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5單元《簡易方程》2 解簡易方程(稍復雜的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五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5單元《簡易方程》2 解簡易方程(稍復雜的方程)教案 新人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稍復雜的方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會解較復雜的方程。2.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較復雜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決一些稍復雜的生活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靈活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數(shù)學情感。
重點難點:1.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2.分析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會列方程解答。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質疑引導。學法:小組合作
2、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解下列方程
3X=147 Y-34=71
2.根據(jù)下面的敘述說說等量關系,并寫出方程。
(1)故事書有X本,科技書90本,是故事書本數(shù)的3倍。
(2)故事書有X本,科技書90本,比故事書本數(shù)的3倍多15本。
3.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邊形的,白色的皮都是六邊形的。黑色皮共有12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塊,共有多少塊白色皮?
讓學生獨立做,集體講評。 12×2-4
=24-4
=20(塊)
答:共有20塊白色皮。
二、教授新課:
1.教學例題1.
(1)學生獨立審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
提問:“
3、例題1與復習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師說明:例1就是我們以前見過的“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今天我們學習用方程解答這類問題。
板書:稍復雜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 看圖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關系?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結果??赡艹霈F(xiàn)的等量關系是:a黑色皮的塊數(shù)×2-4=白色皮的塊數(shù) b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c黑色皮的塊數(shù)×2=白色皮的塊數(shù)+4
(3)根據(jù)等量關系式列出方程。
學生獨立列方程。
匯報時,讓學生說出所列方程表示的等量關系。
可能列出的方程有:
①2X-4=20
4、 ②2X-20=4 ③2X=20+4
(4)討論方程解法:
選擇2X-4=20討論它的解法。
思考:這個方程和我們學過的簡易方程有什么區(qū)別?
(簡易方程的左邊只有一步計算,這個方程的左邊有兩步計算)
學生小組討論解法。
匯報交流板書:
解:設共有X塊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檢驗:(引導學生口頭檢驗)
答:共有12塊黑色皮。
(5)學生選擇其余的方程解答。(只要求選一個方程進行練習)
2.變式練習:
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個條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塊”該怎樣解答?
5、
學生獨立解方程解答。匯報時,請學生說出所列方程根據(jù)的等量關系。
3.引導學生總結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步驟:
(1)弄清題意,找出未知數(shù),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檢驗,寫出答案。
三、鞏固練習
課本P67到P68練習十二的第6題至第10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教師組織集體講評。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用方程解“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這種用算術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應用題,不論是“幾倍多幾”還是“幾倍少幾”,用方程解比較容易。
五、布置作業(yè):課本P66練習十二的第1至5題。
6、課后反思
5.2.5 稍復雜的方程(2)
教學內容:課本第69頁的例題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掌握根據(jù)兩積之和的數(shù)量關系列方程,會把小括號的式子看做一個整體求解的思路和方法。
2.使學生通過學習兩積之和的數(shù)量關系來理解兩積之差、兩商之和、兩商之差的數(shù)量關系,培養(yǎng)
7、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算法多樣化的過程,利用遷移類推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和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養(yǎng)成認真審題、仔細解答的良好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1.分析數(shù)量關系。2.根據(jù)等量關系列方程和解方程。
教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分析解答。學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媽媽買了2kg蘋果和3kg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蘋果每千克2.4元,媽媽一共要付多少錢?(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并說出數(shù)量關系)
蘋果的總價+梨的總價=總錢數(shù)
2.4×2+2.8×3=13.2(元)
答:媽媽一共要付13.
8、2元。
2.導入: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一起來研究用列方程來解答這種類型的應用題。
二、教授新課:
1.教學用方程解兩積之和的應用題。
(1)審題,找出等量關系。
出示例題:媽媽買了2kg蘋果和3kg梨,共付13.2元錢,已知梨每千克2.8元,蘋果每千克多少錢?
學生觀察題目,思考:這道題與復習題有什么異同之處?
(學生容易看出前后兩題的數(shù)量關系沒變,只是已知數(shù)和未知數(shù)交換了位置)
(2)列方程并解方程。讓學生獨立寫出等量關系,列方程并解方程。
蘋果的總價+梨的總價=總錢數(shù)
解:設蘋果每千克X元。
2X+2.8×3=13.2
2X+8.4=13.2
2X+8.4-8.
9、4=13.2-8.4
2X=4.8
2X÷2=4.8÷2
X=2.4
答:蘋果每千克2.4元。
2.教學例2。
(1)出示例2。
把上面的例題改成例題2:媽媽買了蘋果和梨各2kg,共付10.4元,已知梨每千克2.8元,蘋果每千克多少錢?
(2)學生獨立解答。
①學生審題,說出解題思路。
(這道題的數(shù)量關系和上個例題一樣,只是部分數(shù)字進行了改動,解題方法也和上題一樣)
②列方程2X+2.8×2=10.4
③在課本上寫出解答過程。
(3)討論第二種解法。
提問:除了用上面這種方法解答之外,還有其他的列方程的方法嗎?
學生討論。
10、組織匯報。
這道題還可以根據(jù)“兩種水果的單價之和×2=總錢數(shù)”的等量關系來列方程,列出的方程是:(2.8+X)×2=10.4
(4)解方程。
解:設蘋果每千克X元。
(2.8+X)×2=10.4
(2.8+X)×2÷2=10.4÷2
2.8+X =5.2
2.8+X-2.8=5.2-2.8
X = 2.4
答:蘋果每千克2.4元。
(5)比較兩種解法
2X+2.8×2=10.4和(2.8+X)×2=10.4
(從第二個方程到第一個方程,實際上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即中學講的“去括號”的過程。從第一個方程到第二個方程,實際上是應
11、用了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即中學講的“合并同類項”)
三、鞏固練習:
商店里運來5筐蘋果和8筐梨,梨比蘋果重50千克,每一筐蘋果重30千克,每筐梨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獨立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找出題目的等量關系。
3.列方程解答。
(1)8筐梨的重量-5筐蘋果的重量=50千克
解:設每筐蘋果重X千克。
8X-30×5=50
(2)8筐梨的重量-50千克=5筐蘋果的重量
解:設每筐蘋果重X千克。
8X-50=30×5
注意: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答。
四、全課小結:
今天這堂課你又學到了什么新本領?是啊!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很多的本領,希望大家把今天學到
12、的本領用到生活中去。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71練習十三第1至第4題。
課后反思
5.2.5 稍復雜的方程(3)
教學內容:教材第70頁例題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理解實際問題有關和、差、倍的數(shù)量關系。
初步學會設一個未知數(shù),列方程解答含兩個未知數(shù)的實際問題。
3.使學
13、生會列形如ax+bx=c形式的方程,掌握這類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經(jīng)歷觀察、分析、比較的方法,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知識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和邏輯之美,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1.用方程解答“和倍”、“差倍”應用題的方法。2.分析應用題的等量關系,恰當?shù)脑O未知數(shù)。
教法:質疑引導。學法: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學校科技組有女同學X人,男同學是女同學的4倍,男同學有( )人,男女同學一共有( )人,男同學比女同學多( )人。
2.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為1.5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
14、為陸地面積的2.4倍。地球的表面積是多少億平方千米?
讓學生分析題意,說出等量關系。(陸地面積+海洋面積=地球的表面積)
學生根據(jù)等量關系列式計算:
1.5+1.5×2.4=5.1(億平方千米)
答:地球表面及是5.1億平方千米。
二、教授新課:
教學課本P70的例題3.
出示例題。
1.讓學生說出已知條件,并根據(jù)已知條件畫出線段圖(暫不標出X)
2.利用線段圖啟發(fā)學生思考:題中的陸地面積和海洋面積都是未知數(shù),應先設哪一個未知數(shù)為X,根據(jù)已知條件,另一個未知數(shù)該怎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線段圖上標注X和2.4X。
3.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
思考:可以根據(jù)
15、題目中的哪個條件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
學生根據(jù)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這個條件找出等量關系:
陸地面積+海洋面積=地球的表面積,并列出方程。
X+2.4X=5.1
引導學生將方程和復習題的算式進行對比:
1.5+1.5×2.4=5.1
X+2.4X=5.1
幫助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進一步理解數(shù)量關系。
4.解方程。
解:設陸地面積為X億平方千米,那么海洋面積為2.4X億平方千米。
X+2.4X=5.1
(1+2.4)X=5.1
3.4X=5.1
3.4X÷3.4=5.1÷3.4
X=1.5
提問:1.5表示什么?海洋
16、面積怎么求呢?
一種:5.1-1.5=3.6(億平方千米)
另一種:2.4X=2.4×1.5=3.6(億平方千米)
答:陸地面積為1.5億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為3.6億平方千米。
5.檢驗:
提問:除了代入方程檢驗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驗算方法?
學生一般能夠想到,驗算兩個得數(shù)的和與商,看是否等于已知數(shù)。教師可以指出,在解決實際問題時,這樣驗算比先檢查方程,再把X的值代入方程檢驗更有效,也更簡便。
三、鞏固練習
將題中的“地球面積為5.1億平方千米”改為“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2.1億平方千米”。
讓學生獨立列方程并解方程。
練習后,讓學生比較這題與例題3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
17、同的地方?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時,可以著重明確以下三點:
第一,兩個未知數(shù)怎么辦?可以先選擇其中一個設為X,列方程解,再求另一個。
第二,兩個已知條件怎么用?可以把其中一個用來寫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另一個未知數(shù),另一個用來列方程。
第三,怎么樣驗算?可以通過列式計算,檢驗兩個得數(shù)的和及倍數(shù)關系是否符合已知條件。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72到P73練習十三的第5題至第10題。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