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必記經(jīng)典語錄.doc
《中醫(yī)必記經(jīng)典語錄.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醫(yī)必記經(jīng)典語錄.doc(5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止咳常用麻黃 (寒熱皆可用炙麻黃,熱證可配銀花、前胡、黃芩、魚腥草甚至石膏、梔子等) 縮尿益智桑蛸 (個人感覺比金櫻子芡實好用,水陸二仙勝在平和) 疏肝莫忘麥芽 (治療乳癖習用生麥芽、絲瓜絡(luò)) 閉經(jīng)還須歸芍 (行氣活血當然重要,補血調(diào)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 (二藥皆有化瘀之功,可使離經(jīng)之血歸于常道) 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 療傷必備三七,不須強分內(nèi)外 無論內(nèi)傷、外傷,只要涉及到器質(zhì)性損傷病變,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損傷。 同時配合引經(jīng)歸經(jīng)藥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醫(yī)給自己老慢支開中藥方的時候,用了丹參和當歸,我當時不解,問及老醫(yī)生的時候,他就說了這四個字,很受用。 其實,現(xiàn)在在臨床上遇到一些長時間的疑難病癥的時候,我就會嘗試去觀察患者有無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藥或放血療法,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虛 久病必瘀 久病及腎 疏肝勿忘和胃,理氣慎防傷陰 肝隨脾升,膽隨胃降。 久病入絡(luò) 百病挾痰 無痰不作眩,無風不作眩,無虛不作眩。 行氣則后重自除,理血則膿血自愈。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 見肝之病,知當傳脾,當先實脾。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醫(yī)家不用新荊芥,木賊從來不用鮮. 諸花皆升,唯旋復花獨降。 脾氣喜升 胃氣喜降 脾喜燥而惡濕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無需只祛痰, 貴在治氣以為要, 氣順則津液自行, 絕其源泉痰即消。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百病生于氣 諸厥固泄,皆屬于下 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 久病先針足三里 兵無向?qū)t不達賊境,藥無引使則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陰,抑喜以養(yǎng)陽. 大實有羸狀,至虛有盛候 .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陽明無熱不輕攻. 小病理氣血,大病調(diào)陰陽.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fā)汗,有熱莫攻熱;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無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來寒熱之骨蒸。 學不博不足以達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變。 救陰不在血,而在養(yǎng)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nèi),必兼顧陽氣。 汗藥宜早,下藥宜遲。 用藥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黃最妙,以其性能退陽明經(jīng)濕熱邪氣也。若無濕熱則恐傷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軒《醫(yī)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頭面之熱,二善清咽喉之熱,三善清瘟疹之熱,四善清痰喘之熱。 --------民國?張錫純《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3.大黃去積,水蕩之也;巴豆去積,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黃芩之退熱,乃寒能勝熱,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熱,乃苦以發(fā)之,散火之標也。 --------清?楊士瀛《仁齋直指方》-------- 5.荊芥最散血中之風。 --------清?汪昂《醫(yī)方集解》-------- 6.木香行氣,平肝實腸;厚樸散滿,行水平胃。 --------清?汪昂《醫(yī)方集解》-------- 7.蓋外無惡寒發(fā)熱身痛之表證,則不必用桂枝;內(nèi)無眩悸吐涎之里證,則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書六種》-------- 8.吳茱萸為厥陰之主藥,上可溫胃寒,下可救腎陽。 --------清?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書六種》-------- 9.柴胡散膽經(jīng)之專藥,即能散其郁勃之氣,復能解其郁結(jié)之熱,郁中有熱,故風藥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 --------清?張聿青《張聿青醫(yī)案》-------- 10.氣燥血必燥,清氣藥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氣亦燥,滋燥藥中可加入蘆根、石斛。 --------清?王旭高《醫(yī)學當言》------- 凡治病勿傷胃氣,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當升脾降胃,培養(yǎng)中宮,俾中宮氣化敦厚,以聽肝木之自理 外濕表散,內(nèi)濕宜淡滲。 邪在皮毛者,汗而發(fā)之。體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則不痛,不通則痛;榮則不痛,不榮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專主于痰。 治哮必用薄滋味,不可純用涼藥,必帶表散。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治痰法,實脾土,燥脾濕是治其本。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脾虛有痰宜培脾以化其痰涎;腎虛有痰宜補腎以引其歸臟 脅為肝膽之區(qū),禁用汗、吐、下三法。(脅痛) 《經(jīng)》曰:溲而便膿血,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平治權(quán)衡,察脈之浮沉; 去菀陳座者,疏滌腸胃也;開鬼門、潔凈府者,發(fā)汗、利小便也。 吐血三要:宜行血,宜補肝,宜降氣 (痿)斷不可作風治而用風藥。經(jīng)曰:“治痿獨取陽明。” 《醫(yī)法圓通》:治癲貴于養(yǎng)心,兼于行痰;治狂務(wù)于祛邪,滅火為要。 《濟世新編》:大抵狂為痰實,癲為心血少,治法俱豁痰順氣,清火平肝。 熱痰主急驚,當瀉;脾虛主慢驚,當補。 陰陽虛者,須培腎元,以陰陽蓄于腎也; 氣血虛者,須調(diào)脾胃,以氣血生于脾胃也。 腎中陰虛則肝心之病起;腎中陽虛則脾肺之病生。 胃為陽土,宜涼宜潤;肝為剛臟,宜柔宜和。 腎臟內(nèi)寓真陽,非溫不納;肝臟內(nèi)寄相火,非清不寧。 乙癸同源,肝腎同治;滋腎水即以榮肝木;瀉肝火即以安腎水。 善嚏者,肺病也。善噫者,脾病也。呵欠者,胃病也。 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切脈之法,心空為宗。 舉之有余,按之不足(浮脈);舉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脈)。 脾臟宜補則??;胃腑宜疏自清。脾喜暖而惡寒;土惡濕而喜燥。 胃陽不傷不吐;脾陽不傷不瀉。邪正不爭不痛;營衛(wèi)不乖不寒熱。 宜補脾陽者,雖干姜、附子轉(zhuǎn)能生津;宜補脾陰者,雖石膏、知母轉(zhuǎn)能開胃。 熱邪傷陰,陽明消爍,宜清宜涼;太陰告困,濕濁彌漫,宜溫宜散。 血得寒則凝,得熱則行,見黑既止。 血之失于吐衄者,陽明之不降也;血之失于便脲者,太陰之不升也。 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熱傷氣,益氣而暑自消;暑熱傷陰,益陰而暑自退。 水系有形之飲;濕為無形之邪。 濕為重濁 有質(zhì)之邪; 從外而受者,皆由地中之氣升騰; 從內(nèi)而生者,皆由脾陽之氣不運。 燥邪辛潤以開之;濕邪辛淡以開之。 氣有余便是火;氣不足便成寒。 陰虛者能發(fā)熱,以真陰虧損,水不制火也;陽虛者能發(fā)熱,以元陽敗竭,火不歸源也。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為實。 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精補;精補不如神補。 上氣虛者,升而舉之;下氣虛者,納而歸之;中氣虛者,溫而補之。 脈和緩者,元氣之來也;脈強峻者,邪氣之至也。 熟讀而精靈自啟,思深而神鬼可通。 —李士材 尊古而泥古,進退皆榛蕪;尊古而不泥古,無路可有路。 —《北方醫(yī)話》 古人用藥立例,指引迷途耳。因例達變,在后人推廣之也。 —《汪石山醫(yī)學全書》 善醫(yī)者,法門廣大無邊。不善醫(yī)者,小心與大膽均誤也。 —《古今醫(yī)案按/俞按》 理不必深,但期征實;論不必高,但求適用。 —《周學海醫(yī)學全書》 暑有陰陽之分。尿有赤濁之別。 病人不忌口,醫(yī)生白動手 疹是太陰風熱。癍是陽明火毒。 巔頂之上,唯風可到。 欲求南風,先開北牖。 腸癰下不厭早,腸癖補不厭遲. 無水舟停,增水行舟。 風為百病之長,頭為諸陽之會。 人身不過表里,氣血不過虛實。 面腫為風,腳腫為水。 苔黃膩熱在肝膽,苔黃燥熱在脾胃。 病不辨則無以治,治不辨則無以痊。 去邪而不犯無過之地。 克敵者存乎將,去邪者賴乎正。 法不過仲景,理不過內(nèi)經(jīng)。 外入之寒,溫必兼散,內(nèi)生之寒溫必兼補。 陰在內(nèi)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寧舍其穴,不舍其經(jīng)。 渴喜飲冷,腹中有熱,渴喜飲熱,腹中有寒。 陽絡(luò)傷則吐血,陰絡(luò)傷則便血。 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上燥治氣,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寒之不寒無水也,熱之不熱無火也。 一切氣病用氣藥不效,少佐芎歸血氣流通而愈。 人身無倒上之痰,天下無逆流之水,故不治痰而治氣。 凡病晝則增劇,夜則安靜,是陽病有余及氣病血不病。 凡病夜則增劇,晝則安靜,是陰病有余及血病氣不病。 晝則發(fā)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于陽分也。 夜則惡寒,晝則安靜,是陰血自旺于陰分也。 晝則安靜,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陽氣下陷于陰中也。名曰:熱入血室。 夜則安靜,晝則惡寒,是陰氣上溢于陽中也。 晝則發(fā)熱、煩躁,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重陽無陰,急泄其陰峻補其陽。 晝則惡寒、夜則煩躁,飲食不入,名曰:陰陽交錯者死。 大凡氣香者,皆不利于氣虛證;味辛者,多不利于見血證,所當慎也; 治火切不可久任寒涼之品,重傷脾胃,便不可救。 益陰宜遠苦寒,益陽宜防增氣,祛風勿過燥散,消暑毋輕下通。 上越之陽,起于肝木,而滄陷之陽,處于脾胃。 —《張聿青醫(yī)案》 陽本上升,陰從下吸則降。陰本下降,陽從上挈則升。陽降,則為蒸變化生之源,陰升則為滋養(yǎng)濡潤之助。 —《張聿青醫(yī)案》 宣一身之氣化,務(wù)在輕清,通六腑之機竅,端在滑利。 —秦伯未《清代名醫(yī)醫(yī)案精華》 陽氣下陷者,舉而揚之;陰氣不降者,抑而降之。 —《醫(yī)貫》 氣陷則倉廩不藏,陰亡則門戶不閉。 —《醫(yī)宗必讀》 肝氣宜升,膽火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夺t(yī)學衷中參西錄》 水不升為病者,調(diào)腎之陽,火不降為病者,滋心之陰。 —《吳醫(yī)匯講》 少火宜升,壯火宜降。壯火降而而少火升,氣得升而血得養(yǎng),三焦皆受益矣?!夺t(yī)方集解》。 1. 飲食有節(jié),脾土不泄;調(diào)息寡言,肺金自全;動息以敬,心火自足;寵辱不驚,肝木自寧;恬然無欲,腎水自足?!秹凼狼嗑帯? 2. 多記損心,多言耗氣;心氣內(nèi)損,形神外散;初雖不覺,久則為弊;——(同上) 3. 養(yǎng)心莫過于寡欲。——《醫(yī)學入門》 4. 勿以脾胃熱冷物;勿以脾胃軟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墩垭怕洝? 5. 胃陽弱而百病生,脾陰足而萬邪息。 脾胃乃后天之本,老年要以調(diào)脾胃為切要?!独侠虾阊浴? 6. 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 老年唯借火化,磨運易而輸精多。——(同上) 7. 神靜則心火自降,欲斷則腎水自升?!夺t(yī)學入門》 8. 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景岳全書》 外感之病,其位在表,病情輕淺,以出入主其外。 內(nèi)傷之病,多歸于升降,其位在里,以升降主里。 血有余則怒,不足則恐.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有觸心動為驚,無觸心動為悸. 治病先調(diào)氣,久病要開郁.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證,腑病責臟用,臟病則腑用. 脾旺能勝濕,氣足無頑麻. 實則太陽,虛則少陰.實則陽明,虛則太陰. 二陽之病發(fā)心脾. 奪汗者無血,奪血者無汗.亡血家無汗. 胃中熱則殺谷,胃中寒則腹脹.甘溫除大熱. 濕熱之癥,陽明必見太陰. 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nèi)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nèi)寒. 百病皆由痰起.百病皆因于氣.久病有瘀,怪病有痰. 早上頭痛屬氣虛.晚上頭痛屬血虛. 久病陰火上炎,則津液生痰不生血,補血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汗出不解,非風即濕,復雜做事,簡單做人! 黃疸必傷血,治黃要活血 病不許治,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血不利則病水 痛而不腫曰風,腫而不痛曰濕,又痛又腫曰風濕。 言不可治者,未得其術(shù)也。 —激勵我精求方術(shù)。 俱視獨見,無與眾謀。 —告訴我仔細地診察,肯定地判斷。 凡治脾胃.當以調(diào)肺氣.交心腎為先. —清.唐大烈 六淫之速,莫過風、火。(牢記此句,對過敏性疾病的診斷或許有用)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yī)精誠》) 3.大醫(y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yī)精誠》) 4.業(yè)醫(y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yī)彼病,先醫(y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yī)在心,心正藥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yī),仁術(shù)也。仁人君子,必篤于情。(清·喻昌《醫(yī)門法律·問病論》) 夫業(yè)醫(yī)者,當先明臟腑……治病不明臟腑,何異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醫(yī)林改錯》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風為百病之長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 ——程杏軒《醫(yī)述?藥略》 必先歲時,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 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 ,久臥傷氣。 人受天地之氣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論〉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fā)汗,有熱莫攻熱;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十問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人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清?陳修園《醫(yī)生實在易?問證詩》 凡醫(yī)者之于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藥無誤 醫(yī)之為道,全在身考。 ——清?徐靈胎《慎疾芻言?用藥》 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陳修園"醫(yī)學實在易") 土虛木必搖(尤在涇"靜香樓醫(yī)案") 肝風上升于巔頂,原屬陰虧; 痰濁彌漫于中宮,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案")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 無虛不能作眩(張介賓"景岳全書") 無痰則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天人和一。 見病醫(yī)病,醫(yī)家大忌! 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現(xiàn)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見一證即醫(yī)一證,必然有失。唯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 ——明?周慎齋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議病后議藥》 病經(jīng)議明,則有是病即有是藥,病千變藥亦千變。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問?至真要大論》 張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諸內(nèi)必形諸外,觀其外可知其內(nèi)。 ——清?周杓元《溫證指歸?望色論》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張仲景 舌以候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癥之淺深。 ——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脈舌》 辨舌質(zhì),可訣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總論》 觀舌本,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 ——清?章虛谷《醫(yī)門棒喝》 謹察間甚,以意調(diào)之,間者并行,甚者獨行。 ——《素問?標本病傳論》 張景岳注云:“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難容雜亂,故曰獨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脈弱者,不可發(fā)汗,汗則亡陽; 尺脈弱者,不可發(fā)汗,汗則亡陰。 ——清?程鐘齡《醫(yī)學心悟?醫(yī)門八法?論汗法》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 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書?寒熱》 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 ——《醫(yī)學心悟?三消》 內(nèi)之證或不及其外,外之證則必根于其內(nèi)。 ——現(xiàn)代?明堅《醫(yī)林掇英?外病求內(nèi)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將,治內(nèi)傷如相。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雜說?治病法論》 治外感如將,貴在猛峻;治內(nèi)傷如相,貴在圓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堅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guī)?癥瘕類》 癥瘕與積聚異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 瘕者,聚散無常,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病屬氣分。 積?聚 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 積血聚氣 積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臟,多屬血??; 聚者,推之則移,成于六腑,多屬氣病。 ——清?程鐘齡《醫(yī)學心悟?積聚》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心腎?虛寒虛熱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 取腎者不必齊以寒; 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 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虛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 內(nèi)傷法東垣; 熱病用河間, 雜病用丹溪。 ——明?王綸《明醫(yī)雜著?醫(yī)論》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胸膈門?嘔吐》 膽熱移腦為鼻淵; 肝熱轉(zhuǎn)肺為鼻痔。 ——清?王旭高《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諸竅門》 心腎?虛寒虛熱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 取腎者不必齊以寒; 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 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虛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 內(nèi)傷法東垣; 熱病用河間, 雜病用丹溪。 ——明?王綸《明醫(yī)雜著?醫(yī)論》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胸膈門?嘔吐》 膽熱移腦為鼻淵; 肝熱轉(zhuǎn)肺為鼻痔。 ——清?王旭高《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諸竅門》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總穴歌 凡血枯經(jīng)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右脈不足,補氣藥多于補血藥; 左脈不足,補血藥多于補氣藥。 ——明?汪石山《石山醫(yī)案?營衛(wèi)氣血論》引朱丹溪語 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盛也; 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 而血動不由,惟火惟氣耳。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證論?吐血》 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 氣實者氣必喘粗,聲音壯厲; 血實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堅。 ——清?徐靈胎《雜病源?虛實》 學醫(y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癥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瘀血化水,亦發(fā)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證論》 血不利則為水。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明?李宗梓《醫(yī)案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引語 后天資生,納谷為寶。 ——張錫純 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 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于氣,故其標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腫脹》 別陰陽于疑似之間, 辨標本于隱微之際; 有無之殊者,求其有無之所以殊; 虛實之異者,責其虛實之所以異。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審查病機無失氣宜論》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吐,在心則悸,在頭則眩, 在背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jīng)絡(luò)則腫,在四肢則痹。 ——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痰飲論治》 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 ——清?程芝田《醫(yī)法心傳?醫(yī)宜通變論》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湯頭歌訣?礞石滾痰丸》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醫(yī)》引朱丹溪語 濕邪為病,緩而難知。 ——清?吳刊安《傷寒指掌?濕癥合參》 不明臟腑經(jīng)絡(luò),伸手動手遍錯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nèi)而生,皆邪氣也。擨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張子和《儒門事親》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 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案》 欲知病之難易,先知病之深淺。欲知病之深淺,先知病之部位。 寶輝《醫(yī)醫(yī)小草》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藥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藥中任舉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諺云十個醫(yī),十個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個病,自當只有一個法。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凡治病治遺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學海《讀醫(yī)隨筆》 考古人用藥,有攻病保躬兩途,攻病則或涼或溫,當取其偏,保躬則適其寒溫,宜用其平。 程杏軒《杏軒醫(yī)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醫(yī)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鵲 見《醫(yī)述》-------- 善為醫(y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唐 孫思邈--------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張子和《儒門事親 卷十四治病》-------- 仲景諸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取則焉。 --------元 朱震亨《局方發(fā)揮》-------- 醫(yī)不貴于能愈病,而貴于能愈難??;病不貴于能言醫(yī),而貴于能延真醫(yī)。 --------明 張景岳《景岳全書》-------- 醫(y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劉仕廉《醫(yī)學集成》-------- 醫(yī)是講學不是市道,故商賈貿(mào)遷之術(shù)無一書之傳,而醫(yī)家言則汗牛充棟。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內(nèi)經(jīng)》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間書,得其詞組,即是治法;《傷寒論》無問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學能識病,全賴此數(shù)書。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學醫(y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鈍不靈。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看一百人病,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藥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癥,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后止。學醫(y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藥。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凡名家亦有偏處。當日雨田先生善用涼藥,非無用溫處,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溫藥,非無用涼處,用至七分而止。兩家對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熱邪不除,便為不了之病,易戕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lǐng)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 --------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臨病人于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于平時,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學醫(yī)一道,既不能離開書本,也不能??繒?,既要憑些經(jīng)驗閱歷,也要懂得經(jīng)籍要義。 --------近代 冉雪峰--------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定;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滋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 ——《靈樞?終始篇》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清?葉天士 陰虛之甚者,先回其陽,繼而漸加補陰之藥,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 陰虛之甚者,先補其陰,繼而漸加補陽之藥,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 ——清?王三尊《醫(yī)權(quán)初編》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 攝陰之內(nèi),必兼顧陽氣。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脫》華岫云按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陰癥似乎陽,清之必斃; 陽癥似乎陰,溫之必亡。 ——清?顧松園《顧松園醫(yī)鏡?格言匯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針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中醫(y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 魯迅 李漢彪師傅傳草藥辨認秘訣 草木中空善治風,對枝對葉能治紅. 葉邊有刺皆消腫,葉中有醬撥毒功.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出于中焦,衛(wèi)出于下焦”《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 中醫(yī)辯證 辨舌質(zhì)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應(yīng)脈,當思其??;脈不應(yīng)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yīng)病,當思其藥。 --------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醫(yī)方集解》--------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yī)述》-------- 衛(wèi)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nèi)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wèi)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yī)述》-------- 逢節(jié)發(fā)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yī)案譯注》-------- 治病必先辨癥,辨癥須辨兼癥,徐洄溪謂有一癥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yī)案》-------- 夫業(yè)醫(yī)者,當先明臟腑……治病不明臟腑,何異于盲子夜行! ——清 王清任《醫(yī)林改錯》 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 治急性病要有膽有識 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 ——岳美中 風為百病之長 痛則不通,通則不痛 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 ——程杏軒《醫(yī)述?藥略》 必先歲時,勿伐天和 氣聚則塞,氣散則通 是痛之休作由氣聚散也 故治疝必先治氣 --金翼匱 善言天者必有驗于人 善言古者必有合與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與己 久立傷骨,久坐傷血,久視傷神,久行傷筋 ,久臥傷氣。 人受天地之氣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氣常有余,血常不足。 ——朱丹溪〈格致余論〉 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 見汗不發(fā)汗,有熱莫攻熱; 喘氣毋耗氣,精遺勿澀泄, 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 十問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 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 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 婦人尤必問經(jīng)期,遲速閉崩皆可見; 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清?陳修園《醫(yī)生實在易?問證詩》 凡醫(yī)者之于病人,必事事體貼,如若身受之,而后用藥無誤 醫(yī)之為道,全在身考。 ——清?徐靈胎《慎疾芻言?用藥》 暴眩為風火與痰,漸眩為上虛氣陷(陳修園"醫(yī)學實在易") 土虛木必搖(尤在涇"靜香樓醫(yī)案") 肝風上升于巔頂,原屬陰虧; 痰濁彌漫于中宮,多因脾弱.(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案") 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內(nèi)經(jīng)"至真要大論") 無虛不能作眩(張介賓"景岳全書") 無痰則不作眩("丹溪心法")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天人和一。 見病醫(yī)病,醫(yī)家大忌! 病有標本,多有本病不現(xiàn)而標病見者,有標本相反不相符者, 若見一證即醫(yī)一證,必然有失。唯見一證,而能求其證之所以然,則本可識矣。 ——明?周慎齋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 ——清?喻嘉言《寓意草?先議病后議藥》 病經(jīng)議明,則有是病即有是藥,病千變藥亦千變。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素問?至真要大論》 張景岳注云:“必伏其所主者,制病之本也。先其所因者,求病之由也?!? 有諸內(nèi)必形諸外,觀其外可知其內(nèi)。 ——清?周杓元《溫證指歸?望色論》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張仲景 舌以候元氣之盛衰,苔以察病癥之淺深。 ——清?俞根初《重訂通俗傷寒論?傷寒脈舌》 辨舌質(zhì),可訣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總論》 觀舌本,可驗其陰陽虛實;審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熱淺深也 ——清?章虛谷《醫(yī)門棒喝》 謹察間甚,以意調(diào)之,間者并行,甚者獨行。 ——《素問?標本病傳論》 張景岳注云:“病淺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病甚者難容雜亂,故曰獨行?!? 寸尺弱,勿汗 寸脈弱者,不可發(fā)汗,汗則亡陽; 尺脈弱者,不可發(fā)汗,汗則亡陰。 ——清?程鐘齡《醫(yī)學心悟?醫(yī)門八法?論汗法》 汗也者,合陽氣、陰精蒸化而出者也 汗之為物,以陽氣為運用,以陰精為材料。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汗論》 陰虛之熱者,宜壯水以平之;無根之熱者,宜益火以培之. ——《景岳全書?寒熱》 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 ——《醫(yī)學心悟?三消》 內(nèi)之證或不及其外,外之證則必根于其內(nèi)。 ——現(xiàn)代?明堅《醫(yī)林掇英?外病求內(nèi)在之根源》 治外感如將,治內(nèi)傷如相。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雜說?治病法論》 治外感如將,貴在猛峻;治內(nèi)傷如相,貴在圓通 癥者征也,瘕者假也。 征者成形而堅定不移者是也; 假者無形而可聚可散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婦人規(guī)?癥瘕類》 癥瘕與積聚異名同病。 癥者,有形可征,堅硬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 瘕者,聚散無常,推之可移,痛無定處,病屬氣分。 積?聚 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 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積聚》 積血聚氣 積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臟,多屬血??; 聚者,推之則移,成于六腑,多屬氣病。 ——清?程鐘齡《醫(yī)學心悟?積聚》 木熱則流脂,肝熱未有不見痰者! 心腎?虛寒虛熱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 取腎者不必齊以寒; 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 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虛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 內(nèi)傷法東垣; 熱病用河間, 雜病用丹溪。 ——明?王綸《明醫(yī)雜著?醫(yī)論》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胸膈門?嘔吐》 膽熱移腦為鼻淵; 肝熱轉(zhuǎn)肺為鼻痔。 ——清?王旭高《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諸竅門》 心腎?虛寒虛熱 取心者不必齊以熱, 取腎者不必齊以寒; 但益心之陽,寒亦通行, 強腎之陰,熱之猶可。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表?里 病在于表,毋攻于里,恐表邪乘虛陷入于里也; 病在于里,毋虛其表,恐汗多亡陽也。 ——明?李中梓《醫(yī)宗必讀?辨治***論》 外感法仲景, 內(nèi)傷法東垣; 熱病用河間, 雜病用丹溪。 ——明?王綸《明醫(yī)雜著?醫(yī)論》 嘔苦知邪在膽,吐酸識火入肝。 ——清?李用粹《證治匯補?胸膈門?嘔吐》 膽熱移腦為鼻淵; 肝熱轉(zhuǎn)肺為鼻痔。 ——清?王旭高《環(huán)溪草堂醫(yī)案?諸竅門》 肚腹三里留 腰背委中求 頭項尋列缺 面口合谷收 ----四總穴歌 凡血枯經(jīng)閉者,當求生血之源,源在胃也; 而嘔血吐血者,當求動血之源,源在臟也。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右脈不足,補氣藥多于補血藥; 左脈不足,補血藥多于補氣藥。 ——明?汪石山《石山醫(yī)案?營衛(wèi)氣血論》引朱丹溪語 諸見血,身熱脈大者難治,是火邪盛也; 身涼脈靜者易治,是正氣復也。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吐血》 凡治血證,須知其要; 而血動不由,惟火惟氣耳。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血證》 一切不治之證,總由不善祛瘀之故。 ——清?唐容川《知證論?吐血》 朱丹溪: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 氣實者氣必喘粗,聲音壯厲; 血實者血必凝聚,多痛且堅。 ——清?徐靈胎《雜病源?虛實》 學醫(yī)從《傷寒》入手,始則難,繼而大易,從雜癥入手,始則易,繼而大難。 瘀血化水,亦發(fā)水腫,是血病而兼水也。 ——清?唐容川《血證論》 血不利則為水。 ——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證并治》 安谷則昌,絕谷則亡。 ——明?李宗梓《醫(yī)案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后天本論》引語 后天資生,納谷為寶。 ——張錫純 凡水腫等證,乃肺脾腎三臟相干之病。 蓋水為至陰,故其本在腎;水化于氣,故其標在肺; 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雜證謨?腫脹》 別陰陽于疑似之間, 辨標本于隱微之際; 有無之殊者,求其有無之所以殊; 虛實之異者,責其虛實之所以異。 __元?朱丹溪《丹溪心法?審查病機無失氣宜論》 謹守病機,各司其屬。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 痰)在肺則咳,在胃則嘔吐,在心則悸,在頭則眩, 在背則冷,在胸則痞,在脅則脹,在腸則瀉,在經(jīng)絡(luò)則腫,在四肢則痹。 ——清?林佩琴《類證治裁?痰飲論治》 肥人氣虛多痰,瘦人血虛多火。 ——清?程芝田《醫(yī)法心傳?醫(yī)宜通變論》 百病多因痰作崇。 ——清?汪昂《湯頭歌訣?礞石滾痰丸》 痰為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 ——清?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痰飲源流》 怪病是痰,十居***。 ——清?裴一中《言醫(yī)》引朱丹溪語 濕邪為病,緩而難知。 ——清?吳刊安《傷寒指掌?濕癥合參》 不明臟腑經(jīng)絡(luò),伸手動手遍錯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內(nèi)而生,皆邪氣也。擨氣加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 張子和《儒門事親》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則實。 王旭高《王旭高醫(yī)案》 欲知病之難易,先知病之深淺。欲知病之深淺,先知病之部位。 寶輝《醫(yī)醫(yī)小草》 治病必先識病,識病然后議藥,藥者所以勝病者也。識病,則千百藥中任舉一、二種用之且通神;不識病,則歧多而用眩。 喻昌《寓意草》 諺云十個醫(yī),十個法,此言不然,病者只有一個病,自當只有一個法。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凡治病治遺使邪有出路。宜下出者,不泄之不得下也。宜外出者,不散之不得外也。 周學?!蹲x醫(yī)隨筆》 考古人用藥,有攻病保躬兩途,攻病則或涼或溫,當取其偏,保躬則適其寒溫,宜用其平。 程杏軒《杏軒醫(yī)案》 人之所病病疾多,醫(yī)之所病病道少。 --------先秦 扁鵲 見《醫(yī)述》-------- 善為醫(yī)者,行欲方而智欲圓,心欲小而膽欲大。 --------唐 孫思邈--------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 --------金 張子和《儒門事親 卷十四治病》-------- 仲景諸方,實萬世醫(yī)門之規(guī)矩準繩也,后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于是取則焉。 --------元 朱震亨《局方發(fā)揮》-------- 醫(yī)不貴于能愈病,而貴于能愈難??;病不貴于能言醫(yī),而貴于能延真醫(yī)。 --------明 張景岳《景岳全書》-------- 醫(yī)之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清 劉仕廉《醫(yī)學集成》-------- 醫(yī)是講學不是市道,故商賈貿(mào)遷之術(shù)無一書之傳,而醫(yī)家言則汗牛充棟。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內(nèi)經(jīng)》無論真不真,總是秦漢間書,得其詞組,即是治法;《傷寒論》無問全不全,茍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后學能識病,全賴此數(shù)書。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學醫(yī)當學眼光,眼光到處,自有的對之方,此有說不盡之妙,倘拘拘于格理,便呆鈍不靈。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約功夫到時,眼光中無相同之病??匆话偃瞬?,便有一百人方,不得茍同,始為有味。若功夫未到,便覺大略相同。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看病須要格分寸。諒病之分寸,而定藥之分寸,格成一方,看去增減一味不得。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少年人看病,心中必謂天下無死癥,如有死者,總由我功夫不到,一遇難處,遂打起精神,與他格算,必須萬全而后止。學醫(yī)者,不可無此種興會。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凡臨證,須審病人情狀,酌配方藥。但記每方治某病便非。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大凡名家亦有偏處。當日雨田先生善用涼藥,非無用溫處,用至七分止矣;性天先生善用溫藥,非無用涼處,用至七分而止。兩家對待,各具至理。雨田先生曰:一分熱邪不除,便為不了之病,易戕正氣。性天先生曰:一分陽氣不虧,不受陰邪為病。當時兩家論治最好看,然亦須有學問去領(lǐng)會,無學問者安能識此奧旨,而兩家亦終不相通。 --------清 曹仁伯《琉球百問》-------- 用古人之法,審其用法之時,得其立法之心。學無常師,擇善而從。 --------明 孫一奎《赤水玄珠》-------- 臨病人于餓頃便處湯劑何敏捷乃爾,要惟有定識于平時,乃克有定方于片刻。 --------清 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學醫(yī)一道,既不能離開書本,也不能??繒?,既要憑些經(jīng)驗閱歷,也要懂得經(jīng)籍要義。 --------近代 冉雪峰-------- 凡陽虛多寒者,宜補以甘溫,而清潤之品非所定; 陰虛多熱者,宜補以甘涼,而辛燥之類不可用。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益火之源,以消陰翳;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唐?王冰《素問?至真要大論》注文 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滋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 ——《靈樞?終始篇》 “上下交損,當治其中” ——清?葉天士 陰虛之甚者,先回其陽,繼而漸加補陰之藥,是無陰則陽無以化也; 陰虛之甚者,先補其陰,繼而漸加補陽之藥,是無陽則陰無以生也。 ——清?王三尊《醫(yī)權(quán)初編》 回陽之中,必佐陰藥; 攝陰之內(nèi),必兼顧陽氣。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脫》華岫云按 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 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 ——明?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略?補略》 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 ——《素問?四氣調(diào)神大論》 陰癥似乎陽,清之必斃; 陽癥似乎陰,溫之必亡。 ——清?顧松園《顧松園醫(yī)鏡?格言匯篡》 五味入口,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氣,多食之,令人洞心.辛與氣俱行,故辛入心而與汗俱出;苦走骨,多食之,令人變嘔;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怋.推此,則知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之所起所在也.------------- <<針灸大成>> 心中了了,指下難明 中醫(yī)是有意無意的騙子 魯迅 李漢彪師傅傳草藥辨認秘訣 草木中空善治風,對枝對葉能治紅. 葉邊有刺皆消腫,葉中有醬撥毒功.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 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素問?咳論》 “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營出于中焦,衛(wèi)出于下焦”《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 中醫(yī)辯證 辨舌質(zhì)可驗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深淺 --------近代.曹炳章《辨舌指南》-------- 病不應(yīng)脈,當思其??;脈不應(yīng)病,當思其脈;藥 不應(yīng)病,當思其藥。 --------清.杭世駿-------- 證雖重而門類明白者,不須診脈亦可議方,證雖 輕而題目未定者,必須仔細察脈。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濕病在表,一身盡痛;濕病在裏,一身不痛。 --------明.汪昂《醫(yī)方集解》-------- 熱在上焦,咽乾口糜;熱在中焦,心煩口渴;熱 在下焦,便秘溺赤。 --------明.李榳《醫(yī)學入門》-------- 凡病氣重,則小便必澀;病氣蘇,則便溺漸通。 --------清.程杏軒《醫(yī)述》-------- 衛(wèi)虛則外寒而栗,營虛則內(nèi)熱而咳;營虛則咳傷 肺而唾腥;衛(wèi)虛則寒入脾而吐涎沫。 -------《醫(yī)述》-------- 逢節(jié)發(fā)病,必非議補之時。 --------清.陸九芝《世補齋醫(yī)書》-------- 脈病人不病則病重,人病脈不病則病輕。 --------清.王孟英《王氏醫(yī)案譯注》-------- 治病必先辨癥,辨癥須辨兼癥,徐洄溪謂有一癥 不具,即需審慎者,固難為見病治病、知常不知 變者道也。 --------清.費繩甫《孟河費氏醫(yī)案》-------- 1.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序》。 2.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yī)精誠》) 3.大醫(yī)精誠(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yī)精誠》) 4.業(yè)醫(yī)者,活人之心不可無,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5.未醫(yī)彼病,先醫(yī)我心。(宋·劉昉《幼幼新書·自序》) 6.古人醫(yī)在心,心正藥自真。(明·馮夢龍《警世通言》). 7.醫(yī),仁術(shù)也。仁人君子,必篤于情。(清·喻昌《醫(yī)門法律·問病論》) 仰止彌高,鉆之彌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取法乎中,得法乎下 上醫(yī)醫(yī)人,中醫(yī)醫(yī)病,下醫(yī)害命? 上醫(yī)醫(yī)國, 中醫(yī)醫(yī)人,下醫(yī)醫(yī)病 上醫(yī)醫(yī)無病,中醫(yī)醫(yī)欲病,下醫(yī)醫(yī)已病。。。。 上醫(yī)醫(yī)未病之病, 中醫(yī)醫(yī)欲病之病, 下醫(yī)醫(yī)已病之病。 大醫(yī)精誠 大醫(yī)精誠" 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著有《大醫(yī)精誠》,說:“凡大醫(y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yī)?!?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來贊譽醫(yī)術(shù)高超、醫(yī)德高尚的醫(yī)生。 相傳三國時,名醫(yī)董奉隱居廬山。他為人看病從不收診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種植杏樹。幾年以后,被治愈者無數(shù),而杏樹也有了十余萬株,蔚然成林。每當杏熟的時候,董奉便貼出告示,凡是到此買杏者,不收銀錢,得用稻谷來換杏。然后董奉又將收到的稻谷,悉數(shù)用于救濟窮苦百姓。鄉(xiāng)民們敬佩董奉的人品和醫(yī)德,便寫了"杏林春暖"的條幅掛在他家門口。從這以后,"杏林春暖"一詞逐漸流傳開來,沿用至今。 “懸壺濟世” 《后漢書·方術(shù)列傳》上記載著一個奇異的傳說:東漢時有個叫費長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樓喝酒解悶,偶見街上有一賣藥的老翁,懸掛著一個藥葫蘆兜售丸散膏丹。賣了一陣,街上行人漸漸散去,老翁就悄悄鉆入了葫蘆之中。 費長房看得真切,斷定這位老翁絕非等閑之輩。他買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見老翁。老翁知他來意,領(lǐng)他一同鉆入葫蘆中。他睜眼一看,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后來,費長房隨老翁十余日學得方術(shù),臨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騎上如飛。 返回故里時家人都以為他死了,原來已過了十余年。從此,費長房能醫(yī)百病,驅(qū)瘟疫,-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32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中醫(yī) 經(jīng)典語錄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54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