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74108711 上傳時間:2022-04-13 格式:DOC 頁數(shù):10 大小:93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_第1頁
第1頁 / 共10頁
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_第2頁
第2頁 / 共10頁
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_第3頁
第3頁 / 共1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專題四 尋覓文言津梁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導學與探究 蘇教版必修3(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文本20 燭之武退秦師 第1課時 導學與探究 1.字音辨識 (1)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 ①秦軍氾南(   )    ②佚之狐(   ) ③縋而出(   ) ④不闕秦(   ) ⑤逢孫(   ) (2)給多音字注音 ①      ② ③ ④ 2.辨形組詞 ① ?、凇 、? 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且貳于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敢以煩執(zhí)事: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晉,何厭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失其所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以亂易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整體感知 1.實詞 (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 ①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 ②秦伯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失其所與,不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無能為也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古今之義 ①敢以煩執(zhí)事 古義:______

5、______________  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辭 ②子 ③鄙 ④ (4)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活用現(xiàn)象 ①晉軍函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夜,縋而出: 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越國以鄙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鄰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既東封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不闕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與鄭人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虛詞 指出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 ①

9、以 ②于 ③其 ④之 ⑤焉 ⑥既 3.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 ①晉軍函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寡人之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敢

10、以煩執(zhí)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夫晉,何厭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譯文: 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闕秦以利晉,惟君圖之。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深層

13、探究 5.第1段敘事對全文情節(jié)展開有什么作用? 6.第2段粗線條地勾勒了三個人物形象,試簡析其特點。 7.第3段“夜,縋而出”反映了什么?燭之武是如何說退秦軍的? 8.當“子犯請擊之”時,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技法遷移 伏筆照應法 [文本回顧] 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表明秦與鄭并無太大矛盾,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伏筆。“夜,縋而出”照應前邊秦、晉分別駐軍兩處,并沒有合圍,表明有矛盾有漏洞,也照應了秦、晉圍鄭“國危矣”。結尾晉文公說“因

14、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照應前邊燭之武說的“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而秦伯使三將戍鄭,晉軍勞師動眾一無所獲,又為以后的秦、晉殽之戰(zhàn)埋下伏筆。 [技法點撥] 伏筆和照應技法是記敘文寫作中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前面的文章為后面的文章埋下因果關系的種子,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時時產(chǎn)生疑問,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直到閱讀結束,突然產(chǎn)生恍然大悟的感覺。它的好處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結構嚴密、緊湊,讀者讀到下文時,不至于產(chǎn)生突兀懷疑之感。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常常時時處處設置伏筆,這在文學大師的小說、戲劇之類中比比皆是。伏筆和照應是一體的,有伏必有應,比如說你在開頭提到了槍,那么你在第二段或第三段就要提到開槍,不伏不應是敗筆

15、,只伏不應同樣也是敗筆。首尾的伏筆照應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完整。 [技法運用] 請用伏筆照應法寫一篇記敘短文。 【答案解析】 基礎梳理 1.(1)①fàn?、趛ì?、踷huì?、躩ué?、輕ánɡ (2)①bó/báo/bò?、讪括璶ɡ/ɡònɡ ③jì/jǐ?、躽ǔ/yù 2.①貳心/油膩 ②狐貍/孤立?、劭P城而出/棒槌 3.①從屬二主。②謙詞,“冒昧請求”。③滿足。④微:如果沒有,如果不是。及:達到、到。⑤因:依靠。敝:損害。⑥結交、親附。⑦改變。 文本互動 1.(1)①“共”同“供”,供給。②“說”同“悅”,高興。③“知”同“智”,聰明、明智

16、。④“已”同“矣”(此不屬于實詞,因是通假,故歸并到一起)。 (2)①古義:執(zhí)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今義:舊時俗稱儀仗。②以為: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請客的主人”。③行李:古義,“出使的人”、“外交使節(jié)”;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乏困:古義,“缺乏的物質(zhì)”;今義,“疲乏”“經(jīng)濟、生活困難”。④古義:那人。夫:那。今義:用來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3)①推辭/言辭、詞句/辭去?、谀?兒子 ③以……為邊邑/淺陋/邊境/輕視、看不起 ④干、做/給予 (4)①軍:駐軍。名詞活用作動詞。②夜:在夜里。名詞作狀語。③亡:使……滅

17、亡。動詞的使動用法。④鄙:以……為邊邑。名詞的意動用法。遠:遠方的國家,指鄭國。形容詞用作名詞。⑤“厚”、“薄”都是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削弱)。⑥東:在東邊。方位名詞作狀語。封:使……成為疆界。名詞的使動用法。⑦闕:使……減少,侵損。動詞的使動用法。⑧盟:結盟。名詞用作動詞。 2.①連詞,“因為”/介詞,“拿”,后省略“之”/目的連詞,“來”/連詞,同“而”。②介詞,“對”/介詞,引進行為所涉及的對象,可不譯/介詞,“對”。③代詞,“它”,指鄭國/指示代詞,“這樣做”/副詞,表示婉商語氣,“還是”。④人稱代詞,“他”,指佚之狐/結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結構

18、助詞,“的”/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代詞,“它”,代鄭國。⑤句末語氣助詞/副詞,“怎么”/代詞,“哪里”。⑥副詞,“已經(jīng)”/連詞,與“又”構成并列關系。 3.①省略句,即“晉軍(于)函陵”。②判斷句。③介詞結構后置句。④省略句,即“敢以(之)煩執(zhí)事”。⑤省略句,即“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⑥賓語前置句。 4.①因為鄭國(在晉文公出逃、路過鄭國時)對晉文公沒有禮遇他(或沒有以應有的禮節(jié)接待他),并且在從屬晉國的同時又從屬于楚國。②我壯年的時候,尚且比不上別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③(秦國)使者來往,(鄭國可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這對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④侵損秦國的土地而使

19、晉國得利,希望您好好考慮一下這件事。 5.“晉侯、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耙云錈o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皶x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扎位置:兩軍分兵駐扎,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之武說秦埋下伏筆。 6.①“國危矣”,說明佚之狐已清醒地意識到鄭國所面臨的嚴峻形勢;“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的關系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他的推薦,引出了燭之武出場,也從側面烘托了燭之武是個堪當大任的人才。 ②燭之武先“辭”后“許”,一方面交代了燭之武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心中難

20、免有感傷和牢騷,委婉地批評了鄭伯不會用人;另一方面面臨國家危難,又拋棄個人得失,深明大義。這一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③鄭伯首先善于納諫并勇于自責,體現(xiàn)了明君風范,然后以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于做思想工作。 7.①“夜,縋而出”,說明燭之武是趁著夜色的掩護,讓人用繩子拴著從城墻上往下吊而出城的,可見當時秦、晉圍鄭的嚴峻形勢。 ②燭之武之所以能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戰(zhàn)術,其中“闕秦以利晉”最為關鍵。他在說辭里處處為秦著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扒?/p>

21、、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碧寡灾?,避其銳氣,為進一步打動秦伯提供了可能。第二步:“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鄭只對晉國有利。燭之武指出,秦、鄭相隔遙遠,因此亡鄭只能對晉國有利,對秦國不但沒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鄰之厚”而顯得“君之薄也”。 第三步:“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說明保存鄭國,對秦只有好處。 第四步:“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至“惟君圖之”,引史為例,離散秦晉;推測未來,勸秦謹慎。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系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為秦君分析:“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崩们貢x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這番話不

22、由得秦伯不深思。接著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后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后,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由于晉國當時已具有稱霸的實力,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于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8.從晉文公的角度講,他是在秦伯的幫助下才成為晉國君主的,這里的“不仁”應針對秦而言。后來的事實也證實晉文公沒有侵略秦國的意圖,只是在晉文公死后才出現(xiàn)了晉軍偷襲秦軍的事情?!安蝗省北砻鲿x文公不敢忘恩負義。如果這時襲擊秦軍,就會失去秦國這個同盟者,不是勇武的表現(xiàn)。從客觀情況講,晉國雖然強大,但要消滅鄭國,勢必會削弱自己的力量。而且秦國撤軍后還留下軍隊援助鄭國,如果繼續(xù)攻鄭,勢必造成以一對二的戰(zhàn)爭劣勢,自己受損,秦國得利,這正是晉國最不愿意看到的?!叭柿x”是個冠冕堂皇的借口也罷,“以亂易整,不武”,即勝負不定、難以意料也罷,說到底晉文公還是很理智的,能對動武的后果進行冷靜判斷,從自身利益不受損的根本目的出發(fā),故退兵。 [技法運用] 略。 最新精品資料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