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新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新教案(三篇)》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新教案(三篇)(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創(chuàng)新教案(三篇)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案 【教學設計A】 〖創(chuàng)意說明〗 把“故宮博物院”搬進我們的課堂,在互聯(lián)網時代已不是神話。利用制作精美、知識準確的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幫助教學,一定會比“僅憑教師一張嘴,任你天花亂墜”的講析更快捷更高效。 〖教學步驟〗 一、上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瀏覽“故宮博物院總說”,導人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明確課文內容的側重點:本文雖名為“故宮博物院”,作者卻按下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文化、藏品、文物不表,只集中筆墨介紹了故宮建筑群,意在讓讀者對故宮有一大體了解。 2、了解課文大致內容:故宮的概況(位置、歷史、價值)、全貌(外形、面積、規(guī)模),故宮建筑群的特點(規(guī)模宏大、形體壯麗、建筑精美、布局統(tǒng)一 ),故宮的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宮、御花園)。 3、初步感知課文結構:先介紹故宮建筑群的特點,然后具體解說各建筑的位置、作用、特點,并從不同方面印證故宮建筑群的總特征,最后總說贊嘆。 三、點擊“紫禁城游覽”之“故宮導引”,重尋作者行蹤 1、對照課文,從四條游覽線路中選擇最貼近作者行蹤的一條(“兩小時游覽”路線圖)進行參觀。 2、師生一起理清課文說明順序:沿著由南到北的中軸線推進,同時將線路上的建筑物分成幾個部分,總體、個別介紹相結合,有時還輔以方位詞,給人清晰鮮明的印象。 3、對照“兩小時游覽”路線圖,逆向解說故宮:假如從神武門出發(fā),沿中軸線由北而南行至午門,你將如何導游? 四、點擊“故宮導引”,零距離接近故宮 1、閱讀課文后,點擊你感興趣的故宮建筑,查閱相關資料(有文字介紹,有相關圖像)。 2、點擊作者重點介紹的故宮建筑──太和殿,借助網上介紹和課文內容向大家解說這一建筑的特點、作用,體會作者詳寫太和殿的目的。 引導學生透徹理解寫太和殿的文字: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統(tǒng)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觀氣勢雄偉、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處處飾以龍形,且建于中軸線上,最全面、最突出地體現(xiàn)了故宮的本質特征,即處處反映出以皇帝為中心、皇權至上的特點。 3、故宮的設計貫穿了“君權神授”的思想,這一思想是如何體現(xiàn)于建筑之中的,說說你的理解。 引導學生重新回到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上來,此問可從建筑布局、襯托性建筑、內部陳設和裝飾等方面來理解。 4、你還想知道故宮哪些方面的情況,根據自己的喜好瀏覽相關知識。 五、有人說“建筑是凝動的音樂”,也有人說“建筑是無言的史詩”,這些話語似乎都在暗示我們,建筑有深厚的文化淵源。有什么樣的文化背景,就會有什么樣的建筑。你能從建筑與文化(亦或文化的一個分支)、建筑與人之類的話題中確定一個探究主題,展開一次研究性學習嗎? 【教學設計B】 〖創(chuàng)意說明〗 教無定法,但教要常新。教學內容固定、寫法程式化的說明文,我們更要力求以“變”的方式打破說明文“不變”的格局,使不變的知識、課文、課堂因“變”而妙趣橫生。本設計力圖實現(xiàn)這一點。變種方法學課文,變些順序說故宮,變個角度寫故宮,三步都緊緊依托課文但又不拘泥于課文,充分體現(xiàn)學說明文重在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觀書上彩圖,初識故宮建筑群的龐大繁復,導人課文。 二、變種方法學課文 1、方法介紹: 圖文對照法,顧名思義就是把圖片與文字對照起來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其突出特點是直觀──把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形象的圖片,給人鮮明的印象。這種方法適于學習介紹復雜建筑群的說明文。 2、教師示例: 介紹“我們的學?!薄? 3、學法實踐: 對照課文畫出故宮的平面示意圖(亦可結合課后練習第一題完成)。 三、變個順序說故宮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紹故宮,你將這樣說(由遠及近的順序)…… 2、假如逆作者的路線圖而行,你將這樣介紹沿途的建筑(移步換景的方法)…… 3、假如按不同功用將故宮的建筑分組,你可以逐次介紹(由主及次的邏輯順序)…… 四、變個角度寫故宮 1、作者從大處寫故宮建筑群的布局,我從小處寫故宮建筑的特色: 寫故宮里的彩繪,故宮里形形色色的門、殿頂、角樓,故宮里的龍飾、風圖,故宮里的漢白玉欄桿、圓雕鰲頭、銅獅、銅龜、銅鶴…… 2、作者重點寫故宮的建筑,我重點寫故宮的文化:寫故宮的建筑藝術,故宮的歷史變遷,故宮的珍奇藏品,故宮的文獻價值,故宮人的生活…… 注:“變”教課文只是一種方式,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出很多的“變:的內容和形式,上面只是一個例子。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北京天壇 天壇位于北京天安門的東南。始建于明成祖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壇,此處就專為祭祀上天和祈求豐收的場所,并改名為“天壇”。 天壇的建筑設計十分考究,“圜丘”“祈谷”兩壇同建在一個園子內。圜丘壇在南部,是祭天神的地方。祈谷壇在北部,是祈求豐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觀念,認為天地的結構是“天圃地方”,因此天壇圍墻平面南部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為圓形,象征天象,此墻俗稱天地墻。天壇的主體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軸線上,“圜丘”“祈谷”兩壇也在這條中軸線上,各個單體建筑之間用墻相隔,并由一座長360米、寬30米的石橋相連。 天壇的主體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這里舉行祭天儀式,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祈年殿呈圓形,直徑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圓殿,寶頂鎏金,碧藍琉璃瓦蓋頂;殿內九龍藻井極其精致,富麗堂皇,光彩奪目。“大殿結構十分獨特,不用大梁和長檁,檐頂以拄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圍兩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別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時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層漢白玉石臺上,使大殿產生出高聳云端的巍峨氣勢。 齋宮在西天門內,是皇帝祭天前沫浴齋戒的地方。齋宮外圍有兩重“御溝”,四周以回廊163間環(huán)繞。正殿月臺上有齋戒銅人亭和時辰牌位亭。銅人手持齋戒牌,傳說是仿照唐代名臣魏征的形象鑄造的。東北角的鐘樓內高懸著明成祖永樂帝在位時制造的一口太和鐘,皇帝祭天時,從齋宮起駕,開始鳴鐘,到皇帝登上圜丘壇,鐘聲即止。祭祀典禮結束時鐘聲再起,宏亮的鐘聲為祭祖典禮大壯聲威。 天壇共占地270萬平方米,規(guī)模宏偉,富麗堂皇,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它以嚴謹?shù)囊?guī)劃布局,奇特的建筑結構,瑰麗的建筑裝飾著稱于世,不僅在中國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也是世界建筑藝術的珍貴遺產。 使用建議:“不看故宮和天壇,不算到北京。”故宮和天壇都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筑,兩座建筑都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都體現(xiàn)出我國古代建筑的極高成就。此文可給學生作為擴讀材料,拓寬知識積累,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案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識記重點字詞;掌握本文的說明順序與說明方法。 能力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掌握說明古建筑的一般順序,同時了解故宮在中國歷史上的獨特的地位。 教育目標:教育學生珍視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歷史與現(xiàn)實價值,同時樹立一種大文化觀,珍視自己的身邊文化載體,同時學會保護鑒賞一切人類的文化成果。 〖重點、難點〗 “能力目標”。 〖方法〗 啟發(fā)式、討論式?教學媒體: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二分鐘演講;教師念優(yōu)秀文章 二、導語:學生講解自己游覽故宮的所見所聞導入 三、識記重點字詞 四、整體感知 學生快速閱讀全文,然后根據課文內容的介紹,按照說明的順序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本文的說明順序具有以下特點: 1、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建筑物。 2、總說和分說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手法。 根據課下查閱的關于故宮的各種資料,與全班同學更加詳實地了解故宮的特點。 五、揣摩品味 本文大體按照游覽的順序,由南到北逐次并詳略得當?shù)亟榻B了故宮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全文流露出作者對祖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產生的自豪感。 快速朗讀全文,仔細閱讀文中介紹太和殿中的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六、教師總結 1、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2、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布置作業(yè):學生查閱有關資料,更詳細的了解故宮的建筑以及布局,然后采用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 第二課時 1、學生分組交流所查的資料 2、上臺交流 3、學生評價 4、教師總結 課后記:本課需要圖文學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被動接受永遠不及主動學習,因此教師應該在課前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性,力求學生通過課外學習達到更好學習課內知識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故宮博物院》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積累“磬、攢、鰲頭、琉璃、藻井、蟠龍、中軸線、金鑾殿”等詞語,掌握它們的讀音和詞義。 ⑵ 了解祖國傳統(tǒng)的建筑藝術,了解故宮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和偉大成就。 ⑶ 了解方位詞在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標: ⑴ 整體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學習按照空間順序說明復雜事物的寫作思路。 ⑵ 體會本文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說明事物的寫法,學以致用,初步學寫說明文。 3、德育目標: 故宮博物院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創(chuàng)造力的集中體現(xiàn)。學習它,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fā)他們進一步發(fā)揚民族的創(chuàng)造精神,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 1、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探究作者的說明技巧。 2、以太和殿為例,體會本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 【教學難點】 揣摩語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繪多姿多彩的龍的用意。 【教學方法】 1、討論法和點撥法相結合: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閱讀,提醒學生注意方位詞的運用。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理清課文說明順序當不成問題。 2、圖示法: 刪繁就簡,一張醒目的方位示意圖便濃縮了全文的說明內容。 3、延伸拓展法: 標新立異,轉換立足點口頭介紹故宮,內化課文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 多媒體、故宮掛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重點研討太和殿相關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體會文章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說話訓練,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訓練學生按一定順序介紹建筑物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多媒體顯示“故宮”全景錄像。 故宮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的建筑藝術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是中國數(shù)千年宮殿建筑藝術的總結性杰作,讓我們隨著作者去參觀故宮,去感受故宮的宏大壯麗和精美絕倫吧! 設計(二): 故宮,是我國古代宮殿建筑藝術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198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今天,讓我們順著作者的指引去參觀故宮博物院,去見識它那宏大壯麗的規(guī)模與層次井然的布局。 二、檢查預習,組織學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宮”為話題進行交流,營造學習氛圍 1、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有關故宮的圖片和資料。圖片交由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展示給全體同學,資料由各位同學朗讀或用自己的話介紹。學生提供的資料可能包括故宮的修建經過、規(guī)模、作用、地位和與故宮有關的重大史實,介紹這些資料,有助于學生熟悉說明對象,為理解課文作準備。 2、請游覽過故宮的同學談談見聞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攝的照片,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或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初步感知文意。 教師提示需要掌握的詞語(多媒體顯示): 玲瓏:精巧細致。 湛藍:深藍。 布局:全面安排。 肅穆:嚴肅而恭敬。 幽雅:幽靜而雅致。 悠揚:形容聲音時高時低,和諧動聽。 井然有序:形容整齊的樣子。 造句略。 2、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給每個自然段加上序號,注意方位詞語的運用。 3、教師要求學生畫出參觀故宮的路線圖,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4、選三位同學口述參觀故宮的路線,其余同學補充。 明確:天安門?端門?午門?漢白玉石橋?太和門?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小廣場 后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御花園 順貞門 神武門 四、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 1、明確空間順序: ⑴ 師生一同回顧關于說明文的說明順序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說明的時間順序和記敘的時間順序相似。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宜采用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要特別注意弄清空間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東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寫建筑物的結構,離開空間順序難以讓讀者看明白。 邏輯順序,常以推理過程來表現(xiàn)。說明事理用邏輯順序便于體現(xiàn)事理的內部聯(lián)系。 ⑵ 提問:本文采用了哪一種說明順序? 明確:本文是按照空間順序說明介紹故宮的,大體上按照游覽參觀路線沿中軸線由南向北逐次介紹的。 ⑶ 學生默讀課文,按文章的說明順序填寫下面的故宮示意圖。 教師總結:本文在安排說明順序時著眼于縱貫紫禁城的中軸線,由南到北,逐次介紹建筑物。作者沿著參觀路線,以天安門為中國,穿端門,進午門,過漢白玉石橋,來到前三殿。依次介紹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華殿、武英殿合稱為“前朝”。然后繼續(xù)向北,簡單介紹了位于中軸線上的“內廷”建筑: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以及御花園。最后出順貞門到神武門而離開故宮,這樣寫井然有序,條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理解課文總說、分說相結合的特點。 學生思考,明確: 第1、2段是總說,概括介紹故宮的位置、歷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總體布局和藝術風格。中間(3~15)是分說。根據故宮的特點,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廣場為界把故宮分為前朝和內廷兩部分分別加以說明。前朝主要介紹“前三殿”,先介紹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紹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內廷主要介紹“后三宮”,分乾清宮(12)、交泰殿、坤寧宮(13),接著總結介紹后三宮的彩畫圖案(14)和御花園(15)。最后一段對故宮作總的概括,再次強調其藝術特點。借登臨景山俯瞰故宮全景,對上文的具體分說作綜合總括,再次突出這個建筑群布局的和諧統(tǒng)一,使讀者獲得明確、完整的印象。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五、重點分析課文5~8段,體會課文重點突出,詳略得當?shù)膶懽魈厣? 多媒體顯示太和殿內景。 1、學生齊讀5~8段。 2、學生精讀5~8段,思考: ⑴ 作者介紹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況?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⑵ 作者為什么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⑶ 揣摩文中寫“龍”的句子,探究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同桌之間交流,選六位同學回答。 明確: ⑴ 對太和殿,先寫使三大殿成為統(tǒng)一整體的臺基——臺基修建得很高(三層臺基高七米),并且設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個圓雕龍頭),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寫太和殿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最大的殿堂),色彩壯麗(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的斗拱、額枋、梁柱,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內部裝飾的莊嚴富麗(金鑾寶座、雕龍屏、金柱、藻井、額枋等上面都裝飾著多姿多態(tài)的龍);最后從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說明它在設計方面的象征意義——過去封建皇帝憑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使用的說明順序是由外到內、總說和分說相結合。 ⑵ 因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tǒng)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為介紹的重點。 ⑶ 文中寫龍的句子有:“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六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寫龍,大概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一是說明對象的特征決定的,故宮曾是封建統(tǒng)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為封建統(tǒng)治者服務的;二是龍有象征意義,歷朝歷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為受命于天的“真龍?zhí)熳印?,把龍作為自己的化身,龍是皇權的象征? 教師總結:說明文在以空間順序說明事物時,要抓住重點,詳略分明,這樣才能突出說明事物的特征。同學們在今后的寫作實踐中,要學習作者這種重點突出,有詳有略的寫作特色。平均使用筆力,只能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六、說話訓練 要求學生采用與本文不同的順序口頭介紹故宮。 多媒體顯示故宮博物院全景圖。 教師提示:可以試著以神武門為出發(fā)點,沿中軸線前行到午門,介紹沿途的建筑;可以以三大殿為中心分別介紹三大殿前后的建筑;可以以保和殿北面的長方形小廣場為中心分別介紹廣場以南的建筑──前朝和廣場以北乾清門以內的建筑──內廷;可以按不同的功用將故宮里的建筑分成幾組逐次介紹。 選四位同學口頭介紹,其余同學評價。 七、課堂小結 故宮博物院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紹的東西很多很多(九千多間房屋,九十多萬件藏品,九百多萬件檔案材料),如果全部說明,難免太多太雜,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軸線,采用空間說明順序,運用總──分──總的寫法,突出重點,詳略分明,使讀者對路線、方位、各組建筑物的特點與聯(lián)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條理十分清楚。說明對象“故宮博物院”給我們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八、布置作業(yè) 閱讀下面這段話,指出其說明順序,并畫出說明這種順序的有關詞語。 陵墓的入口位于最南端,標志是一座三間三樓的石牌坊。在明間的檐下,懸掛著孫中山先生手書“博愛”橫匾一方。石坊北就是通往陵門的緩長坡道,汽車可循此直達陵門之前。墓道北端有一傾斜臺地,東、西兩側各建面闊三間的硬山卷棚小屋一片,為過去守陵衛(wèi)士的駐所。正面建陵門,高十五米,寬二十四米,深八米,藍玻璃單檐歇山頂。屋身用花崗石砌成無梁殿式樣,正中拱門楣上鐫刻著中山先生手書“天下為公”幾個金光大字。 (提示:采用空間順序介紹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紹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門)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按照空間順序向別人介紹你們的學校,要求重點突出,總說分說結合。 2、選擇你所在的城市中最有代表性的標志性建筑物,向別人介紹。 3、從你家到學校有幾條路,最近的路該如何走?請向同學們介紹,歡迎他們到你家做客。 4、投影顯示頤和園游覽示意圖: 佛香閣是園內的建筑中心,登上佛香閣,放眼遠望,你會看到哪些景物,請按照空間順序作一簡明的介紹。 二、收集故宮相關的圖片、資料,力求全面詳細地了解故宮,以“故宮”為話題,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會(圖書館、網絡皆可,可以借助多種渠道搜集) 三、開放性探究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問題。 在天安門右前方,巍然聳立著一座雄偉壯麗的大廈,這就是人民大會堂。全國各族人民的代表在這里共商國策。 莊嚴的人民大會堂,是首都最宏偉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體積有1596900立方米。一條黃綠相間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會堂的輪廓從蔚藍的天空中勾畫出來。那壯麗的柱廊,淡雅的色調,以及四周層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組成了一幅莊嚴絢麗的畫圖。 我們在建筑師的陪同下,從天安門廣場往西走,參觀人民大會堂。老遠就看見鑲嵌在正門頂上的國徽的閃閃金光。踏上一層樓高的花崗石大臺階,迎面是12根淺灰色的大理石柱。門柱有25米高,柱身要4個人才能合抱過來。柱距采用我國柱廊的傳統(tǒng)樣式,明間寬,緊鄰的兩個次間較窄,再往兩旁,各4個次間又較窄。這樣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師們吸收了中外古今門柱造型的優(yōu)點創(chuàng)造出來的。 邁進金黃色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風門廳和衣帽亭,就到了大會堂建筑的樞紐部分──中央大廳。建筑師站在這里,指著四周向我們介紹了整個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萬人大禮堂;往北通宴會廳;向南穿過長長的廊道,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公大樓。整個建筑就是由這三部分組成的。 1、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哪些內容。 2、第二段畫線句子的表達方式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3、第四自然段哪些詞語表明了空間方位的轉移? 4、文章介紹了萬人大禮堂,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采用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參考答案〗 1、交待了大會堂的位置、氣勢以及在全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2、描寫,突出了大會堂雄偉莊嚴、氣勢宏大的特點。 3、邁進、穿過、到 4、列數(shù)字 空間順序 【備課資料】 一、課文補遺 1、故宮簡介: 紫禁城是中國明(1368~1644)、清(1644~1911)兩朝皇宮。1925年成立故宮博物院,俗稱故宮。 故宮始建于明永樂15年(1417),3年后建成,1421年明代正式從南京遷都北京。至今故宮有近600年歷史。 故宮坐落于北京城南北中軸線,它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全長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約占1/3。整個建筑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天安門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為其終曲。整體建筑主從分明,跌宕起伏,前呼后應,左右對稱,由此形成了宮廷區(qū)乃至整個北京城的宏偉氣魄和井然秩序。僅在宮廷區(qū)范圍內,共有殿堂館舍號稱9999間半(現(xiàn)存8000余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占地72萬平方米。為了建造這座巨大的“城中之城”,明王朝傾全國人力物力,征調能工巧匠10萬余名,民夫逾百萬,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國各地,真可謂“量中華之物力,給人間之仙闕”,堪為中國古代宮殿建筑之最。 故宮平面為長方形,其四周由高10米、長約3.4公里的宮廷圍括,墻四隅各設造型別致的角樓一座。宮墻四面分別建有宮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墻外環(huán)繞護城河,河寬52米,長3.8公里,河水清幽,終年不斷。 故宮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其布局分外朝、內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左右銜連文華、武英兩殿。三大殿以北為內廷,內廷又分中、東、西三路,中為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其后是御花園;中路兩側為東、西六宮。東六宮向南是奉先殿、齋宮、南三所,西六宮向南為養(yǎng)心殿。內廷的外圍東有寧壽全宮,西有慈寧、壽安儲宮。這種布局,充分體現(xiàn)了古禮所謂“前朝后寢”的格局。前朝為“大內正衙”,后寢即所謂“三宮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所以未給人雜亂紛繁、局促擁塞之感,主要因為突出了一條極為明顯的中軸線和重點突出、簡繁得體的建筑手法。建筑群以太和殿為重中之重,它巍然坐落于前朝的中心位置。這里是皇家政治活動的中心,皇帝繼位、大婚、朝會、殿試及命將出征均在此舉行,所以它的體量最大,等級最高,充分體現(xiàn)了皇權第一的思想。同在中軸線上的內廷主體建筑如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雖然也是帝、后經?;顒雍吞幚碚盏闹饕獔鏊?,在一定程度上實用性甚至超過外朝三大殿,但它們畢竟不是重大活動的中心,所以它們的建筑規(guī)模、體量和豪華程度明顯遜于太和殿,表現(xiàn)出嚴格的“內外有別”。再以各殿飛檐的垂脊獸為例,太和殿設置10尊,乾清宮設置9尊,交泰殿設置7尊;而中軸線兩側的東西六宮各主要大殿僅設置5尊。由此不難看出,紫禁城內人與人之間復雜的等級關系,即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在這里被明白無誤的建筑形式完整地體現(xiàn)出來了。等級是權力的象征,也是皇權賴以維系的基礎,這其中政治與禮制的內涵,被我們聰明的古代匠人以簡潔明快的物質架構昭示于世人。 故宮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藝術,豐富的文化藝術藏品和厚重的人文精神內涵,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象征。 2、故宮主要建筑物簡介: 前朝 是故宮建筑物的重中之重。對旅游者來說,大體包括從天安門至保和殿一組完整的建筑群,即故宮中軸線建筑的前半部;嚴格意義上的前朝,應從太和門算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二殿為兩翼。前朝是宮廷舉行典禮、朝賀、筵宴的地方,故建筑物以高大、宏闊、豪華為特征,以表現(xiàn)皇家宮殿的至尊至貴以及皇權統(tǒng)治的絕對權威。 太和殿 殿內陳設如當年帝、后臨朝狀。6根蟠龍金漆柱中央為高約2米的地平臺,上設明代金漆雕龍寶座,座后為髹金屏風。殿內金碧輝煌,莊嚴華貴。明清兩代曾有24個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詔書”,接受群臣朝賀。 內廷 泛指乾清門以北,延至東西六宮。主要建筑物為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它們是內廷最高等級的建筑群,也是帝、后頻繁活動的中心,許多軍國大事在這里決斷,許多驚世駭俗的事件在這里發(fā)生,至今仍有許多文物保存在宮中,見物思古,能給人以無限的幽思與聯(lián)想。 乾清宮 建于1420年。宮為重檐廡殿頂,高24米,面闊9間,深5間,飾以瀝粉點金、雙龍和璽彩畫,是內廷等級最高的建筑。明清兩代皇帝以此為寢宮,并在此處理朝政,皇帝駕崩,停靈柩于殿內。-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故宮博物院 人教版 小學語文 六年級 上冊 故宮 博物院 創(chuàng)新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790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