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活潑的西周玉魚》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生動活潑的西周玉魚(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生動活潑的西周玉魚
《紅樓夢》中屢次提到“通靈寶玉” ,說它本是女媧煉就的一塊頑石,因無力補天而隨神瑛侍者入世,幻化成賈寶玉落胎時口銜的美玉。這塊寶玉的失與得也伴隨著賈府的榮辱、興衰。這些故事聽起來荒誕離奇,但并不是曹雪芹空
穴來風(fēng)的。在古人心目中,玉是“山川之精” ,可通靈天地,除邪晦、 知禍福。 因此,自古中國人就有很濃厚的崇玉傳統(tǒng),古人給玉賦予了很多精神內(nèi)涵,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代表了中國人的氣節(jié)。玉文化也構(gòu)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
中國玉器的出現(xiàn)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了,玉魚是
2、玉
器中比較常見的形象之一,它們幾乎存在于整個玉器發(fā)展的
歷史長河中。玉魚之所以能夠從新石器時代流傳不息,是有
其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的。
玉魚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就已有
出土,但數(shù)量較少。 商周時期玉魚出土的較多 ,商代婦好墓中
出土玉魚七十余件。西周時期是中國古代魚形玉器制作的又
一個高峰。從出土的情況看,玉魚廣泛存在于西周墓中,出
土數(shù)量大,形制各異,其中不乏精品。本篇著重介紹西周玉
魚的形制特點。
這一時期的玉魚多是片狀雕,形象生動,或直或曲,或
細(xì)或?qū)挘?/p>
3、張口圓目,其身體背脊和腹下用短陰線琢出兩組魚
鰭,兩面紋飾相同,尾分叉,在脊背或口部有鉆孔,以便佩
戴或懸掛。西周玉魚在琢工上,有的精細(xì),有的簡練,有的
寫實,有的抽象夸張。 精工細(xì)作的器物作為王公貴族的佩飾,
而比較粗獷的器物可能適用于斂葬。
這幾件玉器可以說明一些西周玉魚的特征:
玉魚佩(圖 1)通長 7.3 厘米,寬 0.7 厘米,厚 0.3 厘米。白玉,略泛黃,半透明,通體磨光。細(xì)長條扁體,尾分叉,
嘴端較大,口微張,嘴部鉆一圓孔。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玉魚佩(圖 2)通長 5.1 厘米
4、,寬 1.4 厘米,厚 0.15 厘米。青玉,半透明,通體磨光。長條扁體,頭小尾大,尾分
叉,嘴端較大,口微張,兩面削薄,呈刀刃狀,嘴部鉆一圓孔。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玉魚佩(圖 3)通長 3.8 厘米,寬 1.2 厘米,厚 0.15 厘米。青玉,略泛黃,半透明,通體磨光。體較寬大,尾分叉,口微張,嘴部鉆一圓孔。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玉魚佩(圖 4)通長 8.5 厘米,寬 2.4 厘米,厚 0.15 厘米?;尹S色,燈光下有透明感,通體磨光。呈長條扁狀體,
尾分叉且下彎,口微張,兩面削薄,呈刀刃狀,嘴部鉆一圓
5、
孔。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玉魚佩(圖 5)通長 8.3 厘米,寬 3.3 厘米,厚 0.3 厘米。
黃玉,半透明,玉質(zhì)鮮潤。魚體肥大,尾分叉且下彎,嘴部
鉆一圓孔。 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 鰓、鰭等部位。
玉魚佩(圖 6)通長 6.3 厘米,最寬處 0.9 厘米,厚 0.4
厘米?;野咨⒎狐S,半透明,通體磨光。長條扁體,尾
分叉且下彎,造型生動,嘴部鉆一圓孔。
梯形玉魚(圖 7、圖 8、圖 9)通長 2.3~ 2.4 厘米,厚
0.15 厘米。淡黃色玉,
6、透明感強,通體磨光,呈梯形,頭小
尾大,尾分叉。其用途可能是斂葬玉,綴于棺罩或玉瞑目周
邊。
西周玉魚佩常見成對出土的現(xiàn)象,寄托著人們成雙成對
的美好愿望。
玉魚佩(圖 10)兩件,通長 11.3 厘米,寬 1.9 厘米。青
玉,通體磨光。細(xì)長條扁體,尾分叉,嘴部鉆一圓孔。兩面
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周人不僅佩戴單件玉佩,組玉佩的出現(xiàn)更成為當(dāng)時的新
風(fēng)尚,王公貴族多佩戴組佩,代表其高貴的身份。 “璜”通
常作為成組玉佩中的重要玉件而出現(xiàn),魚形璜表達了人們對
魚這種形象
7、的喜愛。
變形魚紋璜(圖 11)通長 5 厘米,最寬處 2 厘米,厚
0.2 厘米。青玉,淺綠色,通體磨光,正面琢以變形云紋,
背面光素。輪廓似璜形。兩端及外弧緣有三個魚尾式齒棱,兩端各鉆一圓孔。
魚形玉璜(圖 12-1)通長 7.2 厘米,寬 2 厘米,厚 0.3 厘米。灰褐玉,通體磨光。曲體弓背,刀狀尾,顎下伸有一
肢。兩端各鉆一圓孔。 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 鰓、鰭等部位。魚形玉璜(圖 12-2)通長 6.2 厘米,寬 1.5 厘米,
厚 0.3 厘米。灰褐玉,通體磨光。曲體弓背,刀狀尾,顎下伸有一肢,兩端各鉆一
8、圓孔。兩面均用勻稱的細(xì)陰線琢出圓眼、鰓、鰭等部位。
另外,還有一些有特殊用途的魚形玉器,比如魚形磬。西周是一個重禮崇樂的王朝,各項禮儀活動中,都不能缺少相應(yīng)的配樂, “磬”是西周樂器中重要的一種,而以魚為題材的磬也廣泛存在。
魚形磬(圖 13)灰黃色,扁平魚形磬體,魚頭上部鉆有孔以供系掛,其音質(zhì)優(yōu)美,造型獨特。
西周玉器中,還有一類較為特殊,它的造型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的動物或人構(gòu)成,可稱之為合雕象生玉器,其中也有魚與其他動物的合雕玉器。它們造型獨特,構(gòu)思巧妙,表達了當(dāng)時人們對神秘力量的崇拜。
鳥魚合雕玉佩(圖 14)通長 7 厘米,寬 2 厘米,厚 0.2
9、5 厘米。白玉,有赤褐色斑,半透明,通體磨光,長條扁平。
玉鳥圓眼,尖嘴,短尾。鳥體的腹部兩面均用陰線琢出如同
魚體上的背鰭和腹鰭紋飾,前胸下鉆一圓孔。鳥可飛天,魚
可入淵,自古人們對動物的這些本領(lǐng)、力量就有所崇拜,這
件器物就是先民圖騰崇拜的實證。
人龍魚合雕鳥形玉佩(圖 15-1 、15-2),通長 5.8 厘米,
寬 1.5 厘米,厚 0.3 厘米。共兩件,大小質(zhì)地紋飾均相同。黃白色,通體磨光,扁平雕,兩面所飾紋飾相同。整體形象
似乎為一長尾鳥,但細(xì)觀之,鳥頭部位實則是一上有卷云紋
狀角、張
10、口、吐舌的龍形象,與龍上顎連接的則是一圓頭、
圓眼、卷云紋耳、但略去下巴的人頭紋;所謂鳥的尾部一分
為二,一支尖長上翹,似可作用,另一支短小下垂。腹下有
一魚尾式齒棱。在龍角上鉆有一小孔。這件玉器構(gòu)思奇妙,
內(nèi)涵豐富,造型復(fù)雜,充分表明了王公貴族們天授神權(quán)的觀
念。
玉魚的出現(xiàn)和長期大量的存在,應(yīng)該說是和原始人類的
漁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是分不開的,另外魚的繁殖力很強,先民以此
來寄托人丁興旺的美好希望。又因“魚”與“余” “?!敝C
音,后人經(jīng)常以玉魚作為吉祥的象征。玉魚的存在,早期反
映了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自然狀況和對動物界的崇拜,晚期則象
征了物質(zhì)的富有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責(zé)編:蔚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