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理解、體會、應用化學新課標.doc
《學習、理解、體會、應用化學新課標.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學習、理解、體會、應用化學新課標.doc(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學習、理解、體會、應用化學新課標 大荔縣朝邑鎮(zhèn)初級中學 藺海燕 第一部分 新課程的教育任務 一、新課程取得的成績 新課程著眼于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強調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課程內容力求基礎,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法,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學習化學符合化學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規(guī)律;提倡課堂上平等交流的對話方式,有利于學生人格的形成;學生自主體驗和實踐活動,放開了學生的手腳,開發(fā)了學生的潛能,放飛了生命的翅膀 二、新課程的教育任務 2.1 幫助學生掌握化學最基本的核心內容; 了解學習化學的方法:進行實驗(感受實驗過程);進行科學探究(感受探究過程);學習和運用化學符號(知道可以用元素符號表示元素、用化學式表示物質組成、化學方程式表示化學反應) 通過實驗、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掌握: 物質性質與變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物質組成、結構的基本概念;研究的物質用途制法 基礎方法 基本技能 基礎知識 從宏觀、微觀層次認識常見物質(空氣、水、碳的重要單質與化合物、鐵等金屬、幾種簡單的有機物)的組成、性質與變化,能用符號描述其組成、變化,了解其應用價值 圖1 初中化學課程的核心內容 2.2 幫助學生形成最基本的化學學科觀念; 化學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物質世界,正確看待物質的構成和變化,了解物質的分類和轉化,了解化學科學的價值。形成以下觀念:元素觀-----對元素的基本認識;物質的微粒觀-----了解物質的構成;物質分類觀-----依據(jù)物質組成進行分類;物質的化學變化觀----認識化學變化;學科價值觀-----了解化學的社會價值。 2.3 幫助學生增強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 結合化學知識主題滲透環(huán)境教育,從社會熱點問題中認識科學的“兩面性”,從活動中強化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觀”。 三、新課程的目標 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主旨,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獲得進一步學習和發(fā)展所需要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引導學生認識化學在促進社會發(fā)展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過化學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生活。 第二部分 新舊課標的對比(新課標的變化) 一 修訂的依據(jù)和原則 (一)修訂的依據(jù): 1.1 充分肯定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改革的方向。廣大教師高度認同《標準(實驗稿)》,對標準的具體內容和實施效果總體是很滿意的。 1.2高度重視科學探究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教師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探究是化學課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3 密切關注化學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在內容點的分布上,社會性知識大致控制在20%以內,以免影響化學學科核心知識的建構。 1.4 力求減輕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學習負擔。 (二)修訂的基本原則: 2.1從未來社會對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要求和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發(fā)展的國際趨勢出發(fā),進一步審視學生發(fā)展所需的化學核心知識、過程方法和創(chuàng)新能力,立足科學素養(yǎng),對課程標準進行修訂。 2.2 不擴充內容、不提高要求。適當降低某些條目要求(如從“了解”降為“知道”),對開放性較大的某些內容加以一定的限制,并修改了有關“活動與探究”條目,化學用語和定量計算仍然維持在低水平的要求上,并在教材編寫建議中闡明內容組織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水平,以保證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之間保持較好的“一致性”。嚴格控制課程內容的容量和難度。 2.3 保持《標準(實驗稿)》原有結構和基本框架不變。 2.4 修訂堅持突出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基礎性和啟蒙性,倡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密切結合化學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充分感受和領悟化學學科的價值。 2.5 高度重視地區(qū)差異,認真對待各地提出的修改意見和建議。 2.6 針對實驗中的經(jīng)驗和問題,提煉指導性意見或問題解決策略,增強課程標準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2.7 增加教學案例和評價案例,關注可操作性,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指導性。 二 修訂的具體內容 ?。ㄒ唬Φ谝徊糠帧扒把浴钡男抻? 1.1 對“導言”的修訂 主要是對表述的角度和方式進行了修改。明確闡述了化學學科的發(fā)展以及化學教育面臨的時代挑戰(zhàn)、改革與發(fā)展的趨勢,闡明了化學教育對于促進學生發(fā)展的獨特作用和深遠意義。對“化學”概念的闡釋更科學,《標準(2011版)》中明確指出:“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應用的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其特征是研究物質和創(chuàng)造物質”?!稑藴剩▽嶒灨澹返拿枋鰟t是:“化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側重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能的關系,以及物質轉化的規(guī)律和調控手段”。修訂后的描述抓住了分子、原子這兩個核心概念,更貼近化學學科的本質屬性。在“前言”的闡述中,有許多地方加強了語言的科學性和針對性,如《標準(2011版)》中表述“化學不僅與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也是材料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環(huán)境科學和能源科學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重要基礎”,將實驗稿中的“能源危機、環(huán)境危機和糧食危機”改成“能源危機、環(huán)境污染、資源匱乏和糧食供應不足”等,在表述中新增加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guī)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并將它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教育的發(fā)展目標,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對21世紀人才培養(yǎng)與要求的新視角。 1.2 對“課程性質”的修訂 “課程性質”的闡述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發(fā)展方向、培養(yǎng)目標以及在科學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了準確定位?!稑藴剩?011版)》對“課程性質”的表述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不僅在內容上進行了重新的布局和整合,而且對表述的次序也進行了調整,并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課程性質”進行了闡述: 第一,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應體現(xiàn)基礎性,為學生的發(fā)展奠定必要的基礎; 第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第三,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化學與環(huán)境、資源、人類健康等方面的聯(lián)系,在實踐中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修訂后的“課程性質”表述顯得思路更清晰,層次更分明,目標更明確。值得一提的是,“課程性質”內容中還增加了“加強化學實驗教學,發(fā)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一項內容,更加突出了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化學實驗的地位與作用。修訂后的“課程性質”突出化學課程三方面的功能,即課程的啟蒙性和基礎性,化學實驗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影響,化學學習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發(fā)展作用。闡述更加全面和科學。 1.3 對“課程的基本理念”的修訂。 《標準(2011版)》將實驗稿中的“基本理念”改成“課程的基本理念”,同樣從六個方面闡述了義務教育階段化學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只是對個別地方進行了修改和調整。如在“1”中將“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改成“使每一個學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學習生動有趣的化學”,增加了“培養(yǎng)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社會進步而勤奮學習的志向”;在“3”中將“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改成“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在“4”中增加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5”中增加了“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現(xiàn)化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相互關系的學習情境…”等。 1.4 對“課程設計思路”的修訂。 《標準(2011版)》將以前的“設計思路”改成“課程設計思路”,整個構思和框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同樣從六個方面闡述了課程的設計思路,在內容的表述方式和表述次序上進行了適當?shù)恼{整和修改,顯得層次更分明,思路更清晰。 如表述“5”中增加了“生動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表述“6”對課程目標要求的描述所用詞語表示不同層次學習水平的要求 第一“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行為動詞增加了“懂得”和“簡單計算”; 第二 將實驗稿中“技能性學習目標的水平”行為動詞化繁為簡,以“模仿操作、初步學習”、“獨立操作、初步學會”兩個層次呈現(xiàn); 第三 “體驗性學習目標的水平”行為動詞分別增加了“經(jīng)歷”、“認同”和“內化”。 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 (1)認知性學習目標的水平 從低到高 知道、記住、說出、列舉、找到 認識、了解、看懂、識別、能表示、懂得 理解、解釋、說明、區(qū)分、判斷、簡單計算 (2)技能性學習目標的水平 從低到高 模仿操作、初步學習 獨立操作、初步學會 (3)體驗性學習目標的水平 從低到高 經(jīng)歷、體驗、感受 認同、意識、體會、認識、關注、遵守 內化、初步形成、樹立、保持、發(fā)展、增強 (二) 對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的修訂 課程目標是課程體系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實現(xiàn)課程宗旨的重要保證?!稑藴剩?011版)》中“課程目標”的構建框架和基本思路均未進行大的改變,仍然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課程目標呈現(xiàn),個別內容在表述上進行了修訂。 1.在課程總目標中增加了“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能更好地適應現(xiàn)代生活”。 2.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中,將“能提出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究活動”改成“能進行簡單的探究活動,增進對科學探究的體驗”。 3.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增加“增強安全意識”、“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敢于質疑”等重要觀點。 (三)對第三部分“課程內容”的修訂 將標題“內容標準”改為“課程內容”,整體建構思路和框架保持不變,五個一級主題沒有變化,知識在原18個二級主題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二級主題。即在“科學探究”主題中增加了“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這一二級主題,共有19個二級主題。 一級主題 二級主題(單元) 科學探究 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 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 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 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 身邊的化學物質 我們周圍的空氣 水與常見的溶液 金屬與金屬礦物 生活中常見的化合物 物質構成的奧秘 化學物質的多樣性 微粒構成物質 認識化學元素 物質組成的表示 物質的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 認識幾種化學反應 質量守恒定律 化學與社會發(fā)展 化學與能源和資源的利用 常見的化學合成材料 化學物質與健康 保護好我們的環(huán)境 表1 第一、強化了“科學探究”的功能。 “科學探究”主題的內容和目標要求更為具體和明確?!埃ǘ┌l(fā)展科學探究能力”中,8個科學探究要素的名稱沒有變,但在科學探究要素中的5處內容在表述上進行了修訂,刪除了1處內容,使得科學探究要素的語言表述更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和實用性(詳見表2)。 表2:《標準(2011版)》在科學探究要素與表述方面的變化 要素 《標準(實驗稿)》 《標準(2011版)》 進行實驗 2.能順利的完成實驗操作 2.能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進行實驗操作 收集證據(jù) 1.具有較強的實證意識 4初步學會運用調查、資料查閱等方式收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證據(jù) 1.認識收集證據(jù)的重要性 4.初步學習運用調查、資料查閱等方式收集證據(jù) 解釋與結論 1.能對事實與證據(jù)進行簡單的加工整理,初步判斷事實證據(jù)與假設之間的關系。 2.能依據(jù)一定的標準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簡單的分類。(刪去) 3.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與他人討論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jù)進行歸納,得出正確的結論。 4.初步學會通過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認識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1.能對事實與證據(jù)進行加工與整理,初步判斷事實證據(jù)與假設之間的關系。 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討論,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jù)進行歸納,得出合理的結論。 3.初步學習通過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表2 “(三)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中,有三處內容在表述上進行了修改,表述中增加了“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環(huán)境污染”,強化“實驗安全”和實驗中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在實驗技能方面增加了“4.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這一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 新增“(四)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不僅明確提出“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習實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學生開展化學實驗活動”,而且還規(guī)定應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8項實驗這是在教學實踐層面上的最大變化。 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2.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4.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5.燃燒的條件; 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8.酸、堿的化學性質; 表3 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親身經(jīng)歷、感受實驗和探究過程,這在化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和價值,教師應把對化學教學的基本認識統(tǒng)一到“沒有化學實驗和科學探究的教學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化學教學”上來。 第二、增強科學探究學習實例內容的準確性和指導性。 “有關科學探究學習的實例”部分,刪去了難度較大的活動探究案例,例如:原“例3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會改變嗎?”并對“例1 微粒的運動--燒杯中的溶液為什么會變紅”、“例2 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是否發(fā)生變化嗎”和“例3(原例4)怎樣防止自行車棚銹蝕”進行了修改和整合,使探究活動的三個實例的表述更為科學、嚴謹,探究思路更加清晰,探究步驟更為具體明確,對初中化學新課程中的探究實驗教學更具有指導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刪去或增加部分“活動與探究建議”的內容,降低一些實驗的要求,提高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3.1 刪去了一些操作難度較大的實驗。(詳見表4) 所在主題(單元) 刪去的實驗活動 主題二(二) ③觀察在水中加入少量鹽后凝固點和沸點的變化 主題二(二) ⑥用簡單的方法將衣料上沾有的油污等洗去 主題三(一) ④分離氯化鈉固體與鐵粉組成的混合物 主題四(二) ①用實驗證明:鐵粉和硫粉混合加熱生成了新的物質 ②觀察并記錄實驗現(xiàn)象:氯化銅溶液用石墨電極通電分解;在加熱條件下氫氣與氧化銅反應 表4 3.2降低了一些“活動與探究建議”實驗活動的要求(詳見表5)。 所在主題(單元) 原來建議的實驗活動 修訂后的實驗活動 二(一) ④協(xié)作設計并完成實驗:探究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變化。 ④實驗探究: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差異。 二(四) ②使用pH試紙測定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堿性 ②使用pH試紙檢驗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堿性 二(四) ④當?shù)剞r村常用化肥的鑒別 ④常用銨態(tài)氮肥的檢驗 四(一) ②設計實驗推斷孔雀石(或堿式碳酸銅)分解的產物 ②設計實驗證明加熱堿式碳酸銅有新物質生成 四(一) ③觀察硫酸銅溶液(或二氧化錳)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快慢的影響 ③觀察二氧化錳、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影響 表5 3.3增加少量的“活動與探究建議”,加強實驗的針對性。 所在主題(單元) 增加的“活動與探究建議” 主題 四(二) ①實驗:鎂條燃燒、高錳酸鉀加熱分解; ②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表6 第四、進一步明確基礎知識的學習要求。 《標準(2011版)》對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做了更為準確、具體的描述,有的將綜合的內容分條目具體闡述,有的對學習內容做了一定的限制,使學習的目標更為明確,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所在主題(單元) 原來的內容標準 修訂后的內容標準 二(一) 2. 知道氧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2.能結合實例說明氧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質和用途 二(二) 3. 認識溶解現(xiàn)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3.認識溶解現(xiàn)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 4. 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 6. 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 7.認識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含義,能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溶液 二(四) 1. 知道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認識酸堿的腐蝕性 1.認識常見酸堿的主要性質和用途,知道酸堿的腐蝕性 三(一) 2. 能從組成上識別氧化物 3. 能從元素組成上認識氧化物 4. 知道無機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堿、鹽 三(三) 2. 記住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2. 記住并能正確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 四(一) 2. 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獲得能量的重要性 2.知道物質發(fā)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實現(xiàn)能量轉化的重要性 四(三) 2. 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并進行簡單的計算 2. 能正確書寫簡單的化學方程式 3. 能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表7 第五、降低了一些內容標準的學習水平要求。 《標準(2011版)》嚴格控制內容的深廣度:微觀知識主要限于對分子、原子的認識,對離子、電子的具體作用不作要求;元素化學以生活中常見的簡單物質為主,不要求建立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化學定量要求只涉及有關公式含義的理解和最簡單的計算,還降低了一些核心知識對應標準條目的要求。 所在主題(單元) 原來的內容標準 修訂后的內容標準 二(一) 2.認識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2.知道氧氣能跟許多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二(二) 7. 了解結晶現(xiàn)象 7. 能舉例說明結晶現(xiàn)象 二(三) 3. 了解從鐵礦石中將鐵還原出來的方法 3. 知道可用鐵礦石煉鐵 二(四) 3. 會用酸堿指示劑(酚酞、石蕊)和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3.了解用酸堿指示劑(酚酞、石蕊)和pH試紙檢驗溶液酸堿性的方法 四(一) 1. 理解反應現(xiàn)象和本質的聯(lián)系 1.初步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 四(一) 3. 認識催化劑的重要作用 3.知道催化劑對化學反應的重要作用 四(二) 3. 了解人們如何利用化學反應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產質量 3.知道利用化學變化可以獲得新物質,以適應生活和生產的需要 五(一) 3. 理解水對生命活動的重大意義,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形成保護水資源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3.知道水對生命活動的重大意義,認識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樹立保護水資源和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五(三) 2. 了解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等) 2.知道一些對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的有機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質、維生素 表8 第六、更新了主題(單元)的“學習情景素材”。 本次修訂從四個視角考慮學習情景素材的更新,即化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元素化學知識;化學實驗情景。每個主題(單元)增加的學習情景素材不僅與時俱進地體現(xiàn)了化學的發(fā)展和應用,而且更貼近了實際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更新的視角 增加的情景素材實例 從化學、技術與社會的聯(lián)系的視角 1自來水的生產工藝;2宇航、潛水的呼吸供氧;3氮氣的用途;4現(xiàn)代汽車、潛艇、宇宙飛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發(fā)展;5氫能源汽車;6煤礦瓦斯爆炸的預防;7面粉廠的防爆措施;8我國能源消耗和化石燃料分布;9新型陶瓷;10二氧化硫排放與酸雨 從化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視角 1不銹鋼餐具;2食品中的乳化劑;3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4硬水對日常生活的影響;5桂花十里飄香;6葡萄糖在體內氧化釋放能量;7干電池和充電電池;8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 從元素化學知識的視角 1常見銨態(tài)氮肥的性質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2海水的主要成分;3鐵的幾種氧化物;4人體需要的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 從化學實驗的視角 1銅片在空氣中灼燒后固體質量的變化;2電解水實驗及其微觀解釋” 表9 同時刪去了某些針對性不強的情景素材,如主題二(二)中的“紅墨水的紙上層析”、“服裝干洗”,主題二(三)中的“制造自來水管材料的變遷”,主題四(一)中的“照相底片的感光”,主題五(四)中的“光化學煙霧”等 在這些變化中,有三個方面最值得廣大教師予以關注:一是強化了學生的實驗探究,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和學校實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多種途徑,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新增的8類學生實驗;二是嚴格控制知識內容的深廣度,降低了一些內容標準條目的要求,對開放性較大的某些內容加以一定的限制,化學用語、物質的微觀知識和定量計算控制在較低水平的要求上;三是整體降低了實驗探究活動的難度,力求保證不同學校都有條件完成實驗。 (四)對第四部分“實施建議”的修訂 1、對“教學建議”的修訂。 根據(jù)課程實施的經(jīng)驗和問題《標準(2011版)》重寫了教學建議,確立建議新的框架結構。“教學建議”從四個方面11個教學要點,闡述了化學新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建議,它既包括《標準實驗稿》中7條教學建議的內容,又增加了在化學教學實踐中給以高度重視的問題,還配備有針對性的教學案例(例4、例5)進行說明,真正體現(xiàn)了“教學建議”的指導功能。 《標準(2011版)》“教學建議”中,新增加“(四)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闭n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近年來廣大教師通過對化學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等方面的反思,提出的值得化學教育界廣泛關注的問題。如何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開展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與效益,是當前化學教改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原《標準》教學建議 修訂《標準》教學建議 (一)從促進學生發(fā)展出發(fā)制定教學目標 (二)努力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情景 (三)注重科學方法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四)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發(fā)揮多種媒體的教學功能 (五)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 (六)重視學科間的聯(lián)系,增加跨學科內容 (七)積極進行教學研究,促進化學教學改革 (一)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全面發(fā)展科學素養(yǎng) 1.全面體現(xiàn)三維目標 2.整體規(guī)劃教學目標 3.科學設計單元或課時教學目標(例4) (二)精心設計科學探究活動,加強實驗教學 1.精心設計和組織探究活動 2.加強化學實驗教學 (三)注意貼近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 1.主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2.重視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四)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努力創(chuàng)設真實而有意義的學習情景 2.靈活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 3.有效開展復習和習題教學 4.不斷提高教學反思能力(例5) 表10 教學目標設計是化學新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何在教學設計中體現(xiàn)三維課程目標,科學、準確地表述某一單元或某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困擾化學教師的突出問題。在建議(一)中,強調在全面體現(xiàn)三維目標時“應注意挖掘化學知識中蘊含的科學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要素;三個維度目標之間應有機結合,融為一體?!边@正好糾正了在當前初中化學新課程教學中,將某單元或某課時的教學目標片面、孤立的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教學目標的傾向。(例4) 2、對“評價建議”的修訂。 (1)《標準(2011版)》的“評價建議”,改變了實驗稿中從四個方面籠統(tǒng)地闡述化學新課程實施學業(yè)評價的建議,從“評價目標的確定”、“評價方式的選擇”、“評價標準的設計和使用”、“評價工作的實施”、“評價結果的解釋與反饋”等五個方面,對學業(yè)評價的內容、方法和途徑進行了具體指導 原《標準》評價建議 修訂后《標準》建議 (一)重視學生自我評價對學習活動的促進作用 (二)通過活動表現(xiàn)評價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三)紙筆測驗中注重考核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評價結果可以采用定性報告與等級記分相結合的方式 (一)評價目標的確定(例6) (二)評價方式的選擇 1.紙筆測驗 2.活動表現(xiàn)評價(例7)(例8) 3.建立學習檔案(例9) (三)評價標準的制定(例10) (四)評價工作的實施(例11)(例12) (五)評價結果的解釋與反饋 表11 (二)增加教學案例和評價案例,關注可操作性,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的指導性。修訂后的課標為了促進教師對課程標準的正確理解和應用,增加了11個課程指導案例,這是本次修訂的另一個亮點。這使廣大教師評價學生學業(yè),有了可供學習與參考的基本操作范例。希望通過這些實例,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在具體教學中的體現(xiàn)和落實。 3、對“教材編寫建議”的修訂。 對原有的建議和要求進行重新審核,特別是結合近幾年來義務教育化學教材的使用和資源利用的特點,調整建議的框架結構,提出新的更具有針對性的要求。如增加了“(一)根據(jù)課程標準選取核心知識,重視化學基本觀念的形成”;增加了“(六)采用生活多樣的教材呈現(xiàn)方式,發(fā)揮教材的多種教育功能”等。 4、對“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建議”的修訂。 根據(jù)現(xiàn)實教學中資源開發(fā)與利用情況,調整建議的框架結構,提出了8個方面的實用且針對性強的“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fā)建議”,突出化學實驗儀器和試劑使用、實驗與科學探究實踐活動組織、教與學經(jīng)驗的總結等,并增加了有關課程資源開發(fā)與利用的一個完整的實例——“山中之寶-石灰石”,使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第三部分 科學探究 義務教育階段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xiàn)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 一、科學探究的地位與作用 “科學探究”在初中化學課程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位于《課標》“課程內容”的第一部分,并滲透在所有內容目標之中。《課標》還在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和課程設計思路等的闡述中,著重強調“科學探究”的作用:“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薄霸诮虒W中創(chuàng)設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活動,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和交流討論中學習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薄白寣W生有更多的機會主動地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在知識的形成、相互聯(lián)系和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學習科學方法,在‘做科學’的探究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薄翱茖W探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 作為一種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式和初中化學課程的重要學習內容,科學探究的作用在于: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有效地發(fā)展學生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在多個領域里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交流,學會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強化學生關注現(xiàn)實、關注社會發(fā)展的意識和責任感,并為全面評價學生提供了實踐途徑?!翱茖W探究對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科學探究的學習內容 《課標(2011版)》將科學探究的學習內容由三方面變更為四個方面,增加“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 (一)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 1.體驗到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 2.意識到提出問題和做出猜想對科學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與假設必須用事實來驗證。 3.知道科學探究可以通過實驗、觀察等多種手段獲取事實和證據(jù)。 4.認識到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進行推理和判斷。 5.認識到合作與交流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課標》強調學生對科學探究功能和重要性的認識,強調了學生對提出問題、進行假設以及驗證假設手段的多樣性、實驗和邏輯思維的交融性在科學探究中重要地位的理解。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只有學生充分認識到科學探究在獲取科學知識、認識客觀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科學探究的熱情。作為學習方式,學生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和運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實現(xiàn)的,也不可能獨立于其他學習主題之外去單獨進行培養(yǎng)或訓練,它4貫穿于整個初中化學課程之中,必須在整個初中化學學習中有目標、有意識地去實踐和運用。 (二)發(fā)展科學探究能力 目 標 提出問題 1.能從日?,F(xiàn)象或化學學習中,獨立地或經(jīng)過啟發(fā)發(fā)現(xiàn)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2.能比較明確地表述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 猜想與假設 1.能主動地或在他人的啟發(fā)下對問題可能的答案做出猜想或假設。2.具有依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對猜想或假設做初步論證的意識。 制訂計劃 1.在教師指導下或通過小組討論,提出活動方案,經(jīng)歷制訂科學探究活曲計劃的過程。2.能在教師指導下或通過小組討論,根據(jù)所要探究的具體問題設計簡單的化學實驗方案。具有控制實驗條件的意識。 進行實驗 1.能積極參與化學實驗。2.能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進行實驗操作。3.能在實驗操作中注意觀察和思考相結合。 收集證據(jù) 1.認識收集證據(jù)的重要性。2.學習運用多種手段對物質及其變化進行觀察。3.能獨立地或與他人合作對觀察和測量的結果進行記錄,并運用圖表等形式加以表述。4.初步學習運用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收集證據(jù)。 解釋與結論 1.能對事實與證據(jù)進行加工與整理,初步判斷事實證據(jù)與假設之間的關系。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討論,對所獲得的事實與證據(jù)進行歸納,得出合理的結論。3.初步學習通過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逐步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反思與評價 1.有對探究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的意識。2.能在教師的指導下或通過討論,對探究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人的長處與不足,并提出改進的具體建議。3.能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 表達與交流 1.能用口頭、書面等方式表述探究過程和結果,并能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2.與他人交流討論時,既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又善于傾聽他人的意見。 表12 《課標》中將科學探究能力的學習內容、能力水平和活動方式融合在一起,便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探究性教學的設計和科學探究過程的指導,且強調了教師對學生科學探究的指導以及合作與交流的 重要作用。 (三)學習基本的實驗技能 化學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學生具備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是學習化學和進行探究活動的基礎和保證。化學實驗應高度關注安全問題,避免污染環(huán)境,要求學生遵守化學實驗室的規(guī)則,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工作習慣。初中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應達到如下要求。 1.能進行藥品的取用、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加熱等基本的實驗操作。 2.能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實驗需要選擇實驗藥品和儀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學會用酸堿指示劑、PH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5.初步學會根據(jù)某些性質檢驗和區(qū)分一些常見的物質。 6.初步學習使用過濾、蒸發(fā)的方法對混合物進行分離。 7.初步學習運用簡單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氣體。 《課標》特別重視實驗在學生科學探究中的作用,用兩個二級主題來強化學生化學實驗方法和實驗技能的學習,并將實驗技能的學習要求由6條改為7條。 《課標》規(guī)定的基本實驗技能可分為兩類,一類最基本的實驗操作,如藥品的取用、簡單儀器的使用和連接、加熱等。第二類是相對比較綜合的實驗操作過程。教學在不僅要讓學生了解這些實驗行為方式的特征和內涵,更要通過實際的訓練讓學生掌握這些特殊的程序、步驟和操作技巧,為學生利用實驗基本操作解決實驗問題奠定基礎。 (四)完成基礎的學生實驗 學習和運用化學實驗技能和科學探究方法,離不開實驗活動。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校實際,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多種途徑,安排和組織學生至少完成下列化學實驗活動。 1.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2.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3.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 4.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5.燃燒的條件。 6.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8.酸、堿的化學性質。 這8個基礎實驗綜合性強,要學生協(xié)調、組合多個基本操作才能完成。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還要進行觀察與思考,這對學生的實驗學習要求較高。教師必須進行精心的指導和組織。 (五)課標中的其他化學實驗 實驗內容 實驗目標 1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 探究空氣組成和組成成分的主要性質 2實驗;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 3辯論: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舍越來越多嗎?氧氣會耗盡嗎? 4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相對含量與空氣中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差異。 1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推斷水的組成。 探究水及其溶液的組成和性質 2比較氯化鈉、硝酸銨、氫氧化鈉三種物質在水中溶解時的放熱(或吸熱)現(xiàn)象。 3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 4配制某種無土栽培所需的無機鹽營養(yǎng)液 5一定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實驗 1實驗活性炭和明礬的作用 探究水的凈化方法 1探究金屬的物理性質和某些化學性質 探究金屬及其化合物的性質 2用實驗方法將氧化鐵中的鐵還原出來 3實驗探究酸溶液、鹽溶液與金屬發(fā)生的置換反應及其規(guī)律。 1試驗某些植物花朵汁液在酸性和堿性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探究酸、堿、鹽和化肥的性質 2使用pH試紙檢驗唾液、食醋、果汁、肥皂水、雨水和土壤溶液等的酸堿性。 3自制汽水。 4常用銨態(tài)氦肥的檢驗。 5驗探究酸堿的主要性質 6設計實驗,探究農藥、化肥對農作物或水生生物生長的影響。 7小組協(xié)作完成當?shù)赝寥浪釅A性測定的實驗,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議或種植方案。 8溶液酸堿性的檢驗 9酸、堿的化學性質 1水的電解。 探究物質的構成 2加熱碘固體,觀察發(fā)生的現(xiàn)象。 3比較空氣和水在被壓縮時的體積變化情況。 4觀察并解釋濃氨水和濃鹽酸相互接近時的“空中生煙”現(xiàn)象。 1設計實驗證明加熱堿式碳酸鋼有新物質生成 探究物質的組成及其變化 2觀察二氧化錳、硫酸銅溶液對過氧化氫分解反應的影響。 3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 4微粒的運動——燒杯中的溶液為什么會變紅 5用簡單的實驗方法區(qū)分棉纖維、羊毛纖維和合成纖維(如晴綸)。 1觀察銅鋅原電池實驗 探究能量的轉化 2鎂條燃燒、高錳酸鉀加熱分解。 3設計實驗證明:氫氧化鈉與鹽酸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4觀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燒和不完全燃燒的現(xiàn)象。 5燃燒條件的實驗探究 6氫氣的燃燒 7觀察少量汽油、柴油、潤滑油樣品的燃燒現(xiàn)象,調查其用途。 表13 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結合化學學習內容,要盡可能實施這些實驗活動,以充分發(fā)揮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中的作用。 三、科學探究主題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但初中學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選擇探究課題,怎樣確定探究活動的目標,如何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怎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和收集證據(jù),如何組織探究活動,怎樣評價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表現(xiàn)和收獲,都會影響探究活動的成效。教師應將科學探究融入化學學習的全過程,并重視構建科學探究的學習情境;要重視學生的積極情感過程的培養(yǎng),并正確對待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造性的利用并開發(fā)資源,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適合的科學探究方式、采取多種多樣的方發(fā)進行探究。在探究活動中要充分合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既組織與指導者、參與與合作者、研究與學習者)處理好科學探究學習和知識技能學習的關系,要在實際教學中強調學生在探究中的所得,并從多方面對科學探究的效果進行評價。 四、2012年陜西中考化學科科學探究性試題分析 突出學科特點,重點考察科學探究,以實驗基礎知識和操作為素材的題目在本次考試中占有很大比重。如第11題考察了空氣中氧氣的測定方法、酒精燈的操作,電解水實驗的基礎知識。15題初中常見“三大氣體”的制備和收集。21題二氧化碳的制備、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原理及現(xiàn)象。 在實驗基礎知識考察的同時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從所給信息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評價結果的素養(yǎng)。如第20題“探究金屬的化學性質”在描述完實驗現(xiàn)象后,再次設計實驗方案證明實驗結論。如第22題“探究酸堿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要求考生通過對反應結果分析后得出正確的猜想,并通過所學知識對猜想進行合理的驗證,最終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得出正確結論。 相關實驗題目在本次中考試題中約占21分,比值較大。它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考查考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突出了科學探究的理念。 中考試題 22.(7分)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未配平或無“↑”符號扣1分,化學式錯誤扣2分) 。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猜想四或四 。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NaOH或氫氧化鈉 。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jīng)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 pH試紙浸入溶液中 。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 BaC12與Na2SO4反應也會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證明一定有H2SO4存在(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 第四部分 物質構成的奧秘 化學是從原子和分子的水平來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即要求學生從微觀角度研究物質的構成,理解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規(guī)律。本主題幫助學生用微粒的觀點來看待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理解物質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認識變化的客觀性和復雜性,形成化學學科的基本觀念,激發(fā)學生探究物質及其變化的興趣。 一、物質構成奧秘的地位與作用 幫助學生認識物質是由原子、分子、離子等微粒構成,理解三態(tài)變化、物質的溶解性,理解化學變化的本質、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變化中的作用,從而形成微粒觀;認識物質是由元素組成的元素觀;理解物質的多樣性與統(tǒng)一性;從宏觀角度定性地描述、定量的了解物質的組成。學生只有初步建立了物質的微粒觀與元素觀,才能理解與掌握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才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并掌握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才能為今后的化學學習打下基礎,幫助學生初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物質構成的學習,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和提高想象力,了解類比方法和模型研究方法并認識化學科學的發(fā)展與進步。 二、物質構成奧秘的主要內容 本主題簡單介紹了構成物質的幾種微粒,幫助學生而形成微粒觀、元素觀,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建立物質的分類觀。 1、認識化學物質的多樣性 幫助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認識物質的多樣性:物質的三態(tài)及其轉化,從組成和性質特點上區(qū)分純凈物和混合物、單質和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認識氧化物,知道無機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堿、鹽。 2、認識物質由微粒構成 認識物質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離子等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某些常見的現(xiàn)象,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知道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離子可以互相轉化,初步認識核外電子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3、認識化學元素 認識氫、碳、氧、氮等與人類關系密切的常見元素,記住并能正確書寫一些常見元素的名稱和符號,知道元素的簡單分類,能根據(jù)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形成“化學變化過程中元素不變”的觀念。 4、知道物質組成的表示方法 能說出幾種常見元素的化合價,能用化學式表示某些常見物質的組成,利用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進行物質組成的簡單計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標簽上標示的組成元素及其含量。 本主題內容上學習要求不高,但在化學啟蒙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三、物質構成的奧秘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本單元的概念大多比較抽象,學生缺乏生活基礎,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有關概念的形成過程,創(chuàng)設生動、豐富的學習情景,通過多種方法使學生感知概念,在應用中理解概念,不要過分偏重對概念定義的理性解析,或對概念作機械性比較。 例如,不要求學生羅列“原子”與“分子”,“原子”與“元素”、“組成”與“構成”含義上有什么異同,只要求學生在結合實例的說明中能正確使用這些概念,領會它們的區(qū)別就可以了。學生能理解“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水分子是由含有氧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八肿釉诨瘜W變化中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能重新組合生成氫分子,氧原子能重新組合生成氧分子,而氫原子和氧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并沒有變成別的元素的原子”即可。 自己關于“元素”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原子按質子數(shù)排隊,質子數(shù)相同的一類總稱某元素,其中的個體為某原子) 2、要注意幫助學生運用化學術語、化學符號和結構圖式表示、說明物質的組成和微觀結構,教師要注意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并養(yǎng)成運用元素符號、離子符號、化學式表示物質組成結構的習慣。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識記、在應用中識別、在辨認中學會書寫。關于元素符號的識記,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貫穿,不能突擊死記硬背。 3、物質微觀結構的概念比較抽象,限于學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課標對有關知識的學習要求較低,教師應把握好教學的要求和難度,防止學生出現(xiàn)學習分化。因為初中化學在本主題學習方面重在啟蒙、重在引發(fā)學生的興趣、重在啟迪思維、重在學習運用化學符號,而不要求學生機械記憶概念的定義。 四、 2012年陜西中考化學科物質構成試題分析 中考試題 12.在化學王國里,數(shù)字被賦予了豐富的內涵。對下列化學用語中數(shù)字“2”的說法正確的是【C】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O ⑤Mg2+ ⑥2OHˉ ⑦H2O A. 表示離子個數(shù)的是⑤⑥ B. 表示離子所帶電荷數(shù)的是④⑤ C. 表示分子中原子個數(shù)的是③⑦ D. 表示分子個數(shù)的是①② 中考試題 13.不含有害物質的明膠,可以在制藥與食品工業(yè)中使用。明膠里含有多種蛋白質,其中某蛋白質在人體內水解產物之一為苯丙氨酸(化學式為C9H11O2N)。下列對相關物質的說法正確【C】 A. 苯丙氨酸由23個原子構成 B. 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氫、氧、氮四種元素組成 C. 苯丙氨酸為有機物,明膠為混合物 D. 苯丙氨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最大 中考試題 17.(3分)人體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鐵、氟、鋅、硒、碘等,雖然含量少,但對健康至關重要。下面提供幾種微量元素的相關信息,請認真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微量元素中屬于非金屬元素的有 三或3 種。 (2)鐵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為 26 。 (3)硒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2個電子,形成 陰 (選填“陰”或“陽”)離子。 第五部分 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或困惑及實施建議 新課標實施十年來,化學教學發(fā)生了可喜變化,新課程理念得到確立,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轉變,教學質量全面提升。但在在實施新課標的教學中也存在著一些困惑或問題。 一、認真學習研究標準,堅持以課程標準指導教學。 新課標實施十年來,廣大數(shù)教師能夠積極學習課標,并努力按課標要求進行教學。但是,也存在著課標使用不到位的情況: 1、對課標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學校未給教師配發(fā)課標,課標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平時教學中也不看課標; 2、對課標理解不夠,對課標學習不深,理解不夠; 3、對課標倡導的新課程理念似懂非懂,對課標思想、思路、內容標準、教學要求等一知半解; 4、對《標準》變化過程中,刪掉了哪些內容,增加了哪些內容,哪些內容降低了教學要求等等,知之甚少; 5、課標要求落實不到位,在教學中未能做到以課標指導教學,要么按教參教輔備課,要么憑經(jīng)驗教學,常常把課標置之一邊; 6、對課標提供的“案例”與“情境素材”很少借鑒運用,對課標提出的“活動與探究建議”及“實施建議”也很少落實; 7、教學中隨意拓寬加深知識內容,拔高教學要求,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等脫離課標教學情況。 針對上述情況, 1、我們要學習標準,樹立課標意識,并以課標指導教學:課標規(guī)定了化學課程的性質與目標、內容與標準,提出了設計思路、課程理念及實施建議,是化學新課程綱領性文件,對化學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性,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2、仔細領會課標要求,準確把握課標要求:課標要達到人手一冊,確保教師有課標可學。有效利用校本研修活動,認真開展課標學習研討、交流活動,對課標重點、難點,要細細品味,感悟課標真意。如為什么要從原子、分子的水平上闡釋化學的定義?為什么要把義務教育化學課程的主旨定位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三維課程目標有什么實踐意義和價值?怎樣才能把實驗教學和科學探究活動落到實處?等等; 3、堅決落實課標,發(fā)揮課標的指導作用:要以課標確定教學目標、選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組織教學評價,將課標要求貫穿于教學始終。如怎樣用好課標進行備課?教師可以開展“四問備課”:一問本章(節(jié)、課時)的知識和技能涉及課程標準中哪些一級主題和二級主題;二問這些知識和技能的具體目標要求是什么,三問課程標準中針對這些知識和技能提供了哪些“活動與探究建議”及“教學情景素材”,四問備課中遇到的困惑能否從課程標準提供的“案例”和“實施建議”中直接或間接找到答案。這樣可以發(fā)揮課標在備課中的有效指導作用,實現(xiàn)在課標指導下的科學備課與有效教學。 二、突出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堅持以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為重點。 隨著《標準》的實施,以實驗為主的科學探究教學,在化學教學中逐步展開。然而,實際的的探究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個別教師沒有充分認識科學探究,對于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獨特價值; 2、大多數(shù)教師雖然認識到科學探究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面對實驗室條件不足、實驗儀器藥品匱乏以及班額大等客-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學習 理解 體會 應用化學 新課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9158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