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通用版)2018-2019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全國通用版)2018-2019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國通用版)2018-2019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學習目標:1.識記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重點) 2.理解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興起的背景、性質和影響。(重點) 3.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所體現的人文精神,比較二者的異同。(難點) [自 主 預 習探 新 知] 一、文藝復興 1.歷史條件 (1)經濟基礎:十四五世紀,意大利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城市紛紛采取鼓勵發(fā)展工商業(yè)的政策,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2)階級基礎:手工工場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 (3)政治基礎:新興資產階級希望創(chuàng)造財富,也追求現世的享樂。 (4)文化基礎:意大利人能夠接觸到大量的古代希臘羅馬文化遺存和文化典籍。 2.性質:是一場打著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的思想解放運動。 3.思想 (1)核心:人文主義,主張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 (2)主張 ①信仰宗教,但反對禁欲苦行,抨擊教會的腐敗。 ②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 ③鼓勵發(fā)財致富和冒險精神。 ④崇尚理性和科學,追求知識。 [誤區(qū)警示] 文藝復興并未放棄宗教信仰 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和黑暗,但并未放棄宗教信仰,而是要求宗教世俗化、人性化。主張把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是對封建天主教教義的反叛。 4.成就 (1)文學領域——“文學三杰” 代表人物 作品及思想 薄伽丘 《十日談》,抨擊封建道德和教會禁欲思想 但丁 《神曲》,表達了對教會丑惡現象的憎惡 彼特拉克 《歌集》,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2)美術三杰 ①代表人物: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琪羅。 ②作品特點:根據自己的感受和對人類世界的細致觀察,自由發(fā)揮;表現了高超的技藝;通過宗教題材展現人性的美。 5.傳播:16世紀以后,傳播到歐洲其他國家。 6.影響 (1)推動了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發(fā)展。 (2)使越來越多的人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開始更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課中思考] 閱讀教材P28“學思之窗”,思考:請你就此談談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持什么態(tài)度? 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并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并未放棄天主教,而是表現為一種世俗化、人性化的思想。人文主義者樂于接受教皇和教會的豢養(yǎng),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tài)度。 二、宗教改革 1.背景 (1)文藝復興使人們要求改革教會的愿望日趨強烈。 (2)16世紀,天主教會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勢力很大。 (3)羅馬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出售贖罪券。 2.興起 (1)序幕:1517年,馬丁路德發(fā)表“九十五條論綱”。 (2)主張 ①只要有虔誠的信仰,靈魂便可獲得拯救。 ②每一個基督徒都有直接閱讀和解釋《圣經》的權利。 3.擴展 (1)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還有加爾文派和英國國教。 (2)主張:新教簡化了宗教儀式,否定了羅馬教廷的權威,堅持國家權力高于教會。 4.影響:解放了思想,人文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和發(fā)展。 [輕巧識記] 宗教改革運動 知識網絡 知識精要 1.十四五世紀,意大利出現了文藝復興運動,其實質是把人性從宗教束縛中解放出來。 2.16世紀,在文藝復興的影響下,歐洲出現了馬丁路德等人的宗教改革,是對西歐基督教神權統治的批判和否定,進一步傳播了人文主義。 3.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的主要訴求是批判神權統治,鼓吹人性解放與思想自由。 [合 作 探 究攻 重 難] 文藝復興的性質和特點 [史料實證] 史料一 文藝復興并非是對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趨”的簡單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種創(chuàng)新,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律馁Y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fā)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桎梏下解放出來。為此,他們便不得不借用作為基督教神學的對立物的、富有生活氣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來表達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世界史近代史編》 史料二 大家知道,文藝復興掙脫了神的統治,確立了人的尊嚴。但是那時的教會勢力仍很強大,人們是不敢公開提出反對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號的。所以馬克思說,人們只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古代的幽靈”,來為自己壯膽,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 ——《葉廷芳:18世紀歐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教你讀史] (1)抓住史料一中轉折詞“并非……而是……”;理解中心句“是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tài)上的反映”。 (2)由史料二關鍵信息“掙脫了神的統治,確立了人的尊嚴”“人們是不敢公開提出反對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號的”可以得出利用古希臘羅馬文化宣傳資產階級思想的結論。 [史料應用] (1)依據史料一,指出文藝復興運動的特點和實質。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史料二中“借古喻今”的含義及文藝復興采取這種態(tài)度的原因。 【提示】 (1)特點:資產階級用古典文化為現實政治服務。實質:資產階級文化運動。 (2)含義: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反對封建宗教神學,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 原因:基督教會壟斷文化;歐洲資本主義剛剛興起,新興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古希臘羅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對封建神學。 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 (1)文藝復興運動是14~17世紀歐洲發(fā)生的一場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2)從形式上看,文藝復興是歐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復興古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實際上它不是對古典文化的簡單模仿,而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歐洲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學、藝術、哲學、自然科學以及政治、法學、歷史學、教育學等領域內開展的一場新思想、新文化的革命運動。 (3)文藝復興運動是以資本主義萌芽為經濟基礎,以反封建反教會為內容,并為資本主義發(fā)展開辟道路為目的的一場資產階級的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比較 [史料實證] 史料一 我的命運就是生活在變動的亂世風暴之中,而你(指他的詩)也許會如同我們希望的那樣,在我身后活得長久,將會遇上一個更美好的時代。遺忘的沉睡不會永遠延續(xù),當黑暗被驅散時,我們的后人會再次在先世純粹的光芒照引下向前邁進。 ——彼特拉克《阿非利加》 史料二 世俗權力是受上帝的委托來懲治奸邪,保護善良的。因此,我們應當讓世俗政體在整個的基督教世界中執(zhí)行它的職務,不要加以任何阻礙,無論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傳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 ——馬丁路德《致德意志貴族書》 [教你讀史] (1)結合史料一出處的有效信息進行分析,可知史料反映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內容,再結合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人文主義進行解讀即可。 (2)通過史料二關鍵詞句“受上帝的委托”“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世俗權力都有權來管他”可得出世俗權力高于教會權力。 [史料應用] (1)“先世純粹的光芒”指的是什么?史料一表達了彼特拉克的什么思想主張? (2)史料二中,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宗教改革主張? 【提示】 (1)人文主義。思想主張:彼特拉克批判了封建教會的腐敗、專制,表達了對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對未來理想社會的向往。 (2)世俗權力高于教會權力。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的異同 比較項 文藝復興 宗教改革 相同點 背景(條件) 都處在西歐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時期,都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性質 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質 結果 都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不同點 內容 肯定人性,反對神權 主張信仰得救 形式 在復興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揚資產階級世界觀 是一場披著宗教外衣的反封建的社會運動 范圍 從意大利興起,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文學和藝術領域)的思想解放運動 從德意志開始的一場社會思想政治運動,群眾基礎廣泛 影響 將人們從宗教神學世界觀中解放出來,為近代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使人們從羅馬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中解脫出來,動搖了羅馬教會的統治 一、文藝復興運動的基本內容 1.重視現世生活,追求物質幸福,反對宗教禁欲主義。 2.主張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反對消極無為的人生態(tài)度。 3.文學藝術上表達人的真實感情,反對虛偽造作。 4.重視科學實驗,反對經驗論。 5.強調個性發(fā)展,反對人性禁錮。 6.以人為中心,強調個人才干和自我奮斗,贊揚英雄史觀,表達了樂觀主義精神。 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義精神 1.“因信稱義”徹底否定教皇和羅馬教會的至上權威,肯定了個人在宗教信仰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具有鮮明的個人自由和個性解放的人文主義色彩。 2.《圣經》和個人內在信仰的權威否定教會特權和等級制度,確立了個人宗教信仰平等的權利。 3.馬丁路德要求建立獨立自主的德意志民族教會,主張世俗權力高于神權,實際上是把人文主義關于民族自由的理想進一步推向政治現實。 4.宗教改革的最大影響在于成功運用了人文主義的世俗精神創(chuàng)造出新教倫理,把人的心靈從罪的折磨、來世拯救和教廷束縛中解脫出來,使世俗生活與世俗人生煥發(fā)出勃勃生機。 [當 堂 達 標固 雙 基] 1.14世紀從意大利興起的文藝復興運動反映了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 ) 【導學號:12322049】 A.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的要求 B.擺脫封建神學束縛的要求 C.建立新的宗教教派的要求 D.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要求 B [中世紀西歐的人們生活在缺少理性思維和人文精神的蒙昧之中。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正在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反對教會的禁欲主義,要求追求財富與人生享樂,于是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 2.薄伽丘的《十日談》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核心思想是( ) 【導學號:12322050】 A.弘揚人文精神 B.倡導宗教改革 C.宣揚主權在民 D.批判封建專制 A [注意題目的時間信息“文藝復興時期”。《十日談》抨擊了封建道德和教會的禁欲思想,宣傳人類平等,主張發(fā)展人的個性,故A項正確;B、C、D三項不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內容。] 3.但丁是文藝復興先驅,他創(chuàng)作的贊頌人的偉大并率先揭露教會貪腐的作品是( ) A.《神曲》 B.《十日談》 C.《哈姆雷特》 D.“九十五條論綱” A [但丁的作品是《神曲》,贊頌了人的偉大,率先揭露教會的貪腐。] 4.宗教改革和文藝復興的共同點是( ) A.肯定人性,反對神權 B.使人們從天主教會的宗教枷鎖中擺脫出來 C.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 D.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思想解放運動 C [A、D兩項是文藝復興的特點;B項是宗教改革的特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反映了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C項正確。] 5.馬丁路德提出的“因信稱義”學說,其實質意義在于( ) 【導學號:12322051】 A.否定了天主教會及其神學的絕對權威 B.確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義 C.維護了德國各階層的利益 D.為德國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 A [中世紀天主教會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最主要障礙,改革就是要沖破其束縛,否定天主教會及其神學的絕對權威,故選A項。] 6.隨著16世紀宗教改革的興起,歐洲形成了一些不受羅馬教皇控制的教派,統稱新教。下列不屬于新教的是( ) 【導學號:12322052】 A.東正教 B.加爾文教 C.路德教 D.英國國教 A [東正教屬于基督教的分支,東部基督教稱為東正教,故不屬于新教。] 7.14、15世紀是“人”被發(fā)現的時代,“人之為人”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14和15世紀,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已經稀疏地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毙屡d資產階級為了發(fā)展生產需要科學文化知識,而新文化的發(fā)展必須突破教會的桎梏……新興資產階級學者廣泛搜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文學、藝術作品和歷史文物,重新研究已經被湮沒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朱寰《世界中古史》 材料二 人文主義者皮柯在《論人的尊嚴》中宣稱,上帝賦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身的能力,他可以下降為動物,也可以上升到與上帝相似的東西。 材料三 人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與天空,也可以探測地獄的深淺。蒼穹在他面前并不顯高,地核在他面前并不顯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動,因而他試圖指揮一切,努力獲得榮耀,他奮力要成為和上帝同樣的永恒者。 ——王軍、徐秀云《意大利文學史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人文主義思想產生的主要條件。 (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人文主義思想的價值觀。 [解析] 第(1)問,由材料一“地中海沿岸……出現了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新興資產階級廣泛搜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可得出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的形成、發(fā)展以及古希臘文化的遺存。第(2)問,由材料二、三信息可知,把人放在了現實生活的中心地位,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即可,應注意語言組織流暢、嚴謹。 [答案] (1)資本主義的萌芽;資產階級的形成和發(fā)展;古希臘文化的遺存。 (2)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和主人;人應當樹立強烈的自信以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否定等級制度和特權觀念。-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全國通用版2018-2019高中歷史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fā)展 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全國 通用版 2018 2019 高中歷史 第二 單元 西方 人文精神 起源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6419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