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川教版 (4)
《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川教版 (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川教版 (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學校 姓名 班級 考號 ……………密…………封…………線…………內…………不…………要…………答…………題…………………… 崇仁二中2016—2017學年度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答案寫在題后括號內。) 1、歷史教師在介紹我國某一原始人類時,提到“他們生活在距今約70-20萬年,已經會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類應該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人 2、某班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探究性學習,將收集的下列圖片構成一組。它們所反映的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屬于( ) A.北京人 B.山頂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3、為了方便記憶,某同學畫了下面這張示意圖,此示意圖反映的內容是( ) A.禪讓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4、夏朝、商朝、西周滅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周邊部落日益強大 B. 軍事作戰(zhàn)失利 C. 屢次遷都 D. 統(tǒng)治殘暴 5、每年的清明節(jié),都會在湖南炎陵縣舉行炎帝陵祭祖大典,以此來表達華夏兒女對始祖炎帝的崇敬與感恩之情。下列傳說人物中,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黃帝 B.大禹 C.伏羲 D.女媧 6、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今山東北部盛產魚鹽,經濟富庶 ②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 ③重用賢才 ④團結周天子,取得周天子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它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zhàn),此場戰(zhàn)役,發(fā)生于最有實力統(tǒng)一中國的秦趙兩國,結果使趙國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令秦國國力大幅度超越同時代各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tǒng)一中國的進程”。這場戰(zhàn)役是( ) A.馬陵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牧野之戰(zhàn) D.桂陵之戰(zhàn) 8、成語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請問成語“一鳴驚人”“問鼎中原”反映的是下列哪個歷史人物( ) A.齊桓公 B. 楚莊王 C.晉文公 D. 宋襄公 9、1912年,毛澤東同志在《商鞅徙木立信論》中指出:“商鞅之法,良法也……而求其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商鞅之法”不包括( ) A.頒布均田令 B.獎勵耕戰(zhàn) C.承認土地私有 D.推行縣制 10、中小學校已普遍開設經典誦讀課,經典誦讀已成為學生學習傳統(tǒng)文化、弘揚傳統(tǒng)美德的重要方式?!笆即呵?,終戰(zhàn)國,五霸強,七雄出?!币浴度纸洝罚渲械摹捌咝邸笔侵福? ) A.齊、楚、秦、燕、趙、魏、韓 B.楚、秦、趙、宋、魏、齊、韓 C.晉、楚、齊、韓、趙、燕、魏 D.吳、魏、燕、趙、楚、秦、韓 11、西周初年的國家800多個,到了春秋初年,還剩170多個,戰(zhàn)國之初,只有10幾個了這反映了歷史的發(fā)展趨勢是( ?。? A.統(tǒng)一 B.弱肉強食 C.諸侯爭霸 D.國家數目越來越少 12、改革是興利除弊、振興國家的重要手段。商鞅變法使秦國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商鞅變法內容中,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最深遠的措施是( ?。? A.承認土地私有 B.獎勵耕戰(zhàn) C.建立縣制D.廢除舊貴族的特權 二、改錯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有一處是錯誤的,請寫出錯誤的內容并加以訂正。) 13.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夏朝的甲骨文開始的。 錯誤: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 14、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靈渠。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農田,使成都平原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稱。 錯誤: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15、秦國利用六國間的矛盾,遠交近攻,各個擊破,稱為“合縱”。、擊破,稱為“合縱”。 錯誤:___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_____ 三、綜合題(本題共2小題,第16題10分,17題10分。) 16、(10分)閱讀材料: 材料一:“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橫者,事一強以攻眾弱也?!? 材料二:戰(zhàn)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zhàn)。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比喻人反復無常。宋晁補之《雞肋集北渚亭賦》:“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材料三:見右圖 請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戰(zhàn)國中后期的哪兩項策略?請你解釋一下這兩項策略。(4分) (2) 材料二是哪一個成語的由來?(1分) (3) 圖三是秦國的一位說客在向楚國游說,這位說客是誰?并請你猜一猜他正在說什么?(2分) (4) 這一時期與圖中的說客意見相反的是誰?(1分) (5) 你認為上述哪一種策略運用的更成功一些? (1分)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分) 17、(10分)閱讀下列材料: 歷史上的變法與改革不同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材料一 觀察下列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兩幅圖: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zhàn)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漢書食貨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滅商君之家。 ——《史記商君列傳》 請回答: (1) 從材料一的兩幅圖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1分)這些信息說明的問題是什么?(1分)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歷史事件?(1分)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2分)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話來概括商君所為的歷史作用。(1分) (4) 據材料三分析商鞅被守舊的貴族誣告“謀反”,被車裂而死。請你說一說,商鞅變法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2分) (5) 我們國家現在正處于改革的大潮中,你認為商鞅變法對我們今天的改革有什么借鑒意義?(2分)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考試試卷 答案 一、 選擇題 1、B 2、D 3、B 4、D 5、A 6、A 7、B 8、B 9、A 10、A 11、A 12、C 二、改錯題 13、錯誤:夏朝 改正:商朝 14、錯誤:靈渠 改正:都江堰 15、錯誤: “合縱” 改正: “連橫” 三、綜合題 16、(1)合縱和連橫。戰(zhàn)國中后期,秦國日益強大,對東方六國構成嚴重威脅。齊、楚、燕、韓、趙、魏有“合眾勢以攻一強”的意愿,并為此進行了一些合作,包括幾國出兵聯合進攻秦國。歷史上稱這種策略為“合縱”。秦國要想向東發(fā)展,就必須破壞東方六國的聯合,尤其是齊楚兩個大國的聯盟。為此,采用各個擊破的辦法,“事一強以攻眾弱”。歷史上稱這種策略為“連橫”。 (4分) (2)朝秦暮楚。(1分) (3)張儀。他正在代表秦王向楚懷王莊重“承諾”,若楚國與齊國絕交,秦國則贈給楚國方圓600里的一大塊土地。(2分) (4)蘇秦,主張合縱。(1分) (5)連橫。(1分)秦國用賄賂、威脅的手段破壞合縱,各個擊破;五國間利益不一致,立場不堅定(1分)(任意一點即可) 17、(1)信息:鐵農具和牛耕技術出現并推廣。(1分) 說明:當時社會生產力得到發(fā)展。(1分) (2)事件:商鞅變法。(1分) 措施:改革土地制度;獎勵軍功;重視農業(yè)。(2分)(任何兩點即可) (3)作用:“傾鄰國而雄諸侯”。 (1分) (4)一場變革的成功或失敗的標準,不在于實施變法的人的生與死,而在于變法的目的是否達到。商鞅雖死,但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加強,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所以說變法是成功了。(2分) (5)商鞅變法受到了守舊的貴族的阻礙,說明任何改革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挫折,我們要敢于同舊勢力作斗爭,堅持不懈,勇于克服重重困難和阻力,這樣才能取得成功。我們國家正在進行的改革也是如此,我們應該堅持改革開放,順應時代潮流,制訂法律來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強化以法治國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七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 川教版 4 年級 歷史上 學期 期中 試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169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