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八篇《第48講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理(含解析) 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專用)高考數(shù)學總復習 第八篇《第48講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理(含解析) 蘇教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A級 基礎達標演練
(時間:45分鐘 滿分:8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2011·常州模擬)在三棱錐S-ABC中,面SAB,SBC,SAC都是以S為直角頂點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B=BC=CA=2,則三棱錐S-ABC的表面積是________.
解析 設側棱長為a,則a=2,a=,側面積為3××a2=3,底面積為×22=,表面積為3+.
答案 3+
2.(2010·湖北)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有高度為8 cm的水,若放入三個相同的球(球的半徑與圓柱的底面半徑相同)后,水恰好淹沒最上面的球(如圖所示),則球的半徑是________cm.
2、
解析 設球的半徑為r cm,則πr2×8+πr3×3=πr2×6r.解得r=4 cm.
答案 4
3.(2010·蘇州模擬)如圖所示,已知一個多面體的平面展開圖由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和4個邊長為1的正三角形組成,則該多面體的體積是________.
解析 由題知該多面體為正四棱錐,底面邊長為1,側棱長為1,斜高為,連接頂點和底面中心即為高,可求得高為,所以體積V=×1×1×=.
答案
4.(2011·揚州模擬)如圖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長均為1,且AA1⊥底面ABC,則三棱錐B1-ABC1的
3、體積為________.
解析 三棱錐B1-ABC1的體積等于三棱錐A-B1BC1的體積,三棱錐A-B1BC1的高為,底面積為,故其體積為××=.
答案
5.某種卷筒衛(wèi)生紙繞在盤上,空盤時盤芯直徑40 mm,滿盤時直徑120 mm,已知衛(wèi)生紙的厚度為0.1 mm,則滿盤時衛(wèi)生紙的總長度大約是________m(π取3.14,精確到1 m).
解析 衛(wèi)生紙總長度為≈3.14×32 000=100 480(mm)≈100(m).
答案 100
6.(2010·蘇州模
4、擬)已知一個凸多面體共有9個面,所有棱長均為1,其平面展開圖如圖所示,則該凸多面體的體積V=________.
解析 該凸多面體由一個正方體及一個正四棱錐組成,
因為正方體的棱長為1,所以V正方體=13=1,
因為正四棱錐的棱長全為1,
所以正四棱錐的底面積為1×1=1,
又因為正四棱錐的高為=,
所以此凸多面體的體積V=1+×1×=1+.
答案 1+
7.空間點到平面的距離定義如下:過空間一點作平面的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距離叫做這個點到這個平面的距離,平面α,β,γ兩兩互相垂直,點A∈α,點A到平面β,γ的距離都是3,點P是α上的動點,且滿足P到β的距離是P到點A距離的
5、2倍,則點P到平面γ的距離的最小值為________.
解析 由題意,可在平面α建立直角坐標系如圖所示,問題變?yōu)橐阎狿B=2PA,求PC的最小值,設P(x,y),則有3-x=2,即4y2=-3(x+1)2+12≤12,y≤,所以PC=3-y≥3-,故所求的最小值為3-.
答案 3-
二、解答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8.在四面體的六條棱中,有五條棱長都等于a.
(1)求該四面體的體積的最大值;
(2)當四面體的體積最大時,求其表面積.
解 (1)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設AB=BC=CD=AC=BD=a,AD=x,取A
6、D的中點為P,BC的中點為E,連接BP、EP、CP.
得到AD⊥平面BPC,
∴VABCD=VABPC+VDBPC
=·S△BPC·AP+S△BPC·PD
=·S△BPC·AD
=··a ·x
=
≤·=a3(當且僅當x=a時取等號).
∴該四面體的體積的最大值為a3.
(2)由(1)知,△ABC和△BCD都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ABD和△ACD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其腰長為a,底邊長為a,∴S表=2×a2+2××a×
=a2+a×
=a2+
=a2.
9.一個正三棱錐的底面邊長為6,側棱長為,求這個三棱錐的體積.
7、
解 如圖所示,正三棱錐S -ABC.
設H為正△ABC的中心,連接SH,
則SH的長即為該正三棱錐的高.
連接AH并延長交BC于E,
則E為BC的中點,且AH⊥BC.
因為△ABC是邊長為6的正三角形,
∴AE=×6=3,所以AH=AE=2.
在△ABC中,S△ABC=BC·AE=×6×3=9.
在Rt△SHA中,SA=,AH=2,
所以SH===,
故V正三棱錐=S△ABC·SH=×9×=9.
10.如圖所示,斜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側棱長等于b,一條側棱AA1和底面相鄰兩邊AB、AC都成45°角,求這個三棱柱的側面積.
8、
解 求斜棱柱的側面積一般有兩種方法:一是定義法;二是公式法.
因為AA1和底面AB、AC成等角,且為45°角,
所以A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在∠BAC的平分線AG上,
又△ABC為正三角形,所以AG⊥BC.
因為A1A在底面ABC上的射影在AG上,所以BC⊥A1A.
又A1A∥B1B,所以B1B⊥BC,即側面B1BCC1為矩形.
所以SB1BCC1=B1B·BC=ab.
又側面A1ABB1和側面A1ACC1都是平行四邊形,且全等,
所以SA1ABB1=SA1ACC1=A1A·AB·sin 45°=ab,
故S側=(+1)ab.
B級 綜合創(chuàng)新備
9、選
(時間:30分鐘 滿分:60分)
一、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2011·南京模擬)用半徑為R的半圓形鐵皮卷成一個圓錐桶,那么這個圓錐的高是________.
解析 底面圓的周長為πR,底面圓的半徑為,所以圓錐高為h==R.
答案 R
2.(2011·南京調(diào)研)如圖,已知正三棱柱ABC -A1B1C1的底面邊長為2 cm,高為5 cm,則一質(zhì)點自點A出發(fā),沿著三棱柱的側面繞行兩周到達點A1的最短路線的長為________cm.
解析 根據(jù)題意,利用分割法將原
10、三棱柱分割為兩個相同的三棱柱,然后將其展開為如圖所示的實線部分,則可知所求最短路線的長為=13 cm.
答案 13
3.正方體ABCD -A1B1C1D1的棱長為2,點M是BC的中點,點P是平面ABCD內(nèi)的一個動點,且滿足PM=2,P到直線A1D1的距離為,則點P的軌跡是________.
解析 由PM=2,知點P在以M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上.又由P到直線A1D1的距離為,知點P在與BC平行且過AB中點的直線上,故點P的軌跡是它們的交點,即為兩點.
答案 兩個點
4.(2011·揚州中學沖刺)在120°的二面角內(nèi)放置一個小球,它與二面角的兩個面相切于A、B兩點,這兩個點的距離AB
11、=5,則小球的半徑為________.
解析 如圖,在△ABC中,AC=BC,AB=5,∠ACB=120°,所以∠AOB=60°,所以△AOB是等邊三角形,OA=OB=AB=5.
答案 5
5.(2011·南京模擬)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2,AC=,AA1=3,M為線段B1B上的一動點,則當AM+MC1最小時,△AMC1的面積為________.
解析 如圖,當AM+MC1最小時,BM=1,所以AM2=2,C1M2=8,AC=14,于是由余弦定理,得cos∠AMC1==-,
所以sin∠AMC1=,S△AMC1=××2×=.
答案
6.如圖,在
12、透明塑料制成的長方體ABCD-A1B1C1D1容器內(nèi)灌進一些水,將容器底面一邊BC固定于地面上,再將容器傾斜,隨著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四個說法:
①水的部分始終呈棱柱狀;
②水面四邊形EFGH的面積不改變;
③棱A1D1始終與水面EFGH平行;
④當E∈AA1時,AE+BF是定值.
其中所有正確的命題的序號是________.
解析 觀察圖形并試驗可知①正確,②不正確;③正確.④中AE=B1F,BF=A1E,所以AE+BF=AA1為定值,故正確命題是①③④.
答案?、佗邰?
二、解答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7.給出一塊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紙片,
13、把它折成一個側棱長與底面邊長都相等的三棱錐,并使它的全面積與原三角形面積相等,設計一種折疊方法,用虛線標在圖中,并求該三棱錐的體積.
解 取等邊三角形三邊的中點A、B、C,連結AB、BC、CA得正三角形的三條中位線,以中位線為折線折起三角形,使三角形三頂點重合,則得側棱長與底面邊長都等于1的三棱
錐S-ABC,作SO⊥平面ABC,連結并延長CO交AB于E,則E是AB的中點,連結SE.
因為O是△ABC的內(nèi)心,
所以OC=CE=×=
在Rt△SOC中,SC=1,
SO===,
故VS-ABC=S△ABC×SO=×CE×AB×SO
=××1×=.
8.如圖所示,在平行四邊形ABC
14、D中,∠DAB=60°,AB=2,AD=4.將△CBD沿BD折起到△EBD的位置,使平面EBD⊥平面ABD.
(1)求證:AB⊥DE;
(2)求三棱錐E-ABD的側面積.
(1)證明 在△ABD中,因為AB=2,AD=4,∠DAB=60°,
所以BD==2,
所以AB2+BD2=AD2,所以AB⊥BD.
又因為平面EBD⊥平面ABD,平面EBD∩平面ABD=BD,AB?平面ABD,所以AB⊥平面EBD.
又因為DE?平面EBD,所以AB⊥DE.
(2)解 由(1)知AB⊥BD,因為CD∥AB,
所以CD⊥BD,從而DE⊥BD,
在Rt△DBE中,由DB=2,DE=DC=AB=2,
得S△BDE=DB·DE=2.
又因為AB⊥平面EBD,BE?平面EBD,
所以AB⊥BE.因為BE=BC=AD=4,
所以S△ABE=AB·BE=4,
因為DE⊥BD,平面EBD⊥平面ABD,
所以ED⊥平面ABD,而AD?平面ABD,所以ED⊥AD,
所以S△ADE=AD·DE=4.
綜上,三棱錐E-ABD的側面積S=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