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質學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水文地質學課件(5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二章 地下水,的賦存,地下水的來源,包氣帶和飽水帶,含水層與隔水層,地下水分類,潛水和承壓水,(,層間水,),的基本特點,巖石中的空隙和水分,第一節(jié) 地下水的來源和賦存形式,一、地下水的來源,滲入水,沉積水,再生水,初生水,有機成因水,二、巖石中的孔隙和水分,巖石中的孔隙可分為三類:,孔隙、裂隙和溶孔,1,、巖石中的孔隙,2,、有關空隙的幾個基本概念,孔隙:,組成松散巖石的顆粒或顆粒集合體之間的空隙;,裂隙:,應力作用下堅硬巖石破裂變形產生的??煞譃槌蓭r裂隙、構造裂隙和風化裂隙;,溶孔(洞):,可溶的沉積
2、巖在地下水溶蝕下產生的空洞;,孔隙度,:,某一體積,V,巖石中孔隙體積,Vn,所占的比例,=,Vn,/V,裂隙率,Kr,:,裂隙體積,Vr,與包括裂隙在內的巖石體積,V,的比值,Kr=,Vr,/V,溶巖,率,K,:,溶穴的體積,Vk,與巖石總體積,V,的比值,K=,Vk,/V,3,、影響孔隙度大小的因素,(,1,)顆粒的排列方式,立方體排列,緊密,孔隙度大;,四面體排列,松散,孔隙度小。,(,2,)顆粒分選程度,分選好,孔隙度大;分選差,顆粒大小懸殊,細小顆粒充填于粗大顆粒之間,孔隙度降低。,(,3,)顆粒形狀,顆粒形狀不規(guī)則,排列松散,孔隙度大,(,4,)粘性土的結構和次生孔隙,帶電粘粒,聚
3、合,結構孔隙,孔隙度增大,次生孔隙(蟲洞、根孔、干裂縫)發(fā)育,孔隙度增大,4,、空隙的特點,特點,孔隙,連通良好,分布均勻,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多少都很接近,賦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布與流動比較均勻。,裂隙,主要為線狀縫隙,寬窄不等,長度有限,往往具有一定方向性。連通性較孔隙為差。賦存于其中的地下水相互聯系較差分布與流動往往是不均勻的。,溶洞(孔),大小懸殊,分布較不均勻,賦存于其中的地下水分布與流動也極不均勻。,巖石中的各種空隙,孔隙、裂隙和溶穴,三、巖石中水的存在形式,地殼巖石中的水,巖石“骨架”中的水,沸石水,結晶水,結構水,巖石空隙中的水,結合水,強結合水,弱結合水,液態(tài)水,重力
4、水,毛細水,固態(tài)水,氣態(tài)水,固態(tài)水,:,指巖石中溫度在,0,以下的重力水。即以冰的形態(tài)出現的重力水,常分布在季節(jié)性和永久性冰結地區(qū)。,氣態(tài)水:,以水蒸氣的形成儲存在地下的水。,結合水,:,指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束縛于固相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響下運動的那部分水。,強結合水:,也稱吸附水或吸著水,.,以單獨的水分子狀態(tài)包圍在巖石顆粒表面的水。這種水靠水分子對巖石的吸附力而停留在巖石的顆粒上,其吸附力可達,101325,Mpa,。只能在加熱時才能被排出。,a,水分子排列緊密,不能流動,;,b,密度大,,2.0g/,3,在零下,78,時尚不能,結冰,;,c,沒有溶解能力,,,不能溶解
5、鹽類,;,d,不受重力作用,不傳遞導靜水壓力,不導電;,e,很難用機械的方法把它與顆粒分開,只有當空氣中的飽和差很大或,105,才能將他們分開,f,具有極大的粘滯性和彈性。,強結合水特點:,弱結合水(薄膜水),是吸著水外圈以薄膜形式發(fā)展變厚的過程中形成的。它是由靜電引力或分子力支撐著的,厚度可達數百個水分子直徑。,特點:,a,、水分子排列不如強結合水規(guī)則和緊密,水分子離巖石顆粒表面越遠,結合力越小;,b,、外層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不受重力支配,不能導電、不能傳遞靜水壓力;,d,、密度和普通水差不多,但有極大的粘滯性,e,、有較低的溶解鹽能力,結合水與重力水,重力水 亦稱自由水,在重力作用
6、下能自由運動的地下水稱為重力水。,特點,內層重力水 層流運動,外層重力水 易轉為紊流運動,毛細水,在巖石毛細孔隙中或孔道狹窄部分的水。,巖石中的細小孔隙有如自然界的毛細管,水在其中能產生毛細運動。因此在地下水面以上便形成了一個普遍的毛細上升帶。,支持毛細水與懸掛毛細水,毛細水的類型,支持毛細水,是在毛細力作用下,水從地下水面沿著小孔隙上升到一定高度,形成一個毛細水帶,此帶中的,毛細水下部有地下水支持。,懸掛毛細水,是細粒層次與粗粒層次交互成層時,在一定條件下,由于上下彎液面毛細力的作用,,在細土層中保留下的與地下水面不相連接的毛細水,。,孔角毛細水,是懸留于包氣帶中顆粒接觸點上的毛細水。,毛細
7、水特點:,毛細水能夠傳遞靜水壓力,具有溶解能力,其性質近似于普通水。在多孔介質中毛細水的運動不服從達西定律,而受毛細管力的控制。,巖石骨架中的水。,保存于礦物結晶格架中,已成為礦物組成部分的水,.,結晶水,當礦物中水的組成比例固定不變時稱結晶水。,如石膏(,CaSO,4,2H,2,O,),芒硝,(Na,2,SO,4,10H,2,O),結構水,以,OH,或,H,的形成參與礦物組分,彼此結合緊密。只有當礦物結構破壞后,并加熱到,400,至,500,時才能分離出來的,這種水稱為結構水,如水鋁石(,AlOOH,),,白云母,KH,2,Al,2,Si,2,O,3,)等礦物。,沸石水,當所含水比例可變且易
8、脫出時稱沸石水,如蛋白石(,SiO,2,nH,2,O,)、方沸石(,NaAl,2,Si,4,O,2,nH,2,O,)。,四、與水分的儲容和運移有關的巖石性質,1,基本概念,(,1,)容水度,指巖石完全飽水時所能容納的最大的水體積與巖石總體積比值。一般說來容水數值上與孔隙度相當??紫扼w積的多少可用孔隙來表示。,對于具有膨脹性的粘土,充水后體積擴大,容水度可大于孔隙度,(,2,)重量含水量(,Wg,),指松散巖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Gw,)與干燥巖石重量(,Gs,)的比值。,Wg,=Gw/Gs100%,(,3,)體積含水量(,Wv,),指含水的體積(,Vw,)與包括孔隙在內的巖石體積(,V,)的
9、比值。,Wv,=Vw/V100%,(,4,)持水度,指飽水巖石在重力作用下釋水后,巖石中保持的水的體積與巖石體積之比。,這部分滯流在巖石空隙中不能自由釋出的水包括結合水及孔角毛細水,有時也可能包括一部分懸掛毛細水。,顆粒細小的粘土,砂的持水度,礫石和具有寬大裂隙或溶穴的巖石,(,5,)給水度,指地下水位下降一個單位深度,單位水平面積巖石柱體在重力作用下釋放的水的體積。,地下水面下降時,水位變動范圍原先飽水巖石及毛細水帶中的水,將因重力作用而下移,并部分釋出。,例:,地下水位下降,2m,,,1m,2,水平面積巖石柱體,在重力作用下釋出的水為,0.2m,3,(換算為水柱高度為,0.2m,),則給水
10、度,=0.2/2,100%=10%(0.1),。,最大給水度等于巖石的容水度減去持水度,2,影響巖石給水度的因素,(,1,)空隙多少和大小,粗粒松散巖石,具寬大裂隙及溶穴的堅硬巖石,給水度接近容水度,(,2,)均質松散巖層中地下水位埋深及水位下降速率,地下水位埋深,排泄量,則潛水面上升,含水層厚度上升,埋藏深度變淺。,干旱季節(jié):,排泄量,補給量,潛水面下降,含水層厚度變薄,埋藏深度加大。因此潛水的動態(tài)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變化。,(,5,)潛水面的變化,(,6,)潛水面的形狀,可以是水平、傾斜的或拋物線等,或者也可以是各種形狀的組合。最常見的潛水面形狀為傾斜的曲面。,受重力影響,潛水由潛水面高處向低處
11、滲流形成“潛水流”(或稱潛流),向地處的低凹地區(qū)(如河谷、沖溝)等排泄。,(,7,)潛水面的表示方法,a,剖面圖:,按一定比例,在有代表性的剖面線上繪制的水文地質剖面圖,其中,應表示出潛水位、含水層、隔水層厚度、巖性及其變化等。,b,平面圖:即潛水勢(頭)和潛水等水勢(頭)線圖:,潛水面上各點的高程稱作潛水勢(頭),將潛水勢(頭)相等的各點連線,即得潛水等水勢(頭)線圖。該圖可反映潛水面形狀。,c,潛水等水勢(頭)線圖的用途:,1,)確定潛水流向,2,)確定水力坡度,水力坡度是指單位滲透途經(水平距離)上的水頭損失?;蛘哒f,水力坡度是沿滲透途經的水頭降與滲透途經長度的比值:,I=,h/l,I,
12、水力坡度,無因次量,h-,滲透途經上兩點的水位差(或落差),,m,l-,滲透途經上兩點的水平距離,,m,(,8,)潛水流量和流速的測定,自然界中潛水運動緩慢,一般作層流運動,其運動規(guī)律服從達西定律,即潛水的運動速度與水力坡度成正比。,V=IK,V,滲流速度,,cm/s,或,m/d,I,水力坡度,無因次量,K,滲透系數,,cm/s,或,m/d,滲透系數取決于巖性、流體性質(密度、粘度)、外界條件(溫度、壓力)。,四、層間水(承壓水),1,、層間水,充滿于兩個隔層之間含水層中的水叫層間水,亦稱地層水、自流水、承壓水等。,層間水層上部的隔水層稱作隔水頂板,下部的隔水層叫做隔水底板。,H,M,含水層厚
13、度:,頂底板之間的距離為含水層厚度,承壓水位埋深(,H,),承壓水初見水位(,H,1,),承壓水位(測壓水位),(H,2,),特點:,a,、有穩(wěn)定的隔水頂板和底板,沒有自由水面,水體承受靜水壓力;,b,、與外界聯系較差,水位、水量、水質等受氣候因素的影響較小,富水性好的承壓含水層是理想的供水水源;,c,、具有補給區(qū)、承壓區(qū)和排泄區(qū);,、地下水體充滿整個含水層,否則是潛水,承壓水(層間水)主要特點,2,、最適宜形成承壓水的兩種地質構造,(,1,)向斜盆地,(,2,),單斜地層,a,、透水層和隔水層相間分布的承壓斜地,b,、含水層發(fā)生變相或尖滅形成的承壓斜地,c,、,含水層被斷層所阻形成承壓斜地,
14、d,、傾入體阻截承壓斜地,3,、水頭,自測壓水位到含水層頂面的垂直距離(,h,)。,水頭取決于供水區(qū)和泄水區(qū)的相對高差。,正水頭,負水頭,正水頭:測壓水位高于該點的地形高程,負水頭:,測壓水位低于該點的地形高程,水頭大小用水柱高度來表示:,h=10P/,h:,水頭,m,;,P:,靜水壓力,atm(,按,10m,淡水柱,1atm,計,),;,:水的相對重度,無因次。,層間水自溢區(qū),等水頭圖,等水頭線,含水層頂板等高線,地形等高線,潛水含水層,潛水面變化。,層間含水層,反映在水頭的變化。,層間水的水質變化很大,從淡水到含鹽量很高的鹵水。,鹵水:,含鹽量高于,50g/l,。,五、潛水和承壓水(層間水
15、)比較,潛水,承壓水(層間水),埋藏條件,淺,上部沒有連續(xù)隔水層,上部有連續(xù)穩(wěn)定的隔水頂板,補給條件,潛水含水層能在其全部分布范圍內通過包氣帶獲得補給,承壓水只能在其出露的補給區(qū)獲得補給,徑流,潛水面不承壓,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處流向低水位處,承壓水由補給區(qū)流向排泄區(qū),排泄,潛水有兩種排泄方式:徑流與蒸發(fā),承壓水只有一種排泄方式:徑流,與,大氣圈地表水的聯系,潛水與大氣圈、地表水聯系密切,積極參與水循環(huán),動態(tài)變化顯著,與大氣圈、地表水的聯系較弱,動態(tài)較穩(wěn)定,潛水,承壓水(層間水),等水位線,潛水等水位線表示了潛水面及含水層頂面,承壓水等側壓水位面是一個虛構的面,鉆孔打到該高度上取不到水,必須打
16、到含水層頂面才能見到水,對,水量增減的反映,補給和排泄時,主要表現為潛水位和含水層厚度的變化,厚度變化不明顯,主要表現為側壓水位變化,資源補充與調節(jié)性,潛水積極參與水循環(huán),資源易恢復補充,但由于受氣候影響大,含水層厚度有限,資源缺乏多年調節(jié)性,不易恢復補充,但含水層厚度一般較大,往往具有良好的多年調節(jié)性,本章完,作業(yè):計算與回答以下問題,已知一個鉆孔,A,,井底含水層的深度為,960,米。已知該地區(qū)的地溫梯度為,6,100m,,年地表平均溫度,15,、年常溫帶深度,(10m),(,1,)該熱水層的溫度大約為多少?,(,2,)該鉆孔的水能噴出地表,20m,,請問該地下水為潛水還是層間水?,在地表上層(恒溫帶)以下,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溫的增加值。,G,T,=100,(,T-t,),/,(,H-h,),式中,,G,T,地溫梯度,,/100m,T,深度為,H,處的地層溫度,,,,t,恒溫帶的溫度,,H,測溫點的深度,m,h,恒溫帶的深度,m,地球的平均地溫梯度為,3/100m,,稱為正常地溫梯度。低于此值的為地溫梯度的負異常(冷盆地),高于此值的為地溫梯度的正異常(熱盆地)。,地溫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