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doc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doc(9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全冊教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版)教學計劃一教材分析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的筆算,表內乘法(一),表內乘法(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和簡單的對稱現(xiàn)象,簡單的數(shù)據(jù)整理方法和以一當二的條形統(tǒng)計圖,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知識。2、增加聯(lián)系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悅的數(shù)學學習體驗。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發(fā)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fā)言的“奇思妙語錄”等。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識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shù)相乘。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xiàn)象。6、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二)、數(shù)學思考方面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shù)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描繪現(xiàn)實世界中的簡單現(xiàn)象。2、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體驗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shù)據(jù)。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3、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shù)和組合數(shù),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三)、解決問題方面1、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四)、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shù)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fā)現(xiàn)數(shù)學活動中的錯誤,并及時改正。5、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6、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四、教學的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筆算,以及數(shù)學實踐、數(shù)學思維的訓練。五、全冊課時安排:(約60課時)(一)、長度單位(4課時左右)(二)、100以內的加、減法(二)(13課時左右)1、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3課時左右2、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5課時左右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我長高了1課時左右(三)、角的初步認識(2課時左右)(四)、表內乘法(一)(13課時左右)1、乘法的初步認識3課時左右2、26的乘法口訣5的乘法口訣2課時左右2、3、4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6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復習和整理1課時左右(五)、觀察物體(4課時左右)(六)、表內乘法(二)(13課時左右)7的乘法口訣5課時左右8的乘法口訣3課時左右9的乘法口訣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1課時左右看一看 擺一擺1課時左右(七)、統(tǒng)計(3課時左右)(八)、數(shù)學廣角(2課時左右)(九)、總復習(4課時左右)第一單元: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長度單位)單元教材分析:通過第一學期的“比長短”的學習,學習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 ,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本單元在此基礎上教學一些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認識線段。主要特點有:1、注意呈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2、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3、改變了線段的編排。單元教學要求:1、 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2、 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3、 學生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4、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5、 學生初步認識線段,學習用刻度尺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單元教學重、難點:1、在活動中,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2、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單元課時安排:約4課時第一課時 統(tǒng)一長度單位教學內容:課本P1、2,例1教學目標:1、 學生初步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2、 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教學重點、難點:學生在具體活動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計量單位去測量同一長度,來經歷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教學準備: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別針、鉛筆、橡皮等。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談話:老師想要知道這本數(shù)學書的寬是多少,你們能幫助老師想想可以用什么辦法?學生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二、組織活動,體驗數(shù)學(一)、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1、 明確活動的方法。(1)、作為標準的物品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要放平擺直。(2)、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每人從四件物品中(圓形、正方形、曲別針、三角形)選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3)、量好后四人小組交流匯報自己量的結果,并思考:為什么都是量數(shù)學書的寬,而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2、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3、 全班交流匯報。得出:因為選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為標準測量,所以量的結果不同。4、 讓學生選用同一物品進行測量的學生展示他們測量的結果。由此得出: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二)、組織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1、 讓學生選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鉛筆、曲別針或用手等)去量桌子、鉛筆盒等物體的長度。2、 交流展示學生測量的結果,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如: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是5個曲別針的長,鉛筆盒是5塊橡皮的長,但它們并不一樣長?為什么桌子比鉛筆盒長,但桌子才4根鉛筆長而鉛筆盒卻有5塊橡皮長呢?引導小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標準去量,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3、 讓學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計量單位去量不同長度的物品看結果如何,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設計意圖:教學從兩個方面來組織幫助學生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先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數(shù)學書的寬,再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由此引起認知沖突,體驗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三、練習鞏固,實踐應用1、 做一做第1題,學生看圖直觀地判斷每種蔬菜大約有幾個方格那么長。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如果學生看不清最上面的幾種蔬菜的右端對準哪個方格,可以用尺子對準方格的豎線比一比。2、 做一做第2題,讓學生用鉛筆去量桌子的長、高,量凳子的高。明確量的方法與前面有所不同,不再把作標準的物品,一個接一個地擺放來量,而是讓學生用一個物品,一次接一次地進行測量,看所來年感長度有幾個這樣的物品長。3、 做一做第3題,學生直觀看圖,先估計所測物品大約有幾個立方體長,再用上一題的方法在腦子里測量。如果學生看圖測量有困難,也可以讓學生用立方體實物進行測量。用實物測量時都要提醒學生注意量的方法:實物的左端應與所量物體的左端對齊,這樣量出的結果才比較準確。設計意圖: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實際練習,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再次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四、課堂總結今天的數(shù)學課,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說什么?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二課時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教學內容:課本P3,例2,練習一1、2、3。教學目標:1、 認識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進行正確地測量物體。(限整厘米)2、 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了解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3、 在建立長度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長度的意識。教學重點、難點: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教學準備:尺子、圖釘、紙條等教學過程:一、 談話引入1、 上一節(jié)課我們都知道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進行了測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來量物體的長度是很不方便的。為了準確、方便地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fā)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2、 介紹認識尺子。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要知道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設計意圖:介紹認識尺子提高學生的知識面,為下面的學習作準備。二、操作活動,建立表象(一)、認識厘米1、投影出示厘米尺,師生一起觀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顏色標出1厘米的長度,說明前面正方體的一邊正好是1厘米。2、讓學生量圖釘?shù)拈L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師:“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圖釘大約有多少長。”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交流得出一個圖釘?shù)拈L度大約是1厘米長。3、 教師明確量的正確方法:圖釘?shù)囊欢藢食咦拥?刻度,在看另一端對著幾。4、 請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學生活動,同桌交流。5、 鞏固1厘米的表象。請小朋友用手勢比劃1厘米的長度。閉上眼睛想1厘米的長度等。6、想想在自己的周圍,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約1厘米長的?讓學生去找大約1厘米長的物體。幫助學生形成1厘米的鮮明表象。(二)、用厘米量1、 我們已經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對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們就來量一量物體的長度。請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紙條。注意測量的方法要正確。2、 學生測量紙條。教師巡視,加強個別指導。3、 交流反饋。教師再次強調測量的正確方法。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親身經歷學習數(shù)學知識。三、鞏固深化,實踐應用。1、請學生隨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鉛筆,量一量你的鉛筆有多長。量好后同桌交流檢查。2、4人小組合作,每人分別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給大家看。教師個別指導。3、學生自己選擇身邊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鉛筆的長,數(shù)學本子的長,橡皮的長等。設計意圖: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進一步鞏固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四、課堂總結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二單元: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學內容: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實踐活動:我長高了單元教才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口算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shù)的連加、連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shù)加減法估算等內容。實踐活動:我長高了,這部分教材結合前面所學的內容,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了測量長度的活動。教材通過讓學生互相量身高、步長、臂展以及測量門窗的寬度等實際活動,加深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同時,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各部分長度的測量,感受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教材還設計了統(tǒng)計的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單元教學要求:1 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3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單元教學重、難點:注重學生對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筆算的計算過程及方法的理解。單元課時安排:1、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3課時左右2、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5課時左右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4課時左右整理和復習 1課時左右我長高了 1課時左右第一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教學內容:課本P8-P10例1、例2教學目標:1、 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3、 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教學重點:1、 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2、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景導入,激發(fā)興趣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fā)現(xiàn)。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三、練習,實踐應用1、 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2、 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計算,熟練掌握計算方法。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二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教學內容:課本P-P1例教學目標:、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以內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教學重點:、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以內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1、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 教學例3。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2、 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3、 3、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位加法。4、 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5、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算理。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法。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學生能更為熟練地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三課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練習課教學內容:課本P14-P15練習二教學目標:1、鞏固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做準備。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造的氣氛中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zhàn)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教學重點:、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提高學生的運算技能。2、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難點: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卡片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1、學習了關于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指名匯報。2、總結得真不錯。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有更大的收獲。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1、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做完以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2、名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3、 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這些計算對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把錯誤的改正過來。指名匯報,并說出錯誤應該如何改正。4、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 指名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5、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仔細讀題,理解題意后完成填表。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觀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指名匯報 。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6、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8題。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現(xiàn)在它們正在為誰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鬧,你能幫幫它們嗎?7、怎樣做才能解決它們的問題?指名匯報。8、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10題。請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設計意圖: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學生從知識、方法上進行總結。四、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四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不退位減法)教學內容:課本P16、17例1,練習三1-3題。教學目標:1、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問題,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2、鼓勵學生進行算法探索,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3、結合情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同數(shù)位對齊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掌握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理解筆算中的“對位”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1、出示主題圖。2、分小組交流從圖中了解到的信息。3、匯報: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贏了?、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會解答嗎?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學例1.仔細地觀察圖。怎么解決聰聰?shù)膯栴}。板書算式:56-22,思考計算方法,在練習本上試算。小組交流算法。指名匯報。2、小結:先自己歸納,再得出: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二、 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選擇一道題與同桌交流算法。匯報結果及算法。2、完成第20頁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說是怎么想的3、完成練習三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匯報、訂正觀察兩道題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在小組內交流發(fā)現(xiàn)。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掌握計算方法。三、 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梳理。學生先互相說說再回答: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開始減,個位減個位,十位減十位。四、 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五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教學內容:課本P18-P19例2、例3教學目標: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2、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增強學生的愛國這情。教學重點:掌握用筆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并明白其算理。教學難點:能運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退位減法。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小棒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出示主題圖。聰聰還有一個問題想考考大家: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學生回答。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學例2。A.結合前面所學的知識思考計算方法。B.分小組交流想法:個位上6減8不夠減怎么辦。C.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豎式計算。E.用擺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F.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思考并匯報。2、教學例3。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3、小結。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設計意圖:通過猜想、練習、交流總結,使學生掌握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第19頁做一做第2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5 題。先用小棒擺一擺,再計算。指名匯報3、完成練習三第6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六課時兩位數(shù)減兩位數(shù)(練習課)教學內容:課本P20-P21練習三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計算和檢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圖片和題卡教學過程:一、總結引入小朋友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與兩位數(shù)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匯報??偨Y得非常好。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 。設計意圖:課前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鞏固練習1、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4題。請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同桌的同學聽一聽。怎樣求還剩多少個?指名回答。板書算式:32-11。這道題該如何計算呢?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教師巡視。 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方法。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4、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7題。同桌兩 個同學與相說一說下面各題差的十位上是幾?你是怎樣想的?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 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并說明算法。5、 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法。指名匯報、訂正。設計意圖: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三、強化練習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可三家的小雞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 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螅阆氲搅四男?shù)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練習的熟練性。四、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七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教學內容:課本P23 例4教學目標:1. 引導學生學習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2. 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3.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生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學生學會用減法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問題。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出示主題圖。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匯報。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二、合作探究(一)、教學例4 1、出示題目,仔細觀察、思考。分組討論。2、學生探討解答的方法。學生回憶、遷移思考,或是擺學具幫助理解。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3、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解答的思路。學生匯報。(二)、完成第23頁做一做。觀察圖,在小組內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說明解題思路。思考、提問,在小組內交流問題。選擇一個提問進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說出解答思路。(三)、小結:比較一下,今天學習的知識和以前學習的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指名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設計意圖:在操作中掌握方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3題,選擇二題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四第1、2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解答方法,體驗解答的過程。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總結。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八課時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練習課)教學內容:課本P24-P25,練習四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求比一個數(shù)少幾的數(shù)”的簡單問題。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提高學生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的計算技能。教學難點: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學,這學期又轉來5位同學,二(1)班現(xiàn)在有多少位同學?這道題該怎樣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匯報解題思路。學生自由說。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練習的目標。二、合作探索1、 完成第24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并回答。2、 完成練習四第8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選題說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shù)與兩位的加、減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匯報、歸納。3、完成練習四第5題。觀察統(tǒng)計表學生分小組交流從統(tǒng)計表中了解的信息。學生匯報發(fā)現(xiàn)。思考、提問,和同桌交流問題。選擇兩個問題列式算一算。學生匯報提出的問題及解答思路。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熟練10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同時提高學生的統(tǒng)計意識。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練習四第6題。觀察圖,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并匯報:怎樣做可以知道第二只啄木鳥吃了多少只蟲?在練習本上解答出來。學生匯報解題思路。2、完成練習四第7題。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樣做可以知道小玉攢了多少錢?把你的方法在小組內說一說。指名匯報解答方法。做了這道題,你想到了什么?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自己回答。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九課時連加、連減教學內容:課本P26-P27例1、例2教學目標:1、通過同學間的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3、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重點: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2、培養(yǎng)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教學難點:靈活使用口算或加減法豎式等方法計算連加連減的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1、口答。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三個的加減法。設計意圖:復習引入,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1、教學例1。(1)、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圖并了解信息。(2)、出示表格。學生根據(jù)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問題。在小組內交流你想到的問題,并解答出來。(3)、怎樣求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算式28+34+23這道題怎樣計算呢?學生試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展示算法。比較各種豎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及優(yōu)劣。2、教學例2。出示主題圖仔細觀察主題圖,了解信息。分小組交流從圖中發(fā)現(xiàn)的信息。思考解題方法。在練習本上寫出連寫的豎式。學生,匯報,板演解答過程。3、完成練習26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匯報、板演,并說明計算方法。設計意圖:通過交流掌握用豎式連寫的方法,會正確計算三個數(shù)的加、減法。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1、完成27頁做一做。2、完成29頁練習五第1、2題。3、引導完成29頁練習五第3題。算好后學生說說計算方法。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鞏固100以內的加減法。四、課堂總結:學生在知識、方法上做一個回顧。學生自由說說。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課時加、減混合教學內容:課本P28例3教學目標:1、使學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方法。2、發(fā)展學生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初步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的順序以及方法。教學難點:能正確的使用豎式計算加減混合運算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小朋友們,你們在乘坐公共汽車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與數(shù)學有關的問題,說給同學聽一聽。設計意圖:激發(fā)學習的興趣。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1、教學例3。(1)出示主題圖。了解信息,小組交流。(2)出示應用題:車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來人28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理解題意、獨立解答、小組交流、匯報板演。在練習本上寫連寫豎式。2、練習。完成P28做一做。讓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指名說說計算過程。3、小結。加減混合運算應該怎樣進行計算?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設計意圖:1、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初步掌握方法。2、發(fā)展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鞏固練習1、完成練習五第4題,第8題分小組比賽完成。指名說說計算方法。2、完成練習五第5、8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3、完成練習五第6題。觀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獨立思考并說計算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鞏固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生了什么知識?你又學會了什么?計算加減混合運算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一課時加、減法估算教學內容:課本P34例4教學目標:、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2、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教學重點: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教學難點:探究加減法估算的方法,初步形成估算的技能。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小朋友去過超市嗎?我們在買東西時有時并不需要算的很精確,你只需要算出一個大概的數(shù)就可以了。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探究1、教學例4。想一想,在小組內說一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情況不需要進行精確計算,只要計算出大致的結果就可以了。(1)、出示主題圖。媽媽帶了100元錢夠不夠,需要精確計算嗎?(2)、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進行估算,并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匯報估算方法。觀察、比較這些估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匯報,歸納。(3)、精確計算一下這三樣東西一共要花多少錢,還剩多少錢,來檢驗一下自己的估算結果是否合理。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檢驗以后學生匯報想法。2、完成P31頁做一做。仔細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估算方法。設計意圖:1、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可有不同的方法。2、提高估算意識和能力,增加數(shù)感,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思想。三、鞏固練習,檢驗效果1、完成P32練習六第1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學生匯報,并說明是怎樣進行判斷。2、完成練習六第2 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匯報,并說明估算方法。3、完成練習六第3題教師指導學生交流匯報。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加減法估算的能力。四、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梳理。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二課時整理與復習教學內容:課本P33教學目標:1、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3、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學重點:1、復習和總結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2、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難點:、進一步鞏固10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2、能靈活運用筆算加減法解決問題。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主題圖教學過程:一、看誰算得又對又快1、口算。P35練習七第8題學生獨立完成,校對答案并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P34練習七第1題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個別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口算與筆算的練習,引出課題,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二、合作交流,歸納整理1、整理。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歸納:筆算加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筆算減法: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個位不夠減,向十位退一。學生獨自思考筆算加減法的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在小組內交流想法。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匯報。2、完成P34練習七第3題學生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3、出示主題圖學生觀察后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想好以后在小組內交流。并選擇兩個問題解答說說解題思路。學生匯報。4、完成P35練習七第6題。學生讀題,理解題意。說說解題思路。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三、鞏固練習,鞏固舊知1、完成P34練習七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說明計算方法。2、完成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判結果及方法。3、完成P35第5題讀題理解題意。要知道大約需要多少錢?你是怎讀想的?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指名回答。4、完成第7題。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題思路。設計意圖: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并能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四、課堂總結:根據(jù)板書,學生自己進行回顧總結。五、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十三課時我長高了教學內容:課本P36、37教學目標:1、進一步鞏固對長度單位的實際感知,鞏固測量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的精神。2、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對統(tǒng)計知識的掌握,并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一些有用的信息。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教學重點:動手測量生活中的物體的長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訓練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學難點:在教學活動中有效組織和調控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學準備:實物投影、卷尺、直尺、米尺,可以測量身高的體重秤,學生記錄統(tǒng)計表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引入活動問:你們想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你的兩手身開有多長?你的步長是多少?教室的門寬是多少?窗戶寬是多少嗎?怎樣做就可以知道這些答案呢?設計意圖:提出問題,為活動的進行做好準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實踐活動1、測量身高?!澳愕纳砀呤嵌嗌伲俊蔽覀冊鯓幼鼍涂梢灾??我們班誰最高?誰最矮?哪個高度的人最多?你有什么辦法可以讓我們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學生 思考后回答:可以使用統(tǒng)計表讓我們非常清楚的知道同學們的身高情況。認識統(tǒng)計表。用測量工具測量身高。一邊測量一邊計錄。測量完后進行討論交流。觀察統(tǒng)計表,在小組內交流從表中了解的信息。指名回答。2、測量活動。小組同學商量一下,你們想測量什么?學生進行測量。教師巡視、指導,注意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測量方法,尺子的首末端要放在正確的位置上。學生匯報測量情況。設計意圖:通過統(tǒng)計表獲得有用的信息。鞏固測量方法,建立長度觀念。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三、課堂總結:通過今天的實踐活動,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談收獲。四、隨堂練習教學反思:第三單元:單元教學計劃單元教學內容:第三單元(角的初步認識)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主要教學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2個特點:1、 結合生活情景認識角和直角。角和直角與實際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周圍許多物體上都有角。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和直角,使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抽象的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現(xiàn)實問題,從而激發(fā)起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2、 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認識角和直角。數(shù)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學生缺乏感性經驗,只有通過親自操作,獲得直接的經驗,才便于在此基礎上進行正確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數(shù)學的概念和法則。教材根據(jù)兒童學習的這一特點,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測量、制作等,來幫助學生學習幾何知識。單元教學要求:1、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2、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單元教學重點、難點: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和直角。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第一課時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內容:課本P38、39、例1、例2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1、 結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2、 結合生活情景能辨認角。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尺畫角。教學準備:情景圖,剪刀、吸管等。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1、出示主題圖:小朋友請你 觀察這幅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學生觀察圖,交流信息。2、教師用線標出球場的角。再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觀察后全班交流。3、這些都是角,今天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設計意圖:通過對主題圖的觀察,讓學生感受到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引發(fā)學生認識的興趣。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1、認識角。(1)、出示剪刀、拉罐、水龍頭等物品。請小朋友找找這些物品上的角,說說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學生觀察物品尋找角。(2)、同桌交流。(3)、全班匯報。教師畫出角。問:你能給角的各部分取個名稱嗎?在學生給角取的名稱中歸納得出角的名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4)、你能從我們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這些角的頂點與邊。學生尋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與邊。2、制作角。(1)、教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角,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制作一個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制作出一個角?學生獨立思考制作角。(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組內展示,并說說你是怎樣做的。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小組內展示角,交流制作過程。(3)、全班交流。誰來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邊。(4)、教師演示將角的兩條邊叉開、收攏。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教師引導學生思考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與什么無關?3、畫角。(1)、我們已經認識了角也制作了角,現(xiàn)在我們來畫角。你認為角該怎么畫?(2)、教師示范畫角,并說明:先畫一個頂點,再從這個頂點向不同的2畫兩條線,就畫成了一個角。(3)、學生練習畫角。請小朋友在練習本上畫角,畫好后與同桌說說你是怎么畫的,畫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總結畫角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數(shù)學中所要研究的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通過制作角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叉開程度有關系,而與角的邊的長短無關。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1、 完成P40頁的1、2、題。2、 創(chuàng)作畫。教師出示用角創(chuàng)作的畫,問:這些圖畫美嗎?美在哪兒?你們能用角創(chuàng)作出這樣美麗的圖案嗎?試試看。3、 學生創(chuàng)作畫。設計意圖:練習融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學生在練習、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大膽的想象,在活動中體會并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四、回顧全課,總結提高今天的這堂課你知道了什么?學會了什么?以后我們要仔細觀察,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教學反思:第二課時 直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內容:課本P40、41,例3、例4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教學重點:學生初步認識并會判斷直角。教學難點: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活動角)這是什么圖形?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教師演示轉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這種角就是直角。設計意圖:通過舊知的復習引發(fā)學生認識直角的興趣。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1、 教學例3。(1)、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fā)現(xiàn)的這種角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學生小組交流發(fā)現(xiàn)。匯報發(fā)現(xiàn)。(2)、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3)、你能制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制作,做好后在小組內交流認識你制作的直角。學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組內交流認識直角。(4)、教師指名匯報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折,再沿著折痕對折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2、 教學例4(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2)、學生匯報,并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F(xiàn)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學生觀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3)、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學生分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匯報。3、 畫直角(1)、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憶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然后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畫好后給小組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畫的。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2)、指名板演畫直角并說說畫法。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觀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直角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直角的理解。讓學生判斷直角、畫直角等小組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直角,會正確判斷直角。并通過復習角的畫法引發(fā)學生思考直角的畫法及得出畫法、正確畫直角。三、學習效果測評1、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1題。你能找出我們身邊的直角嗎?找到并驗證后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學生分小組尋找直角并交流。2、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2題。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匯報并要求說出是怎樣畫的。學生獨立畫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畫的。并匯報說明畫法。設計意圖:通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我們的身邊。四、課堂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你有什么收獲?教學反思:第三課時 角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內容:課本P42、43頁及練習八中相應的練習。教學目標:緊密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學重點: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加深對角和直角的把握。教學難點: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準備:相關圖片、方格紙、正方體和長方體盒子、直尺、三角板等。教學過程:一、 創(chuàng)設情境完成-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部編人教版二 年級 上冊 數(shù)學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21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