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第8課 蘭亭集序同步教學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 第三單元第8課 蘭亭集序同步教學課件 新人教版必修2(4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8蘭亭集序蘭亭集序1識作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瑯玡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后居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曾為征西將軍瘐亮參軍,累遷長史,進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世稱“_”、“_”。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_”,其楷、行、草、隸、八分、飛白、章草俱入神妙之境,成為后世崇拜的名家和學習的楷模,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姨母帖、_、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其子王獻之也是書法名手,世人合稱為“_”王右軍王會稽書圣快雪時晴帖二王2明背景東晉永和九年(353年)農(nóng)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
2、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jù)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3注字音(1)修禊_ (2)癸丑_(3)流觴_ (4)激湍_(5)管弦_ (6)虛誕_(7)齊彭殤_ (8)放浪形骸_(9)游目騁懷_ (10)臨文嗟悼_ (1)x(2)u(3)shn(4)tun(5)xin(6)dn(7)shn(8)hi(9)chn(10)ji5解詞義(1)群賢畢至:_(2)列坐其次:_(3)足以極視聽之娛:_(4)信可樂也
3、:_(1)全(2)旁邊(3)窮盡(4)實在(5)夫人之相與:_(6)或取諸懷抱:_(7)雖趣舍萬殊:_(8)感慨系之矣:_(5)相交往(6)胸懷抱負(7)趨向,取向(8)附著(9)向之所欣:_(10)猶不能不以之興懷:_(11)終期于盡:_(12)不能喻之于懷:_(9)過去,以前(10)發(fā)生,引起(11)至、及(12)明白6辨用法(1)于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_終期于盡_不能喻之于懷_亦將有感于斯文_介詞,在介詞,到介詞,在介詞,對(2)以引以為流觴曲水_亦足以暢敘幽情_猶不能不以之興懷_介詞,把助詞,用在動詞后,類似詞的后綴,無義介詞,因(3)之暮春之初_雖無絲竹管弦之盛_足以極視聽之娛_夫人之
4、相與_音節(jié)助詞,不譯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助詞,的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悟言一室之內(nèi)_不知老之將至_及其所之既倦_后之視今_助詞,的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動詞,往,到達助詞,用于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4)其列坐其次_當其欣于所遇_錄其所述_代詞,指曲水代詞,他們代詞,他們(5)所以所以游目騁懷_所以興懷,其致一也_7識通假(1)悟言一室之內(nèi)()(2)雖趣舍萬殊()(5)表示行為所憑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據(jù),用來 表原因,的原因7(1)“悟”通“晤”,面對面(2)“趣”通“取”,趨向,取向8分古今(1)列坐其次古義:_;今義:_。(2)亦將有感于斯文古義:_;今義:_。(3
5、)或取諸懷抱古義:_;今義:_。(1)古義:它的旁邊;今義:次第或次要的地位(2)古義:這篇文章;今義:文雅;文化或文人(3)古義:胸懷抱負;今義:抱在懷里(4)引以為流觴曲水古義:_;今義:_。(5)俯仰一世古義:_;今義:_。(6)俯察品類之盛古義:_;今義:_。(4)古義:把作為;今義:認為(5)古義:形容時間短暫;今義:低頭抬頭(6)古義:物品,物類,指天地萬物;今義:物品的種類9判活用(1)少長咸集_(2)映帶左右_(3)齊彭殤為妄作_(1)少:形容詞用作名詞,年紀小的;長:形容詞用作名詞,年紀大的(2)帶:名詞用作狀語,像帶子一樣(3)齊: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同樣看待(4)猶不能不以
6、之興懷_(5)固知一生死為虛誕_(6)足以極視聽之娛_(4)興: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興(5)一: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同樣看待,或看成一樣(6)視聽:動詞活用為名詞,耳目10析句式(1)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_(2)引以為流觴曲水_(3)映帶左右_(4)悟言一室之內(nèi)_(1)省略句,省主語;倒裝句,介賓短語后置(2)省略句,省主語,省介詞賓語(3)省略句。省介詞“于”(4)省略句。省介詞“于”(5)不能喻之于懷_(6)亦將有感于斯文_(7)當其欣于所遇_(8)雖無管弦之盛_(5)倒裝句。介賓短語后置(6)倒裝句。介賓短語后置(7)倒裝句。介賓短語后置(8)倒裝句。定語后置11積名句(1)群賢畢至,_。(王
7、羲之蘭亭集序)(2)此地有崇山峻嶺,_,_,映帶左右。(王羲之蘭亭集序)(3)仰觀宇宙之大,_。(王羲之蘭亭集序)(4)所以游目騁懷,_,信可樂也。(王羲之蘭亭集序)(1)少長咸集(2)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3)俯察品類之盛(4)足以極視聽之娛(5)或取諸懷抱,_;或因寄所托,_。(王羲之蘭亭集序)(6)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_,_。(王羲之蘭亭集序)(7)固知_,齊彭殤為妄作。(王羲之蘭亭集序)(5)悟言一室之內(nèi)放浪形骸之外(6)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7)一死生為虛誕12通語篇(1)全文共三個自然段,可分為前后兩部分:第_段為第一部分,敘述_的情況,寫出了宴集的時間、地點、相聚的緣由、參加
8、人員、集會地的地理環(huán)境及景物、當日天氣和宴集的感受,是實寫,以一“_”字為基調(diào)。第_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寫宴集以后的_,是虛寫,這部分則以一“_”字為基調(diào)。(1)一蘭亭宴集樂二、三感慨悲(2)第二自然段分為兩層:第一層_。作者首先從蘭亭集會聯(lián)想到_的相處往來、周旋應時,盡管因人不同,人們做事處世的方法千差萬別,但人們的觀點無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另一種則是當對所遇事物產(chǎn)生_時,感情隨事物的變化而變化,_就產(chǎn)生了。(2)敘述現(xiàn)今人們厭倦無端的感慨(3)第二自然段第二層,針對人生的這種感情變化,用一個遞進關系的復句發(fā)表_。人們對于自己_轉(zhuǎn)瞬變?yōu)闅v史的陳
9、跡這件事尚且感慨萬分,何況對于隨著世界的變化人們難免一死這件事呢?這里的“_”指的應該是蘭亭集會這件事,這樣前后文就自然聯(lián)系起來了。(3)感慨議論先前喜歡的事物向之所欣(4)第三自然段第一步,緊接上段結(jié)尾的“_”于第三自然段一開頭就用_的話總說生死大事,提到生死這件大事是令人悲傷的。第二步,作者從_看到:古人也為人生變化而興嘆生悲,這和今人為人生的變化興嘆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傷感,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開解。第三步,作者推測_也必和古今人一樣,等到現(xiàn)在的一切成為歷史的陳跡,未來人也會像我們現(xiàn)在一樣臨昔人之文而感嘆,如此無情的變遷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4)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莊子古人遺留下
10、來的文章未來人的感情變化(5)最后一步作者點出_:既然人生變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況就該記錄下來,以免湮滅不彰,同時也使將來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觸。隨著感情變化的步步推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人生的_,這與上文的樂生之意恰好相合。(6)蘭亭集序表達的感情時喜時悲,喜極而悲,文章也隨其感情的變化由_而_,再由激蕩而平靜,極盡波瀾起伏、抑揚頓挫之美。表達了王羲之豁達的_觀,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_的思想傾向。(5)寫作此序的主旨眷戀和熱愛(6)平靜激蕩生死虛無13譯原文蘭亭集序原文: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
11、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譯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為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里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huán)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huán)形水渠里來,讓酒杯漂流水上(供人們?nèi)★?。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弦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原文: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
12、也。譯文: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以下翻譯部分省略”1問題導讀(1)作者寫蘭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答:(1)文章寫蘭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之間,綠樹成蔭,鮮花吐艷,但在作者筆下,所有濃艷之物皆不見蹤影,所見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瓷?,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繪竹,言其“修”而舍其綠;寫水,言其“清”而舍其碧;敘氣候,亦“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已。一切盡顯淡雅,而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反照。(2)關于天氣情況的描寫為什么不放在對聚會地的環(huán)境
13、介紹之時,而偏要放在參加人員、活動內(nèi)容介紹之后?答:作者之所以如此處理,其目的是要借用天氣起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上文的“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如果是處在陰云密布的天氣中便會失去靚麗的風采,而人們“流觴曲水”、“暢敘幽情”如果不是在“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環(huán)境中,也很難使心情如此欣快,這是承上。就其啟下而言,由“天”、“氣”而及于下文之“宇宙”顯得緊密而自然。(3)“信可樂也”句“樂”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答:從字面上看來,“樂”的具體內(nèi)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環(huán)境幽雅,三是氣候宜人。但更深層次的“樂”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對大自然的一種領悟,“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大自然
14、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兩忘達到“道”的最高境界。(4)第二自然段中“豈不痛哉”是緣何而痛?答:第二自然段前面極寫宴集之樂后引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蘭亭宴集,自然快樂,但終有期限,聚會難而短,分離易而長。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悟言一室之內(nèi)”,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靜或動,“暫得于心”,但隨著時境的變化,心境也隨之而發(fā)生變化,“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痛”由此而生。(5)全文在亦“樂”亦“痛”之中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懷?答:本文由“樂”而“悲”,感情曲折深沉。先寫景、寫事、寫情,以一“樂”字作統(tǒng)領,然后寫宴集之后的感慨,以一“
15、悲”字為核心。由“樂”而“悲”,看似突兀,但卻在情理之中。由聚想到散,由宴集而想到人生,頓生感慨;隨著時光流逝,生命也終有盡期,感慨之余,產(chǎn)生傷感,“悲”隨之而生。作者將目光上移至古人,從古人留下的文章來看,古人亦為人生的變化而興嘆,因此斥莊子“一死生,齊彭殤”為虛妄,再將目光移至未來、推想后人,未來的人一定和古今之人的感情相通。死生之大,千古同慨,“錄其所述”并為之作序,目的在于引起“后之覽者”的感慨與共鳴,能夠理解作者心中的感觸,在深沉的感慨中暗含著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與前文的“樂”遙相照應,形成一個整體。(6)為什么說“一生死”、“齊彭殤”是“虛誕”、“妄作”?答:莊子認為生和死是相對的
16、,“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細胞的新陳代謝。但他夸大了這個相對,否定了生和死的區(qū)別,所以生死相等說是“虛誕”,是荒謬的。莊子還認為活了八百歲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沒什么差別,因為長短只是相對的。他也同樣夸大了這種相對性,否定了壽夭的區(qū)別,所以是“妄作”胡說。作者先引用莊子的話說明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著分別寫古人、今人、后人無不對生死這一人生大事感慨萬分、對人生無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來人們無一例外的都為人生無常興嘆生悲,莊子的死生一樣、壽夭等同說還不是虛妄荒誕之辭嗎?2結(jié)構(gòu)圖解3寫法賞析(1)生動、準確的詞語:文中多處詞語使用生動、準確,于洗練中見作者功底。“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本?/p>
17、中“清”字寫出蘭亭周圍水的質(zhì)清澈透明,“激”字寫出水的狀激越奔流,兩者靜動相結(jié)合,構(gòu)成互補。“映帶”既寫出了遠觀水的情態(tài),又巧妙地引出與蘭亭的關系,為“流觴曲水”創(chuàng)造了條件?!耙挥x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本渲羞@四個字,寫出蘭亭集會上的兩種主要活動:飲酒和賦詩,文字簡潔,情態(tài)生動傳神,尤其是兩個“一”字,巧妙地寫出了與會者快樂的神態(tài)。(2)工整、華麗的對偶:文中多處使用對偶句,增加了文章的形式美,使形式與內(nèi)容相得益彰?!叭嘿t畢至,少長咸集。”兩個四字句,前者突出與會者素質(zhì)高,后者突出與會者來源廣,讀來朗朗上口?!把鲇^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鼻熬溥b看宇宙,思緒飛揚;后者寫回望大地,萬物蔥蘢,心潮
18、澎湃。感情美與形式美達到高度統(tǒng)一。(3)駢散結(jié)合,錯落有致:“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蛉≈T懷抱,悟言一室之內(nèi);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币陨衔淖謱懗霰M管人們的生存方式不相同,但思想感情卻是相通的:熱愛快樂,對流逝的歡樂時光傷感。句子形式靈活,有駢句,如兩個“或”句,節(jié)奏明快,有音樂美;其他多是散句,長短不一,錯落中見精致。(4)用典恰到好處:文中有兩處用典。一是用莊子德充符中的“死生亦大矣”來證明快樂比痛苦好,生比死好的觀點,頗有說服力。二是“齊彭殤為妄作”,彭、殤分別代表了長壽和短壽,
19、他們的生命質(zhì)量不可同日而語,可以說是兩個極端,將這兩個極端看作一樣,自然是荒謬透頂。這個典故以反面證明了作者的生死觀。4文體常識“序言”簡稱“序”,也叫前言,屬于實用文體,同“跋”是一類。列于卷首的叫“_”,附于卷末的叫“_”。其作用在于介紹、推薦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說明寫作過程、寫作目的、主要內(nèi)容,或說明同本書內(nèi)容有關的一些事情,幫助讀者更好地去閱讀和理解。序言,有作者自己作的,叫“_”;也有請他人寫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紹著作之外,往往還有一些_的內(nèi)容。序跋自序評價從表達方式上說,可以以記敘、描寫為主,可以以說明為主,也可以以議論為主,當然也可以各種表達方式綜合運用。還有一種“贈序”,
20、屬于_的性質(zhì),往往寫作者和對方的友誼、關系,對方的某些特點,對于對方的期望和關心等。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為_寫的序言,是一種自序,文中敘事、寫景,并有感而發(fā),兼有記敘、描寫、議論的特點。臨別贈言蘭亭集詩1下面加點的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A虛誕(dn) 癸丑(ku) 萬殊(sh) 峻嶺(jn)B彭殤(shn) 會稽(j) 形骸(hi) 悟言(w)C哀悼(do) 禊事(x) 馳騁(chn) 契約(q)D嗟嘆(ji) 流觴(shn) 激湍(tun) 曲(q)水解析:A.kuu;C.dodo;D.qq。答案:B2下列詞語的書寫與蘭亭集序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項是()A清流急湍惠風和暢放浪形骸應帶左右B群賢畢至暫得于己快然自足取諸懷抱C所知既倦情隨世遷修短隨化暢敘友情D若合一契喻之于懷世殊事異幕春之初解析:A急激,應映;C知之,世事,友幽;D幕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