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四下《運動的方式》教案設計.doc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四下《運動的方式》教案設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四下《運動的方式》教案設計.doc(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四下《運動的方式》教案設計 【教材分析】 《運動的方式》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物體的運動”中的第三課。本課對物體運動的方式及特點進行研究。讓學生知道物體運動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運動方式有:移動、轉動、滾動、振動和擺動,并了解五種運動類型各自的特點,能找出它們的異同點。能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并按照運動軌跡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兩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會分析描述物體運動時,同時具備的幾種運動方式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學生分析 】 學生已經(jīng)了解運動的概念和運動的速度,但對于運動的方式只是初淺的了解,對于物體運動的特點還沒有進行科學的探究。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能按運動的軌跡給運動分類。 2、 掌握直線、曲線運動的特點和異同點,知道移動、滾動、轉動(旋轉)、擺動、振動、往復運動的特點和異同點。 3、 知道同一個物體在運動時可能具備一種或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 (二)過程與方法: 1、能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方式。 2、會分析描述物體運動時,同時具備的幾種運動方式。 3、能夠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認識各種運動方式的特點。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到仔細觀察和分析問題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感受到其中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畫圖的方式表示物體運動的軌跡并分類。 難點:分析一個運動物體的復合運動方式。 【教學過程】 一、 運用舊知,引出課題 1、(教師站在講臺上不走動)同學們,現(xiàn)在以你們?yōu)閰⒄瘴?,我是靜止的,以我為參照物,你們也是靜止的,那如何改變這種狀態(tài)呢? 2、學生回答并根據(jù)回答演示。(當學生說到老師走動可改變這種狀態(tài)時,教師走動;當學生說到我們走動可以改變這種狀態(tài)時,教師請一名學生走動) 3、對,也就是我和你們之間,必須有一方走動起來。走動也是一種運動。這節(jié)課我們來研究運動的方式(板書:運動的方式)那你們能讓自己的身體和身邊的物體運動起來嗎? 4、那大家就試一試,小組成員要分工協(xié)作,仔細觀察,做好記錄。 二、實踐體驗,了解物體的運動方式 1、小組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實際體驗感受多種運動方式。科學課程標準強調從兒童認知的特點水平出發(fā),從兒童已有經(jīng)驗出發(fā)組織教學。好玩就是孩子們的特點,其實也是指導兒童學科學的教學特點,玩中會有許多收獲。 2、下面哪組派一名代表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讓自己的身體和身邊的物體運動起來的?介紹的時候可演示。(學生介紹,教師適時點撥并隨機板書學生提到的運動方式) 3、教師邊指板書邊問,同學們,物體的運動方式多種多樣,你能總結出幾種常見的運動方式? 組內交流歸納 4、匯報,找出常見的運動方式:移動、滾動、轉動(旋轉)、擺動、振動。 三、親自動手,研究物體運動方式的特點 1、同學們,我們除了用語言和動作來描述物體運動的方式,還能用別的方法嗎?(學生回答用畫圖的方法)那請就同學們畫一畫這物種常見的運動方式。(一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其余學生在記錄紙上畫) 2、畫完后,師生交流,肯定正確的畫法,修改不合適的畫法。 3、其實,我們剛才畫的是物體的運動軌跡,即運動路線。那請大家觀察這些運動路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能按照運動路線,將物體的運動方式能分成兩類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直線運動、曲線運動) 4、那你會畫物體的運動路線了嗎?請同學們完成教材32頁的題。(組內訂正) 四 、實踐應用,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 1、學生看課本第33頁的圖,了解這些物體包含有哪些運動方式。 2、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教師小結。 (火車的運動方式是移動加轉動;水輪的旋轉運動,鋸木頭的往復運動,蹺蹺板是往復運動,轉椅是轉動。) 3、有一些物體的運動包含了一種以上的運動方式。指導學生看教材34頁分析其運動方式。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研究了物體的運動方式,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談收獲) 2、課外注意觀察日常生活中各種物體的運動,判斷它們各屬于哪一種運動方式。 【教學反思】 本課的探究活動過程,力求體現(xiàn)學生是科學探究的主體,創(chuàng)設條件讓他們直接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全過程。整堂課按照實踐體驗,了解物體的運動方式—親自動手,研究物體運動方式的特點—實踐應用,判斷物體的運動方式這一教學流程,讓學生從實踐中去感知、探究和理解物體的運動方式及特點,并能找出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存在的異同點,體會自然界種種事物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課堂上,學生非?;钴S,師生互動比較頻繁,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本課的教學也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問題,如何讓科學探究活動中提升學生現(xiàn)有的科學概念,讓學生在表述時語言更為準確,讓學生經(jīng)歷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探究,還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附送: 2019-2020年蘇教版科學四下《降落傘》WORD教案 一、教學目標: (一)過程與方法 1.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制作簡易降落傘。 2.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二)科學知識 1.了解降落傘能緩解物體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 2.初步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認識到科技發(fā)展對人類社會的促進作用。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參與的意識,主動進行分享與交流的品質。 3.對科學問題進行反復嘗試與探索的精神。 二、學習成果: 預計學生能夠: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制作簡易降落傘。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了解降落傘能緩解物體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初步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三、學習成果評價: (一)概念發(fā)展 1.不能了解降落傘能緩解物體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不能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2.能了解降落傘能緩解物體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不能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3.能了解降落傘能緩解物體下降速度的原因(即增大空氣阻力)。能了解影響降落傘下降速度的因素。 (二)探究能力 1.不能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制作簡易降落傘。不能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2.能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制作簡易降落傘。不能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3.能利用現(xiàn)有材料,設計制作簡易降落傘。能設計實驗探究影響降落傘下降快慢的因素。 四、教學過程: 教 學 設 計 教 學 效 果 一、集中話題 教師:先出示降落傘下降的圖片或錄像。 教師提問:你們知道為什么降落傘可以把我們安全的從天上帶回到地面嗎? 學生回答:是因為空氣托住了降落傘。 教師讓學生討論:降落傘在下降的過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學生開始討論:討論過后組織學生在圖上用箭頭標出降落傘受到的地球引力及空氣阻力。 二、探索和調查 教師:你們想自己制作一個降落傘嗎? 學生說:想。 教師:先讓學生分組根據(jù)具有的材料設計制作降落傘的方案。 學生開始討論。 討論完成后,教師讓學生說說。還要注意什么問題。 制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注意安全,線段從四個角下垂到結的長度應相同。 學生分組根據(jù)設計方案制作降落傘。 教師巡視并且指導。 制作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到室外測試降落傘的下降速度。 引導學生分工合作,可以由一位同學將降落傘傘面對折兩次后,在教學樓二樓上往下放降落傘,下面的同學用秒表記錄降落傘從打開到下落至地面的時間。 這樣各降落傘下降距離可以控制在基本一致的范圍內,下降速度快慢也就一目了然?;顒訒r教師應認真組織,更應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教師:我們已經(jīng)制作出了自己的降落傘,你們想讓它在天空中停留更多的時間嗎? 學生回答想 教師: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 讓學生提出他們的設想。也就是假設。 學生設計實驗并形成各自的方案后,組織學生進行匯報。 師生對各組方案進行修正,著重關注各組是否正確控制實驗的變量與恒量。 (教師提示學生獲得各降落傘的下降速度的數(shù)據(jù)不能僅憑一次實驗,要通過多次實驗獲得多個數(shù)據(jù)后再求得平均下降速度,體現(xiàn)科學研究獲得有用數(shù)據(jù)的嚴謹性。整個研究的過程同樣要注意組織,確?;顒拥陌踩#? 開始實驗,反復幾次后獲得實驗結果。 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教師給予評價。 三、回顧和解釋 讓學生回去查找降落傘的資料,說說降落傘的種類有多少。 說說降落傘的原理是怎樣發(fā)揮作用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運動的方式 2019 2020 年蘇教版 科學 四下 運動 方式 教案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5623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