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第22講 染色體變異教案.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第22講 染色體變異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第22講 染色體變異教案.doc(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第22講 染色體變異教案考綱要求1.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2.實驗: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一、染色體結構的變異連一連解惑基因突變,名義上是基因在變,其實是基因內部堿基在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都未變;染色體變異,名義上是染色體在變,其實是染色體內部基因在變,基因的數目和位置都改變。二、染色體數目的變異1染色體組(判一判)(1)一個染色體組內沒有同源染色體,但卻含有控制生長發(fā)育的全部遺傳信息()(2)染色體組中一定沒有等位基因()(3)染色體組中染色體數就是體細胞染色體數的一半()提示只對二倍體生物符合。2判斷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1)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2)二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3)多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3特點(1)單倍體:植株弱小,高度不育。(2)多倍體:莖稈粗壯,葉片、果實、種子較大,營養(yǎng)物質含量高。4人工誘導法(1)單倍體:花藥離體培養(yǎng)。(2)多倍體: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判一判1細菌的變異類型有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2單倍體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體()3人工誘導多倍體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4體細胞中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二倍體()考點一分析染色體結構的變異1比較染色體結構四種變異類型變 異類 型名 稱具體變化結果舉例染色體結構變異缺失缺失某一片段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或排列順序改變,從而導致性狀變異貓叫綜合征重復增加某一片段果蠅的棒狀眼易位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倒位某一片段位置顛倒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2區(qū)分易位與交叉互換染色體易位交叉互換圖解區(qū)別染色體角度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屬于基因重組顯微鏡下是否觀察到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在顯微鏡下觀察不到3觀察下列圖示,填出變異類型并回答相關問題(1)變異類型(2)可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A、B、C(填字母)。(3)基因數目和排列順序均未變化的是D。易錯警示與染色體結構變異有關的3個易錯點:(1)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都會引起遺傳物質的改變,均可傳給后代。(2)基因突變是基因內部堿基對的改變,屬于DNA分子水平上的變化;染色體變異是染色體結構或數目的變異,屬于細胞水平上的變化。(3)染色體的某一個位點上基因的改變屬于基因突變,這種改變在光學顯微鏡下是無法直接觀察到的。而染色體上幾個基因的改變屬于染色體變異,這種改變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1果蠅的一條染色體上,正?;虻呐帕许樞驗?23456789(數字代表基因,“”代表著絲點),下表表示了該正常染色體發(fā)生變異后基因順序變化的四種情況。有關敘述錯誤的是()染色體基因順序變化a154326789b1234789c165432789d12345676789A.a是由染色體某一片段位置顛倒引起的Bb是由染色體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由染色體的著絲點改變引起的Dd是由染色體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C解析與正常染色體上的基因相比,a中“2345”基因位置顛倒了180,因此染色體發(fā)生了倒位;b中缺失了“56”基因,因此染色體發(fā)生缺失;c中“23456”基因位置顛倒了180,同樣是倒位;d中“67”基因出現了兩次,為重復。2如圖分別表示不同的變異類型,其中圖中的基因2由基因1變異而來。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都表示易位,發(fā)生在減數分裂的四分體時期B圖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C圖中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或重復D圖中4種變異能夠遺傳的是答案C解析圖表示基因重組中的交叉互換,因為其發(fā)生在同源染色體之間;圖表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因為其發(fā)生在非同源染色體之間;圖表示基因突變中堿基對的缺失;圖表示染色體的缺失或重復。圖中4種變異都是可遺傳的變異。技法提煉1三種變異實質的解讀若把基因視為染色體上的一個位“點”,染色體視為點所在的“線段”,則基因突變?yōu)椤包c”的變化(點的質變,但量不變);基因重組為“點”的結合或交換(點的質與量均不變);染色體變異為“線段”發(fā)生結構或數目的變化。2三種變異的相關問題分析(1)關于“互換”問題。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互換,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2)關于“缺失”問題。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屬于染色體變異;DNA分子上若干堿基對的缺失,屬于基因突變。(3)關于變異的水平問題。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屬于分子水平的變化,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染色體變異屬于亞細胞水平的變化,光學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4)關于變異的“質”和“量”問題?;蛲蛔兏淖兓虻馁|,不改變基因的量;基因重組不改變基因的質,一般也不改變基因的量,但轉基因技術會改變基因的量;染色體變異不改變基因的質,但會改變基因的量或改變基因的排列順序??键c二分析染色體數目變異1觀察下圖雄果蠅染色體組成,概括染色體組的組成特點(1)從染色體來源看,一個染色體組中不含同源染色體。(2)從形態(tài)、大小和功能看,一個染色體組中所含的染色體各不相同。(3)從所含的基因看,一個染色體組中含有控制本物種生物性狀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復。2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判斷(1)如果生物體由受精卵(或合子)發(fā)育而成,其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該生物就稱為幾倍體。(2)如果生物體是由生殖細胞卵細胞或花粉直接發(fā)育而成,則無論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都稱為單倍體。3完善多倍體和單倍體育種(1)培育三倍體無子西瓜原理: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增加。過程(2)培育抗病高產植株原理: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減少,再用秋水仙素處理,形成純合子。實例:抗病高產植株(aaBB)的選育過程易錯警示與染色體數目變異有關的4個易錯提示(1)單倍體育種包括花藥離體培養(yǎng)和秋水仙素處理等過程,花藥離體培養(yǎng)只是單倍體育種的一個操作步驟。(2)通過細胞融合也可獲得多倍體,如二倍體體細胞和配子細胞融合可得到三倍體。(3)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并非只有一個染色體組因為大部分的生物是二倍體,所以有時認為單倍體的體細胞中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但是多倍體的單倍體中體細胞含有不止一個染色體組。(4)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的操作對象不同兩種育種方式都出現了染色體加倍情況:單倍體育種操作對象是單倍體幼苗,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是純合子;多倍體育種的操作對象是正常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3如圖是四種生物的體細胞示意圖,A、B中的字母代表細胞中染色體上的基因,C、D代表細胞中染色體情況,那么最可能屬于多倍體的細胞是()答案D解析根據題圖可推知,A、B、C、D中分別具有4個、1個、2個、4個染色體組。但有絲分裂過程的前期和中期,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而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相同的基因,則一對同源染色體可能具有相應的4個基因,如A。故最可能屬于多倍體的細胞是D。4從下圖ah所示的細胞圖中,說明它們各含有幾個染色體組。正確答案為()A細胞中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是h圖B細胞中含有二個染色體組的是e、g圖C細胞中含有三個染色體組的是a、b圖D細胞中含有四個染色體組的是c、f圖答案C解析其形態(tài)、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根據圖形判斷染色體組數有如下規(guī)律:在細胞內,形態(tài)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就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圖e,每種染色體含有4個,所以是四個染色體組。在細胞內,含有幾個同音字母,就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d圖中,同音字母僅有一個,所以該圖只有一個染色體組。由此我們可知:a、b圖含有三個染色體組,c、h圖含有二個染色體組,e、f圖含有四個染色體組,d、g圖含有一個染色體組。染色體組數量的判斷方法1據細胞分裂圖像進行識別判斷以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為標準,判斷題目圖示中的染色體組數。如下圖所示:(1)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體4條,生殖細胞中染色體2條,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該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2)為減數第一次分裂末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體2條,生殖細胞中染色體2條,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該細胞中有1個染色體組。(3)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體4條,生殖細胞中染色體2條,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該細胞中有2個染色體組。(4)為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8條,生殖細胞中染色體2條,每個染色體組有2條染色體,該細胞中有4個染色體組。2據染色體形態(tài)判斷細胞內形態(tài)相同的染色體有幾條,則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如下圖所示的細胞中,形態(tài)相同的染色體a中有3條、b中有2條、c中各不相同,則可判定它們分別含3個、2個、1個染色體組。3據基因型判斷控制同一性狀的基因出現幾次,就含幾個染色體組每個染色體組內不含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如圖所示:dg中依次含4、2、3、1個染色體組。4據染色體數/形態(tài)數的比值判斷染色體數/形態(tài)數的比值意味著每種形態(tài)染色體數目的多少,每種形態(tài)染色體有幾條,即含幾個染色體組。如果蠅該比值為8條/4種形態(tài)2,則果蠅含2個染色體組。考點三比較三種可遺傳變異1完善下表中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的比較變異類型基因突變基因重組(交叉互換)染色體變異(易位)結果產生新基因,新基因型只產生新的基因型基因排序改變等位基因分離時期減后期和減后期減后期和減后期減后期產生配子及種類AB、aB、ab;三種AB、ab、Ab、aB;四種AB、CB、ab;三種2填出變異類型與細胞分裂方式的關系變異類型細胞分裂方式基因突變可發(fā)生于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基因重組減數分裂染色體變異有絲分裂、減數分裂易錯警示與變異類型有關的辨析(1)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判斷:根據變異個體數量確定是否發(fā)生基因突變,如一群棕猴中出現一只白猴,一片紅花植株中偶爾出現一株白花,即可確定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若出現一定比例白猴或白花,則由于等位基因分離,配子經受精作用隨機結合產生的,但該過程不叫基因重組。(2)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判斷:染色體結構變異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蛲蛔兪恰盎蚪Y構”的改變,包括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基因突變導致“新基因”的產生,染色體結構變異未形成新的基因。(3)辨析染色體變異方式圖a為三體(個別染色體增加);圖c為三倍體(染色體組成倍增加);圖b和圖f皆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圖d和圖e皆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5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不能產生的變異是()ADNA復制時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導致基因突變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C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D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目變異答案B解析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都有DNA復制,在DNA復制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A項正確。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只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B項錯誤。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都可以發(fā)生,引起的變異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而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則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引起的變異為基因重組,C項正確。在有絲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可能發(fā)生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的分離異常,從而導致染色體數目的變異,D項正確。6據圖分析下列關于染色體交叉互換與染色體易位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圖甲圖乙A圖甲是交叉互換,圖乙是染色體易位B交叉互換發(fā)生于同源染色體之間,染色體易位發(fā)生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C交叉互換屬于基因重組,染色體易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D交叉互換與染色體易位在顯微鏡下都觀察不到答案D解析圖甲是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發(fā)生在四分體時期,屬于基因重組;染色體易位是指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條非同源染色體上引起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易位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1“三看法”判斷可遺傳變異的類型(1)DNA分子內的變異一看基因種類:即看染色體上的基因種類是否發(fā)生改變,若發(fā)生改變?yōu)榛蛲蛔?,由基因中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少所致。二看基因位置:若基因種類和基因數目未變,但染色體上的基因位置改變,應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或“倒位”。三看基因數目:若基因的種類和位置均未改變,但基因的數目改變則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或“缺失”。(2)DNA分子間的變異一看染色體數目:若染色體的數目發(fā)生改變,可根據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確定是染色體數目的“整倍變異”還是“非整倍變異”。二看基因位置:若染色體的數目和基因數目均未改變,但基因所處的染色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則應為染色體變異中的“倒位”。三看基因數目:若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不變,則為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交叉互換的結果,屬于基因重組。2基因片段與DNA片段的比較比較基因片段DNA片段改變若丟失1個堿基對基因突變若丟失1個基因染色體變異結果產生新的基因,導致基因種類增加,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和數量不變導致基因的數量和排列順序改變,但基因種類不變,即未產生新基因影響多害少利性一般是有害的,有的甚至會致死實驗十二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完善實驗原理、步驟和現象易錯警示與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有關的3個注意點(1)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是已被鹽酸殺死的細胞。(2)選材應選用能進行分裂的分生組織細胞,否則不會出現染色體數目加倍的情況。(3)對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原理的理解關鍵信息:低溫處理分生組織細胞、抑制紡錘體形成、染色體不能被拉向兩極、不能形成兩個子細胞。錯誤理解:將“抑制紡錘體形成”等同于“著絲點不分裂”,將低溫處理“分生組織細胞”等同于“任何細胞”。7下列關于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原理: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B解離:鹽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諾氏液都可以使洋蔥根尖解離C染色:改良苯酚品紅溶液和醋酸洋紅溶液都可以使染色體著色D觀察: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多數細胞的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答案C解析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的實驗原理:低溫處理植物分生組織細胞,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分離,從而產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核;卡諾氏液能固定細胞的形態(tài),而鹽酸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蔥根尖細胞解離;洋蔥根尖裝片中的細胞大部分處于有絲分裂間期,因此在顯微鏡下能觀察到染色體數目發(fā)生改變的只是少數細胞。8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洋蔥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溫室內誘導36 h,可抑制細胞分裂中染色體的著絲點分裂B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滌細胞固定過程中使用的卡諾氏液和解離細胞D經過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所有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都加倍答案C解析低溫誘導不會抑制染色體著絲點的分裂,而是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的兩極、細胞不能分裂成兩個子細胞;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染色,不能用于固定;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生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只有少數細胞,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看不到染色體,還有部分細胞有染色體,但可能是正常的有絲分裂。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中的試劑及其作用試劑使用方法作用卡諾氏液將根尖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0.51 h固定細胞形態(tài)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沖洗用卡諾氏液處理的根尖洗去卡諾氏液與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等體積混合,浸泡經固定的根尖解離根尖細胞,使細胞之間的聯系變得疏松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與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等體積混合,作為解離液解離根尖細胞蒸餾水浸泡解離后的根尖約10 min漂洗根尖,去掉解離液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把漂洗干凈的根尖放進盛有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使染色體著色序號錯因分析正確答案序號錯因分析正確答案忽視了染色體變異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和數目變異B、C、D、F忽視了易位能引起染色體上基因排列順序改變B、C對“交叉互換”與“易位”分辨不清易位、倒位對“交叉互換”與“易位”的區(qū)別理解不到位基因重組由于前問錯導致后問錯,即出現了前后相關聯的錯誤減數第一次分裂答案不全、不準確,關鍵是不理解從甲到E的發(fā)生過程自交或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再加倍題組一染色體變異1判斷正誤:(1)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換可引起基因重組(xx寧夏,5B)()(2)在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會由于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xx江蘇,22C)()(3)低溫抑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使子染色體不能分別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加倍(xx福建,3A改編)()(4)染色體組整倍性、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xx海南,19改編)()(5)三倍體植物不能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xx江蘇,23C)()答案(1)(2)(3)(4)(5)2(xx江蘇卷,14)某植株的一條染色體發(fā)生缺失突變,獲得該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體上具有紅色顯性基因B,正常染色體上具有白色隱性基因b(如圖)。若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中部分表現為紅色性狀。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A減數分裂時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yōu)锽B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3與4自由分離C減數第二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自由組合D減數第一次分裂時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叉互換答案D解析由于“缺失染色體的花粉不育”,若以該植株為父本,測交后代理論上應該全部表現為白色性狀。若出現部分紅色性狀,可能是圖示染色單體1或2上的基因b突變?yōu)锽,但這種可能性很小,故A項不是最合理的;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即使姐妹染色單體3與4分離,由于其缺失突變,產生的花粉也不育,因而B項不合理;減數第二次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不發(fā)生自由組合,因而C項也不合理;最可能的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四分體時期,由于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了交叉互換,基因B轉移到染色單體1或2上,D項最合理。3(xx海南卷,19)關于植物染色體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增加B染色體組非整倍性變化必然導致新基因的產生C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必然導致基因種類的變化D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答案D解析染色體組整倍性變化導致基因數量變化,不能導致基因種類增加;基因突變導致新基因的產生,染色體變異不能導致新基因產生; 染色體片段的缺失和重復導致基因數量增加和減少,不能導致基因種類變化;染色體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導致基因排列順序的變化,故D正確。4(xx江蘇卷,10)為解決二倍體普通牡蠣在夏季因產卵而出現肉質下降的問題,人們培育出三倍體牡蠣。利用普通牡蠣培育三倍體牡蠣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壓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個體B用被射線破壞了細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細胞,然后培育形成新個體C將早期胚胎細胞的細胞核植入去核卵細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個體D用化學試劑阻止受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釋放極體,然后培育形成新個體答案D解析水壓抑制受精卵第一次卵裂,使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發(fā)育成的個體為四倍體,不能形成三倍體;射線破壞精子細胞核,刺激卵細胞發(fā)育為新個體,為單倍體;早期胚胎細胞核移植入去核卵細胞中是克隆動物的培育過程,其結果形成的個體是二倍體;極體是單倍的,受精卵是二倍的,二倍的受精卵加上未釋放的單倍的極體的遺傳物質,發(fā)育成的個體恰好為三倍體。題組二與染色體變異有關的綜合題5(xx天津卷,4)玉米花藥培養(yǎng)的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二倍體植株。如圖是該過程中某時段細胞核DNA含量變化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b過程中細胞內不會發(fā)生基因重組Bcd過程中細胞內發(fā)生了染色體數加倍Ce點后細胞內各染色體組的基因組成相同Dfg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減半答案D解析在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及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再進行的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細胞只進行有絲分裂,有絲分裂過程不發(fā)生基因重組和同源染色體分離,A項正確,D項錯誤。縱坐標為細胞核DNA含量,cd段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在后期因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而導致染色體數加倍,B項正確。由于染色體復制后,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相同,所以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后形成的兩個染色體組的基因組成相同,故C項正確。6(xx海南卷,24)玉米糯性與非糯性、甜粒與非甜粒為兩對相對性狀。一般情況下,用純合非糯非甜粒與糯性甜粒兩種親本進行雜交時,F1表現為非糯非甜粒,F2有4種表現型,其數量比為9331。若重復該雜交實驗時,偶然發(fā)現一個雜交組合,其F1仍表現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產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種表現型。對這一雜交結果的解釋,理論上最合理的是()A發(fā)生了染色體易位B染色體組數目整倍增加C基因中堿基對發(fā)生了替換D基因中堿基對發(fā)生了增減答案A解析由純合非糯非甜粒與糯性甜粒玉米雜交,F1表現為非糯非甜粒,F2有4種表現型,其數量比為9331可知,玉米非糯對糯性為顯性,非甜粒對甜粒為顯性,且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F1的基因組成如圖1。在偶然發(fā)現的一個雜交組合中,由某一F1植株自交后代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種表現型可知,此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可能的原因是:該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發(fā)生了染色體易位。其F1的基因組成如圖2或圖3。故A選項較為合理,而B、C、D選項均不能對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7(xx山東卷,27)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如圖所示。(1)正常果蠅在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細胞內染色體組數為_,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是_條。(2)白眼雌果蠅(XrXrY)最多能產生Xr、XrXr、_和_四種類型的配子。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_。(3)用黑身白眼雌果蠅(aaXrXr)與灰身紅眼雄果蠅(AAXRY)雜交,F1雌果蠅表現為灰身紅眼,雄果蠅表現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紅眼與黑身白眼果蠅的比例為_,從F2灰身紅眼雌果蠅和灰身白眼雄果蠅中各隨機選取一只雜交,子代中出現黑身白眼果蠅的概率為_。(4)用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為親本雜交,在F1群體中發(fā)現一只白眼雄果蠅(記為“M”)。M果蠅出現的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環(huán)境改變引起表現型變化,但基因型未變;第二種是親本果蠅發(fā)生基因突變;第三種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請設計簡便的雜交實驗,確定M果蠅的出現是由哪一種原因引起的。實驗步驟:_。結果預測:.若_,則是環(huán)境改變;.若_,則是基因突變;.若_,則是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答案(1)28(2)XrYY(注:兩空順序可顛倒)XRXr、XRXrY(3)311/18(4)M果蠅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分析子代的表現型.子代出現紅眼(雌)果蠅.子代表現型全部為白眼.無子代產生解析本題綜合考查了減數分裂、伴性遺傳、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及變異類型的鑒定等知識。正常果蠅有4對同源染色體,其中一對為性染色體,另外三對為常染色體。(1)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與正常體細胞中相同,果蠅屬于二倍體,細胞內有2個染色體組;經減數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半,但由于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離,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所以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中染色體數是8條。(2)白眼雌果蠅(XrXrY)的卵原細胞在進行減數分裂產生配子的過程中,由于性染色體有三條,所以會出現聯會紊亂現象,這樣最多可形成Xr、XrXr、XrY、Y四種配子。若讓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交配,則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見下表: 配子配子 XrXrXrXrYYXRXRXr(紅眼)XRXrXr(死亡)XRXrY(紅眼)Y(3)根據題中提供的信息,aaXrXrAAXRYF1,F1中雌果蠅的基因型是AaXRXr,雄果蠅的基因型為AaXrY,F2中灰身紅眼黑身白眼(3/41/2)(1/41/2)31。F2中灰身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2/3AaXRXr、1/3AAXRXr,灰身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為:2/3AaXrY、1/3AAXrY,它們隨機交配后,子代中出現黑身白眼(aaXr_)的概率為2/32/31/41/21/18。(4)根據題中的信息,可讓M果蠅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若為環(huán)境改變引起的,則不會改變M果蠅的正常遺傳,即.若子代出現紅眼(雌)果蠅,則是環(huán)境改變引起的。.若M果蠅是因基因突變引起,則后代會全部表現為白眼。.若是因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引起的,該雄果蠅的基因型為XrO,表現為不育,則無子代產生。【組題說明】考點題號錯題統計錯因分析染色體結構變異1、2、3染色體組及染色體數目變異4、8、10染色體變異及綜合類5、6、7、9變異的應用12、13、14、16低溫誘導染色體數目變化的實驗11、151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中兩條染色體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選項的結果中,不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是()答案C解析圖中的字母代表基因,A項基因的缺失引起的變異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B項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C項基因的數目或順序沒有變化,而是產生其等位基因,故屬于基因突變(b突變?yōu)锽);D項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倒位。2下圖中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的幾種變異類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圖甲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B圖乙是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C圖丙表示生殖過程中的基因重組D圖丁表示的是染色體的數目變異答案D解析圖甲中染色體發(fā)生了倒位;圖乙中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圖丙中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缺失。3普通果蠅的第3號染色體上的三個基因按猩紅眼桃色眼三解翅脈的順序排列(StPDI);同時,這三個基因在另一種果蠅中的順序是StDIP,我們把這種染色體結構變異方式稱為倒位。僅這一倒位的差異便構成了兩個物種之間的差別。據此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倒位和同源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一樣,屬于基因重組B倒位后的染色體與其同源染色體完全不能發(fā)生聯會C自然情況下,這兩種果蠅之間不能產生可育后代D由于倒位沒有改變基因的種類,所以發(fā)生倒位的果蠅的性狀不變答案C解析倒位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倒位后的染色體與其同源染色體在大部分的相應部位還存在同源區(qū)段,依然可能發(fā)生聯會;兩個物種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不能產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染色體結構變異會改變生物的性狀。4下圖中字母代表正常細胞中所含有的基因,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可以表示經過秋水仙素處理后形成的四倍體西瓜的體細胞的基因組成B可以表示果蠅體細胞的基因組成C可以表示21三體綜合征患者體細胞的基因組成D可以表示雄性蜜蜂體細胞的基因組成答案A解析秋水仙素處理后的結果為染色體數目加倍,基因數目也加倍,而圖細胞的基因型為AAAa,不能表示經秋水仙素處理后的細胞的基因組成;果蠅為二倍體生物,可表示果蠅體細胞的基因組成;21三體綜合征患者多出1條第21號染色體,可以表示其基因組成;雄性蜜蜂是由卵細胞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為單倍體,可以表示其體細胞的基因組成。5科研人員人工繁殖的一母所生的老虎中,其在大小、形態(tài)等方面有一定差異,造成這些變異的類型及其本質原因是()A基因重組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片段的交叉互換或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B基因突變DNA分子中堿基對的替換、增添或缺失C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中某一片段的缺失、重復、倒位或易位D染色體數目變異染色體數目的增加或減少答案A解析一母所生老虎在大小、形態(tài)等方面出現的變異應屬于基因重組。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屬于基因重組?;蛑亟M的細胞學基礎是在性原細胞的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6下列情況中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的第21號染色體有3條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了相應部位的交叉互換染色體數目增加或減少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自由組合染色體上DNA的個別堿基對的增添或缺失A BC D答案D解析是染色體數目變異中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是基因重組;是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包括個別染色體的增減和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減;是染色體數目變異中染色體組成倍地減少;是基因重組;是基因突變。7圖1顯示出某物種的三條染色體及其上排列著的基因(如圖中字母所示)。試判斷圖2中列出的(1)、(2)、(3)、(4)中的變化依次屬于下列變異中的()染色體結構變異染色體數目變異基因重組基因突變A BC D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相關內容:由圖可知:(1)染色體缺失了O、B、q三個基因,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2)是一對同源染色體,與圖示相比,bQ和Bq之間發(fā)生交換,所以是基因重組;(3)是M突變?yōu)閙,所以是基因突變;(4)是兩條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片段交換,所以是染色體結構變異。8如圖表示某植物正常體細胞中染色體的組成,下列各項中可以表示該植物基因型的是()AABCd BAaaaCAaBbCcDd DAaaBbb答案B解析圖中相同的染色體有4個,該植物體細胞中含有4個染色體組,則同源染色體上相同位置上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應有4個,故B正確。9已知Y染色體上有一個睪丸決定基因,它有決定男性第二性征的作用。甲、乙兩病人染色體組成均為44XX,卻出現了男性的第二性征,經鑒定,其父母均正常,兩病人染色體上均含有睪丸決定基因,甲的位于X染色體上,乙的位于常染色體上。甲、乙兩病人產生變異的機理分別是()A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B基因突變、基因重組C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D基因重組、基因重組答案A解析形成精子時,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體X、Y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間進行交叉互換,結果位于Y染色體上的睪丸決定基因被交換到X染色體上,所以染色體組成為44XX的人就出現了男性的第二性征,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是基因重組的一種,所以甲產生變異的機理是基因重組。而乙是減數分裂過程中Y染色體的部分片段移接到了常染色體上,導致Y染色體上的睪丸決定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所以乙的變異機理是染色體變異中的易位。10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馬和驢雜交的后代騾高度不育,是單倍體B對六倍體普通小麥的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長成的植株中的細胞中含三個染色體組,是三倍體C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的植株不一定是純合的二倍體D二倍體番茄和二倍體馬鈴薯的體細胞融合后形成的雜種植株含兩個染色體組答案C解析騾無繁殖能力,體內有兩個染色體組,是二倍體。經花藥離體培養(yǎng)而成的個體,其發(fā)育的起點是配子而不是受精卵,所以培育成的個體不是三倍體,而是單倍體。單倍體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可能是純合的二倍體,也可能是四倍體等。二倍體番茄和二倍體馬鈴薯的體細胞融合后形成的雜種植株含四個染色體組。11下列有關“低溫誘導洋蔥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A低溫會抑制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B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固定和解離后的漂洗液都是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D在高倍顯微鏡下可以觀察到細胞從二倍體變?yōu)樗谋扼w的過程答案A解析低溫誘導洋蔥染色體數目變化的機理是低溫能夠抑制分裂時紡錘體的形成,導致染色體數目加倍;改良苯酚品紅染液的作用是對染色體進行染色;固定后的漂洗液是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解離后的漂洗液是清水,目的是洗去多余的鹽酸;經解離后細胞已經死亡,不能觀察到細胞從二倍體變?yōu)樗谋扼w的過程。12如圖為利用純合高稈(D)抗病(E)小麥和純合矮稈(d)染病(e)小麥快速培育純合優(yōu)良矮稈抗病小麥(ddEE)品種的示意圖,下列有關此圖的敘述錯誤的是()A過程的主要目的是讓控制不同優(yōu)良性狀的基因組合到一起B(yǎng)過程中發(fā)生了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C過程依據的主要生物學原理是細胞增殖D過程中要用到一定濃度的秋水仙素溶液答案C解析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yǎng),其依據的原理是細胞的全能性。13科學家們用長穗偃麥草(二倍體)與普通小麥(六倍體)雜交培育小麥新品種小偃麥。相關的實驗如下,請回答有關問題:(1)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F1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數為_。長穗偃麥草與普通小麥雜交所得的F1不育,其原因是_,可用_處理F1幼苗,獲得可育的小偃麥。(2)小偃麥中有個品種為藍粒小麥(40W2E),40W表示來自普通小麥的染色體,2E表示攜帶有控制藍色色素合成基因的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若其丟失了長穗偃麥草的一個染色體,則成為藍粒單體小麥(40W1E),這屬于_變異。為了獲得白粒小偃麥(1對長穗偃麥草染色體缺失),可將藍粒單體小麥自交,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產生兩種配子,其染色體組成分別為_,這兩種配子自由結合,產生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麥的染色體組成是_。(3)為了確定白粒小偃麥的染色體組成,需要做細胞學實驗。取該小偃麥的_作實驗材料,制成臨時裝片進行觀察,其中_期的細胞染色體最清晰。答案(1)4無同源染色體,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秋水仙素(2)染色體數目20W和20W1E40W(3)根尖或芽尖有絲分裂中解析長穗偃麥草為二倍體,普通小麥為六倍體,兩者雜交產生的后代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組數為134(個)。雜交得到的子一代高度不育,原因是子一代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無法進行同源染色體聯會,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用秋水仙素處理子一代,可使子一代染色體數目加倍,成為可育品種。丟失了長穗偃麥草的一個染色體后成為藍粒單體小麥,此變異為染色體數目變異。小偃麥根尖和芽尖細胞有絲分裂比較旺盛,故可以選擇根尖或芽尖作為觀察小偃麥染色體組成的實驗材料。有絲分裂中期的染色體形態(tài)比較固定,數目比較清晰,此時期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的最佳時期。14家蠶是二倍體生物,含56條染色體,ZZ為雄性,ZW為雌性。幼蠶體色中的有斑紋和無斑紋性狀分別由號染色體上的A和a基因控制。雄蠶由于吐絲多、絲的質量好,更受蠶農青睞,但在幼蠶階段,雌雄不易區(qū)分。于是,科學家采用如圖所示的方法培育出了“限性斑紋雌蠶”來解決這個問題。請回答:(1)家蠶的一個染色體組含有_條染色體。(2)圖中變異家蠶的“變異類型”屬于染色體變異中的_。由變異家蠶培育出限性斑紋雌蠶所采用的育種方法是_。圖中的限性斑紋雌蠶的基因型為_。(3)在生產中,可利用限性斑紋雌蠶和無斑紋雄蠶培育出可根據體色辨別幼蠶性別的后代。請用遺傳圖解和適當的文字描述選育雄蠶的過程。答案(1)28(2)結構變異雜交育種aaZWA(3)如圖文字說明:后代中有斑紋的均為雌蠶,應淘汰;無斑紋的為雄蠶,應保留。解析(1)二倍體家蠶體細胞中有56條染色體,其生殖細胞中有28條染色體,則其一個染色體組含有28條染色體。(2)由圖示可知,家蠶的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由變異家蠶培育出限性斑紋雌蠶利用的是雜交育種。圖中的限性斑紋雌蠶的基因型是aaZWA。(3)可以用限性斑紋雌蠶和無斑紋雄蠶雜交,其后代中無斑紋的都是雄蠶,有斑紋的都是雌蠶。15某同學在做“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實驗時,將大蒜根尖隨機分為12組,實驗處理和結果如下表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組別實驗處理及處理時間染色體數目加倍的細胞所占的百分比(%)組10 36小時0組272小時0組396小時0組42 36小時5組572小時20組696小時24組74 36小時12組872小時30組996小時43組106 36小時0組1172小時0組1296小時0(1)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溫會使細胞分裂過程中_的形成受阻,從而使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加倍而細胞不分裂。低溫處理與秋水仙素處理相比,具有_等優(yōu)點。(2)實驗中選擇大蒜根尖_區(qū)細胞進行觀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處的細胞分裂比較_,在顯微鏡下觀察,此處細胞的特點表現為_。(3)實驗過程中需要用_對大蒜根尖細胞的染色體進行染色。(4)由實驗結果可知,_的條件下,加倍效果最為明顯。答案(1)紡錘體操作簡單、安全無毒(2)分生旺盛呈正方形,排列緊密(3)堿性染料(或醋酸洋紅或龍膽紫)(4)4 、96小時解析(1)低溫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實現染色體數目的加倍;用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目加倍,操作較為煩瑣,且秋水仙素有毒,而低溫誘導操作簡單,安全無毒。(2)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且分裂較為旺盛,故觀察時應選擇根尖分生區(qū)細胞。(3)染色體可以被堿性染料(如醋酸洋紅、龍膽紫等)著色。(4)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溫度為4 的條件下處理96小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效果最佳。16果蠅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但其形態(tài)、大小卻不完全相同。如圖為果蠅X、Y染色體同源和非同源區(qū)段的比較圖解,其中A與C為同源區(qū)段。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已知在果蠅的X染色體上有一對基因H、h,分別控制的性狀是腿部有斑紋和腿部無斑紋?,F有純種果蠅若干,請通過一次雜交實驗,確定H、h基因在X染色體上的位置是A區(qū)段還是B區(qū)段。實驗步驟:選用純種果蠅作為親本,雌性親本表現型為_,雄性親本表現型為_。用親本果蠅進行雜交。觀察子代果蠅的性狀并統計記錄結果。結果分析: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_,則此對基因位于A區(qū)段;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_,則此對基因位于B區(qū)段。(2)一野生型雄果蠅與一個白眼(隱性)基因純合的雌果蠅雜交,子代中發(fā)現有一只雌果蠅具有白眼表現型,你如何利用上述果蠅判定這一結果是由一個點突變造成的,還是由缺失突變造成的。(提示:白眼基因位于B區(qū)段,缺失純合或異配性別的伴性基因缺失致死)雜交方法:_。結果和結論:_;_。答案(1)實驗步驟:腿部無斑紋腿部有斑紋結果分析:腿部有斑紋腿部無斑紋(2)雜交方法:讓子代的白眼雌果蠅與野生型父本回交結果和結論:若回交后代雌雄比例為11,則由一個點突變造成若回交后代雌雄比例為21,則由缺失突變造成解析(1)選擇雌性親本表現型為腿部無斑紋、雄性親本表現型為腿部有斑紋進行雜交,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腿部有斑紋,則此對基因位于A區(qū)段;若子代雄果蠅表現為腿部無斑紋,則此對基因位于B區(qū)段。(2)如果子代的白眼雌果蠅是由一個點突變造成的,其與野生型父本回交后,后代的雌雄比例為11。如果子代的白眼雌果蠅是由缺失突變造成的,其與野生型父本回交后,后代雌果蠅都會得到父本正常的X染色體,不會出現缺失致死現象,后代雄果蠅中有一半含發(fā)生缺失突變的X染色體,表現缺失致死現象,最終導致雌雄比例為21。教師備課資源1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比較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概念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體細胞中含2個染色體組的個體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的體細胞中含3個或3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染色體組2個3個或3個以上不確定(是正常體細胞染色體組數的一半),1至多個發(fā)育起點受精卵受精卵配子自然成因正常有性生殖未減數的配子受精,合子染色體數目加倍單性生殖(孤雌生殖或孤雄生殖)形成過程植株特點正常果實、種子較大,生長發(fā)育延遲,結實率低植株弱小,高度不育舉例幾乎全部動物、過半數高等植物香蕉、馬鈴薯、普通小麥、八倍體“小黑麥”雄蜂,玉米、小麥的單倍體2無子西瓜培育過程中果實各部分染色體分析 果實類型比較項目第一年所結果實第二年所結果實果實位置四倍體植株上三倍體植株上果皮染色體組數43種皮染色體組數43種子中染色體組數3無3無子西瓜和無子番茄辨析比較項目無子西瓜無子番茄培育原理染色體變異生長素促進果實發(fā)育無子原因三倍體植物在減數分裂中同源染色體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而無子未受粉,胚珠內的卵細胞沒有經過受精,所以果實中沒有形成種子無子性狀能否遺傳能,結無子西瓜的植株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后,所結西瓜仍是無子不能,結無子番茄的植株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后,所結番茄有子所用試劑秋水仙素生長素-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輪復習 第七單元 第22講 染色體變異教案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一輪 復習 第七 單元 22 染色體 變異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2688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