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四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教案3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四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教案3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四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教案3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doc(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一、教材依據(jù) 人民教育出版社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語文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第二單元《<孟子>選讀》四、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二、設(shè)計思路 根據(jù)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及高考語文考試說明對高中文言文教與學的要求,結(jié)合建構(gòu)主義理論,在設(shè)計時,以學生為主體,教學過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落實“以學定教、先學后導”理念,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選文重點的實詞、虛詞及文言特殊句式,讀懂文章內(nèi)容,通過學生小組合作交流、誦讀鑒賞、討論探究并展示,在探究時,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xiàn)代的觀念恰當評價孟子與民同樂思想及其現(xiàn)代價值,從中汲取生存智慧,在展示時,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精髓,努力展示孟子思想的深度、高度、特色,與現(xiàn)實和人生結(jié)合,引導學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樹立憂患意識,先憂后樂,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總結(jié)升華,使學生樂觀向上,走向未來。 《先秦諸子選讀》不是知識型課程,而是通過向?qū)W生講授先秦諸子的一些經(jīng)典選文,啟發(fā)學生陶冶身心、涵養(yǎng)德性,增強學生閱讀和分析文言文的基本功,提高對我國古代文化優(yōu)良傳統(tǒng)的認識,體會其中蘊涵的中華民族精神,促使學生正確認識、把握社會、人生問題,《〈孟子〉選讀》為教材第二單元,是學生在學習第一單元《〈論語〉選讀》后,對儒家學說已經(jīng)有了一定了解,而《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是在學完《民為貴》后,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第二個方面:與民同樂。至此,孟子民本思想完整呈現(xiàn),即民貴君輕和與民同樂,這兩方面都是從維護統(tǒng)治者如何實施仁政著眼的,但在今天,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學大師,要努力用歷史的眼光和現(xiàn)代視角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孟子思想的精華,引導學生學會古為今用、學以致用和立身處世,用先哲的睿智解決學生可能遇到的人生現(xiàn)實問題。這樣,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就尤為重要。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點。 2.準確翻譯一些重要句子 。 方法與途徑: 1.主要學習第1則選文和第3則選文。 2.誦讀課文,對照注釋,參考譯文,借助工具書,梳理課文內(nèi)容。 情感與評價: 1.引導學生理解孟子與民同樂的民本思想,把握孟子“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2.整體感知孟子思想的進步性,引導學生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樹立憂患意識,先憂后樂,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樂觀向上,走向未來。 現(xiàn)代教學手段的運用:制作多媒體PPT課件,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走近孟子,具體形象理解“與民同樂”、“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 四、教學重點:主要學習第1則和第3則,掌握文言實詞、虛詞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點,準確翻譯重點句子。體會對比說理及其作用。 五、教學難點:用歷史的眼光和現(xiàn)代視角恰當評價孟子思想的進步性,如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立身處世,解決遇到的人生現(xiàn)實問題。 六、教學準備: 利用網(wǎng)絡(luò)搜集中國儒學及孟子有關(guān)圖片、著作及評價資料,配以適當?shù)拿駱?,制作PPT課件,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形象理解孟子其人其事,準確認識評價孟子“與民同樂”、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思想的現(xiàn)代價值。 把學生分成8個學習小組,組長負責,課前自主預習,要求課堂上學生組內(nèi)、全班充分展示,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七、教學過程: 導入示標: 播放PPT課件 凝重的音樂聲中,展示總理表情圖片1和2: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抵達地震災區(qū)指揮抗震救災工作。這是溫總理在北川中學救援現(xiàn)場,疲憊的身軀,有力的揮手,沙啞而高大的聲音:當前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盡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的努力。讓世界震撼,讓災區(qū)人民深受鼓舞,讓全國人民增強了戰(zhàn)勝地震災害的決心和勇氣! 展示文字材料: 1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正遇傣族新年潑水節(jié),他便穿著傣家人服飾與邊疆各族人民共同歡慶民族節(jié)日。他一邊跳舞一邊潑水,潑出的吉祥之水,幸福之水,成為黨和政府關(guān)心少數(shù)民族和邊疆各族人民的永恒見證。 歷史的見證,溫馨的回憶,樂民之樂,憂民之憂,先憂后樂,親民的總理人民記,人民的好總理人民愛。那么,作為先哲的孟子又是如何看待“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呢? ㈠、自主學習: 1.背景提示:孟子是繼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學大師,生活于戰(zhàn)國前期,主張性善論,主張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樂業(yè)。孟子以辯才出名,其民本思想表現(xiàn)為主張民貴君輕、與民同樂。 孟子繼承并發(fā)展了孔子所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把孔子的“仁”學發(fā)展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仁學的發(fā)展,其核心是以民為本,統(tǒng)治者必須施仁政,取得民心。這一思想在文藝領(lǐng)域里,就是要求君王“與民同樂”。 2.解題:“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是《孟子梁惠王下》中“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的緊縮,是孟子對對統(tǒng)治者的告誡,希望他們記得天下萬民的憂與樂,“樂民之樂,憂民之憂”集中體現(xiàn)了孟子“與民同樂”思想。 3.學生展示預習成果(組內(nèi)展示) ⑴讀準字音: 王語暴(y) 庶幾(sh jǐ) 獨樂樂,與人樂樂 (yu l) 疾首蹙頞(c ) 羽旄之美(mo) 朝儛(wǔ) 放于瑯琊(fǎng y) 秋省斂而助不給 (xǐng jǐ) 睊睊( jun) 作慝(t) 徵招(zhǐ sho ) ⑵歸納文言知識點: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釋詞義。 ① 今之樂由古之樂 (“由”通“猶”,如同。) ②可得聞與(“與”通“歟”,語氣詞。) ③直好世俗之樂耳(“直”通“只”,只是。) ④時日害喪(“害”通“曷”,何。) ⑤予及女偕亡(“女”通“汝”,你。) ⑥畜君者(“畜”通“慉”,喜歡,喜愛。) ⑦景公說 (“說”通“悅”,高興。) 2)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 ①王語暴以好樂 (語:告訴。好:喜歡,愛好。) ② 王變乎色曰(色:臉色。) ③今王鼓樂于此 (今:假如,如果。) ④經(jīng)之營之(經(jīng)、營:都有測量、度量的意思。) ⑤庶民攻之(攻:制造。) ⑥遵海而南(遵:沿著。) ⑦秋省斂而助不給(?。阂暡臁=o:不足。) ⑧為諸侯度(度:法度,準則。) ⑨民乃作慝 (慝:邪惡。) ⑩師行而糧食(師:眾人。) 3)歸納詞類活用現(xiàn)象。 ①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樂:名詞活用為動詞,娛樂。) ②與少樂樂,與眾樂樂 (少、眾:形容詞活用為名詞,少數(shù)人、多數(shù)人) ③今王鼓樂于此(鼓:演奏。) ④吾王庶幾無疾病與(疾?。好~活用為動詞,患病、得疾病。) ⑤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王:名詞活用為動詞,稱王。) ⑥庶民子來(子:名詞作狀語,像兒子一樣。) ⑦而民歡樂之(歡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歡樂。) ⑧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憂: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為歡樂,以……為憂愁。) ⑨出舍于郊(舍:名詞活用為動詞,居住。) 4)例舉文言句式。 ①判斷句: 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 無非事者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巡狩者,巡所狩也 ②賓語前置句: 好樂何如 何以能鼓樂也 何以能田獵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吾何修而可以比于先王之觀也 吾王不游,吾何以休? 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③介詞短語后置(狀語后置)句: 王語暴以好樂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 今王鼓樂于此 今王田獵于此 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吾欲觀于轉(zhuǎn)附、朝儛 ④被動句: 暴見于王 他日,見于王曰 朝儛 ⑤省略句 不若與人 5)簡要概括第1-3則主要意思。 明確: 第1則:通過正反對比,孟子主張國君應“與民同樂”,實行“仁政”的思想。 第2則:表述池沼苑囿之樂,即君主賢明,才會享受真正的快樂。 第3則:國君應該以天下人之樂為樂,以天下人之憂為憂。 2.學生質(zhì)疑預習時的知識障礙,師生互動,小組合作解決疑惑,排除障礙。 如:今之樂由古之樂也,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 3.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特點。(組內(nèi)交流,第1-3則) 4.對各組展示和朗讀適當點評。 ㈡、引領(lǐng)探究: 1.師生研讀第1則 1)第三組展示第1則朗讀,學生扮演莊暴、齊宣王、孟子真情朗讀,其他組聆聽,第五組點評。 2)翻譯下列句子:(組內(nèi)交流) (1)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 (2)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4)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5)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6)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3)研討:(分組討論并指定學生展示) 問題① 孟子是如何調(diào)控與齊宣王談話的氣氛,使談話順利進行? 明確:一開始,齊宣王把自己與孟子對立起來,“王變乎色”,是因為齊宣王喜歡世俗之樂,而儒家學者把音樂分為兩類:一類是先王之樂(古代圣賢之君的音樂),即雅樂,一類是世俗之樂,即俗樂,儒家推崇的是先王之樂,齊宣王喜歡世俗之樂,感到自己不正派而慚愧,所以變了臉色。而孟子卻說“今之樂由古之樂”, 這話是承接齊宣王的“先王之樂”與“世俗之樂”而言的,但更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這當中孟子已經(jīng)改變話題,改變了原來的概念。于是,出現(xiàn)了四個概念:“先王之樂”、“世俗之樂”、“今之樂”、“古之樂”。這使孟子轉(zhuǎn)換了話題,為齊宣王鉆進自己的圈套作好了準備。至此,孟子就已經(jīng)完成了化被動為主動的轉(zhuǎn)移。要指出的是,孟子為了緩和談話氣氛所用的手段,并沒有改變自己原來對音樂的立場,卻把談話引入了自己想說的領(lǐng)域。 問題②體會孟子與齊宣王談話中的兩層鋪墊的作用。 明確:文中孟子和齊宣王的精彩對話有兩次,這兩層鋪墊就是孟子的兩次提問和齊宣王的兩次回答,孟子的兩問是“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和“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齊王的兩次回答“不若與人”和“不若與眾”,說這話的前提是齊宣王忍不住主動地說“可得聞與?”,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闡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確,一是蓄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重談話氣氛,誘導齊宣王在思想上趨向自己與民同樂的觀點。 問題③:孟子在文中描繪的悲慘圖景和太平景象兩幅畫面,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在文中,孟子描繪了人民個個“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的悲慘圖景悲慘圖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國君身體健康的太平景象,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說教。通過描寫,形象說理,我們在議論文寫作中可以借鑒使用。正反對比說理,表明國君要與民同樂,揭示主旨:“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孟子所謂同樂,不是說王跟百姓一同欣賞音樂或者一同打獵,而是說以百姓之樂為樂,而百姓亦以王之樂為樂。 點撥:孟子和齊宣王的一番對話,最大的妙處在于他沒有糾纏于先王之樂和世俗之樂,也沒有極力推薦先王之樂或批評世俗之樂,而是力圖把齊宣王引向與民同樂。這是更根本的,因為一個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真的能與百姓同樂,以百姓之樂為樂,以百姓之憂為憂。那么,就能成就王業(yè)了,恐怕百姓也就不會向國君提更高的要求了。 2.師生研讀第2則 1)學生齊讀第2則 2)交流討論: “ 王在靈囿,幽鹿攸伏。幽鹿濯濯 ,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軔魚躍?!闭f明什么? 明確:說明“賢者而后樂此”,與民同樂(池沼苑囿之樂)。 3.師生研讀第2則 1)學生默讀第3則 2)翻譯下列語句。 ⑴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⑵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⑶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⑷吾王不豫,吾何以助? ⑸于是始興發(fā)而補不足。 3.師生研讀第3則 問題①:引用“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為諸侯度?!弊饔檬鞘裁矗? 明確:說明古時候國君出游都是國家大事,是為了百姓,急百姓之所急,百姓也殷切盼望國軍出游,為諸侯樹立榜樣。和下文形成鮮明對比。 問題②:本則選文運用對比手法有何特點? 明確:為了引出“與民同樂”的觀點,文章不僅用了兩幅畫面,而且使用了對比的手法。當然,這里主要是慘景圖和樂景圖的對比,這個對比在用法上有一個特點,即分兩步采用分述的方式進行,慘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反面的結(jié)論“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樂景圖的描繪,引出的是正面的結(jié)論“此無他,與民同樂也。”這種兩步分述的對比法也是不同于一般對比的,在學習時要注意借鑒。 4.討論探究:(各組討論,組內(nèi)交流,各組選1名代表,全班展示) ①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認為解讀經(jīng)典有兩種方法:抓住經(jīng)典的核心思想 ,和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相結(jié)合。那么,請問文中這三則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明確:與民同樂,也就是 “樂民之樂” “憂民之憂”。 在孟子的那個時代,統(tǒng)治者不會去建筑一個公園,和老百姓共用、共享,不會一起游樂。有的只是帝王的宮室。這宏偉的建筑,老百姓根本不能入宮,更別說去宮內(nèi)游玩。夏朝開始帝王世襲,帝王和百姓的享受、游樂根本不同,帝王為了雄霸天下不惜發(fā)動戰(zhàn)爭,而孟子能勸導有野心的國君與民同樂,這種主張和精神是難能可貴的,有其進步性,其思想和人格可以穿越時空,給我們諸多啟示,從中汲取營養(yǎng),構(gòu)建我們健全的人格,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正如王立群教授在解讀孟子時所言,人只有通過超越自我,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才能塑造自己的強勢人格,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社會價值。這也讓我們明白學習的最終目標不是在高考時能取得多少分,而是要從課本中汲取智慧,在閱讀中陶冶情操,同作者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生命的共鳴與融合。 孟子主要是對統(tǒng)治者提出要求,維護統(tǒng)治階級利益,默許了統(tǒng)治者的一些政治特權(quán),但他也表達了對廣大老百姓的深切關(guān)懷。今天,我們有必要把他的與民同樂思想發(fā)揚光大,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什么職業(yè),不管什么位置,都要借鑒孟子思想的精華。 ②易中天教授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如果同時具有孔子提倡的愛心、孟子的正義、墨子的實踐、韓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莊子的慧、荀子的自強,就一定能成為領(lǐng)袖?!? 我們今天所學的孟子的“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其思想的高度,足以讓我們后人敬畏。然而孟子的論辯說理的藝術(shù),也常讓我們佩服不已。結(jié)合文本具體討論《孟子》經(jīng)常運用的說理手法。 舉例說明,結(jié)合已學課文,如比喻、對比、排句等。 ③品讀選文:分組交流,寫出體會。 要求:確定一個中心話題,圍繞核心思想,不偏離文本,與社會現(xiàn)實結(jié)合,交流辯論,言之有理,古為今用,結(jié)論有哲理或勸戒意義。 ④孟子與民同樂思想的影響。 明確:孟子的與民同樂思想實際上是他仁政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體現(xiàn)了君主對老百姓的仁愛之心,而老百姓也會反過來關(guān)心和尊敬君主,即統(tǒng)治者要有推己及人的情懷,“飽而知人之饑,暖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勞”,關(guān)心百姓,體恤百姓,關(guān)心民生疾苦。一句話,就是要“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唯有“樂民之樂者”、“憂民之憂者”才能達到“民亦樂其樂”、“民亦憂其憂”。 歐陽修借《醉翁亭記》和《豐樂亭記》,表達了與民同樂的真正意義,體現(xiàn)“處江湖之遠”之時的一種胸襟與氣度——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范仲淹則在《岳陽樓記》中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憂后樂進一步提升豐富了“與民同樂”思想。 ㈢、訓練檢測: 閱讀選文,回答問題。 文王之囿 齊宣王問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孟子對曰:“于傳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猶以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兔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臣聞郊關(guān)之內(nèi)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則是方四十里為阱于國中。民以為大,不亦宜乎?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B) A、文王之囿。囿:養(yǎng)禽獸種花木的園子。古時稱苑囿。 B、方七十里,有諸? 諸:“之于”的合音合義。 C、雉兔者往焉,雉:雉,野獸。 D、不亦宜乎? 宜:應該。 2)翻譯下列句子: ⑴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猶以為大,何也? 譯文:我的捕獵場才方圓四十里,可百姓還覺得太大,這是為什么呢?” ⑵臣始至于境,問國之大禁,然后敢入。 譯文:我剛到達(齊國的)邊境時,問清國家的重要的禁令以后,才敢入境。 3)概述本則選文的主要意思。 明確:主題仍是“與民同樂”,以“民以為小” 和“民以為大”作對比,不在于論證文王之囿究竟多大,而在于說明文王與民同樂。 ㈣、總結(jié)升華: 1.孟子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材料一:孟子的民本思想,可以給我們今天的國家治理提供借鑒,幫助我們理解“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以人為本,情為民所系,權(quán)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治國理念,面對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經(jīng)濟、擴大就業(yè)機會的政策,保民生,促發(fā)展,使老百姓活得有尊嚴。 材料二:2008年中國春運期間遭遇特大冰雪災害,中國國家領(lǐng)導人親赴抗災前線,引起境外媒體強烈反響。法新社報道“中國國家主席寒冬下礦井”;《星島日報》報道“總理冒險‘闖’災區(qū)”;美聯(lián)社報道“英雄輩出補天裂”;《明報》報道“人間真情融冰雪”。此外,境外媒體對在這次抗災中出現(xiàn)的許多普通人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給予高度評價。(據(jù)新華網(wǎng)) “主席下礦井,總理闖災區(qū)?!泵鎸μ鞛模瑖抑飨\濤、國務(wù)院總理溫家寶身先士卒抗災,在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心中樹立了良好的愛民親民形象,表現(xiàn)出強大的人格魅力,不但感動中國,也感動了世界! 材料三:當年在延安時,毛澤東主席就經(jīng)常和其他中央領(lǐng)導人以及國際友人到魯藝與學生、群眾一起跳舞,而且每逢節(jié)日常常與群眾聯(lián)歡扭秧歌。而西雙版納潑水節(jié)的聞名就是因為它與一個共和國偉人的名字——周恩來密不可分。這種黨與民同樂、心手相連的真情,也將銘記史冊、傳遍世世代代。 材料四:新中國成立60周年聯(lián)歡晚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多位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走進聯(lián)歡隊伍,和群眾一起手拉手和著歡快的節(jié)拍跳起了舞蹈。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共產(chǎn)黨人經(jīng)常深入群眾之中,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并在重大慶典活動中與老百姓一起歌之舞之,贊美祖國,高唱時代,暢想未來,才是真正的與民同樂。國慶盛典,一個偉大時代的見證!與民同樂就是和諧社會的生動體現(xiàn)! 2. 從孟子思想的精華中,汲取智慧,學以致用。 2011年江西高考語文作文題: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災患),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慚愧)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孟子盡心下》) 孟子認為君子有“三樂”,其實,這也應當成為我們今天崇尚的人生之樂。請選擇“三樂”中的一樂作文。 3.作為亞圣,作為儒學大師,孟子的思想歷經(jīng)幾千年,依舊顯示其理性的光芒,它能增長我們的見識,開啟我們的智慧,涵養(yǎng)我們的德性,砥礪我們的人格,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我們沒有理由不品讀,而“樂民之樂,憂民之憂”的憂樂觀和憂患意識更能激勵我們立志求索,肩負責任,完成使命! 八、教學反思: 《先秦諸子選讀》為高中語文選修課,不是單純知識型課程,而是通過一些諸子大家的經(jīng)典選文,引導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從中汲取智慧,思索人生,快樂生存。而孟子的與民同樂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但又不是單純的樂,而是憂樂結(jié)合,憂之后的樂,那才真的是樂其樂。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文本,通過討論探究,結(jié)合實際,尤其是我國國情和學生自己成長歷程,在展示中,讓學生具體深刻理解“與民同樂”的精髓,真正快樂而有責任的搞好學業(yè),立志求索,完成使命! 由于課堂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的交流展示積極主動,有些學生古文化基礎(chǔ)好,課堂也有精彩的生成,比如有些學生認為與民同樂也表現(xiàn)孟子的審美意識,及共同美感,那是一種和諧生存理念,認識也許不全面,但至少結(jié)合文本進行了一定探究,這種鉆研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由此我想,語文的文化論著類選修課一定要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繼承并發(fā)揚古代文化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以文化尋根的心境敬畏、崇尚先秦經(jīng)典,繼而引領(lǐng)學生走向一個深度和高度,建立一種信念,涵養(yǎng)德性,汲取智慧,使學生學會生存,規(guī)劃自己的美麗人生,快樂向上,承擔責任。 當然,由于是選修課,學生文言文基礎(chǔ)有差異,在品讀時,對選文的文言知識點不能忽略,以此加強學生文言文閱讀、分析的基本功。 以學定教,先學后導的教學理念使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雙主作用更突出,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加大課堂容量,這使孟子的思想精華得以充分體現(xiàn)。今后還應該在如何使課堂各環(huán)節(jié)有效上想辦法,多思索,進一步提高效率,提升素養(yǎng)。 附:板書設(shè)計 ㈠、自主學習 導入示標 背景展示 ㈡、引領(lǐng)探究: 1.研讀第1則 2.研讀第2則 3.研讀第3則 4、討論探究 ㈢、訓練檢測: ㈣、總結(jié)升華:現(xiàn)代意義 學以致用 肩負責任 完成使命-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先秦諸子選讀 2018-2019學年高中語文 第二單元 樂民之樂,憂民之憂教案3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 2018 2019 學年 高中語文 第二 單元 教案 新人 選修 先秦 諸子 選讀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629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