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doc
《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教案.doc(7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_第一章:機械運動第一節(jié)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2.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qū)別。二、過程與方法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fā)展變化的過程,培養(yǎng)對科學技術的熱愛。教學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教學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qū)別。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速度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要計算速度必須知道什么量?怎樣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測出汽車的速度?必須要測出相應的時間,看來測量時間對于生活和科學研究非常重要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如何準確地測量時間。二、新課學習(一)時間的測量1.計時工具教師概括介紹計時工具的發(fā)展變化過程。在古代,人們用日晷、沙漏等器具來計時。16世紀后,歐洲出現了有重錘的擺鐘,近代機械式鐘表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F代利用石英晶體制成了穩(wěn)定、輕巧、方便的電子鐘表,它們一天的偏差不超過0.5秒。目前最準確的計時裝置是天文臺使用的原子鐘,30萬年的偏差只有1秒。讓學生看課文了解古代和現代的幾種計時工具。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有關古代人和現代人測量時間的工具、測量方法?簡要介紹日晷、沙漏計時原理:日晷(gu):在太陽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圓盤上的桿在圓盤上形成影,隨太陽升降運動,不同時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對應位置標上對應的時刻,就可以用來計時了;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時間間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數量的沙子,根據漏下的沙量計時。2.時間單位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及單位間進制率。了解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了解“秒”的準確定義:銫原子振動9192631770次所需的時間定義為1s。認識時間單位的符號:小時(h)、分(min)、秒(s)。3.停表的使用:練習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測量自己一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用脈搏估算一段時間;用繩子綁住一支筆做成一個擺,測量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二)長度的測量了解了國際單位制,我們知道不只是時間有國際單位,長度也有國際單位,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研究長度的測量,了解長度的單位。1.常用的長度測量工具(1)讓學生說出所知道的長度測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師出示一些常用的測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讓學生觀察。(2)讓學生找出身體的哪些部位可以做為“尺”。伸開手掌,從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離,稱為“一柞”。伸開兩臂的長度,大約等于身高;人步行時,平均一步的長度;某一個手指的寬度等。2.長度的單位(1)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及單位間進率。了解長度單位還有微米、納米等。(2)閱讀課文了解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單位是米。了解“米”的準確定義: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內所經路徑的長度定義為 1米。 (3)認識長度單位的符號及單位間進率。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納米(nm) 1km= 1000m= 103m; 1dm= 0.1m=10 -1m; 1cm= 0.01m=10 -2m; 1mm= 0.001m=10 -3m 1m= 0.000001m=10 -6m; 1nm= 0.000000001m=10 -9m 3.閱讀課文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或物體間的距離。4.刻度尺的使用:應做到刻度尺要放正,要緊靠被測物體;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多次測量取平均值。5.學生分組實驗。(1)測量物理課本的寬度(2)測量硬幣的直徑、硬幣的周長。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幣下進行測量,直徑的位置難以判斷,會使測量不準確。只能用間接的方法進行測量。方法1(卡尺法):如左圖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幣緊壓在桌面邊緣;借助兩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來進行測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右圖,用兩把三角板緊夾住硬幣, 均可從刻度尺上讀出硬幣的直徑d。根據公式L=d 求出硬幣的周長。 方法2(滾輪法):在紙面上畫一條直線,讓硬幣從某個記號開始,在紙面上沿直線滾動n周記下終點。測出線段長度s,先求出每周的周長L=s/n,再利用L=d求出硬幣的直徑d=s/n。方法3(替換法):把硬幣放在紙上,貼著邊緣用筆畫上一圈,再剪下對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圓的d,即為硬幣的直徑。根據公式L=d求出硬幣的周長。方法4(化曲為直法):拿一紙條緊貼著硬幣邊包幾圈,用一大頭針在紙條上扎穿一個孔,然后將紙條展開平放,用刻度尺測出相鄰孔間的距離L,就是硬幣的周長。根據公式d=L/求出硬幣的直徑。(3)測量一頁紙的厚度,探究:紙的厚度為10 -4m,用毫米刻度尺測不出一頁紙的厚度,也測不出二頁紙厚度,但是能測出上百頁紙的厚度,而一頁紙的厚度只要把測出的厚度除以總張數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測少法)測量時取若干頁紙(紙的頁數要足夠多),壓緊后,用最小刻度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總厚度L,然后將總厚度除以紙的頁數n,求出每頁紙的厚度l=L/n。 (4)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道理與測量一頁紙的厚度相同(以多測少法)。測量方法:找一支圓鉛筆,把細銅絲捋直,將金屬絲在鉛筆上依次密繞適當的圈數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這個線圈的長度l,再將線圈長除以圈數所得的商就是金屬絲的直徑d=l/n ??偨Y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數字+單位(三)誤差任何實驗測量結果不可能是絕對準確的,由于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測量長度實驗中,有的同學讀刻度尺示數可能估計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學估計的可能小一些,而一個物體它的真實長度總是一定的,這個真實的長度叫做真實值,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異,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由于儀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確,實驗者對實驗的觀察總會有偏差,因此誤差總是存在的,不能消滅,但盡量減小誤差。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guī)定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測量方法產生的,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的平均值 會更接近真實值,誤差較小。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guī)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兩者區(qū)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 錯誤可以消除。三、小結1時間的測量:時間的單位、測量時間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確使用。2長度的測量:長度的單位及換算關系,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長度、誤差。四、板書第2節(jié) :運動的描述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知道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二、過程與方法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教學重點:什么是機械運動以及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要選擇參照物。教學難點: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因為選擇不同的參照物,物體運動情況是可以不同的。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同學們,大家都喜歡去操場上活動。我們來看看操場上的情景。誰來說一說在這個足球賽場中,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讓學生閱讀課本序言,讓他們有個印象:運動同樣具有豐富的科學知識,學好運動的科學,能夠深入了解體育,還能深入了解自然。二、新課學習1、機械運動你都見過哪些物體是運動的,哪些物體是靜止的?說一說你的根據是什么。討論日常生活中有關運動的現象,針對學生的討論,提出如下問題:你從座位走到黑板前,這一過程中,你的什么發(fā)生了變化?有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和在路上行使有什么不同?說天上飛的飛機是運動的,你根據什么?板書: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的改變。提出問題:圖中的那些物體是否在做機械運動?我們周圍的樹木,房屋以及教室里的桌椅是運動的嗎?播介紹地殼板塊移動,播放動畫,讓學生形象地理解地殼的運功,討論得出:整個銀河系、喜馬拉雅山、獵豹都在做機械運動,而樹木、房屋以及桌椅也都跟地球自轉,同時繞太陽公轉,它們也在做機械運動??梢姡瑱C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運動。2、參照物播放前一部分,選擇不同參照物所產生不同感覺的教學。使學生回憶類似的場景,然后提問:“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錯覺?”組織學生討論,初步明確乘客判斷運動和靜止所選的標準不同以后,會產生不同的判斷。學生活動:把課本放在桌上,課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動課本使課本沿桌面運動。讓學生討論回答:選取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選擇課本作標準,尺子和課桌是運動還是靜止?選擇尺子作標準,課桌和課本是運動還是靜止?得出參照物的概念:參照物: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一起描述書上圖中卡車的運動情況:選取地面做參照物,卡車是運動的;選取收割機做參照物,卡車是靜止的。從而得出:在討論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時,要看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選擇的標準不同,它的運動情況就可能不同。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教師可以找一些實例,或者一教室中的同學、物體做參照物來描述選取不同參照物時物體的不同運動狀態(tài)。三、課堂小結1.什么是機械運動?2.什么是參照物?為什么要選參照物?3.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第三節(jié):運動的快慢素質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過程與方法體驗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認識速度概念在實際中的意義。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教學重點速度的物理意義及速度公式教學難點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在實際生活中,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人們關心的問題。如:在田徑運動會短跑比賽中,人們最關心的是誰得冠軍;人們外出旅行時,總是希望選擇便捷的交通工具盡快到達目的地;軍事上總是希望導彈、作戰(zhàn)飛機能夠飛得快些. 。問題:如何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二、速度1、 比較物體快慢的兩種方法。(1) 在游泳比賽中,觀眾和裁判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問題:請同學們說說看,觀眾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較運動員游得快慢?學生交流討論后回答。(觀眾的方法是:比賽中看誰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誰先到達終點,用的時間短。)歸納:觀眾的方法實際上是:在相同時間內看物體運動路程的長短來比較快慢;裁判的方法實際上是:物體運動路程相同,看運動時間的長短比較快慢。(2)學生實驗:比較紙片下落的快慢。體驗兩種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取兩張16開紙,其中一張對折一次,另一張對折兩次,為了使紙片平穩(wěn)下落,可將紙片的兩端向上疊起一部分,讓它們從同一高度同時釋放。(猜一猜):哪一張紙片下落的較快?(試一試):結果與你的猜測一致嗎?(議一議):怎樣比較紙片運動的快慢?還有其他比較運動快慢的方法嗎?(3)再舉例讓學生討論:一位同學百米跑用了12s,而一萬米跑世界冠軍的成績大約是28min,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啟發(fā):有兩個小球各自的運動的快慢都不變,其中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30m,用了1min;另一個小球沿直線運動40m用了50s。圖11-2-1是兩個小球運動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運動情況。兩個小球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圖11-2-1,你能否判斷哪一球運動得更快?(由圖可以看出在每1s的時間內,率二個小球通過的路程長,可以確定第二個小球運動更快。)學生受到啟發(fā):在運動的時間、通過的路程都不相等情況下,每一個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長的物體運動得快。這樣就將問題轉化為在時間相等的情況下進行比較。2、在物理學中物體運動快慢的描述以人們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實踐為基礎,在物理學中用速度表示物體運動快慢,在相同的時間內,物體經過的時間 越長,它的速度就越快;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快。由前面的計算知道,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介紹公式中符號的意義和單位:s-路程-米(m) t-時間-秒(s) v- 速度-米每秒(m/s或m.s-1)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在交通運輸中還常用千米每小時做單位,符號是km/h或km.h-1。 1m/s=3.6km/h 1km/h=1/3.6m/s=0.28m/s3、閱讀課文第23頁中所給出的一些物體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體運動的速度(說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圓周運動時必須具備的速度,也叫環(huán)繞速度。)4、速度計算(1) 學生閱讀課文第23頁例題,理解題意,根據速度公式計算運動員和摩托車速度。(2) 學生閱讀課文第24頁例題,分析題意: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長度和火車運營速度求火車從北京到上海運行時間,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將公式v=s/t變形得到t=s/v,將數據代入求解。三、頻閃攝影-研究物體運動的方法四、勻速直線運動1、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第25頁的內容:(1) 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2) 物體怎樣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3) 怎樣粗略地描述物體的變速運動?(物體沿著直線快慢不變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因此,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其速度應該是一個定值,與路程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無關,所以不能將v=s/t理解為v與 s成正比,與t成反比。)2、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進行小結:變速運動可以用v=s/t來計算,s是物體通過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所用的時間,求出的v就是物體通過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 計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 學生嘗試說明列車時刻表。(2) 根據列車時刻表查詢從襄樊到丹江的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襄樊到丹江運行的平均速度。(3) 查列車時刻表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行程、運行時間。計算列車從朱坡到老河口運行的平均速度。第3節(jié) :測量平均速度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學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確地測量時間、距離,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2)過程與方法掌握使用物理儀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體會設計實驗、實驗操作、記錄數據、分析實驗結果的總過程(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tài)度,正確、實事求是測量和記錄數據的良好作風逐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教學重點會用停表和刻度尺測運動物體的平均速度教學難點記時,繪制表格實驗材料停表、卷尺、小紅旗教學方法講解、分組實驗教學過程教師活動設計學生活動設計提出問題分組實驗數據處理四、講評觀察停表,各指針在轉動時,每個刻度代表多少分鐘?多少秒?測你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需要測量哪些量?怎樣計算?觀察、計算回答:需要測量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然后利用公式v=s/t計算出即可 1分組中考資源網歡迎您的投稿!zkzyw163.com每組至少6人2測距離指導學生量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記號,并站上一位記時員3指導每組選出一名發(fā)令員,一名被測選手,一人負責記錄4一人測量完畢,按順序輪換角色,被測同學也可競走或跑步動手能力強、細心、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和愿意被動接受的學生互相組合成組,合理搭配每組安排好先后順序,有條理地進行,避免掙搶 指導學生設計數據表格,計算出平均速度設計表格,計算 表揚做實驗認真、數據處理好的同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嘗試解答對實驗中的問題可提出自己的看法課后作業(yè) 寫出實驗報告乙設計實驗方案并實際測量騎自行車的平均速度教學反饋第二章:聲現象第1節(jié)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學習目標:1、 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2、知道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知道聲音在不同介質的傳播速度不同。3、能分析一些常見的聲現象。重、難點:(重)1、學生對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過程的探究。(難)2、設計探究的實驗。3、聲現象的分析、解釋。關 鍵:指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總結結論。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器材:電腦、音叉、鼓、鬧鐘、真空罩等。教材分析:1、本節(jié)研究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因此要求盡可能利用實驗、周圍現象去進行教學??梢岳谜n本外的實驗、現象去進行教學。2、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生歸納出正確的結論,并能利用所學知識去解釋有關的現象。教學過程:一、 前提測評:二、 導學達標:學生觀看第一部分錄像-各 種各樣的聲音。引入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1、聲音的產生演示實驗:(1)、敲打音叉-音叉振動,發(fā)聲。(2)、握住振動的音叉,聲音馬上停止。(3)、放一段聲音的錄像。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4)、擴展:錄制聲音2、聲音的傳播:(1)、得出:固體、氣體可以傳播聲音。(2)、實驗14頁圖1-4示:得出:真空不能傳播聲音指導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3)、聲波:利用錄像讓學生知道什么是聲波?同水波進行對比。3、聲速:不同介質中的聲速是不同的。15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為340m/s。4、回聲:聲音的反射。0.1秒三、小結:小結本節(jié)內容,明確目標,強調重、難點四、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本節(jié)內容,因內容較多,可以留一部分作課外練習。五、課后活動:練習:物理套餐的部分內容。作業(yè):16頁1、2、3題。教學后記:1、 在課堂上對聲音的知識不能擴展太多,這只是聲音的第一節(jié)課,可降低難點。2、 要測一測學生的接受情況。第二節(jié):聲音的特性【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 了解聲音的特性知道樂音的音調跟發(fā)音體的振動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音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2過程與方法通過做“音調與頻率有關”“響度與振幅有關”的試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方法。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現實世界物體的發(fā)聲是豐富多彩的,從而更加熱愛世界,熱愛科學,熱愛生活?!窘虒W重點】 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和總結出對音調、響度、音色概念的理解及其相關因素。本節(jié)中出現的名詞:樂音、音調、頻率、超聲波、次聲波、響度、振幅、音色?!窘虒W難點】引導學生在動手中動腦。 學會自我構建知識體系?!窘虒W方法】探究法、演示法、討論法?!窘虒W用具】鋼鋸條(25根),示波器、吉他、笛子、小鼓、鐵架臺、音叉、乒乓球、細繩。【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引課世界上的聲音千差萬別、各種各樣:有悅耳動聽,使人心情愉快的樂音(如:音樂廳的演奏,歌唱家的歌唱);也有嘈雜刺耳,令人厭煩的噪聲(如剎車時的摩擦聲、打磨工件的聲音、電鉆的聲音)。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樂音的特性。新課教學&1.3聲音的特性(板書)樂音:是物體作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但同是樂音,有的調子高,有的調子低,有的聲音大,有的聲音小,這是怎么回事呢?既然聲音是由振動著的物體發(fā)出的,我們會這樣猜想:聲音的差別必然跟物體的振動情況有關,是不是這樣呢?師演示:請聽:用吉他彈幾個不同的音。提問:你感覺有什么不同?(生)回答:聲音的高低不一樣。我們先來研究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關系:一、音調聲音的高低。(板書)讓我們一起來探究:生分組試驗物品:鋼鋸條,記錄表格。過程: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1)將鋸條1/5伸出桌外;(2)將鋸條1/3伸出桌外;(3)將鋸條1/2伸出桌外,使其振動發(fā)聲。操作關鍵:(1)按鋸條的手要用力壓緊。(2)使鋸條兩次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觀察:鋸條伸出桌外長短不同時:振動快慢情況?發(fā)出聲音的特點?實驗總結:請?zhí)畋?。鋸條伸出長度振動快慢聲音高低伸出1/5最快最高伸出1/3較快較高伸出1/2慢最低我的結論 振動的越快 發(fā)出的聲音越高(音調越高)。同學們,剛剛的探究活動很成功,讓我們一起為同學們成功的合作及探究鼓掌加油!我們得到的結論是:物體振動的越快,發(fā)出聲音的音調越高。(板書)那么能不能用一個物理量來表示振動的快慢程度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19-20頁,試著回答下面的問題:1頻率的物理意義是什么?什么叫頻率?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什么?3物體振動的快慢、頻率跟音調的關系是什么?4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范圍是多少?5什么叫超聲波?什么叫次聲波?6生活中你對超聲波,和次聲波了解多少?他們有什么用處?(以上問題事先寫在小黑板上)老師先引導學生回答,再講解:1頻率:是用來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學中,把物體在每秒內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板書)2在國際單位制中,頻率的單位是赫茲,符號:Hz (板書)3實驗表明: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物體振動快頻率高音調高;物體振動慢頻率低音調低。(板書)4大多數人能聽到的頻率范圍:20赫茲20000赫茲(板書)(其中最敏感的頻率是3000赫茲;老年人的聽覺會衰退;20赫茲是聽覺下限20000赫茲是聽覺上限)5超聲波:高于20000赫茲的聲。次聲波:低于20赫茲的聲。(這兩種聲,人是聽不到的)(板書)6超聲波特點:能量大,沿直線傳播。超聲波利用:(1)超聲探傷、測厚、測距、醫(yī)學診斷成像(B超)。舉例:如何探傷;B超原理。(2)超聲處理利用強超聲波的高能量。舉例:空氣加濕器;超聲洗牙、洗工件;超聲鉆孔。次聲波(又叫亞聲波,大致范圍:10-420赫茲)產生:火山爆發(fā)、地震、極光、海嘯、臺風、雷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還有,核爆炸、火箭發(fā)射、化學爆炸、機器工作時也能產生次聲波,次聲波對人體有一定的危害。次聲波特點:傳播的距離遠,而且不容易被吸收。次聲波利用:從20世紀50年代才開始的用于預測自然災害。超聲波和次聲波在生活中的現象和應用:有一些動物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受超聲波或次聲波的器官。超聲波如:蝙蝠、海豚(要說明它們是如何利用超聲波的)、貓、狗(講犬笛的故事)。次聲波如:大象(解釋章首圖,講海嘯中大象救人的故事),狗(講唐山大地震中,小狗救主人的故事)。在故事中,讓學生懂得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保護我們的生存家園。師演示 以上講完后,用示波器來演示音調與頻率的關系,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一起來看教材上的“想想議議”。引導學生分析,蝴蝶、蜜蜂、蚊子的飛行特點,頻率的高低,是否能聽到。聲音有音調的不同,也有強弱、大小的不同。二、響度聲音的強弱(大?。ò鍟┫旅嫖覀円黄饋硖骄?,響度和振動的哪方面有關?先引導學生猜想,生分組試驗物品:鋼鋸條,記錄表格。過程:把鋼鋸條緊壓在桌邊上,(1)將鋸條1/2伸出桌外輕輕撥動 (2)將鋸條1/2伸出桌外用力撥動 使其振動發(fā)聲。操作關鍵:(1)按鋸條的手要用力壓緊。(2)使鋸條兩次振動的伸出長度相同。觀察:鋸條兩次撥動時,振動幅度情況?發(fā)出聲音的特點?實驗總結:請?zhí)畋頁軇臃绞秸駝臃劝l(fā)聲特點輕輕撥小聲音小用力撥大聲音大我的結論 振幅大 聲音大(響度大)好,這次探究也很成功!我們得到的結論是:振幅大,響度大;振幅小,響度小。(板書)師演示 敲音叉試驗,讓學生注意觀察。這個小試驗,驗證了我們得到的結論。另外,聲音的響度,還與距離發(fā)聲體的遠近有關(板書)。舉例:聽喇叭廣播,遠近聽聲音大小不同。以上,我們共同研究了聲音的兩個特性:音調和響度。師演示用吉他來演示,聲調和響度是聲音的兩個不同的特征。用力撥粗弦音調低,響度大。輕輕撥細弦音調高,響度小??梢姡喉懚却蟮穆曇簦粽{不一定高;音調高的聲音,響度不一定大。討論:(1)蚊子與黃牛的叫聲。(2)1234567(老師唱出音調)指的是音調還是響度?生做小游戲前排指定一位同學不許回頭,后面的同學指到誰,誰說一句話。讓前排指定同學判斷是誰的聲音。師做在桌子底下分別敲鼓和音叉,讓學生判斷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學生回答后,引出問題:我們是怎樣區(qū)分開不同的聲音的?這是由于音色不同。三、音色(板書)1物理上,把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又叫音品。(板書)這是聲音特征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為什么每一種物體振動發(fā)出聲音的音色都不同呢?2音色是由發(fā)聲體的材料、結構等決定的。(板書)人也有各自的音色,但人的一生中,隨著年齡的不同,音色會發(fā)生改變。示波器演示音叉、吉他、笛子同是C調1的波形:聲音即使音調、響度都相同,波形長相也會各有不同,即音色不同。小結本課:樂音的三個特性:音調振動頻率;響度振幅;音色不同發(fā)聲體。(板書)作業(yè):1閱讀“科學世界”,把三類樂器的特點歸類。2“動手動腦學物理”。3利用身邊物品,制作一件簡單樂器,并說明發(fā)聲原理,以及如何調節(jié)音調、響度。教后反思:第3節(jié) :聲的利用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二、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參觀或者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三、德育目標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教學重點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應用.教學難點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教學方法討論法、啟發(fā)式.教學用具錄像帶(超聲、次聲、聲音在現代科技中的應用)、錄像機、電視.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師同學們好,在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有趣的聲現象,知道了聲的概念比較廣,包括聲音(人耳能感覺到的那部分聲)、超聲(頻率高于20000 Hz的聲)和次聲(頻率低于20 Hz的聲).聲在生活實際、工農業(yè)生產和現代科技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請同學們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實例.生1我們樓道里的聲控開關.生2廣場的聲控噴泉.生3家庭里的超聲波加濕器.生4醫(yī)院里檢查病情用的B超和彩超.生5工廠里用的超聲波探傷儀.生6利用聲納探測黑匣子.生7利用次聲波預測地震、臺風等.生8平常我們利用聲音獲取信息.師看來,我們的生活、工業(yè)生產、現代科學技術與聲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聲的利用.二、進行新課(一)聲在醫(yī)療上的應用1.中醫(yī)診病通過望、聞、問、切四個途徑,其中聞就是聽,這是利用聲音診病的最早例子.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準確地獲得人體內部疾病的信息.醫(yī)生向病人體內發(fā)射超聲波,同時接收體內臟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攜帶的信息通過處理后顯示在屏幕上.超聲探查對人體沒有傷害,可以利用超聲波為孕婦作常規(guī)檢查,從而確定胎兒發(fā)育狀況.3.藥液霧化器對于咽喉炎、氣管炎等疾病,藥力很難達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將藥液破碎成小霧滴,讓病人吸入,能夠增進療效.4.利用超聲波的高能量可將人體內的結石擊碎成細小的粉末,從而可以順暢地排出體外.(二)超聲波在工業(yè)上的應用1.利用超聲波對鋼鐵、陶瓷、寶石、金剛石等堅硬物體進行鉆孔和切削加工,這種加工的精度和光潔度很高.2.在工業(yè)生產中常常運用超聲波透射法對產品進行無損探測.超聲波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能夠透過被檢測的樣品,被對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樣品內部有缺陷,超聲波就會在缺陷處發(fā)生反射,這時對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發(fā)生器發(fā)射出的超聲波信號.這樣就可以在不損傷被檢測樣品的前提下,檢測出樣品內部有無缺陷,這種方法叫做超聲波探傷.3.在工業(yè)上用超聲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聲波,清洗液的劇烈振動沖擊物品上的污垢,能夠很快清洗干凈.(三)聲在軍事上的應用1.現代的無線電定位器-雷達,就是仿照蝙蝠的超聲波定位系統(tǒng)設計制造的.很多動物都有完善的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間出來覓食、活動,但它們從來不會撞到墻壁、樹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確度確認目標.它們的這些絕技靠的是什么?原來蝙蝠在飛行時會發(fā)出超聲波,這些聲波碰到墻壁或昆蟲時會反射回來,根據回聲到來的方位和時間,蝙蝠可以確定目標的位置和距離.2.聲納根據回聲定位的原理,科學家們發(fā)明了聲納,利用聲納系統(tǒng),人們可以探測海洋的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四)聲在生活中的應用1.超聲波加濕器理論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條件下,一個物體振動的能量跟振動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聲波在介質中傳播時,介質質點振動的頻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國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聲波通入水罐中,劇烈的振動會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許多小霧滴,再用小風扇把霧滴吹入室內,就可以增加室內空氣的濕度.這就是超聲波加濕器的原理.2.我們在生活中利用聲音獲得信息.例如人們交談、聽廣播、聽錄音等,聲音是我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三、小結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1.聲在醫(yī)療上的應用 2.聲在工業(yè)上的應用3.聲在軍事上的應用 4.聲在生活中的應用四、布置作業(yè) 1.學過聲現象這一章知識后,請結合學過的知識,再加上你豐富的想象,寫一篇無聲的世界或類似題目的科學作文.2.查閱資料或訪問網站,了解聲在生活、生產和科技中的應用.五、板書設計第四節(jié) 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huán)境保護的意識。2、過程與方法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學習,培養(yǎng)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huán)境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三、教學器材:多媒體電腦、鬧鐘、紙盒四、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五、教學過程: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然后引入課題:優(yōu)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而雜亂的聲音則令人心煩意亂。那么,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生和或者削弱它呢?1、噪聲的來源學生活動(1)閱讀課文分別從物理角度和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找出噪聲的含義(2)分組討論:在你的周圍,有哪些是噪聲?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角度)2、 噪聲的等級和危害 學生活動(1)閱讀課文,找出噪聲的等級是按什么劃分的(2)不同的噪聲的等級對人們所產生的危害又是怎樣的?(3)認真閱讀P26的噪聲分類表??偨Y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90dB,會破壞聽力;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3、控制噪聲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聲源發(fā)生處) (聲音的傳播過程) (人耳)演示實驗:讓鬧鐘發(fā)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學生活動(1)觀察書本P 26圖1.4-4,指出控制噪聲的措施分別在哪里實施的;(2)分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治理噪聲的實際例子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3)觀看錄像。加深對噪聲的了解課堂小結: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怎樣防治噪聲?布置作業(yè):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第三章:物態(tài)變化第1節(jié) :溫度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理解溫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環(huán)境中常見的溫度值;會用溫度計測量溫度。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溫度計的結構;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掌握溫度計的使用方法;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實驗器材:燒杯三只,溫度計,體溫計,冰水,自來水,開水,“冰糖”,兩只一次性茶杯及飲用水(每一組學生實驗桌上使用的器材)演示器材:焦耳定律演示儀演示溫度計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1將事先制作好的“冰糖”發(fā)給學生,在吃了無數次的冷飲之后,用心去體驗“冷”的感覺。(調制濃的糖水,用保鮮膜包好,放入冰箱中冷凍)2接著,再喝一口飲用水師:有什么感覺?生:冷,熱。師:物理學中,把物體的冷熱程度叫做溫度。(多媒體顯示)3三只燒杯中分別放冰水、自來水和足夠熱的水,引導學生進行“冷”“熱”的體驗:A把左手放入冰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B把右手放入足夠熱的水中,再放到自來水中,說出自己的感受師:為什么同一杯自來水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內有兩種差異很大的冷熱感覺呢?生:看來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師: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憑自身的經驗和感覺去判斷事物,然而這種經驗和感覺今天遭遇到了挑戰(zhàn),怎么辦?用科學武裝自己,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讓我們拿起武器,迎接挑戰(zhàn)!二、層層遞進,學習新知1實驗演示,了解原理師:對于溫度計,同學們一定不陌生,為了使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它,請同學們看一個小實驗:(利用老教材中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實驗的器材,在錐形瓶中分別放入酒精、水和煤油,觀察加熱和停止加熱時液面的變化)這就是我們家中的電熱水器,其中的奧秘,下學期我們會詳細的學習的,今天我們只是利用它來給瓶中的水加熱。請同樣的溫度計。師:各種不同的溫度計各有各的妙用,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常見的玻璃液體溫度計,它們在結構上基本相同,分別有:裝液體的液泡、細內管、刻有示數的玻璃柱,根據液泡中的不同液體通常使用的有酒精溫度計、煤油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2、閱讀討論,了解單位A字母“”的意思:表示攝氏溫度(瑞典的攝爾修斯提出的)。B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記作0(關于“一個大氣壓”在后面的學習中會進一步的了解的)。C100攝氏度的規(guī)定:在一個大氣壓下,水沸騰時的溫度,記作100。D1攝氏度:0和100之間等分100份,每個等份代表1溫度,一支是測體溫的。生B:上面標的數字范圍不同。生C:每一小格表示的溫度也不同。生D:體溫計的下面是彎的。生E:體溫計的玻璃柱不是圓的。生F:體溫計的玻璃柱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師:非常的棒哦!同學們都作了細致的觀察。這里包含著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測量時必須遵守的兩個要求觀察量程和分度值。A量程所能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的溫度范圍。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量程為:20110。體溫計的量程為:3542。B分度值最小一個代表的值。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由學生觀察后回答完成)師:兩支溫度計就在空氣中,現在溫度計的示數應該就是空氣的溫度,請大家讀出來。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示數為:(注意單位)。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讀不出來。師:為什么讀不出來呢?生:現在的空氣溫度沒有達到體溫計能測量的最低溫度。師:回答的很好!沒有讀出空氣溫度的同學可能有些氣餒,沒關系,請做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測體溫請同學們將溫度計放在腋下,根據經驗,要等待一會,在等待的時候,讓我們一起來閱讀課本P78“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的正確方法”A朗讀使用方法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的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被測的液體后要稍等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wěn)定后再讀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xù)留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B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圖4.14,使用溫度計時還可能發(fā)生什么錯誤?請大家拿出溫度計,讀出自己的體溫生A:(手中拿的是實驗室用的溫度計)我的溫度計的示數在不斷的變化(不斷的下降)生B:(手中拿的是體溫計)我的體溫是(注意單位)師:手中拿體溫計的同學心里平衡多了吧!其中的奧秘在何處呢?生C:我發(fā)現體溫計離開人體后,在彎管處的水銀斷開了。師:這正是體溫計離開人體后也能讀出溫度的奧秘。那么,如果另一個同學也想測量一下自己的體溫,能否馬上就拿過來使用呢?生D:我在醫(yī)院里看見醫(yī)生測量體溫之前要甩動體溫計,所以我們也要甩一下再測量。師:對。測體溫時,玻璃泡內的水銀隨著溫度升高,發(fā)生膨脹,通過細管擠到直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水銀變冷收縮,細管內的水銀斷開,直管內的水銀不能退回玻璃泡內,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體的溫度。每次使用前,都要拿著體溫計把水銀甩下去。師:學習了溫度計的相關知識后,讓我們一起來測量這杯熱水的溫度!請同學們把實驗室用的溫度計和體溫計以正確的方法同時放入熱水中。(此時,手拿體溫計的同學可能會猶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大家勇敢地嘗試)生:哎呀!我的體溫計壞了。師:壞了就好?。闹写蠹夷塬@得什么啟示呢?生B:溫度的測量不能超過量程,否則會損壞溫度計的三、歸納小結,鞏固知識師: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一節(jié)課就要結束了,你在這節(jié)課上有什么收獲呢?或者說你有什么感想呢?說出來與大家共享,好嗎?生:(此處學生可能會有各種說法,引導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作歸納)結束語:同學們,了解了溫度,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我們將踏上探究“物態(tài)變化”的征程,大自然的景色美不勝收,期待著同學們有更大的收獲!教學反思:第2節(jié) :熔化與凝固【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區(qū)別物質的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體三種形態(tài),能描述這三種物態(tài)的基本特征。(2)了解物質的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是可以轉化的。(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義,了解晶體和非晶體的區(qū)別。(4)了解熔化曲線和凝固曲線的物理含義。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guī)律,感知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的條件。(2)了解有沒有固定的溫度是區(qū)別晶體和非晶體的一種方法。(3)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圖象是一種比較直觀的表示物理量變化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象的關心,產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的情感?!局攸c難點】1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出晶體與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的本質區(qū)別,進一步總結出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2讓學生根據實驗記錄的數據在方格紙上描繪固體熔化圖象,根據圖象敘述晶體和非晶體的熔化和凝固的特點?!窘虒W儀器】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大燒杯、溫水、大試管、粉末萘、石蠟、溫度計、攪拌器、火柴?!窘虒W模式】實驗探究模式【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新課引入教師講述:我們在小學學習過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但是物質的狀態(tài)不是一成不變的。動畫展示:鐵礦石在高爐中熔化為鐵水,從高爐中倒出的鐵水凝固成鐵板;低溫度實驗室在低溫狀態(tài)下制得液態(tài)氧、氮和固態(tài)氧氮;不同季節(jié)、氣候下的水的狀態(tài)變化。引導歸納:隨著溫度的變化,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tài)之間變化。聯系生活: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凍室里,水就會變成冰;把冰加入飲料中,冰從它們那里吸收熱量就變成了水。點燃的生日蠟燭的火焰旁邊,固態(tài)的蠟不斷地變成液態(tài)的蠟,一部分流下來的蠟滴很快又變成了固態(tài)的蠟。路橋施工人員把固態(tài)的瀝青加熱成液態(tài),再把液態(tài)的瀝青澆在路面上,很快又變成固態(tài)。點明課題:科學上把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叫熔化,如冰變水。從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叫凝固,如水結成冰。動畫展示:正在噴發(fā)的火山。(讓學生用以上的結論分析火山噴發(fā)的現象)引出問題:物質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條件?不同物質熔化和凝固的規(guī)律一樣嗎?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強調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探索興趣。本課設計中用多媒體的方式引入大量的生活物理,從這些感性素材中概括出物理概念,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課程理念。 (二)進行新課第一部分: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提出問題:不同物質在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熔化過程中,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相同嗎?猜想假設:熔化過程中一定要加熱,所以物質一定要吸收熱量,這時溫度可能也是不斷上升的。進行實驗:(1)四個同學為一組,選出一名同學作為組長,負責本組探究性學習,教師課前要對組長進行指導,交待實驗中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確保實驗能順利進行。每一組分成兩個小組,分別探究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2)介紹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強調酒精燈和溫度計的用法。(3)第1小組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68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據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第2小組探究石蠟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要求從50開始計時,實驗員每隔1分鐘報告一次溫度值和物質狀態(tài),記錄員把數據填入記錄表,并在坐標紙上描出對應的點。動畫展示:如何用圖象法分析所收集的數據。分析論證:各小組將描在坐標紙上的點連成一條曲線。根據圖象分析固體熔化時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小組評估:回想實驗過程,有沒有可能在什么地方發(fā)生錯誤?進行論證的根據充分嗎?實驗結果可靠嗎?交流合作:與同學進行交流。你們的結果和別的小級的結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樣解釋?設計意圖:固體的熔化和凝固是學生常見現象之一,選擇這一內容讓學生參與探究,目的是引導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學習科學探究方法,發(fā)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實、探索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有利于體現“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的新課程理念。第二部分:認識熔點和凝固點。對比研究:分析兩種不同固體的熔化曲線。得出結論:(1)一類固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晶體;如各種金屬、冰、海波等。另一類固體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叫非晶體;如松香、瀝青、玻璃等。(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點。(3)晶體凝固時也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凝固點。同一種物質的凝固點和它的熔點相同。知識擴展:讓學生閱讀小資料“幾種晶體的熔點”,體會不同晶體熔點不同,認識熔點是晶體的一種特性。同時記住冰的熔點是0,鎢的熔點最高。設計意圖:這是初中物理中第一次用圖象的方法來表示物理過程,教師應通過班級討論的方式,解釋清楚曲線上每一個點的含義,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圖象法是一種非常簡潔、有效地表示物理過程的方法,為今后使用圖象法學習物理打好基礎。第三部分:認識熔化吸熱、凝固放熱歸納總結:晶體與非晶體熔化時都要吸收熱量。逆向思維:從冰吸熱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條件下可變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過程。讓學生根據物質熔化的規(guī)律推理出物質凝固的規(guī)律:無論晶體還是非晶體,在凝固時都要放熱;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但溫度不變,非晶體凝固時放出熱量,溫度降低。聯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幾桶水,可以利用水結冰時放出熱,窖內溫度不致太低,保護菜不被凍壞。前沿科技:現在人們研制出一種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圍內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時,溫度保持不變。把這種材料制成顆粒狀,摻在水泥中制成儲熱地板或墻壁,天氣熱時顆粒熔化,天氣冷時又凝固成顆粒,能調節(jié)室內的溫度。學以致用:請同學解釋“下雪不冷化雪冷”這句俗語中包含的科學道理。設計意圖:新課程標準強調通過科學想像與科學推理方法的結合,發(fā)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本部分從設計上啟發(fā)學生應用逆向思維的方式學習,并緊密的聯系前沿科技,使學生關心科學技術的新進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聯系,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6)凝固點:晶體凝固時的溫度。基本規(guī)律:(1)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到達熔點,二是繼續(xù)吸熱。(2)同種物質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不同物質的熔點不同。(3)熔化吸熱、凝固放熱。基本技能:(1)酒精燈、溫度計的使用技能。(2)組裝垂直組合實驗器材的技能?;痉椒ǎ豪脤嶒灁祿L制圖象來分析問題的方法(四)板書設計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1熔化:物質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2凝固:物質由液態(tài)變成固態(tài)的過程。二、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1萘在熔化的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2松香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收熱量,溫度逐漸上升。3認識固體熔化曲線。三、熔點和凝固點:1 晶體: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2熔點:晶體熔化時的溫度。3非晶體:沒有一定熔化溫度的固體。4凝固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新人 教版八 年級 上冊 物理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60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