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含解析(I).doc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含解析(I).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含解析(I).doc(2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含解析(I) 一、選擇題(本題共40小題,每題1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1.關于下圖所示生物或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abcd均在DNA中儲存遺傳信息 B. abcd均能進行需(有)氧呼吸 C. bd均可在葉綠體中合成有機物 D. bcd均有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的細胞壁 2.元素和化合物是細胞的物質基礎,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ATP分子和DNA分子中含有核糖 B.磷脂和質粒含有C、H、O、N、P C.酶的單體是氨基酸和脫氧核苷酸 D.糖被能夠識別性激素和胰島素 3.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腸桿菌細胞內不存在同時含有蛋白質和核酸的結構 B.癌細胞新陳代謝旺盛,但其細胞膜上糖蛋白的數量減少 C.葡萄糖是構成麥芽糖、纖維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 D.脂質可作為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也可參與生命活動調節(jié) 4.如圖甲、乙、丙、丁代表細胞中的物質或結構。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C、H、O、N、P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 B. 甲物質中含有氫鍵,丙物質中含有高能磷酸鍵 C. 乙、丁中由C、H、O、N、P組成的化合物種類相同 D. 甲、乙、丙三種物質或結構參與了丁結構中酶的合成 5.假如蛋白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鍵,蛋白酶2作用于賴氨酸(C6H14N2O2)兩側的肽鍵。某四十九肽分別經酶1和酶2作用后的情況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多肽中含2個賴氨酸 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7、31、49位 C.短肽D、E與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數相同,N原子數減少2個 D.適宜條件下酶1和酶2同時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5條短肽 6.下列實驗操作中,會達到預期實驗目的的是 A.用健那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B.將酶與底物在室溫下混合,再作不同保溫處理,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C.用新配制的NaOH與CuSO4混合液,可檢測待測樣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 D.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的動物脂肪細胞,必須用光學顯微鏡才能看到橘黃色顆粒 7.下列物質或結構,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呈紫色的有幾項 ①抗體 ②糖被 ③細胞骨架 ④植物細胞壁 ⑤各種神經遞質 ⑥甲狀腺激素 A.3項 B.4項 C.5項 D.6項 8.螺旋現象普遍存在于多種物質或生物結構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某些蛋白質具有的螺旋結構,決定了其特定的功能 B.DNA分子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決定了其結構的穩(wěn)定性 C.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的同時,DNA分子雙鏈也隨之解旋 D.水綿的葉綠體呈螺旋式帶狀,便于實驗時觀察光合作用的場所 9.下列有關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內質網膜成為高爾基體膜的一部分,離不開生物膜的選擇透過性 B.同一動物個體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中,不可能存在相同的蛋白質 C.吞噬細胞吞噬清除病原體的過程中,細胞膜成為溶酶體膜的一部分 D.同一葉肉細胞內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之間,時刻進行著物質交換 10.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液泡中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并轉換光能 B.核糖體含磷元素,是脫水縮合的場所[來源:學|科|網] C.吞噬細胞與肌細胞含有相同數量溶酶體 D.高爾基體與性激素的分泌過程無關 11.下列有關各種生物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藍藻細胞、黑藻細胞都含有染色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B. 蛔蟲細胞、人成熟紅細胞都沒有線粒體,都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 果蠅細胞中都有中心體,都能復制,都能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D. 同一玉米植株中的葉肉細胞、根毛細胞所含細胞器種類與數量相同 12.以紫色洋蔥鱗片葉為材料進行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原生質層長度和細胞長度分別用X和Y表示(如圖),在處理時間相同的前提下正確的是 A.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失水越多, 則紫色越淺 B.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失水越少,則越易復原 C.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則所用蔗糖溶液濃度越高 D.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則細胞的正常細胞液濃度越高 13.如圖所示為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其中a表示生物膜上的糖蛋白,①~③表示物質運輸的三種方式),下列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來源:學#科#網] A.①方式可表示肌細胞從組織液中吸 收氧氣 B.①②③運輸方式均能體現細胞膜的 選擇透過性 C.若此圖表示神經元的細胞膜,則靜 息電位恢復過程中涉及③方式 D.糖醋蒜腌制過程中,蔗糖和醋進入 細胞的過程與②和③有關 14.受體介導的胞吞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攝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 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該過程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 B.該過程不能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C.Na+、K+等無機鹽離子也可通過此方式跨膜運輸 D.受體介導的胞吞過程存在細胞識別并需要內部供能 15.下列有關生物膜上蛋白質或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植物根細胞膜上存在運輸無機鹽離子的蛋白質 B. 植物葉肉細胞中液泡膜與類囊體膜上的蛋白質不同 C. 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分解的酶分布在類囊體膜上 D. 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膜上 16.右圖中曲線Ⅰ、Ⅱ 分別表示物質A在無催化劑條件和有酶催化條下生成物質P所需能量的變化過程。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ad段表示在無催化劑的條件下,物質A生成物質P需要的活化能 B.若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向下移動 C.若僅增加反應物A的量,則圖中曲線的原有形狀均發(fā)生改變 D.若曲線Ⅱ為最適酶促條件下的曲線,改變酶促條件后,b在縱 軸上將向上移動 17.ATP是細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關ATP的敘述,錯誤的是 A.有些酶的組成元素與ATP的組成元素相同 B.ATP的合成一定與細胞內的放能反應相關聯 C.小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通過呼吸作用產生ATP D.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 18.如圖是棉花的某部位細胞內物質的轉化和轉移路徑圖,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場所,①~④表示生理過程,A~F表示物質。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此細胞可能為植物的根尖細胞 B.圖中Ⅰ、Ⅱ分別表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來源:] C.如用18O標記物質E,則物質C中不可能出現18O D.若圖中①③過程均產生1 mol物質C,則②過程消耗 了2/3 mol葡萄糖 19.人的肌肉組織分為快肌纖維和慢肌纖維兩種,快肌纖維幾乎不含有線粒體,與短跑等劇烈運動有關;慢肌纖維與慢跑等有氧呼吸運動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消耗等摩爾葡萄糖,快肌纖維比慢肌纖維產生的ATP多 B.兩種肌纖維均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時快肌纖維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 D.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線粒體內膜 20.某實驗小組將玉米幼苗置于密閉容器內,測定溫度對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影響(用容器內CO2的變化量表示),實驗結構如表(“+”表示增加,“-”表示減少)。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溫度(℃)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適宜光照 -12 -17 -23 -26 -35 -26 -20 -15 黑暗 +6 +11 +18 +25 +35 +40 +32 +20 A. 在黑暗情況下,葉肉細胞能合成ATP的場所只有線粒體 B.在適宜光照下,超過30 ℃后,光合速率均小于呼吸速率 C.由表中數據可知,光合作用酶和細胞呼吸酶的最適溫度相同 D.由表可知,在適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溫度是30 ℃左右 21.如圖表示一株生長迅速的植物在夏季24小時內CO2的吸收量和釋放量(單位:mg),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用C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釋放量表示,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在18:00時和6:00時,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 作用強度相等 B.中午12:00時左右,與曲線最高點所對應的時間相比, 該植物葉綠體內C5的含量下降 C.該植物在一晝夜中有機物積累量的代數式可表示為A +C-B D.假設該植物在24 h內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的呼吸速率為10 mg/h,最大光合速 率為85 mg/h 22.三倍體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無籽,備受人們青睞。下圖是三倍體西瓜葉片凈光合速率(以CO2吸收速率表示)與胞間CO2濃度(Ci)的日變化曲線,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與11:00時相比,13:00時葉綠體中合[來源:] 成C3的速率相對較高 B. 14:00后葉片的Pn下降,導致植株積累有 機物的量開始減少 C. 17:00后葉片的Ci快速上升,導致葉片暗 反應速率遠高于光反應速率 D. 葉片的Pn先后兩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 別是CO2濃度和光照強度 23. 某同學欲測定植物葉片葉綠體的光合作用速率,進行如圖所示實驗。在葉柄基部作環(huán)剝處理(僅限制葉片有機物的輸入和輸出),于不同時間分別在同一葉片上陸續(xù)取下面積為1cm2的葉圓片烘干后稱其重量,測得葉片的葉綠體光合作用速率=(2y-z-x)/6[g/(cm2h)](不考慮取葉圓片后對葉片生理活動的影響和溫度微小變化對葉生理活動的影響)。則M處的實驗條件是 A.下午4時后將整個實驗裝置遮光3小時B.下午4時后將整個實驗裝置遮光6小時 C.下午4時后在陽光下照射1小時 D.晚上8時后在無光下放置3小時 24.某種物質可插入DNA分子兩條鏈的堿基對之間,使DNA雙鏈不能解開。若在細胞正常生長的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該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 隨后細胞中的DNA復制發(fā)生障礙 B. 隨后細胞中的RNA轉錄發(fā)生障礙 C. 該物質可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測該物質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25.下圖為某動物(體細胞染色體為2N)細胞分裂過程中不同時期每個細胞DNA、染色體和染色單體的數量關系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乙→丙和戊→丁所發(fā)生的主要變 化均為著絲點分裂 B.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戊時期,基因突 變發(fā)生在丙→戊過程中 C.丙可以代表體細胞,甲只能代表 精子或卵細胞 D.處于丁和戊時期的細胞一定存在 同源染色體 26.家兔睪丸中有的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有的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不發(fā)生變異的情況下,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來源:.] A. 每個細胞分裂前都進行DNA分子復制B. 每個細胞分裂時同源染色體都進行聯會 C. 每個細胞分裂時姐妹染色單體都分離 D. 每個細胞分裂后子細胞中都含性染色體 27.現有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體內一個處于有絲分裂時期的細胞a和男性紅綠色盲患者體內一個減數分裂時期的細胞b,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后期Ⅱ的色盲基因數目可能相同 B.a細胞有絲分裂前期與b細胞中期Ⅱ的染色單體數目相同 C.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中期Ⅰ的染色體組數目不同 D.a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與b細胞前期Ⅰ的核DNA分子數目不同 28. 下列是某高等二倍體動物處于細胞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圖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細胞不可能代表漿細胞、效應T細胞 B.乙細胞含有的兩條X染色體,不屬于同源染色體 C.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極體或者精細胞 D.丁細胞不可能發(fā)生A和a、B和b這兩對等位基因的分離 29.下列關于細胞分裂有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個被32P標記的1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放在31P的培養(yǎng)液中經兩次有絲分裂后,所形成的4個細胞中,每個細胞含32P標記的染色體個數為可能是0、1、2,含有標記細胞數為2、3、4 B.在某動物在精子形成過程中,若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則可形成染色體組成為XXY的后代 C.二倍體動物在細胞正常分裂后期含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很可能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體正常分裂中的細胞若含有兩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30.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被標記的某動物的睪丸細胞,等位基因A、a被分別標記為紅、黃色,等位基因B、b被分別標記為藍、綠色。①③細胞都處于染色體向兩極移動的時期。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 A.①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來源:學+科+網Z+X+X+K] B.③時期的細胞中向每一極移動的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 C.②時期的初級精母細胞中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 D. 圖中精細胞產生的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或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異常 31.從同一個體的漿細胞(L)和胰島B細胞(P)分別提取它們的全部mRNA(L-mRNA和P-mRNA),并以此為模板在逆轉錄酶的催化下合成相應的單鏈DNA(L-cDNA和P-cDNA)。其中,能與L-cDNA互補的P-mRNA以及不能與P-cDNA互補的L-mRNA分別含有編碼 ①核糖體蛋白的mRNA ②胰島素的mRNA ③抗體蛋白的mRNA ④血紅蛋白的mRNA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人的正常體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 B. 自由基攻擊蛋白質可以引起細胞衰老[來源:學#科#網Z#X#X#K] C. 細胞中衰老的線粒體可被溶酶體分解清除 D. 衰老細胞代謝速率加快是細胞內水分減少引起的 33.在培養(yǎng)人食管癌細胞的實驗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隨著其濃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達量增多,癌細胞凋亡率升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為初步了解Art對癌細胞的影響,可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 B. 在癌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Art,可確定Art能否進入細胞 C. 為檢測Art對凋亡蛋白Q表達的影響,須設置不含Art的對照試驗 D. 用凋亡蛋白Q飼喂患癌鼠,可確定該蛋白能否在動物體內誘導癌細胞凋亡 34.研究發(fā)現,直腸癌患者體內存在癌細胞和腫瘤干細胞。用姜黃素治療,會引起癌細胞內BAX等凋亡蛋白高表達,誘發(fā)癌細胞凋亡;而腫瘤干細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黃素,從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細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腫瘤干細胞與癌細胞中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 B. 腫瘤干細胞的增殖及姜黃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 編碼BAX蛋白和 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屬于原癌基因 D. 用ABCG2抑制劑與姜黃素聯合治療,可促進腫瘤干細胞凋亡 35.對于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下列有關“假說—演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A.孟德爾所作假說的核心內容是“受精時,雌雄配子隨機結合” B.“測交實驗”是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 C.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應用統(tǒng)計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 D.“F1能產生數量相等的兩種配子”屬于推理內容 36.下列關于等位基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對性狀 B.交叉互換實質是同源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換了等位基因的片段 C.等位基因的分離可以發(fā)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D.兩個等位基因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均不同 37.假設控制番茄葉顏色的基因用D、d表示,紅色和紫色為一對相對性狀,且紅色為顯性。雜合的紅葉番茄自交獲得F1,將F1中表現型為紅葉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F2中無性狀分離 B.F2中性狀分離比為3:1 C.F2紅葉個體中雜合子占2/5 D.在F2中首次出現能穩(wěn)定遺傳的紫葉個體 38.養(yǎng)貂人讓他飼養(yǎng)的貂隨機交配,發(fā)現平均有16%的貂皮膚粗糙(由常染色體的一對隱性基因控制),這樣的貂售價會降低。他期望有更多的平滑皮毛的貂,于是決定不讓粗糙皮膚的貂參與交配產生后代,則下一代中,皮膚粗糙個體所占的比例是 A.8/49 B.4/49 C.2/49 D.1/49 39.通過對患某種單基因遺傳?。ㄒ粚Φ任换蚩刂频倪z傳病)的家系進行調查,繪出系譜,假定圖中Ⅲ1患該遺傳病的概率是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條件是 A.Ⅱ3和Ⅱ4的父母中都是攜帶者 B.Ⅰ1和Ⅰ2都是攜帶者 C.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個是患病者 D.Ⅱ2和Ⅱ3都是攜帶者 40.已知雌果蠅在某常染色體隱性基因(e)純合時轉化為不育的雄果蠅,若一對雜合的雌雄果蠅交配,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F1代雄果蠅中共有4種基因型 B.F1代中雌雄比例接近1∶2 C.F1代雄果蠅中不含Y染色體的個體占1/5 D.雌果蠅性反轉前后遺傳物質改變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0分。將每小題的答案填寫在答題紙對應的橫線上。) 41.(10分)紫色洋蔥是生物學中常用的實驗材料。它的葉分為兩種:管狀葉伸展于空中,進行光合作用;鱗片葉層層包裹形成鱗莖,富含營養(yǎng)物質。下面以洋蔥為材料進行如下實驗: (1)若分離綠葉中的色素,所用的實驗材料是_____________。 提取綠葉中的色素使用的理想試劑是_____________。分離色 素依據的實驗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所用的最佳材料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常用的理想材料為________________,該材料優(yōu)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______。 (4)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為_____________,該實驗的主要操作流程是取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用文字和箭頭填空) (5)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和“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兩個實驗中,都用到了鹽酸,它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42.(8分)為探究不同離子對腸淀粉酶(最適pH為8)活性的影響,某同學開展了有 關實驗,其實驗步驟和結果(見表)。請回答下面的問題:(所加試劑均為質量分數,所加試劑的單位為mL) 試管編號 及試劑 實驗步驟 1號 1%NaCl溶液 2號 1%CuSO4溶液 3號 1%Na2SO4溶液 4號[來源:] 蒸餾水 ①加入試劑 1 1 1 1 ②加入pH為8的緩沖液 1 1 1 1 ③加入1%淀粉溶液 1 1 1 1 ④加入腸淀粉酶溶液[來源:] 1 1 1 1 ⑤各試管室溫下反應2 min ⑥加入剛配制好的斐林試劑1 mL ⑦將各試管放入盛有50~65 ℃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 min ⑧觀察、記錄結果 深磚紅色 無磚紅色 (或淺藍色) 淺磚紅色 淺磚紅色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 。 (2)四組實驗中屬于空白對照的是 號試管的實驗。 (3)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步驟⑤和步驟⑥能否顛倒順序?請作出判斷并簡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①比較3號與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較2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比較1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0分)如圖甲、乙裝置用于測定大豆幼苗和小白鼠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代謝情況。 在室溫條件下,用不同功率的白熾燈(會產生熱)照射,30 min后分別測定大豆幼苗所在圖甲裝置和小白鼠所在圖乙裝置中液滴的移動情況,并將測定結果繪制成曲線如圖丙所示,若將圖甲裝置置于黑暗的環(huán)境中,30 min后液滴刻度為4 cm。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已知液滴的起始刻度為6 cm,緩沖液可維持裝置內的CO2濃度) (1)當白熾燈功率為A時,引起圖甲裝置液滴移動的生理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白熾燈功率為________時,大豆功苗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此時,光合作用產生O2的速率=________cm/h(用液滴移動速率表示)。 (3)若將大豆幼苗和小白鼠放在同一個裝置中(空間足夠、緩沖液作用不變)進行探究實驗,則當白熾燈功率為B時,兩者能否長期共存?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液滴的起始刻度依然為6 cm,當白熾燈功率為E時,30 min后,液滴的刻度是________cm。 44.(8分)已知某雌雄異株二倍體植物的一對常染色體上含有一對等位基因A、a,該對同源染色體由于某種原因易發(fā)生片段的缺失(缺失部分不含有A和a基因),含有缺失染色體的配子不能正常發(fā)育?,F有兩株個體,染色體組成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現將個體1和個體2雜交,產生一個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則該個體的形成一定是____________(填“個體1”或“個體2”)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基因重組,而產生了含A的配子。 (2)產生的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是____________(填“個體1”或“個體2”)在進行________________(填“減數第一次”或“減數第二次”)分裂時異常,產生含有兩個A的配子,與含有1個A的正常配子受精而產生。 (3)取個體1和個體2的體細胞,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獲得幼苗,對幼苗進行秋水仙素處理,分別得到個體1和個體2的四倍體植株,再將兩個四倍體植株進行雜交,則后代F1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45.(14分)某動物毛色的黃色與黑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 (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 、a的同源染色體上,有一條染色體帶有致死基因, 但致死基因的表達會受到性激素的影響。請根據下列雜交組合及雜交結果回答問題。 雜交 組合 親本類型 子代 雌 雄 甲 黃色(♀)黃色(♂) 黃238 黃120 乙 黃色(♂)黑色(♀) 黃111黑110 黃112黑113 丙 乙組的黃色F1自交 黃358黑121 黃243黑119 (1)毛色的黃色與黑色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_______,判斷依據來自于 組。 (2)丙組的子代中導致雌雄中黃與黑比例差異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組親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必須標明母本與父本符號)。 (4)從上述雜交組合中可以判斷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顯性或隱性)基因,且與________(A或a)同在一條染色體上,____________ (雄性或雌性)激素會促進致死基因的表達。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1.A 【解析】abcd四種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在DNA中儲存有它們的遺傳信息,A正確; a是病毒,必須進入宿主細胞才能進行生命活動(增殖),B錯誤;藍藻是原核細胞,細胞內沒有葉綠體,C錯誤;藍藻的細胞壁主要由蛋白質和多糖構成,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多樣性、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 2.B 【解析】ATP分子中含有核糖,DNA分子含有脫氧核糖,A錯誤;磷脂和質粒(小型環(huán)狀DNA)都含有C、H、O、N、P等元素,B正確;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單體是氨基酸),少數是RNA(單體是核糖核苷酸),C錯誤;性激素是固醇,其受體在細胞內,細胞膜上的糖被不能夠識別性激素,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分子組成、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 3.A 【解析】大腸桿菌細胞內的核糖體就同時含有蛋白質和核酸,A錯誤;癌細胞新陳代謝旺盛,但其細胞膜上糖蛋白的數量減少,B正確;葡萄糖是單糖,是構成麥芽糖、纖維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單位,C正確;脂質可作為生物體內的儲能物質(如脂肪),也可參與生命活動調節(jié)(如性激素),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分子組成的相關內容。 4.C 【解析】C、H、O、N、P屬于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A正確;甲物質是tRNA,其中配對的堿基間含有氫鍵,丙物質是ATP,含有高能磷酸鍵,B正確;乙是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丁是生物膜,由蛋白質和磷脂構成,C錯誤;甲、乙、丙三種物質或結構參與了丁結構中酶的合成,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分子組成的相關內容。 5.C 【解析】此多肽中經酶2處理,產生兩條肽鏈,說明該肽鏈含1個賴氨酸,A錯誤;酶1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羧基端的肽鍵,因此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16、30、48位,B錯誤;酶2作用下,四十九肽添加2分子水,去掉一個賴氨酸,短肽D、E與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數相同,N原子數減少2個,C正確;適宜條件下酶1和酶2同時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4條短肽和一個賴氨酸,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蛋白質結構的相關內容。 6.D 【解析】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需要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染色,A錯誤;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需將酶與底物分別作不同保溫處理,再進行混合,B錯誤;檢測待測樣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質,需要先加入NaOH混合均勻,再滴加少量CuSO4溶液,C錯誤;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的動物脂肪細胞,必須用光學顯微鏡才能看到橘黃色顆粒,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有機物檢測實驗的相關內容。 7.A 【解析】蛋白質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題中的抗體、細胞骨架是蛋白質,糖被由蛋白質和多糖構成,它們均可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而植物細胞壁由纖維素和果膠構成,神經遞質和甲狀腺激素也不是蛋白質,A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分子組成的相關內容。 8.C 【解析】某些蛋白質具有的螺旋結構,決定了其特定的功能,A正確;DNA具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這決定了其結構的穩(wěn)定性,B正確;染色體解螺旋形成染色質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末期,DNA的解旋發(fā)生在DNA復制和轉錄過程,C錯誤;水綿的帶狀葉綠體呈螺旋形,便于實驗時觀察光合作用的場所,故水綿是驗證光合作用的場所及條件的良好材料,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細胞分裂的相關內容。 9.C 【解析】內質網膜通過囊泡傳遞的形式成為高爾基體膜的一部分,離不開生物膜的流動性,A錯誤;同一動物個體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中,存在一些不相同的蛋白質,但有些基礎性的蛋白質在各種細胞內均有,如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等,B錯誤;吞噬細胞吞噬清除病原體的過程中,細胞膜成為溶酶體膜的一部分,C正確;黑夜環(huán)境下的同一葉肉細胞只進行細胞呼吸,線粒體不為葉綠體提供物質,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 10.B 【解析】葉綠體中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并轉換光能,A錯誤;核糖體由蛋白質和RNA組成,是脫水縮合的場所,B正確;吞噬細胞與肌細胞相比,含有更多數量的溶酶體,與其清除功能相適應,C錯誤;動物細胞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加工與分泌有關,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 11.B 【解析】藍藻細胞是原核細胞,細胞內不含染色體,A錯誤;蛔蟲細胞、人成熟紅細胞都沒有線粒體,都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正確;分裂的細胞才會形成紡錘體,C錯誤;玉米植株中的根毛細胞不含葉綠體,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相關內容。 12.D 【解析】圖中的X表示原生質體的直徑,Y表示細胞原來直徑,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小,失水越多,細胞液濃度越大,紫色越深,A錯誤; X/Y值越小,失水越多,越不易復原,B錯誤;同一細胞用不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說明細胞失水較少,則所用蔗糖溶液濃度與細胞液的差值不大,C錯誤;不同細胞用相同濃度蔗糖溶液處理,X/Y值越大,則細胞的正常細胞液濃度越高,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的相關內容。 13.D 【解析】①方式是自由擴散,氧氣、二氧化碳、酒精、水都是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A正確;①②③運輸方式均能體現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讓細胞需要的物質進去,不需要的物質不容易進去,B正確;若此圖表示神經元的細胞膜,則靜息電位恢復過程中涉及③方式(主動運輸),C正確;糖醋蒜腌制過程中,高濃度的蔗糖和醋使細胞因大量失水而死亡,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跨膜運輸的相關內容。 14.C 【解析】該過程細胞膜向內凹陷,以膜的流動性為基礎,A正確;該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不能體現選擇透過性,B正確; Na+、K+等無機鹽離子是通過主動運輸的方式進行跨膜運輸的,C錯誤;受體介導的胞吞過程存在細胞識別并需要內部供能,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相關內容。 15.C 【解析】植物根細胞膜上存在運輸無機鹽離子的蛋白質(載體蛋白),A正確;植物葉肉細胞中液泡膜與類囊體膜上的蛋白質不同,執(zhí)行的功能也不同,B正確;光合作用中,ATP分解發(fā)生在暗反應階段,因此催化ATP分解的酶分布在葉綠體基質,C錯誤;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線粒體內膜上,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跨膜運輸、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16.D 【解析】ac段表示在無催化劑的條件下,物質A生成物質P需要的活化能,A錯誤;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具有高效性,若將酶催化改為無機催化劑催化該反應,則b在縱軸上將向上移動,B錯誤;若僅增加反應物A的量,反應所需的活化能沒有改變,則圖中曲線的原有形狀不會發(fā)生改變,C錯誤;酶的活性需要適宜的條件,若曲線Ⅱ為最適酶促條件下的曲線,改變酶促條件后,b在縱軸上將向上移動,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酶促反應的相關內容。 17.B 【解析】有些酶是RNA,組成元素與ATP的組成元素相同,A正確;ATP的合成常常與細胞內的放能反應相關聯,但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ATP的合成與吸能(光能)反應相關聯,B錯誤;小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通過呼吸作用產生ATP,C正確;線粒體合成的ATP可在細胞核中發(fā)揮作用,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內ATP、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18.C 【解析】此細胞需要外來葡萄糖作為能源物質,可能為植物的根尖細胞,A正確;圖中Ⅰ、Ⅱ分別表示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B正確;如用18O標記物質E(O2),與[H]合成的H2O,會參與到第三階段,故物質C(CO2)中出現18O,C錯誤;圖中①為無氧呼吸,③過程有氧呼吸的過程,若均產生1 mol物質C,則②過程消耗了2/3 mol葡萄糖,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19.A 【解析】快肌纖維主要進行無氧呼吸,慢肌纖維主要進行有氧呼吸,消耗等摩爾葡萄糖,慢肌纖維產生的ATP多,A錯誤;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階段均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丙酮酸、[H]和ATP,B正確;短跑時快肌纖維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C正確;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線粒體內膜,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20.D 【解析】在黑暗情況下,葉肉細胞進行有氧呼吸,合成ATP的場所有線粒體和細胞質基質,A錯誤;在適宜光照下,超過30 ℃后,容器內達到CO2濃度均在減小,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B錯誤;由表中數據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適溫度在30℃左右,細胞呼吸酶的最適溫度在35℃左右,C錯誤;由表可知,在適宜光照下,最有利于植物生長的溫度是30℃左右,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 21.B 【解析】在18:00時和6:00時,該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與呼吸作用強度相等,A正確;中午12:00時左右,與曲線最高點所對應的時間相比,CO2供應不足,該植物葉綠體內C5的含量因積累而增大,B錯誤;該植物在一晝夜中有機物積累量的代數式可表示為A+C-B,C正確;假設該植物在24 h內呼吸速率不變,則該植物的呼吸速率為10 mg/h,最大光合速率為85 mg/h,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相關內容。 22.D 【解析】與11:00時相比,13:00時細胞間的CO2濃度較低,葉綠體中合成C3的速率減慢,A錯誤; 14:00后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雖然下降,但仍然大于0,植株積累有機物的量仍在增加,B錯誤; 17:00后由于光照強度較弱,CO2利用不足,葉片的Ci快速上升,C錯誤;葉片的Pn先后兩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別是CO2濃度和光照強度,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的相關內容。 23.B 【解析】光合作用速率=測得的凈光合作用強度+呼吸作用強度。凈光合作用強度:是上午10時到下午4時,共計6個小時,(y-x)/6[g/(cm2h)],呼吸作用強度也應該是6小時,要想只有呼吸作用,應該進行遮光處理,根據圖中提示信息,應該在下午4時后將整個實驗裝置遮光6小時,呼吸減少(y-z)/6[g/(cm2h)],B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綜合知識。 24.C 【解析】DNA雙鏈不能解開會導致細胞中的DNA復制發(fā)生障礙,A正確;在RNA轉錄過程中,需要DNA解螺旋,該物質使DNA雙鏈不能解開,隨后細胞中的RNA轉錄發(fā)生障礙,B正確;該物質可將細胞周期阻斷在分裂間期(DNA復制),C錯誤;該物質會妨礙DNA的復制,可推測該物質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DNA復制及轉錄的相關內容。 25.C 【解析】乙→丙和戊→丁所發(fā)生的主要變化均為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目加倍,A正確;基因重組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期,此時每一條染色體含有兩條染色單體(戊),基因突變發(fā)生在丙→戊過程(DNA復制)中,B正確;丙可以代表體細胞,甲中染色體只有丙的一半,可能代表精子、卵細胞或極體,C錯誤;處于丁和戊時期的細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體,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的相關內容。 26.D 【解析】減數第二次分裂前不再進行DNA分子復制,A錯誤;細胞只有在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體才會進行聯會,B錯誤;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姐妹染色單體不分離,C錯誤;每個細胞分裂后子細胞中都含性染色體,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 27.A 【解析】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后期Ⅱ含有X染色體的次級精母細胞的色盲基因數目相同,A正確;a細胞有絲分裂前期與b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的染色單體數目相同,B錯誤;a細胞有絲分裂中期與b細胞中期Ⅰ的染色體組數目相同,都含有兩個染色體組,C錯誤;a細胞有絲分裂后期與b細胞前期Ⅰ的核DNA分子數目相同,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 28.C 【解析】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漿細胞與效應T細胞均不能進行分裂;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為次級卵母細胞,此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丙細胞的子細胞為卵細胞或極體;丁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不會發(fā)生等位基因的分離,等位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29.B 【解析】A項正確:一個被32P標記的1對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放在31P的培養(yǎng)液中經兩次有絲分裂后,DNA分子復制了兩次,根據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特點,所形成的4個細胞中,每個細胞含標記的染色體個數可能是0、1、2,由于有絲分裂后期,染色體是隨機移向兩極的,因此含有標記得細胞數為2、3、4;B項錯誤:某動物在精子形成過程中,若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離,則可能形成染色體組成為XX或YY的精子,因此可形成染色體組成為XYY或XXX的后代;C項正確:二倍體動物在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所含染色體數目應該是4的整倍數,若二倍體動物在細胞分裂后期含有10條染色體,則該細胞很可能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項正確:初級精母細胞只含有一條Y染色體,若某二倍體正常分裂中的細胞含有兩條Y染色體,則該細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級精母細胞。 30.C 【解析】①細胞的子細胞染色體組成和精原細胞染色體組成相同,知①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移向每一極的基因組成都是AaBb,即移向每一極都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A錯誤;②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基因組成為AAaaBBbb,細胞中有紅、黃、藍、綠色熒光點各2個,C正確;由③細胞所產生的精細胞基因組成可知,圖中精細胞產生的原因是減數第一次分裂時B/b這對等位基因沒有分離,減數第二次分裂正常,故③細胞移向每一極的基因組成為ABb,即移向每一極都有紅、藍、綠色熒光點各1個,B、D錯誤。 31.A 【解析】漿細胞(L)和胰島B細胞(P)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含有的蛋白質也不完全相同,能與L-cDNA互補的P-mRNA所對應的基因片段應該在兩種細胞內均進行轉錄和翻譯,其編碼的蛋白質應該屬于細胞基本結構或生理功能所需蛋白質,即①核糖體蛋白的mRNA;不能與P-cDNA互補的L-mRNA編碼的是漿細胞內特有的一類蛋白質,即③抗體蛋白的mRNA,A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分化、基因表達、中心法則的相關內容。 32.D 【解析】人的正常體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癌細胞能無限增殖,A正確;按照自由基說,自由基攻擊蛋白質可以引起細胞衰老,B正確;細胞中的溶酶體是細胞內的消化車間,衰老的線粒體可被溶酶體分解清除,C正確;衰老細胞內的水分減少,代謝速率減慢,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增殖和細胞衰老的相關內容。 33.D 【解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形態(tài)結構有所改變,可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來了解Art對癌細胞的影響,A正確;在癌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Art,可確定Art能否進入細胞,B正確;按照對照原則,為檢測Art對凋亡蛋白Q表達的影響,須設置不含Art的對照試驗,C正確;用凋亡蛋白Q飼喂患癌鼠,該蛋白質會在消化道內被分解成氨基酸,不能用來探究該蛋白能否在動物體內誘導癌細胞凋亡,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內容。 34.C 【解析】腫瘤干細胞表現出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癌細胞僅增殖不分化,基因的執(zhí)行情況不同,A正確;腫瘤干細胞的增殖及姜黃素的排出均為耗能的過程,都需要消耗ATP,B正確;BAX蛋白為凋亡蛋白,與細胞凋亡有關,故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不屬于原癌基因,C錯誤;姜黃素能誘發(fā)癌細胞凋亡,但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黃素,從而逃避凋亡,用ABCG2抑制劑與姜黃素聯合治療,可促進腫瘤干細胞凋亡,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癌變和凋亡的相關內容。 35.A 【解析】孟德爾所作假說的核心內容是“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開,每個配子中只含有成對遺傳因子中的一個”, A錯誤; “測交實驗”是對推理過程及結果進行的檢驗,B正確;孟德爾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應用統(tǒng)計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C正確; “F1能產生數量相等的兩種配子,測交結果中顯隱比應該為1:1”屬于推理內容,D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內容。 36.C 【解析】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如果發(fā)生交叉互換,等位基因也可位于一對姐妹染色單體上,A錯誤;交叉互換實質是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交換了等位基因的片段,B錯誤;等位基因的分離可以發(fā)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確;兩個等位基因的本質區(qū)別在于脫氧核苷酸的數目和排列順序均不同,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減數分裂的相關內容。 37.C 【解析】F1的紅色葉番茄中存在2/3的雜合子,F2中會出現性狀分離,A錯誤; F1的紅色葉番茄中存在2/3的雜合子,F2中性狀分離比為5:1,B錯誤;雜合子自交的F1中DD:Dd:dd=1:2:1,自交的F2紅葉純合子占1/4+1/21/4=3/8,紅葉雜合子占1/21/2=1/4,紫葉個體(隱形純合子)占3/8,F2紅葉個體中雜合子占2/5,C正確;在F1中首次出現能穩(wěn)定遺傳的紫葉個體,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內容。 38.B 【解析】設貂皮膚的平滑與粗糙由A/a基因控制,貂群隨機交配,平均有16%的貂皮膚粗糙(aa),則在貂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40%,A的基因頻率為60%,可知在原貂群內AA個體占36%,Aa個體占48%。如果不讓粗糙皮膚的貂參與交配,AA與Aa個體之比為3/4,下一代中,皮膚粗糙個體所占的比例是4/74/71/4=4/49,B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頻率計算的相關內容。 39.C 【解析】由圖中正常的Ⅰ1和Ⅰ2生下患病的女兒Ⅱ1可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2可能為顯性純合子(1/3)或雜合子(2/3)。只有當Ⅱ3為雜合子時,圖中Ⅲ1患該遺傳病的概率才會是2/31/4=1/6,而只有Ⅱ3和Ⅱ4的父母中有一個是患病者,才能保證Ⅱ3是雜合子,C正確。 【備注】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內容。 40.C 【解析】F1代雄果蠅中共有3種基因型(EE、Ee、ee),A錯誤;由于F1代中雌性果蠅中有1/4轉化為雄果蠅,所以雌雄比例接近3:5,B錯誤; F1代雄果蠅中不含Y染色體的個體占1/5,C正確;雌果蠅性反轉前后其遺傳物質并沒有改變,D錯誤。 【備注】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和性別決定的相關內容。 41.(1)管狀葉 無水乙醇 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 (2)(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不同濃度的外界溶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鱗片葉內表皮 無色 (4)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 取材→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觀察 (5)不同 【解析】本題考查了生物科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對教材實驗的識記理解能力。(1)紫色洋蔥管狀葉能進行光合作用,可用做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的實驗材料;提取色素的試劑是無水乙醇,由于不同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依據此原理可將色素進行分離。(2)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外表皮細胞呈紫色,便于顯微鏡觀察,可用做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材料,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濃度的外界溶液。(3)紫色洋蔥的鱗片葉內表皮無色,適于用做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材料。(5)在“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增加細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而“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解離。 42.(1)不同的離子 (2)4 (3)維持反應液中pH的穩(wěn)定(答案合理即可) (4)不能。因為斐林試劑中有Cu2+,可參與反應;步驟⑤和⑥對調,其設計不符合單因子(單一變量)原則的要求(補充答案:斐林試劑中含有的Na+、Cu2+或會對實驗造成干擾) (5)①Na+和對腸淀粉酶催化活性沒有影響 ②Cu2+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Cl-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進作用 【解析】(1)比較表格中不同試管的設置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的離子。 (2)四組實驗中屬于空白對照的是4號試管的實驗。 (3)實驗中加入緩沖液的作用是維持反應液中pH的穩(wěn)定,避免應pH變化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 (4) 由于斐林試劑中含有的Na+、Cu2+或,會對實驗造成干擾,因此實驗步驟⑤和步驟⑥的順序不能顛倒。 (5)①比較3號與4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Na+和對腸淀粉酶催化活性沒有影響; ②比較2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Cu2+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抑制作用; ③比較1號與3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Cl-對腸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促進作用。 【備注】本題考查酶促反應的相關內容。 43.(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葉綠體、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 (2)B 4 (3)不能 8.5 【解析】(1)當白熾燈功率為A時,液滴刻度由6到5.5,說明容器內氧氣含量減少,引起圖甲裝置液滴移動的生理作用是光合作用小于細胞呼吸,此時,細胞內產生ATP的場所包括葉綠體和線粒體以及細胞質基質。 (2)當白熾燈功率為B時,液滴位置不變,說明大豆功苗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而甲裝置置于黑暗的環(huán)境中,30 min后液滴刻度為4 cm,氧氣消耗2㎝(呼吸速率是4cm/h),當白熾燈功率為B時,光合作用產生O2的速率與呼吸速率相同,也是4cm/h(用液滴移動速率表示)。 (3) 當白熾燈功率為B時,大豆幼苗的光合作用僅能維持自身的呼吸消耗,小白鼠不能與大豆幼苗長期共存;液滴的起始刻度依然為6 cm,當白熾燈功率為E時,30 min后,大豆幼苗凈產生氧氣3.5cm,而小白鼠呼吸消耗氧氣1cm,液滴的刻度是6+3.5-1=8.5cm。 【備注】本題考查細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 44.(1)個體2 (2)個體1 減數第二次 (3)AAaa 【解析】(1)將個體1和個體2雜交,產生一個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則該個體的形成原因之一是個體2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發(fā)生了同源染色體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使A基因移到正常染色體上,而產生了含A的配子。 (2)產生的基因型為AAA的三倍體的另一個原因是個體1在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形成的兩條含A的染色體未分離,產生含有兩個A的配子,與含有1個A的正常配子受精而產生。 (3)將兩個四倍體植株進行雜交,由于含有缺失染色體的配子不能正常發(fā)育,因此,個體1的四倍體只能產生AA的可育配子,個體2的四倍體只能產生aa的可育配子,則后代F1的基因型為AAaa。 【備-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含解析I 2019 2020 年高 學期 期中考試 生物試題 解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2771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