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一)
《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一)(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一)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同學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你一定長進不少,讓我們好好檢驗一下自己吧! 一、 填空 (共6題;共33分) 1. (21分) 填表題。 物質的變化 伴隨的現(xiàn)象 特點 屬于什么變化 水結成冰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蠟燭燃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木條折斷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硫酸銅溶液和鐵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鐵生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削鉛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3分)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常伴隨的現(xiàn)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產生沉淀物。 3. (1分)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一定發(fā)生了________。 4. (4分) 用長柄金屬湯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蠟燭火焰上,慢慢加熱(如圖)。仔細回顧觀察實驗過程,回答問題 (1) 寫出整.爪實驗過程中的任意兩個物理變化:________ (2) 寫出整個實驗過程中的任意兩個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 (3) 物質的變化一般分成兩類: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瘜W變化伴隨的現(xiàn)象很多,最重要的特點是________。 (4) 發(fā)生化學變化的過程中往往伴隨產生種種現(xiàn)象,比如改變顏色、發(fā)光發(fā)熱、產生氣體、________等等。 5. (3分) 物質的化學變化往往會伴隨改變顏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現(xiàn)象的產生。 6. (1分) 鐵生銹的速度比小蘇打和醋的反應速度要________。 二、 判斷 (共12題;共24分) 7. (2分) 房屋和馬路是不變的物質。 8. (2分) 因為我們看不見也摸不到空氣,所以空氣不是物質。 9. (2分) 物質之間的變化一般分成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兩類。 10. (2分) 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都會伴隨有顏色或氣味的改變。 11. (2分) 有些物質的變化很緩慢,而有些物質的變化很快。 12. (2分) 做“磁鐵吸引鐵和鐵銹”對比實驗時,最好用鐵屑與從生銹鐵制品上刮下來的鐵銹細末做對比實驗。 13. (2分) 鐵生銹是一種物理變化,因為鐵生銹需要很長的時間。 14. (2分) 蠟燭燃燒,這是一種物理變化。 15. (2分) 熱脹冷縮現(xiàn)象是物理變化。 16. (2分) 鐵生銹屬于產生新物質的變化。 17. (2分) 做泥塑或面塑屬于僅僅形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 18. (2分) 物質的變化有些是自然現(xiàn)象,有些是人們有意識的活動造成的。 三、 選擇 (共17題;共37分) 19. (2分) 把鐵釘?shù)囊话虢胨?,另一半露在空氣中,? )最容易生銹。 A . 水中的一半 B . 空氣中的一半 C . 空氣和水的交界處 20. (2分) 在米飯或淀粉上滴上碘酒會出現(xiàn)( )。 A . 黑色 B . 紫紅色 C . 藍色 21. (2分) 把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不能看到的現(xiàn)象是( )。 A . 接觸硫酸銅溶液的鐵釘表面變色 B . 產生大量氣泡 C . 溶液的顏色變淺 22. (2分) 下列關于蠟燭燃燒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 蠟燭燃燒的過程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 B . 蠟燭燃燒的過程中只發(fā)生化學變化 C . 蠟燭燃燒的過程中既發(fā)生物理變化又發(fā)生化學變化 23. (2分) 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 . 食物腐爛變質 B . 水蒸發(fā) C . 酒精燃燒 24. (2分) 我們能直接或間接觀察到的實際存在的東西都是________,整個世界都是由________構成的。 25. (2分) 長時間地咀嚼米飯的時候感覺到米飯有甜味,這是( )。 A . 口腔中含有糖 B . 米飯中淀粉在咀嚼中發(fā)生了變化 C . 米飯本來就是甜的 26. (2分) 下列方法中,( )不能防止和減緩鐵釘生銹。 A . 將鐵釘放人鹽水中 B . 在鐵釘上抹油 C . 在鐵釘上刷油漆 27. (2分) 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氣 C . 氮氣 28. (2分) 固體的白糖在加熱的情況下變成液體的白糖,是( )。 A . 化學變化 B . 物理變化 C .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9. (2分) 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斷鐵和( )的接觸,以防生銹。 A . 水 B . 空氣 C . 細菌 30. (2分) 附加題: 括號內是區(qū)別各組常見物質的方法,不正確的是( )。 A . 白酒和食醋(聞氣味) B . 氧氣與二氧化碳(看顏色) C . 食鹽與白糖(嘗味道) 31. (2分) 把鐵釘?shù)囊徊糠纸肓蛩徙~溶液中,我們會看到鐵釘( )。 A . 變紅色 B . 變藍色 C . 沒有變化 32. (2分) 影響鐵生銹的因素是( )。 A . 只有空氣 B . 只有水分 C . 是空氣和水分共同作用的結果 33. (2分) 做泥塑或面塑時,物質發(fā)生的是( )。 A . 化學變化 B . 物理變化 C . 無法確定 34. (2分) 像易拉罐壓扁、木頭碎裂、玻璃碎裂、折紙這樣的變化都是( )。 A . 形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 B . 產生新的物質 C . 沒有什么變化 35. (5分) 將下列物質的變化與其主要伴隨的現(xiàn)象用線連起來。 四、 簡答 (共3題;共18分) 36. (2分) 如下圖所示,六個沒有標簽的容器中分別裝著白醋、水、食用油、淀粉、碘酒、小蘇打。 小米同學分別取樣進行試驗,結果如下:A和B混合沒有明顯現(xiàn)象產生;A和C混合沒有明顯現(xiàn)象產生;A和D混合沒有明顯現(xiàn)象產生;A和E混合產生大量氣泡;B和C混合產生藍紫色物質。還發(fā)現(xiàn),打開E時有聞到刺鼻的酸味。 (1) 請你幫小米鑒別容器中的物質,重新標上名稱。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 A和E混合產生大量氣泡,用手觸摸燒杯外壁會感覺到________。A和E混合產生的大量氣體能使燃燒的火柴________,這種氣體實際上是________。它還有一種特征是________。 37. (11分) 探究馬鈴薯中是否含有淀粉。 用到的物品:水果刀、滴管、碘酒。 探究的方法:首先用水果刀將一個新鮮的馬鈴薯切開,再用滴管將碘酒滴到馬鈴薯的切面上,然后看切面上是否有藍色出現(xiàn),最后得出結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缺少的實驗物品是________。 (2) 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什么? (3) 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38. (5分) 如下圖所示,在燒杯的底部放入一勺小蘇打,將點燃的蠟燭置于燒杯內,用滴 管向燒杯中滴加白醋(白醋不會迸濺到蠟燭上),你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第 11 頁 共 11 頁 參考答案 一、 填空 (共6題;共33分) 1-1、 2-1、 3-1、 4-1、 4-2、 4-3、 4-4、 5-1、 6-1、 二、 判斷 (共12題;共24分)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三、 選擇 (共17題;共37分)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31-1、 32-1、 33-1、 34-1、 35-1、 四、 簡答 (共3題;共18分) 36-1、 36-2、 37-1、 37-2、 37-3、 38-1、-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教科版六年級下學期 科學第二單元 單元測試一 教科版 六年級 學期 科學 第二 單元 單元測試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0888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