是由 物體振動 產生的。(物體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發(fā)出聲音,只有讓它振動才行。如果停止振動聲音就會馬上停止。) 3-2.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接觸水面,水面會 產生波紋 ,這說明音叉振動了。 3-3.聲音的強弱可以用 音量 來描述。聲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 3-3.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 幅度 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 3-3.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 快慢 決定的。振動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 。 3-3.敲擊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聲音越高,水越多聲音越低 。 3-3.撥彈橡皮筋時, 皮筋越緊,聲音越高;皮筋越松,聲音越低 。 3-3.撥動琴弦時, 琴弦越細,聲音越高;琴弦越粗,聲音越低 。 3-3.擊打長短不同釘子時,釘子越短發(fā)出的聲音越高。 3-4.在撥動鋼尺時,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振動時發(fā)出的音高 也會改變 ,因為尺子振動的快慢改變了。 3-4.尺子伸出桌面越短,發(fā)出的聲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長,發(fā)出的聲音越低。 3-5.聲音以 波 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 物體產生振動 ,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 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 的。 3-5.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情況是 不一樣的 。 3-5.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在真空的環(huán)境中 不能傳播 聲音。 3-5.在月球上,由于 沒有空氣 ,即沒有可以傳播振動的物質,兩個人即使相隔不遠,也聽不到到聲音、不能互相通話 ,必須要使用無線電設備。 3-6.我們的耳朵可分為 外耳、中耳、內耳 。外耳的 耳廓 把收集到的聲音通過 耳道 傳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動 ,這種振動信號傳遞到大腦,通過大腦的加工,我們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了。 3-6.鼓膜很薄很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 產生振動 。 3-6.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fā)生振動,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 鼓膜 的振動。耳中的 聽小骨 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刺激 聽覺神經(jīng) ——產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信號,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 3-7.耳朵是我們的 聽覺器官 ,需要精心呵護。減少有害的聲音,對于保護我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 3-7.噪音對人的傷害:聲音 過高過強 ,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護裝置 。 3-7.保護我們聽力的方法有: 遠離噪聲 、 控制物體發(fā)聲 。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 4-1.從外形上看,人的身體一般可以分為 頭、頸、軀干、四肢 四部分組成。 4-1.身體能夠做很多工作,工作時總是由多個部位 同時參與、共同完成。 4-1.人體的外部特點可以直接觀察 ,內部特點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看、聽、聞、摸的方法感覺。 4-2.我們的身體里有一個支架,這就是骨骼。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骨骼不能獨立運動。 4-2.人體的活動由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骨骼、關節(jié)和肌肉的組合形式也不同。 4-2.經(jīng)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fā)達,關節(jié)靈活。 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氣管、支氣管 、肺 。 4-3.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 4-3.為什么運動時呼吸會加快? 因為人體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 所以呼吸的次數(shù)要比平時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時多的氣體。 4-3.經(jīng)常鍛煉身體,會提高我們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獲得更多的氧氣。 4-3.肺活量是指一次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 4-4.人體需要的氧氣由 肺 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 心臟 通過 血管 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再排出體外。 4-4.心臟的心肌收縮,血液離開心臟,心肌舒張,血液回到心臟。 4-4.為什么運動時心跳會加快? 因為伴隨著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氣,心跳也就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血液。 4-5.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腸和大腸。 食物被食道運輸?shù)轿咐?,在胃里被進一步 磨碎 和 分解 的,在小腸里被吸收。 4-5.如果食物在體內消化得好,我們就會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為骨骼、肌肉的生長提供養(yǎng)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開始的地方,是由牙齒、舌頭、唾液共同完成的。 牙齒按形狀給牙齒分類,可分為門齒、犬齒、臼齒。 4-6.老人們常說“細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齒將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體內消化。 4-6.如果牙齒不好,消化就會受到影響,還會影響整個身體的運動。 4-7.人的一切活動都需要依靠身體各個器官的協(xié)同工作才能完成。 4-7.人體活動需要的能量來自于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 4-7.人體的每個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們愛護。 四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 第一單元 電 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氣里,用手觸及門的金屬把手,經(jīng)常會有被電擊的感覺;脫下毛衣時,經(jīng)常會發(fā)出啪啪的響聲;用梳過干燥頭發(fā)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頭發(fā),梳子會吸引頭發(fā);用梳子慢慢接近紙屑,梳子會吸引紙屑、;摘下羊毛織成的帽子,帽子會吸引頭發(fā);用一塊羊毛制品摩擦氣球的一個側面,將氣球這個側面靠近頭發(fā),氣球會吸引頭發(fā);這叫靜電現(xiàn)象。 2、將兩個充氣氣球緊挨著懸掛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別摩擦兩個氣球相互接觸的部位,這時兩個氣球相互排斥,這是因為兩個氣球帶上了相同的電荷,同種電相互排斥。 3、通過實驗,我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帶電氣球相互靠近時會有: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4、要想使電荷流動起來形成電流,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有動力,也就是電源;另一個是要有電路——電流只有在電路中才能流動。 5、電可以分為沒有觸電危險的和有觸電危險的兩大類。學校和家里的電線、插座的電都是很危險的220V的交流電。不要用這些電線、插座的電做實驗。實驗室做實驗用的是1.5V的干電池,對人體無害 6、在戶外遇到雷雨時,不要躲在樹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樹下。大樹容易遭到雷擊。不要靠近高壓電線、鐵塔、變電所。這些帶有高壓電的地方。因為5500V以上的高壓電,能越過一段距離電擊,使人觸電死亡。 7、電從電池的一端正極流出來,通過燈泡(從燈泡的一個連接點進入,經(jīng)過燈絲,再從燈泡的另一個連接點流出),回到這個電池的另一端負極,形成一條完整的環(huán)路,燈泡就會發(fā)光。電路出了故障,電流就會中斷,燈泡就不會亮了。這個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電器元件等連接而成的電流通路叫電路。電路一般由電源、電線、開關、用電器組成。 8、干電池的一端是銅帽,另一端是鋅殼。當電池的這兩端被電線直接連在一起時, 就會發(fā)生短路。短路時,電池和電線就會一瞬間發(fā)熱變燙,不僅燈泡不能發(fā)光,電池也會很快壞掉。 9、電壓的單位是伏特,用字母v表示。常見的電路一般分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兩種連接方法。我們家里的家用電器一般都是并聯(lián)的。一節(jié)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jié)電池串聯(lián)起來的電壓就是3V。所以小燈泡特別亮。兩節(jié)電池并聯(lián)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電路中的電壓超過了小燈泡上標的1.5V,燈泡太亮會燒壞燈泡的。 10、像銅絲那樣可以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yōu)閷w。像電線外包著的塑料那樣不能通過電流的物質,我們稱它們?yōu)榻^緣體。常見的導體有鐵、銅、鋁等;常見的絕緣體有塑料、橡膠、陶瓷等。我們利用導體把電送到人們需要的地方。我們利用絕緣體阻止電流到人們不希望有電的地方。不要用濕布擦,也不能用濕手觸摸電器和開關,因為水能導電,會發(fā)生觸電事故。我們要好好保護絕緣體。不能讓它破損漏電。 11、開關的作用是控制電流的通斷。電路出故障了,我們可以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出哪里出了問題,我們也可以用替換法來排除故障,使燈泡亮起來。 第二單元 新的生命 1、油菜和鳳仙花一樣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部分組成。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個花瓣,6個雄蕊,1個雌蕊。 2、大多數(shù)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備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備的花,這些缺失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沒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沒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兩性花。 開花、結果,果實里面長有種子。植物的花承擔著生產種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務。 3、雄蕊一般由2部分組成,上面是花藥,下面是花絲?;ㄋ幚锊刂S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組成。上面是柱頭,中間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頭有粘性,能粘住花粉,雄蕊產生的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會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實和種子開始成長,花朵開始凋謝。 4、植物散播種子的方式有水流傳播、彈射傳播、風力傳播,動物傳播等。油菜的果實在成熟時會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時就將種子彈射出去,稱為彈射傳播,像油菜種子一樣彈射傳播的植物還有:綠豆、大豆、豌豆、芝麻、鳳仙花、噴瓜等;蒲公英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利用風力傳播種子的還有:蘆葦、楊柳、槭樹、楓樹等,它們的種子都具有輕、帶翅或絨毛等特點;利用水流傳播的有蓮蓬、椰子等;利用動物傳播的有蒼耳等。 5、像油菜花那樣由蜜蜂等蟲子傳播花粉的叫做蟲媒花。植物的果實中都有種子;不同植物的果實中,種子的數(shù)量、大小和形狀是不同的。同一種植物的果實中,種子的數(shù)量也是不同的。 種子萌芽需要足夠的水分和空氣以及適當?shù)臏囟?。蠶豆種子是由種皮和胚構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子葉等部分。種皮是種子的“鎧甲”,起到保護種子的作用。胚芽發(fā)育生長后變成植物的莖和葉;胚根發(fā)育生長后變成植物的根。種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種皮向下生長,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種皮向上生長,伸出土面形成莖和葉。 6、許多動物分為雄性和雌性。雌性動物產的卵,必須和雄性動物產的精子結合,使卵受精,才能發(fā)育成新一代的生命。像青蛙、雞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動物叫卵生動物;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鳥類的卵由卵(蛋)殼、卵(蛋)殼膜、卵(蛋)白、卵(蛋黃)黃、胚和氣室等部分組成。卵殼和卵白都具有保護卵細胞的作用,卵白還能供給胚胎發(fā)育所需要的養(yǎng)料和水分。卵黃內儲藏著胚胎發(fā)育的營養(yǎng)物質,氣室儲藏著空氣,供胚胎發(fā)育所需要的氧氣。 第三單元 食物 1、按人們的生活習慣,可以把食物分成糧食、蔬菜、水果、調味品等;根據(jù)食物的來源分,可以分為來源于動物的食物(葷食)和來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食物中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礦物質等營養(yǎng)。淀粉是富含糖類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和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jié)身體機能的作用。 2、食物在白紙上擦或壓后留下油跡,說明這種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變成藍色,說明含有糖類(淀粉)。我們也可以通過看食物包裝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3、蛋白質是人體肌肉、皮膚、內臟、頭發(fā)、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含豐富蛋白質的食物有:雞、鴨、魚、蠶豆等。蛋白質燃燒后有一股焦臭味。 4、膳食營養(yǎng)搭配原則: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多種搭配、每日都吃適當?shù)男迈r水果和蔬菜等。 5、食物儲存的方法有:冷凍法、曝曬法、腌制法、密封包裝法、真空包裝法、高溫或低溫滅菌法等。食品的特點、包裝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都會影響到保質期的長短。 6、食物變質的原因是微生物引起的。霉菌就是微生物,它的生長與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氣、水分和溫度等條件。霉菌是由孢子囊和菌絲組成的。 第四單元 巖石和礦物 1、根據(jù)巖石成因,我們可以把巖石分為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三大類。流水沖擊和攜帶著碎石、泥沙、動植物遺體沉積而成的巖石是沉積巖。經(jīng)過地球運動,火山噴發(fā)過程中流淌出來的巖漿形成的巖石是巖漿巖。巖石受到一定的壓力和高溫而發(fā)生變化,這樣形成的巖石叫變質巖。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的巖石是化石。 2、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花崗巖的主要由三種礦物組成:石英、長石、云母。 3、我們觀察巖石的方法有看、摸、聞、掂、刻等。我們可以觀察巖石的花紋、輕重、顏色、光澤、軟硬、條痕、氣味等來描述巖石。 4、我們可以用指甲、銅鑰匙、小鋼刀等工具粗略的來檢驗礦物的軟硬??砂训V物分成幾個等級:軟-----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較軟-----不能用指甲刻劃出痕跡,但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較硬----不能用銅鑰匙刻劃出痕跡,但能用小刀刻劃出痕跡。硬----用銅鑰匙、小刀都不能刻劃出痕跡。 5、在生活中,我們的鐘表、計算機、鉛筆等地方都用了巖石和礦物。 6、巖石和礦物是門寶貴的資源,它不可能再生,所以我們要保護、利用巖石和礦物。 7、世界上已發(fā)現(xiàn)的礦物近4000種,常見的礦物有煤、硫磺、方解石、赤鐵礦等。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礦物的光澤、檢測礦物的硬度、觀察礦物條痕等方法研究礦物。 8、描述方解石:觸覺:光滑 顏色:主要為無色或白色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 條痕:白色或灰色 光澤:玻璃光澤; 硬度:中等柔軟,用硬幣能劃傷;形狀:六面體,每個面都是菱形; 滴稀鹽酸檢驗:冒氣泡。 9、幾種礦物的條痕:自然金---黃色; 黃鐵礦黃銅礦---綠黑色; 方鉛礦---黑色; 石墨---黑色; 石英---白色;赤鐵礦---櫻紅色。 10、礦物的硬度分為十級,礦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剛石,它廣泛用于研磨、切割、拋光等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潤滑劑,還用來制作鉛筆芯。鑒別礦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寶、雕塑等行業(yè)中很有意義。 11、礦物按透明度可分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種。礦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澤。 有金屬光澤的大部分是金屬礦物。 12、我國已發(fā)現(xiàn)各種礦產171種,其中稀有金屬礦、鎢礦、錫礦等20多種礦產的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 五年級科學上冊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huán)境 1.種子發(fā)芽的必須條件是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2.種子發(fā)芽可以不需要陽光,但生長需要陽光。 3.植物生長需要水分、空氣、適宜的溫度 、陽光、土壤。 4.蚯蚓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huán)境中。 5.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外,它們彼此之間也是相互依賴,互相影響的。 7.食物是動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間這種像鏈環(huán)一樣的食物關系叫食物鏈。 9.食物鏈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產者,直接或間接消費別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費者。 10.食物鏈通常從綠色植物開始,到兇猛的肉食動物終止。 11.同一種植物會被不同的動物吃掉,同一種動物也可吃多種食物。生物之間這種復雜的食物關系形成了一個網(wǎng)狀結構,叫食物網(wǎng)。 12.像生物和非生物這樣,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體,我們可以把它們看成一個生態(tài)群落。如:一片樹林,一塊草地,一個湖泊,一個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區(qū)域的生物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叫生態(tài)系統(tǒng)。 14.如果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受到了破壞,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就會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態(tài)瓶一樣,如果環(huán)境條件受到破壞,生物的生存就會受到影響。 16.寫食物鏈:草、兔、蝗蟲、鳥、蛇、鷹 1、草→兔→鷹 2、草→兔→蛇→鷹 3、草→蝗蟲→鷹 4、草→蝗蟲→蛇→鷹 5、草→鳥→蛇 6、草→鳥—→蛇→鷹 第二單元 光 1.向電燈這樣可以自己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 2.像這樣,從不同側面照射得到的物體的影子叫投影。 3.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 4.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 5.影子的大小與遮擋物和光源之間的距離有關。 6.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 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觀測儀計時。 8.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9.光以直線的形式傳播,速度約每秒30萬千米。擋光的物體會有影子,是因為光是直線傳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鏡面改變了傳播方向,被反射回去,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線形式傳播的。 11.運用光的反射的有額鏡、反光鏡 、潛望鏡。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線。光弱時瞳孔放大,光強時瞳孔縮小。 13. 許多光源在發(fā)光時也在發(fā)熱。光強溫度就高,光弱溫度就低。 14. 匯聚太陽光的方法有凹面鏡、凸透鏡。 15. 人們對太陽能的利用有:太陽灶、點燃奧運圣火、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電池板。 16.太陽表面溫度達6千多攝氏度,內部溫度高達2千萬多攝氏度。 17.吸熱本領最強的是黑色的粗糙物體。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熱快。 18.物體和太陽光垂直時升溫快。 第三單元 地球表面及其變化 1、地形及地形的特點: 地形 特點 山地 地勢較高,蜿蜒起伏,層巒疊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較緩,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 高原 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 平原 地貌寬廣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勢較高,中間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我國西部多高山,東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內部運動引起的。地球內部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絕大部分的地震發(fā)生在地殼內,火山活動與地幔和地殼的運動有關。 4、地球內部的運動使地表形態(tài)發(fā)生不斷的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xiàn)出來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時是極其緩慢的變化,像喜馬拉雅山年復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變化都是在流水、風、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緩慢的進行的,我們在短時間內難以察覺。 5、很多的高山是因為板塊的擠壓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峽谷是板塊拉伸后形成的斷裂谷。 6、巖石變化的原因有冷和熱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動物的活動等。 7、由于受水、大氣、氣溫或動植物的作用,巖石破碎,這種現(xiàn)象叫風化。 8、土壤分層實驗中,最底層是沙礫-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人教版三 六年級 科學 知識點 匯總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655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