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 (新版)新人教版.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章 機械運動 一、選擇題 1. 張亮同學乘坐公交車上學,發(fā)現(xiàn)路邊樹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選擇的參照物是( ) A.路邊樹木B.遠處高山C.公路路面D.他自己 【答案】D 【解析】 :張亮同學乘坐公交車上學時,他以他自己為參照物時,他與路邊的樹木的相對位置在不斷發(fā)生變化,所以他看到路邊的樹向后運動;遠處高山、公路路面與路旁的樹木沒有位置變化,以遠處高山、公路路面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是靜止的,參照物不能選擇被研究的物體本身,故D正確. 故選D. 【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要看這個物體與所選參照物之間是否有位置變化.若位置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運動的;若位置沒有變化,則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是靜止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選不同的參照物,描述物體運動的結果會不同.參照物雖然是任意選取,但要本著方便的原則,一般選地面或地面上靜止的物體為參照物. 2.下列物理事實中,與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無關的是( ) A.接力賽跑時運動員間進行交接接力棒B.靜止在空中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 C.空中加油機在空中給殲擊機加油D.我家到學校的距離是2km 【答案】D 【解析】 :A、接力賽進行交接接力棒時,兩運動員的相對速度應相等,用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A不符合題意; B、同步衛(wèi)星靜止在空中,是因為其相對于地球是靜止的,用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B不符合題意; C、在空中加油機給殲擊機加油,兩機應相對靜止,用到了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C不符合題意; D、家到學校的距離是2km,沒有涉及到運動和靜止的問題,所以符合題意. 故選D. 【分析】掌握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物體的運動和靜止都是性對于參照物而言的,并注意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在實際中的應用. 3.下列現(xiàn)象中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 A.一江春水向東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騰D.流星似劍 【答案】B 【解析】 :A、一江春水向東流,是說水是流動的,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B、心潮澎湃,是人的心理活動,不是機械運動; C、海水奔騰,是說海水不斷向前運動,相對于地面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D、流星似箭,是說流星相對于天空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屬于機械運動. 故選B. 【分析】在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4.從地球向月球發(fā)射一束激光信號,經(jīng)過月球返回地球約需2.56s,那么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 ) A.3.84105KmB.3.84108KmC.7.68105KmD.7.68108Km 【答案】A 【解析】 :激光經(jīng)過的路程為:s=vt=3108m/s2.56s=7.68108m 故地球到月球間的距離為:7.68108m2=3.84108m=3.84105km. 故選:A. 【分析】地球向月球發(fā)射一束激光信號,經(jīng)過月球返回地球.此時激光經(jīng)過的路程是地球和月球之間路程的兩倍,故要求地球到月球的距離,用公式s=vt求出激光經(jīng)過的路程后還要除以2. 5.自行車是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為了方便市民,我縣在縣城不同位置設立了自行車停取處.一天,小明用卡取自行車上學,如圖所示.在行駛途中,他說自己是“靜止”的,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 A.公路兩旁的房屋B.他騎的自行車C.公路兩旁的樹木D.對面駛來的車 【答案】B 【解析】 : A、小明相對于公路兩旁的房屋,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 B、小明相對于自己所騎的自行車,位置沒有變化,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 C、小明相對于公路兩旁的樹木,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 D、小明相對于對面駛來的汽車,位置不斷變化,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分析】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需要看它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 6.詩句“不疑行船動,唯看遠樹來”中“遠樹來”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山峰B.遠樹C.河岸D.行船 【答案】D 【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本題研究的是樹的運動狀態(tài),“遠樹來”說明樹處于相對運動狀態(tài),那么它與所選參照物之間的位置應該發(fā)生了變化. 【解答】以行船為參照物,行船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遠處的樹和行船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樹是運動的,所以會感到“遠樹來”. 故選D. 【點評】此題中“不疑行船動”和“唯看遠樹來”兩句研究的對象不同,所選的參照物也不相同,應注意區(qū)分,這樣才能正確理解和掌握參照物的選擇和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辨別之間的關系. 7.一列火車長600m,勻速通過長1200m的山洞,從火車完全通過山洞共用1min,火車行駛的速度是( ?。? A.20m/sB.30m/sC.10m/sD.無法確定 【答案】B 【解析】 :火車通過山洞所經(jīng)過的距離S=S車+S洞=600m+1200m=1800m, 所以火車行駛的速度V===30m/s. 故選B. 【分析】已知火車完全通過山洞所用的時間,火車通過山洞所經(jīng)過的距離等于車長加山洞長,根據(jù)公式V=可求火車行駛的速度. 8.關于運動的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自轉是以太陽為參照物 B.以正在空中加油的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是運動的 C.平時我們描述物體的運動,一般是以地面為參照物的、 D.參照物就是不動的物體 【答案】C 【解析】 地球相對地軸位置在不斷變化,是地球在自轉,A不符合題意; 飛機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機為參照物,加油機與受油機之間的位置沒有生變化,加油機是靜止的,B不符合題意; 平時說話不提參照物,往往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C符合題意; 參照物可任意選擇,既可以是運動的物體,也可以是靜止的物體,具體選哪一種物體為參照物,是以研究問題的方便而定的,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分析】物體的運動或靜止是相對于參照物而言的,對應參照物,有位置變化就是運動的,一般選取地面上不動的物體為參照物. 9.一般中學生的步行速度大約是( ?。? A.40km/hB.100m/hC.80m/minD.5m/s 【答案】C 【解析】 :因為人步行時1秒鐘大約能走1m,所以人步行的速度大約是1.2m/s. 故四個選項中最接近1.2m/s的是80m/min. 故選C. 【分析】根據(jù)人步行的速度大約為1m/s;然后將各個選項的答案都換算為以m/s為單位的數(shù)據(jù);比較即可得出正確答案. 10.曉燕在學校春季運動會百米賽跑中以16s的成績獲得冠軍。測得她在50m處的速度是 6m/s,到終點時的速度為7.5m/s,則全程內的平均速度是( ) A.6m/B.6.25m/C.6.75m/D.7.5m/ 【答案】B 【解析】 曉燕的百米平均速度:===6.25m/s; 故選B. 【分析】由題意可知曉燕百米賽的路程與運動時間,由平均速度公式可以求出她的平均速度.本題考查了求曉燕的百米平均速度,是一道基礎題;要求平均速度只要找出路程與所對應的運動時間,代入平均速度公式計算即可,解題時不要受題干所說的兩個速度的影響,題中所提的速度為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無關. 11.關于誤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測量都有誤差B.誤差是可以避免的 C.誤差就是測量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D.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避免誤差 【答案】A 【解析】 A、任何測量都有誤差,只是誤差大小不同,A符合題意 B、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盡量減小,B不符合題意; C、誤差與錯誤是不同,誤差不可避免,錯誤可以避免,C不符合題意; D、選用精密的測量儀器,改進實驗方法,認真細致地測量,只能減小誤差,不能避免誤差,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分析】由于測量的人和工具,造成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改進測量的方法、使用精密的測量工具,可以減小誤差. 12.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時間之比是3:2,則它們的速度之比是( ) A.4:9B.9:4C.1:1D.2:3 【答案】A 【解析】 已知:s甲:s乙=2:3,t甲:t乙=3:2, 那么它們的速度之比v甲:v乙=? 故選A。 【分析】先列出時間與路程的比例,再根據(jù)速度公式就可算出它們的速度之比?!? 二、填空題 13.如圖所示,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物體的長度為________cm. 【答案】1mm;2.36(2.34、2.35、2.37都對) 【解析】 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12.00cm對齊,右側與14.36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14.36cm-12.00cm=2.36cm 故答案為:1mm;2.36(2.34、2.35、2.37都對) 【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刻度尺讀數(shù)的掌握情況??潭瘸叩恼_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尺要沿著所測長度,不利用磨損的零刻線;(3).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在精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測量結果由數(shù)字和單位組成。 14.娟娟在體育考試中參加100m測試,以娟娟為參照物,則終點計時員是 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她的測試成績?yōu)?2s,則她的平均速度為運動; ________km/h. 【答案】運動;30 【解析】 :(1)娟娟在體育考試中參加100m測試,以娟娟為參照物,終點計時員與小麗之間的位置不斷發(fā)生變化,因此終點計時員是運動的;(2)她的平均速度:v= = = m/s= 3.6km/h=30km/h. 故答案為:運動;30. 【分析】(1)在研究機械運動時,被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不斷改變,物體是運動的;如果物體的位置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沒有改變,則物體是靜止的;(2)已知路程和時間,利用v= 可求其平均速度. 15.在物理學中,對不同事物進行比較,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理量 . 要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需要引入________,該物理量的定義方法是________定義法 . 【答案】速度;比值 【解析】 物理學中用速度來表示物體的運動快慢;速度的定義:運動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所以是比值定義法 . 故答案為:速度;比值 . 【分析】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可以根據(jù)路程與時間的比值得出 . 16.整個宇宙都是由________的物質組成的,絕對________的物體是沒有的,平常我們所說的運動或靜止是________的,物理學中把________叫做機械運動. 【答案】運動;靜止;相對;物體位置的變化 【解析】【分析】整個宇宙都是由運動的物質組成的,絕對靜止的物體是沒有的,平常我們所說的運動或靜止是相對的,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相對運動. 故答案為:運動;靜止;相對;物體位置的變化. 17.(1)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體________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是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________. (2)如圖所示,是因慶閱兵式上空中梯隊飛越天空門廣場的情景,呈“口”字形展開的戰(zhàn)斗機群,好長一段時間隊形不變,蔚為壯觀.其中蘊含很多物理知識,隊形不變時,飛機之間相對________(運動/靜止);觀禮人聽到的飛機是通過________傳播而來,隨著飛機運離聽到的聲音響度________(變大/不變/變?。? 【答案】 位置??; 參照物 ; 靜止 ; 空氣??; 變小 【解析】 :(1)物體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人們判斷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總是選取某一物體作為標準,這個作為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2)因為各飛機間保持相對位置不變,因此以彼此為參照物,它們都是靜止的;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人群聽到的聲音是空氣傳播而來的,隨著飛機遠離聽到聲音的響度變?。? 故答案為:(1)位置;參照物;(2)靜止;空氣;變?。? 【分析】(1)平時所說的運動在物理學中稱為機械運動,即物體位置發(fā)生了改變叫做機械運動,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事先選定的物體,叫做參照物.平時所說的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都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 (2)隊形不變,表明各飛機之間的相對位置沒有發(fā)生改變,因此靜止; 聲音是靠周圍的介質進行傳播的; 把人耳能感覺到的聲音的強弱成為響度,與物體振動幅度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同時響度還和距離聲源的距離有關,即距離聲源越近,響度越大;距離聲源越遠,響度越小. 18.飛機在10min內飛行了180km,它的速度是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答案】1080;300 【解析】 飛機飛行的速度 ; . 故答案為:1080;300. 【分析】速度是用來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國際單位是m / s ;常用單位是km/h,兩者的換算關系為1m / s=3.6km/h. 19.森林動物運動會中龜兔賽跑,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________認為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由于兔子麻痹輕敵中途睡了一覺,裁判員通過比較________判定 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物理學中用________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其計算公式為________ 【答案】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平均速度; 【解析】 :比賽開始后,“觀眾”通過比較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判斷跑在前面的兔子運動快. “裁判員”通過比較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所用時間的長短,判定最先到達終點的烏龜運動得快. 物理學中用平均速度表示運動快慢的程度,計算公式為v=. 故答案為: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平均速度,v=. 【分析】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三種: (1)在時間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路程的長短,路程長的運動的快; (2)在路程相同的情況下比較運動時間的長短,運動時間短的運動的快; (3)在運動時間和路程都不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單位時間內通過路程長的運動的快,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為v=. 20.暑假時,小明和爸爸到杭州旅游,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 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爸爸駕車帶小明去感受大橋的風采,如果小車內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________km/h,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需________h,爸爸問小明:“為什么我看到橋兩邊的路燈都往后退呢?”小明說:“這是因為你選擇了________為參照物.” 【答案】80;0.45;乘坐的車 【解析】 : 由汽車的速度表的表盤的指針位置可知,此時汽車的速度為80千米/時. 橋長:s=36km,速度:v=80km/h, 所以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t= = =0.45h, 爸爸看到路燈向后退,說明所選取的參照物在向前運動,故可以選取乘坐的車為參照物. 故答案為:80;0.45;乘坐的車. 【分析】利用表盤上指針的位置可以確定汽車的運動速度. 根據(jù)橋長和車速,利用公式:t= 即可求得汽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 利用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結合參照物的選取,即可確定選取的參照物. 三、實驗探究題 21.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時間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時刻: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 ________進行測量的.所用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________(填“陡”或“緩”)些. (3)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 SBC=________ cm,tBC=________ s,vAC=________ m/s. (4)比較速度大小:vAB________vAC(選填>,<,=). 【答案】(1)v=?;刻度尺;秒表 (2)緩 (3)5.0;1;0.033 (4)< 【解析】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時間內的路程與這段時間的比值,計算公式為v=? , 實驗中要用刻度尺測量路程,用秒表測量時間. (2)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緩一些. (3)由圖知,sBC=5.0cm tBC=15:35:23﹣15:35:22=1s sAC=10.0cm=0.1m tAC=15:35:23﹣15:35:20=3s 則vAC==0.033m/s. (4)由圖知,sAB=5.0cm=0.05m,tAB=15:35:22﹣15:35:20=2s, 則vAB=?=0.025m/s, vAC=0.033m/s. 所以,vAB<vAC . 故答案為:(1)v=;刻度尺;秒表;(2)緩;(3)5.0;1;0.033;(4)<. 【分析】(1)根據(jù)公式v=, 要測出速度,應測量出小車運動的距離和時間,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若要計時方便,應讓下車下滑速度慢些,運動的時間長些; (3)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cm,sBC為小車在B、C兩點前端刻度值之差;tBC由B、C兩點的時刻之差求出; 要計算出vAC , 需確定AC的長度和時間,用公式v=計算. (4)從表中得出小車通過AB的距離和時間,利用v=計算出vAB , 然后與vAC比較可得. 22.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shù)字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所示,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 (1)本實驗的實驗原理為________. (2)小車從位置甲開始沿直線運動到位置丙為止,通過的距離是________cm. (3)小車從位置甲出發(fā)開始計時,到位置乙時,所用時間如數(shù)字鐘所示,小車從甲到乙所用時間是________. (4)小車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小車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為________m/s. 【答案】(1)v= (2)90.00 (3)2s (4)0.13;0.16 【解析】 解:(1)本實驗測量平均速度采用的是一種間接測量法,通過測量小車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然后根據(jù)速度公式計算平均速度,所以這個實驗的原理是v= ;(2)由圖可知,甲到丙的距離,s=90.00cm;(3)由圖可知,甲到乙的時間,t′=6s﹣4s=2s;(4)由圖知t乙丙=6:10﹣6:06=4s,s乙丙=64cm,s甲乙=26cm, v甲乙= = =13cm/s=0.13m/s; v乙丙= = =16cm/s=0.16m/s; 故答案為:(1)v= ;(2)90.00;(3)2;(4)0.13;0.16. 【分析】(1)在測平均速度實驗中所采用的是一種間接測量法,原理是速度的計算公式;(2)各段的路程已知,由時鐘可求出小車的運動時間,兩時鐘示數(shù)之差是物體的運動時間;已知小車的路程及對應的運動時間,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車各段的平均速度. 四、解答題 23.百米賽跑過程中的某時刻甲、乙兩運動員的位置如圖所示. (1)兩運動員中,________的速度較快,因為在相等的時間內該運動員________較大. (2)乙運動員的成績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_m/s. 【答案】(1)乙;路程 (2)10 【解析】 :(1)由圖可知,甲、乙兩人同時從起點出發(fā),在相同時間內,乙通過的距離比甲長,所以乙的速度快.(2)百米賽跑的路程S=100m,所以平均速度為v= = =10m/s.故答案是:(1)乙;路程.(2)10. 【分析】(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相同時間內,比較運動距離的長短;二是通過相同的距離,比較用時長短.(2)平均速度可以利用公式v= 來計算. 24. 某物理興趣小組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1m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 (1)讀出小車從A運動到C經(jīng)過的路程SAC=________cm. (2)若小車從A運動到C所用的時間為3秒,則小車經(jīng)過AC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c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3)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使斜面坡度較________(選填“大”或“小”). (4)小車從斜面頂端滑到底端的過程中,其能量轉化情況是________ 【答案】(1)10.00 (2)3.3 (3)小 (4)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解析】 : (1)由圖知,小車通過AC的路程為sAC=10.00cm; (2)所以小車通過AC的平均速度為vAC==≈3.3cm/s; (3)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較小; (4)小車從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滑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小車所處的高度逐漸降低,其重力勢能逐漸減?。坏俣仍絹碓娇?,其動能越來越大,小車的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故答案為:(1)10.00;(2)3.3;(3)??;(4)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 【分析】(1)由圖讀出小車通過AC的路程; (2)已知AC的路程和小車通過AC的時間;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車經(jīng)過AC的平均速度; (3)若要計時方便,應使所用的時間長些; (4)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質量、被舉的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勢能就越大. 25.有一根直鋁管,小菊在一端敲了一下,青青在另一端聽到兩聲響,時間間隔0.3s,請幫他們算出鋁管長.(已知聲音在鋁管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m/s) 【答案】解:①因為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快,所以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由鋁管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 ②設聲音在鋁管中的傳播時間為t1 , 則在空氣中的傳播時間為t2=t1+△t, ∵v= ,且聲音在鋁管中和空氣中傳播的距離相等, ∴聲音傳播的距離: s=v1t1=v2(t1+△t), ∴聲音在鋁管中的傳播時間: t1= = ≈0.022s, 所以鋁管的長度: s=v1t1=5000m/s0.022s=110m. 答:鋁管的長度為110m. 【解析】【分析】①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要比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快,所以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由鋁管傳來的,第二次是由空氣傳來的;②聲音在鋁管中和空氣中傳播的距離是相同的,根據(jù)公式v= 求出鋁管的長度. 26.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飲酒后駕車的應急反應時間是未飲酒時的2~3倍.反應時間是指司機從看到意外情況到踩剎車需要的這段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如圖所示,某人酒后駕駛轎車沿馬路直線行駛,車頭中央距馬路邊沿3m,車在到達某位置時,發(fā)現(xiàn)一人正從路邊出發(fā)闖紅燈過人行橫道,此時汽車的速度為15m/s,距離人的行走路線為30m,若該司機的反應時間為1.2s,剎車后汽車由于慣性還要繼續(xù)行駛,再經(jīng)過1s剛好駛到人的行走路線. (1)求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勻速行走,該車的寬度為1.8m,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答案】解: (1)因為司機的反應時間是1.2s,且這段時間肉保持15m/s的原速前進; 根據(jù)v=?可得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 s車=v車t反=15m/s1.2s=18m; (2)汽車從A點到行人的行走路線用時: t總=t反+t=1.2s+1s=2.2s; 在這段時間內,行人行走的路程: s人=v人t總=1.5m/s2.2s=3.3m; 由于車存在一定的寬度,汽車會撞上行人. 答:(1)這輛汽車的反應距離是18m; (2)通過計算可知汽車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解析】【分析】(1)已知司機的反應時間和汽車行駛的速度,根據(jù)公式s=vt可求汽車的反應距離; (2)已知反應時間和剎車制動時間,求出人在這段時間內經(jīng)過的路程,再與車的寬度相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一章 機械運動單元測試題 新版新人教版 2018 2019 學年 年級 物理 上冊 機械運動 單元測試 新版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870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