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2課 社會習俗的演變學案 北師大版.doc
《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2課 社會習俗的演變學案 北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2課 社會習俗的演變學案 北師大版.doc(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社會習俗的演變 學校 班級 姓名 學號 二 次 備 課 一、教學要求 基本要求:剪辮放足、服飾的變化、禮儀的革新。 提升要求:清末民初中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變化的原因,體現(xiàn)文明是人類 社會發(fā)展的方向。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剪辮放足、服飾的變化、禮儀的革新。 教學難點:清末民初中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三、教學設計 【情景導入】 【自主學習】 1.剪辮放足:1912年, 頒布 ,要求留有發(fā)辮者,限期剪去辮子,做中華民國的 。鑒于纏足對婦女的害處,晚晴許多有識之士發(fā)動了 、 的運動。維新運動時期, 、 等創(chuàng)立不纏足會。辛亥革命后,孫中山下令各省 ,推動了 。 2.服飾的變化:清末男子傳統(tǒng)為 ,鴉片戰(zhàn)爭后, 的傳入。到民國初年 開始流行,并在 成為男士在正式場合的首選服裝。孫中山改進西裝,設計出 。晚晴女子傳統(tǒng)服裝為 , 是滿族女子的日常服裝。民國初年,民國婦女對傳統(tǒng)旗袍加以改進, 成為當時最時髦的女裝。 3.禮儀的革新:民國政府廢除“大人、老爺”等前清官場稱呼,規(guī)定職員一律改稱 ,民間普通稱呼改為“ ”或“ ”。 民國初期,許多地區(qū)參酌 ,簡化了 ,創(chuàng)造出 。 【合作探究】 清末民初中國的社會生活發(fā)生變化的原因? 四、課堂小結 五、教學要求題 【基本要求題】 1.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法令,廢除“大人、老爺”等前清官場稱呼,規(guī)定民國政府職員之間一律改稱職務,民間普通稱呼改為“先生”或“君”。這體現(xiàn)了 ( ) A.自由思想 B.平等思想 C.博愛思想 D.互助思想 2.社會習俗變化深刻反映了時代變遷,右圖所示服裝開始出現(xiàn)于 ( ) A.鴉片戰(zhàn)爭時期 B.洋務運動時期 C.戊戌變法時期 D.辛亥革命后 3.在魯迅《阿Q正傳》中,有一段描述錢太爺?shù)拇髢鹤蛹羧マp子硬氣全家震動的情節(jié),后來政府規(guī)定全國男子限期剪掉辮子。頒布這一剪辮令的目的是 ( ) A.講究衛(wèi)生 B.革除舊俗 C.提高國民素質 D.追求平等 4.民國初年,最時髦的女裝是 A.寬袍大袖 B.中山裝 C.旗袍 D.裙子 5.《申報》報道民國時期一場婚禮:“梳一東洋頭,披件西式衣……宣讀婚約,互換戒指,才一鞠躬,即攜手而歸,無儐相催請跪拜起立之煩?!边@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 A.大眾傳媒的普及 B.男女實現(xiàn)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響 D.封建思想的根除 【提升要求題】 6.服飾、稱呼的演變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進程。仔細觀察下列圖片中的服飾和稱呼變化: 圖A_________時期 長袍馬褂 圖B_________時期 西服與旗袍 請回答: (1)判斷圖A、圖B反映的時代。 (2)圖A、圖B服飾、稱呼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請解釋其原因。 5.填表:清末民初中國人民的社會生活發(fā)生變化 發(fā)式 服飾 禮節(jié) 稱謂 腳形 1911年以前 1911年以后 六、教學反饋-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江蘇省句容市八年級歷史上冊 第22課 社會習俗的演變學案 北師大版 江蘇省 句容市 年級 歷史 上冊 22 社會 習俗 演變 北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505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