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備(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實驗名稱 乙酸乙酯的制備
一、實驗目的
1.熟悉酯化反應原理及進行的條件,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備方法;
2.掌握液體有機物的精制方法;
3.熟悉常用的液體干燥劑,掌握其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有機酸酯可用醇和羧酸在少量無機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得。當沒有催化劑存在時,酯化反應很慢;當采用酸作催化劑時,就可以大大地加快酯化反應的速度。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為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常常使反應物之一過量,或?qū)⑸晌飶姆磻w系中及時除去,或者兩者兼用。
本實驗利用共沸混合物,反應物之一過量的方法制備乙酸乙酯。
主反應
2、副反應
方法一
1、儀器
圓底燒瓶、冷凝管、溫度計、蒸餾頭、溫度計套管、分液漏斗、酒精燈、接液管、錐形瓶
2、藥品
冰醋酸 12ml(12.6g,0.21mol)
無水乙醇 19ml(15g,0.32mol)
濃硫酸 5ml
飽和碳酸鈉溶液
飽和氯化鈣溶液
飽和食鹽水
無水硫酸鎂
實驗操作
1.回流
在100mL圓底燒瓶中,加入
3、12mL冰醋酸和19mL無水乙醇,混合均勻后,將燒瓶放置于冰水浴中,分批緩慢地加入5mL濃H2SO4,同時振搖燒瓶?;靹蚝蠹尤?~3粒沸石,按圖安裝好回流裝置,打開冷凝水,用電熱套加熱,保持反應液在微沸狀態(tài)下回流30~40min。
2.蒸餾
反應完成后,冷卻近室溫,將裝置改成蒸餾裝置,用電熱套或水浴加熱,收集70~79℃餾份。
3.乙酸乙酯的精制
(1) 中和:在粗乙酸乙酯中慢慢地加入約10mL飽和Na2CO3溶液,直到無二氧化碳氣體逸出后,再多加1~3滴。然后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靜置分層后,放出下層的水。
(2)水洗:用約10mL飽和食鹽水洗滌酯層,
4、充分振搖,靜置分層后,分出水層。
(3)二氯化鈣飽和溶液洗 :再用約20mL飽和CaCl2溶液分兩次洗滌酯層,靜置后分去水層。
(4)干燥:酯層由漏斗上口倒入一個50mL干燥的錐形瓶中,并放入2g無水MgSO4干燥,配上塞子,然后充分振搖至液體澄清。
(5)精餾:收集74~79℃的餾份,產(chǎn)量約10~12g。
注意事項
1.實驗進行前,圓底燒瓶、冷凝管應是干燥的。
2.回流時注意控制溫度,溫度不宜太高,否則會增加副產(chǎn)物的量。
3.在餾出液中除了酯和水外,還含有未反應的少量乙醇和乙酸,也還有副產(chǎn)物乙醚,故加飽和碳酸鈉溶液主要除去其中的酸。多余的碳酸鈉在后續(xù)的洗滌過程可被除去
5、,可用石蕊試紙檢驗產(chǎn)品是否呈堿性。
4.飽和食鹽水主要洗滌粗產(chǎn)品中的少量碳酸鈉,還可洗除一部分水。此外,由于飽和食鹽水的鹽析作用,可大大降低乙酸乙酯在洗滌時的損失。
5.氯化鈣飽和溶液洗滌時,氯化鈣與乙醇形成絡合物而溶于飽和氯化鈣溶液中,由此除去粗產(chǎn)品中所含的乙醇。
6.乙酸乙酯與水或醇可分別生成共沸混合物,若三者共存則生成三元共沸混合物。因此,酯層中的乙醇不除凈或干燥不夠時,由于形成低沸點的共沸混合物,從而影響酯的產(chǎn)率。
思考題
1. 在本實驗中硫酸起什么作用?
答:酯化反應中濃硫酸的作用是作催化劑和吸水劑 催化乙醇與乙酸的反應,吸收乙醇與乙酸反應后生成的水,無脫水性!
6、 飽和碳酸鈉的作用是溶解乙醇,吸收乙酸并且減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是為了能讓乙酸乙酯可以析出的原因
2.為什么乙酸乙酯的制備中要使用過量的乙醇?若采用醋酸過量 的做法是否合適?為什么?
答:乙酸過量可以避免乙酸乙酯和乙醇形成恒沸物;
乙酸和乙酸乙酯不共沸,過量乙酸不影響產(chǎn)物的蒸餾。
實驗室制備是不計較成本的,乙醇和乙酸的成本在實驗室制備可以忽略,相差不大。
2、 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雜質(zhì)?如何除去它們?
答:主要雜質(zhì)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
乙醚沸點低,在多次洗滌中,極易揮發(fā)掉
乙酸,使用飽和的Na2CO3溶液洗滌除去乙酸
接下來,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
7、除去殘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飽和CaCl2溶液直接洗滌除去少量的乙醇。
4.能否用濃的氫氧化鈉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來洗滌蒸餾液?
答:不可以,使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可以使乙酸乙酯發(fā)生水解,降低產(chǎn)率。
5.用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能除去什么?為什么先用飽和食鹽水洗滌?可以用水代替飽和食鹽水行嗎?
答:酯層中含有少量未反應的乙醇,由于乙醇和CaCl2作用生成CaCl2?4H2O結(jié)晶化物,所以使用乙醇除去少量未反應的乙醇。
方法二
實驗步驟
在100ml三頸瓶中,加入4ml乙醇,搖動下慢慢加入5ml濃硫酸,使其混合均勻,并加入幾粒沸石。三頸瓶一側(cè)口插入溫
8、度計,另一側(cè)口插入滴液漏斗,漏斗末端應浸入液面以下,中間口安一長的刺形分餾柱(整個裝置如上圖)。
儀器裝好后,在滴液漏斗內(nèi)加入10ml乙醇和8ml冰醋酸,混合均勻,先向瓶內(nèi)滴入約2ml的混合液,然后,將三頸瓶在石棉網(wǎng)上小火加熱到110-120℃左右,這時蒸餾管口應有液體流出,再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和餾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維持反應溫度在110-125℃之間,滴加完畢后,繼續(xù)加熱10分鐘,直至溫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餾出液為止。
餾出液中含有乙酸乙酯及少量乙醇、乙醚、水和醋酸等,在搖動下,慢慢向粗產(chǎn)品中加入飽和的碳酸鈉溶液(約6ml)至無二氧化碳氣體放出,酯層用PH試紙檢
9、驗呈中性。移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搖(注意及時放氣?。┖箪o置,分去下層水相。酯層用10ml飽和食鹽水洗滌后,再每次用10ml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兩次,棄去下層水相,酯層自漏斗上口倒入干燥的錐形瓶中,用無水碳酸鉀干燥。
將干燥好的粗乙酸乙酯小心傾入60ml的梨形蒸餾瓶中(不要讓干燥劑進入瓶中),加入沸石后在水浴上進行蒸餾,收集73-80℃的餾分。產(chǎn)品5-8g。
操作要點及說明
1、本實驗一方面加入過量乙醇,另一方面在反應過程中不斷蒸出產(chǎn)物,促進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動。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形成二元或三元共沸混合物,共沸點都比原料的沸點低,故可在反應過程中不斷將其蒸出。這些共沸物的組成和沸點如下
10、:
共沸物組成及 共沸點
(1)乙酸乙酯91.9%,水8.1% 70.4℃
(2)乙酸乙酯69.0%,乙醇31.0% 71.8℃
(3)乙酸乙酯82.6%,乙醇8.4%,水9.0% 70.2℃
最低共沸物是三元共沸物,其共沸點為70.2℃,二元共沸物的共沸點為70.4℃和71.8℃,三者很接近。蒸出來的可能是二元組成和三元組成的混合物。加過量48%的乙醇,一方面使乙酸轉(zhuǎn)化率提高,另一方面可使產(chǎn)物乙酸乙酯大部分蒸出或全部蒸出反應體系,進一步促進乙酸的轉(zhuǎn)化,即在保證產(chǎn)物以共沸物蒸出時,反應瓶中,仍然是乙醇過量。
2、本實驗的關(guān)鍵問題是控制酯化反應的溫度和滴加速度??刂品磻獪囟仍?20℃
11、左右。溫度過低,酯化反應不完全;溫度過高(>140℃),易發(fā)生醇脫水和氧化等副反應:
故要嚴格控制反應溫度。
要正確控制滴加速度,滴加速度過快,會使大量乙醇來不及發(fā)生反應而被蒸出,同時也造成反應混合物溫度下降,導致反應速度減慢,從而影響產(chǎn)率;滴加速度過慢,又會浪費時間,影響實驗進程。
3、用飽和氯化溶液洗滌之前,要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不可用水代替飽和氯化鈉溶液。粗制乙酸乙酯用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之后,酯層中殘留少量碳酸鈉,若立即用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會生成不溶性碳酸鈣,往往呈絮狀物存在于溶液中,使分液漏斗堵塞,所以在用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之前,必須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以便除去殘留的碳酸鈉。
12、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15℃時100g水中能溶解8.5g,若用水洗滌,必然會有一定量的酯溶解在水中而造成損失。此外,乙酸乙酯的相對密度(0.9005)與水接近,在水洗后很難立即分層。因此,用水洗滌是不可取的。飽和氯化鈉溶液既具有不的性質(zhì),又具有鹽的性質(zhì),一方面它能溶解碳酸鈉,從而將其雙酯中除去;另一方面它對有機物起鹽析作用,使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降低。除此之外,飽和氯化鈉溶液的相對密度較大,在洗滌之后,靜置便可分離。因此,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既可減少酯的損失,又可縮短洗滌時間。
4、注意事項
(1) 加料滴管和溫度計必須插入反應混合液中,加料滴管的下端離瓶底約5mm為宜。
(2
13、) 加濃硫酸時,必須慢慢加入并充分振蕩燒瓶,使其與乙醇均勻混合,以免在加熱時因局部酸過濃引起有機物碳化等副反應。
(3) 反應瓶里的反應溫度可用滴加速度來控制。溫度接近125℃,適當?shù)渭涌禳c;溫度落到接近110℃,可滴加慢點;落到110℃停止滴加;待溫度升到110℃以上時,再滴加。
(4) 本實驗酯的干燥用無水碳酸鉀,通常只少干燥半個小時以上,最好放置過夜。但在本實驗中,為了節(jié)省時間,可放置10分鐘左右。由于干燥不完全,可能前餾分多些。
思考問題:
(1) 為什么使用過量的乙醇?
過量的乙醇有利于反應向右進行,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動。
(2) 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含有哪些
14、雜質(zhì)?如何逐一除去?
主要雜質(zhì)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
乙醚沸點低,在多次洗滌中,極易揮發(fā)掉
乙酸,使用飽和的Na2CO3溶液洗滌除去乙酸
接下來,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除去殘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飽和CaCl2溶液直接洗滌除去少量的乙醇。
(3) 能否用濃的氫氧化鈉溶液代替飽和碳酸鈉溶液來洗滌蒸餾液?為什么?
不可以,使用濃氫氧化鈉溶液可以使乙酸乙酯發(fā)生水解,降低產(chǎn)率。
(4) 用飽和氯化鈣溶液洗滌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先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是否可用水代替?
酯層中含有少量未反應的乙醇,由于乙醇和CaCl2作用生成CaCl2?4H2O結(jié)晶化物,所以使用乙醇除去少
15、量未反應的乙醇。
(5) 如果在洗滌過程中出現(xiàn)了碳酸鈣沉淀,如何處理?
為了防止出現(xiàn)不必要的CaCO3沉淀,酯層用飽和Na2CO3溶液洗滌過后,必須緊跟著用飽和NaCl溶液洗滌,而不用CaCl2溶液直接洗滌。
如果出現(xiàn)了碳酸鈣沉淀,需要分離沉淀,可采用抽濾過濾,用NaCl洗滌,但是依然會造成產(chǎn)品損失,降低產(chǎn)率。
1. 酯化反應有什么特點,本實驗如何創(chuàng)造條件促使酯化反應盡量向生成物方向進行?
答:酯化反應為可逆反應,反應進行慢且需要酸催化。為提高產(chǎn)率,本實驗中采用增加醇的用量、不斷將產(chǎn)物酯和水蒸出、加大濃硫酸用量的措施,使平衡向右移動。
2.本實驗可能有哪些副反應?
3、在酯化反應中,用作催化劑的硫酸量,一般只需醇重量的3%就夠了,這里為何用了12ml?
4.如果采用醋酸過量是否可以?為什么?
不合適,因為使平衡向生成物一方移動,使用過量的酸不好,因為酸不能與酯共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