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案.doc
《青島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島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教案.doc(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一單元 科學在我們身邊 單元分析 身邊的科學每時每刻都影響著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但是他們往往不能有意識地去關注和研究。本單元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探究活動,學生通過親歷活動,初步感悟我們身邊處處有科學,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科學,我們也能研究科學。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遵循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需要,根據(jù)《課程標準》中“內容標準”——科學探究中具體內容標準: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表達與交流;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中的具體內容標準:對待科學學習,對待自然,對待科學、技術和社會的關系;生命世界中的具體內容標準:認識周圍的常見動植物;物質世界中的具體內容標準:認識周圍的常見動植物;物質世界中的具體內容標準: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征,能定性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等內容來設計編寫的。 本單元包括三課內容,分別是《玩具里的科學》、《我們周圍的動植物》、《科學在我們身邊》。設計了“用感官判斷玩具的特征”、“認識周圍常見動植物”、“找科學”三方面的內容,它們都與學生平日生活相關,便于學生直接感受“科學在我們身邊”的道理,能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科書較好地樹立了開放的教學觀念,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融洽的學習環(huán)境,教科書展示的不光是小學生在校園里的學習生活,更多的是引導他們到家庭、社會和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 1 玩具里的科學 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2、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問題意識,體驗玩玩具的樂趣。 3、知道各種玩具有大小、形狀、顏色等不同特征,并會用合適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通過玩玩具,用感官觀察物體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能夠滿足學生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探究欲望,體驗探究的樂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學,科學并不神秘,我們也能研究科學。 教學準備 學生各自準備一些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我們周圍有很多動物和植物,誰能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二、探索新知 活動一:觀察研究動植物 我們想知道動植物的某些特點,應怎樣觀察? 分組討論: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們的方法觀察自己帶的動植物。觀察時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損傷它們,還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組觀察的最仔細,發(fā)現(xiàn)最多。 小組活動,學生匯報。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你們還知道哪些動植物?讓我們互相交流一下。 活動二:給動植物分類 1、談話: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動植物,按照一定的標準把這些動植物分一分類好嗎?比一比,看誰的分半多。 2、學生分類活動。(根據(jù)用途分類;生長環(huán)境分類;生活習性分類;身體顏色…… 3、分類有什么好處? 學生討論。 全班交流,師總結: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分類時,首先要確定一定的標準,如分類動物可以按“天上、陸地、水中”,也可以按“兩條腿、四條腿”,還可以按”哺乳,……“等,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分類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 4、提出問題 關于動物、植物你們有什么問題?(生提問) 5、自由活動。 三、課堂評價 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如何?對自己滿意嗎? 四、拓展活動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 方 用到了分類,并想一想是怎樣分類的。 2 我們周圍的動植物 教學目標: 1. 比較動物和植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 引導學生區(qū)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動物和植物有相似之處,它們都屬于生物,與其他生物相似,有基本的生活需要。 教學重點: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比較"我們"與其他生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我們學習了形形色色的動物和形形色色的植物,這一課要總結前5課的學習內容,尋找動物和植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二、探究內容: 1. 尋找動物和植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1) 列出動物的相同點和植物的相同點。 把第2、3課的記錄加以對照,填好表。 板書:動物、植物的相同點:都有生活的基本需要。 都能生長、死亡。都能繁殖后代。都有相應的身體構造。都能對外界變化做出反應。 (2) 尋找動物和植物的不同點。 板書: 植物不能改變自己的位置,它只有根,沒有運動器官。 食物的來源不同,植物自己在提內制造養(yǎng)料,所以它不需要口和牙齒。 2. 建立"生物"的概念。 (1) 向學生說明動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物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動物和植物的共同點,代表了有生命物體的共同點。我們把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 (2)讓學生根據(jù)生物的概念,舉出自己所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的例子,并說明根據(jù)--生物的共同特點。 (3)討論學生容易混淆的問題。 "火是生物嗎?" "計算機是生物嗎?" 師:"生物與非生物是有明顯差別的,我們能區(qū)分它們嗎?" 3. 討論"我們是什么"。 (1)學生進行討論。 (2)匯報結論:人類是由哺乳動物進化來的,是惟一有語言、能思考的生物。 3 科學在我們身邊 教學目標 1、認識、關心科技的發(fā)展,接受新產品、新事物。 2、時時處處觀察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知道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道理,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材料 老師準備:玻璃管、塑料瓶、蠟燭、火柴、木塊、漏斗、燒杯(玻璃杯)等。 學生生準備:可以不同于老師的材料,開放性的搜集。 重點難點 從“玩”中提出問題,獨立思考、合作探討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活動不要統(tǒng)一化,要及時引導、適時點撥。 活動過程 (課前)自由尋找身邊的科學現(xiàn)象,找一些簡單的材料,觀察、思考材料里面的科學,以及用材料所做的游戲或實驗的科學。鼓勵學生拓展想象空間。搜集一些科技新產品的資料(圖片、錄像、模型)。 1、科學是什么? 一是“不借助雙手的力量,能站起來嗎?” 二是“看誰能吹滅蠟燭”。 三是“用兩根吸管能吸到飲料嗎?” 這三個實驗要重視在“玩”中引趣、“玩”中體驗、“玩”中悟理。 樹立樹立開放的教學觀,放手讓學生做豐富多彩的活動。 1、提出問題: ①坐在凳子上的同學為什么站不起來? ②為什么漏斗的大口對準蠟燭,蠟燭不容易滅? ③兩根吸管吸不到飲料,問題的關鍵在哪? 2、研究結論(也可不作結論) 拓展材料 1、介紹:克隆羊、無土栽培、宇航員在太空的行走、磁懸浮列車等。 第二單元 我們怎么知道 單元分析 學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精彩紛呈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形形色色令人驚奇、迷惘、感嘆的現(xiàn)象。“怎么會這樣”等問題時常出現(xiàn)在學生頭腦中。如何引領學生走進這塊神奇的土地,認識身邊的物體,解釋觀察到的現(xiàn)象,探索其中的奧秘,初步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步驟,是本單元編排的主要目的。 學生認識事物皆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既敢于提問題,盡管有些問題是異想天開、稀奇古怪的,又想試著采用自己所能向導的各種方法解決問題。但學生解決問題、探究問題的方法多是不科學的,這就需要引導他們學會以科學探究問題的方法,去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本單元由《怎樣認識物體》、《給文具分類》、《哪杯水熱》、《水溫的變化》、《哪杯水多》、《有趣的不倒翁》六課組成,主要是探索科學學習中常用的科學方法,認識身邊常見的物體特征。 本單元由感官認識到利用工具測量,到對事物內部本質的探究,到對同類事物進行對比探索,較好地體現(xiàn)了科學探究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4、怎樣認識物體 教學目標 1、 能從身邊的物體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會用感官對物體進行觀察,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 通過交流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意識到科學技術可以改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3 、會根據(jù)物體的特征辨認物體;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 教學導入: 談話:課前布置同學們觀察, 認識周圍的一些物體,并收集身邊一些常見的物體。今天你們帶來了那些物體?你能簡單的說一說他們嗎? 探究過程: 活動一: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你們怎么辨認他們? 說出身邊常見物體的特點和辨認方法。 談話:同學們帶來了一些我們身邊常見的文具,水果等物體,能說一說他們是什么?有什么特征?你們是怎么認識它的?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介紹自己手中的各種球的大小,顏色,花紋等特點;各種水果的顏色,形狀,氣味,味道等特點;常用的鉛筆,直尺,橡皮等學習用品的特點。 教師總結。 通過辨認物體,認識各種感官的作用。 談話:剛才同學們說出我們周圍常見的一些物體的特征和認識這些物體的一些方法。你還知道哪些認識物體特征的方法? 交流,研討物體的方法。 學生說出物體的特點,交流辨認物體特點的方法,認識到各種感官所起的不同作用。如:有的用眼睛看到不同球的大小顏色花紋;有的用鼻子聞蘋果,白醋的氣味不同。有的用舌頭嘗出果汁 牛奶 礦泉水不同味道;有的用手感覺出物體的軟硬,冷熱不同…… 通過表達與交流,認識辨認物體的方法。 用眼睛看:可以識別物體的大小 形態(tài) 顏色和方位。 用鼻子聞:可以識別物體的氣味。 用舌嘗:可以識別物體的味道,如甜 酸 苦 辣 咸 并能區(qū)別味道是單一的還是復合的,以及味道的濃度。 用手摸:可以識別物體的冷熱,大小,形狀,光滑與粗糙。 教師小結:眼睛 耳朵 鼻子 舌頭 都是人的感覺器官。人的感官能幫助人們分辨不同特征。在用感官認識物體時,眼按照一定順序進行。 3 室外分辨周圍植物的不同與相同。 教師與各小組同學開開心心進行室外觀察 記錄 區(qū)分植物不同與相同的活動。關注學生的探究活動,注意安全,并及時給予指導,提醒學生做好記錄。 記錄表 不同地方 向日葵 柳樹 松樹 葉子大小 葉子形狀 葉子氣味 擴展活動 通過課件示展圖片;用聽診器 顯微鏡觀察細胞 用望眼鏡觀察星空。 5 給文具分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根據(jù)一定的標準給文具分類。 2、了解分類在生活中的應。 3、運用學到的分類方法,選擇生活中的物體,進行分類?! ? 重點難點: 學會確定分類的標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課前我們對學校周圍的文具店進行了調查,同學們收集了好多的相關信息。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你們的調查情況。 2、通過課前的調查,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能不能具體說一說? (比如說所有鉛筆放在一起,不同花色的文具盒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筆袋和文具盒靠得很近。等) 二、給文具分類 1、自由分類 師:下面請各小組對帶來的文具進行分類,看看能用幾種方法,哪個小組分類的方法最多。 (學生動手分類,教師巡回指導) 2、匯報交流 (按新舊來分類。按筆芯的顏色分類,如紅芯的一類,藍芯的一類,黑芯的一類。按筆油剩的多少來分類。按筆的質量來分類。按一次性的和非一次性的來分類。按塑料的和金屬的來分類。) 3、方法梳理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種的分法,數(shù)沒數(shù)具體有多少種? 師:分出的結果一樣嗎? 師:每一種分法的結果不一樣,為什么? (因為不是按照同一個標準來分的。) 師:那你認為分類時首先應該做什么? (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根據(jù)什么來分類) (板書:確定標準) 4.總結提升 師:剛才同學們按照不同的標準給文具進行了分類,誰能說一說分類有什么好處? (容易找到,節(jié)省時間。如果買東西的人多,商店老板可以很快找到顧客要買的東西,提高效率,能掙更多的錢。美觀好看。分類也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 三、科學與生活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分類? (如:垃圾分類,有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之分,有生活垃圾和工業(yè)垃圾之分,有固體垃圾、氣體垃圾和液體垃圾之分) 四、拓展活動 師:生活中的分類簡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沒有分類,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6 哪杯水熱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用溫度計進行測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運用溫度計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shù)據(jù);初步學會運用簡單表格、圖形等統(tǒng)計方法整理測量記錄。 2、通過測量活動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通過認識各種各樣的溫度計,意識到人們在不斷地運用已有的科技知識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條 3、認識各種問堆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常見物體的溫度,并做簡單記錄。 二、教學準備:溫度計、杯子、筷子、扇子、秒表等。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運用溫度計對物體進行定量觀察,采集數(shù)據(jù)。 難點: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常見物體的溫度。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怎樣知道物體的溫度? (二)學習新課: 1、感官判斷水溫的高低。教師出示兩杯水,提出問題:“哪杯水更熱?” 學生根基自己已有經驗,運用感官來進行判斷。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自己產生問題:“到底哪杯水更熱呢?” 學生閱讀資料卡,或觀看投影觀察相結合的方法,了解溫度以及溫度計的相關知識。 (1)溫度的認識。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溫度計是測量物體溫度的儀器。我們常用的溫度計是攝氏溫度計,它的單位是“攝氏度”,用“℃”來表示。 (2)怎樣測量物體的溫度?用手拿著溫度計的上部。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觸容器壁。等溫度計內的液柱靜止后,讀出溫度。讀數(shù)時,溫度計不能拿出水面,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頂端相平。 2、測量水的溫度。在初步學會測量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剛才的測量結果。教師適時地通過溫度計投影,結合釋放使學生認識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并熟練掌握溫度的讀、寫。教師可以讓學生多進行一些讀寫訓練。教師給學生提供一杯熱水、一杯冷水、一個空杯子,提出問題:“利用它們,你能測量出幾個不同的溫度?” 學生經過討論,實驗。 3、哪杯水更熱?在學習了正確的使用溫度計的方法之后,學生再一次進行測量活動,這次測量還是剛上課時用感官判斷的兩杯水,教師要及時提示學生測量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醒學生做好測量記錄。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測量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最終判斷出哪杯水更熱。 4、比較哪杯水溫度更低。教師提出問題:“如何使水的溫度降得快?”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驗,設計并采用各種方式降低水的溫度。學生進行實驗活動。學生匯報交流。在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提問:“怎么知道哪杯水溫度更低呢?提示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使用溫度計測量后再進行比較。學生自己控制時間,然后學生開始測量并記錄測量結果,教師進行指導。測量結束時組織進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礎上,討論分析測量的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使學生獲得新的認識。 5、自由活動: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你會使用溫度計嗎?你想測量哪些物體的溫度?” 給學生一個充足的自由空間,由學生自由選擇身邊的物品進行測量,以使學生正確、熟練地使用溫度計,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提高他們的認識,為今后正確使用溫度計,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打好基礎。活動結束,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或讓學生自主對本課的探索活動進行評價。在教科書中規(guī)定的表格中標出表示自己探究水平的級別,進行評星活動。如果認為自己本課測量活動認真、正確,可以標三星;如果認為自己本課測量記錄及時、準確,也可以標三星;如果認為收獲豐富的話同樣可以標三星。 6、拓展活動:教師可以先激發(fā)學生在課外探究熱水溫度變化的欲望。教師提出:“熱水的溫度是怎樣變化的”問題,讓學生根據(jù)經驗發(fā)表意見。 學生任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教師不給予否定或肯定,只是對學生的預測進行質疑,引導學生想出:應對一杯熱水進行實際測量。在學生實際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相互交流探究的發(fā)現(xiàn)、體會。 七、板書設計: 哪杯水更熱溫度溫度計攝氏度℃ 7 水溫的變化 教學目標 1、能熟練使用溫度計連續(xù)測量水溫的變化,并作簡單的記錄;會用簡單的表格、圖形等統(tǒng)計方法整理測量記錄; 2、知道科學探究的重要性。通過測量活動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 3、了解水溫的變化規(guī)律。 教學材料 燒杯、溫度計、熱水、計時器等。 重點難點 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探究常溫下熱水降溫的規(guī)律。 活動過程 導入新課 各組猜測燒杯里的熱水(80C)一段時間后,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也可明示于學生用溫度計可以測量水溫的變化,請學生先作出猜想。 探究活動 猜想與設計。 熱水溫度是怎樣變化的?結合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想法,交流猜想的依據(jù)。 設計方案,證明自己或同學的猜想。小組交流確定方案。 持續(xù)測量一杯水的降溫過程,收集數(shù)據(jù),驗證猜想。 指導學生用數(shù)據(jù)填充統(tǒng)計圖。 實驗與猜想辯證。獲得結論。 師生共同總結 熱水變化的規(guī)律:先快后慢,起初降溫很快,而后速度逐漸慢下來,越接近室溫時,溫度降得越慢。 拓展材料 課后拓展 (選題) 想辦法使物體的溫度降得快些。 調查生產或生活中加快降溫的事例。 8 哪杯水多 教學目標 1、會進行猜想和假設,及時反思,會用多種方法辨別哪杯水多;學會正確使用量筒或其他量具測量液體,初步學會估測,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觀察結果。 2、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 3、知道如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使用量筒觀察比感官更有效,更準確。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水槽、燒杯、錐形瓶、量筒、量杯等。 2、學生準備:紙杯、茶杯等。 教學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老師遇到了這樣一件事情:昨天,我在一家超市想買一瓶礦泉水,商店的服務人員向我推薦了兩種品牌的礦泉水,一種是嶗山牌礦泉水,一種是雀巢牌礦泉水,價格都是1.5元。我該買哪一種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幫我解決一下。老師邊說邊把兩種礦泉水放在講臺上,讓學生觀察研究。 生1:我認為應該買嶗山牌的,因為嶗山牌的礦泉水是沒有受到污染。 生2:我也認為應該買嶗山牌的。我去過嶗山,嶗山上的水是很清的。 生3:我不知道雀巢礦泉水的水質怎么樣,如果和嶗山礦泉水的水質一樣,買哪一種品牌的都可以。 生4:如果兩者水質一樣,我建議老師買水量比較多的一種。 師:誰來猜一猜哪瓶水多呢? 生:我想雀巢牌礦泉水多。 生:我們小組認為嶗山牌礦泉水多。 師:還有哪些可能性? 生:也有可能兩瓶水一樣多。 師:想用什么方法證明自己的猜想? 生:掂一掂。 生:看看商標上的數(shù)字。 生:也可以通過觀察瓶子的形狀,確定哪瓶水多。 …… 2、教學新課 (1)提出猜想 師:同學們想的辦法可真多,老師這里還有一個難題,同學們再來看,這里有四杯水,為了便于同學們觀察老師把水染成了紅色,分別是1號,2號,3號和4號,1號是水杯,2號是錐形瓶,3號和4號是型號不同的燒杯。同學們猜一猜哪個瓶子里的水最多? 生:4號多。 師:既然大家都認為4號瓶的水最多,我們把它放在旁邊。 師:現(xiàn)在還剩下3個瓶子,再來猜一猜哪杯子水最多?哪杯子水最少? (學生踴躍舉手) 生:3號最多,2號最少。 生:3號最多,1號最少。 生:1號最多,2號最少。 生:1號最多,3號最少。 師:你為什么這樣猜想? 生:我發(fā)現(xiàn)1號水杯水面比較高,3號燒杯水面低。 師:還有哪些可能性? 生:2號最多,1號最少。 生:2號最多,3號最少。 生:也有可能一樣多。 師:看來同學們的觀點不太一樣,下面統(tǒng)計一下,看看同意每一種觀點的同學各有多少,注意每位同學只能舉一次手。 師:同意1號最多的同學請舉手。板書:6名。 同意2號最多的同學請舉手。板書:13名。 同意3號最多的同學請舉手。板書:11名。 同意一樣多的同學請舉手。板書:0名。 有其他想法的同學請舉手。板書:0名。 師:根據(jù)統(tǒng)計的結果,同意2號杯子水最多。 (2)驗證猜想 師:現(xiàn)在能不能就判定2號杯子的水最多。 生:不能。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要驗證一下。 師:看來,不能根據(jù)人數(shù)的多少來判斷,你們想用什么辦法,證 明你們的觀點呢?小組討論,看哪個小組想出的辦法多。 生:小組討論。 師:同學們想出辦法來了嗎?你想的辦法可行嗎,需要親自動 手試一試。不過在研究過程中,你也許會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也要試一試。 注意在活動的過程中不要灑出水來。在你們的桌子上,老師給每個組 準備了和老師的杯子同樣的三個盛有水的杯子。下面小組選擇你們喜 歡的方法來研究,除了同學們桌子上的器材外,這里還有部分器材, 如果需要,可以自由選擇,注意要輕拿輕放。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來說說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我們發(fā)現(xiàn)1號杯子里的水最多,3號最少。 師:大家同意他們的實驗結果嗎? 學生都表示同意。 師:你們是怎樣做的? 生:把三個杯子倒進同一個杯子,用尺子量。 師:為什么要倒入同一個杯子。 生:這樣標準統(tǒng)一。 師:好,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倒入同樣大的三個杯子來測量。 生:用小杯子來量。 生:我們用天平比較出了水的多少。 生:我們是用(學生指著量筒)那個儀器來測定的。 師:你說的哪個儀器就是量筒。 還有其他異想天開的方法嗎? 學生沉默 師:其實老師給同學們還準備了底部有小孔的杯子,可以通過水 流出的時間的長短來判斷哪杯子水多,同學們覺得這種方法可行嗎? 同學們還有補充嗎? 生:老師這個辦法真奇妙,我怎么沒有想到呢?! 生:這種方法確實好!不過還需要手表計時。 生:不用手表記時也可以,不過要用兩個底部有小孔的杯子。 生:小孔的大小還要一樣! 師:經過同學們這樣一補充,這個方法就更科學了。 (3)反思猜想 師:通過剛才猜測,對照實驗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學科學不能只猜,還要用實驗的方法去驗證。 師:有的同學猜錯了,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生:我只從杯子中水的高度來猜,所以猜錯了。 生:我只注重了杯子的粗細。 生:我們看問題不全面。 …… 師:以后我們應該怎樣去猜呢? 生:要有根據(jù)地去猜。 …… (4)認識量筒 師:剛才同學們想到了這么多種實驗方法判斷水的多少。你認為 這幾種方法哪一種最科學、最簡便、最準確呢?為什么? 生:用量筒。 師:剛才有幾個組是用量筒來比較的水的多少,誰來說一說你們 是怎樣使用量筒的? 生:把水到進去測量,觀察水面的高度。 師:你們發(fā)現(xiàn)量筒上有什么? 生:刻度、ML 師:量筒是測定液體體積常用工具,液體體積用毫升作單位,每 一小格是1毫升,用字母“ML”表示,測量液體的體積的儀器還有量杯、帶有刻度的燒杯、錐形瓶等(教師出示這三種儀器)。 (5)探究量筒的使用方法 師:現(xiàn)在各組都用量筒來測一下1號杯中有多少毫升水。 (學生嘗試使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 師:誰來說一說你們測量的結果。 生:50毫升。 生:47毫升。 生:52毫升。 …… 師:老師給同學們倒入的是同樣多的水,為什么會讀出不同的結 果呢? 生:可能灑了些。 生:可能使用量筒的方法不正確。 師:你是怎樣觀察的?到底怎樣觀察才正確呢? 教師指三名學生同時上臺演示使用的方法,其他同學討論其觀察的科學性,糾正臺上同學的錯誤。 生:向量筒倒水時,不能把水灑在桌面上。 生:量筒要放在光滑的桌面上。 生:不能讓量筒傾斜。 生:觀察時不能用手拿著量筒。 生:使用溫度計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部相平,使用量筒也要采用這樣的方法。 學生討論,得出正確的實驗方法。 教師(出示課件)進行小結。 9 有趣的不倒翁 教學目標 1、能在玩不倒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初步體驗“解暗箱”探究活動的過程;能夠運用“打開不倒翁”的方法研究不倒翁的秘密;能夠初步體驗到“解暗箱”是研究事物的一種方法;學會制作不倒翁,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由有些物品不容易倒這些現(xiàn)象,意識到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有十分密切關系。 3、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知道上輕下重的物體不容易倒;知道在從外觀上無法找到答案的時候可以通過“解暗箱”的探究方法解決。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具:各種不倒翁、相關課件、圖片等。 學具:剪刀、彩紙、蛋殼、橡皮泥等。 (二)具體教學過程 導入 師:(出示不倒翁)認識這是什么嗎?玩過沒有? 生:認識,玩過?。▽W生興奮起來) 師:今天我們就來玩一玩這有趣的不倒翁。(板書課題) [本課開始,老師展示可愛的不倒翁,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使學生在上課伊始便進入角色。] 活動一:我們玩一玩不倒翁 師:平時你都怎么玩不倒翁呢? (學生簡單說明) 師:我看到同學們帶了各種各樣的不倒翁,想玩嗎? 生:想?。ㄉ樱? 師:好!我們今天就先來玩玩不倒翁??梢越粨Q著玩,我們比比看哪個小組能發(fā)現(xiàn)更多問題,開始吧! (學生開始活動) 師:同學們合作的真不錯,哪個小組能說說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研究情況進行匯報交流。如:我怎么推它,不倒翁都不倒,為什么它不倒呢?我把它倒過來放,結果它一會就正過來了!我們的不倒翁雖然模樣不一樣,但都有一個“大肚子”。) 活動二: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師:同學們在游戲中也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問題,真了不起!科學家們也是從身邊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問題開始研究的。 提出猜想和假設 師:那為什么不倒翁總是不倒呢?(演示) (學生根據(jù)研究情況猜測。如:我想可能與不倒翁的“大肚子“有關吧。它都有個小頭大肚子。) 師:哦,舉起你們的不倒翁,咱們一起來看看不倒翁的樣子,都有什么相同嗎? (學生對比著觀察不倒翁的外觀,認為它的底面都是半球形的。) 師:底面是半球形的就一定不會倒嗎?我的杯子蓋也是半球形的。(出示) (學生思考) 探究不倒翁的內部結構 師:看來,不倒翁不倒還有其它的原因,但從外觀上我們看不出來,怎么辦? 生:把它拆開來看看?。ㄉ鸂幹f) 師:想像孫悟空一樣,鉆進它的大肚子看看有什么秘密? 生:(笑)對! 師:這也是研究問題的一個辦法!你們比老師還有想像力,我想,你們這種想像力肯定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礎上。 師:好,孫悟空們,快開始咱們的研究吧! (學生進行試驗研究) 師:怎么樣?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小結:上輕下重的物體不容易倒)板書。 師:你們真善于觀察,像個小小的科學家,在短短的時間里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秘密!有了仔細觀察的本領,你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科學奧秘。 活動三: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科學道理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生活中,哪些地方應用了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學生進行文字及圖片的交流、說明。如:電話、電燈等。) 師:它們與不倒翁有什么相似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嗎? (學生根據(jù)理解總結) 師:這樣的例子,生活中還有很多,同學們可以繼續(xù)觀察,會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 自由活動:制作不倒翁 師:不倒翁好玩嗎? 生:(高興)好玩! 師: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個喜歡的不倒翁?做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思考補充)1、使用剪刀要注意安全2、注意不倒翁的重心 3、上輕下重 師:你們的補充很及時,這證明了你們的思考很深入。好,快開始吧! (學生活動) 師:大家今天像科學家那樣動手動腦,而且合作的很愉快。不僅知道了不倒翁的秘密,還自己動手做了一個喜歡的不倒翁。 課堂評價: 師:這節(jié)課,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給自己打幾顆星呢?這節(jié)課哪位小伙伴給你的印象最深刻,為什么呢?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進行說明,交流評價。) 小結:大家的收獲真不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努力,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與發(fā)現(xiàn)。 拓展活動:設計制作會翻跟頭的熊貓。 課下,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我們還可以設計制作一個會翻跟頭的熊貓。 課件提示制作方法:制作一個圓柱形園桶,上下兩面都是半球形,里面放一個鋼珠或玻璃球(鋼珠或玻璃球可以在里面自由滾動),然后把熊貓的身體組裝好。 10 認識水 教學目標: 1、會用自己的感官(眼、耳、鼻、舌、手等)和簡單的器材來觀察水。 2、通過觀察、對比等方法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 3、認識生活中常見的液體,并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是液體。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水的性質,能夠在多種液體中快速鑒別水。 2、能判斷什么樣的物質是液體。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觀察、研究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見解,樂于合作與交流,樂于探究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奧秘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水是什么樣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認識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比較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水是會流動的,沒有固定形狀的,進一步認識水是怎樣的液體。 教學準備: 1、在講臺桌上用透明塑料杯各裝著一杯醋、自來水、牛奶、醬油、雪碧、酒、油; 2、各組一杯海水、自來水、礦泉水、魚塘水、筷子。 教學過程: 一、找“水”。 1、教師指著講臺桌上的7杯液體(焦急狀地):糟了,剛才老師在倒水的時候忘了給不同的杯子做上記號,現(xiàn)在不知哪杯是水,同學們快想想辦法幫老師把當中的一杯水找出來吧?。▽W生一聽是要幫老師找“水”,都非常的樂意,積極性很大。) 2、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來找“水”?各小組討論分辨的辦法。 3、學生分組討論分辨方法。 4、小組代表上臺辨別哪一杯是水。師追問學生:你是怎么找出來的,為什么這樣想? 5、肯定、鼓勵學生能根據(jù)平時的經驗進行分析、辨別出了這一杯自來水。這樣的方法對于我們的研究、學習活動非常有用。 二、觀察“水”。 1、剛才同學們幫老師找出了這杯水,想不想用更多的方法辨別水? 2、那么只有正確認識了水的特征,才能想出更多的好方法來。接下來,我們該做什么呢? 3、借助桌子上的這些材料你們想用什么方法研究水的特點呢? 4、在不明白某種物質是否安全、衛(wèi)生的情況下,能不能隨便就去嘗呢? 5、學生分組自由觀察研究,教師巡視。 三、描述“水”。 1、通過剛才的觀察,你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各小組匯報,不重復匯報相同的發(fā)現(xiàn)。 3、你們能否對水的特點歸納一下呢? 4、在日常生活中你們還見過哪些物體像水這樣攪起來有泡泡,還有旋渦,又沒有固定形狀的? 5、學生舉例。 6、你們知道剛才所說的這些都是什么樣的物體嗎? 7、今天,老師還帶來了海水、魚塘里的水、礦泉水、想了解它們嗎? 8、老師會分給各組一份這樣的一些水,希望每組都能像剛才那樣仔細地去觀察這三種水,比較一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這里,老師還要提醒大家注意一點,就是有些水大家并不太熟悉,能不能直接去嘗它們的味道? 9、各組派一名學生領材料。并分組自由觀察研究。教師巡視。 10、學生匯報新發(fā)現(xiàn)。 11、剛才大家發(fā)現(xiàn)了這三種水各自不同的特點,那么它們和自來水相比,有相同的地方嗎? 四、總結拓展,暢談感想。 1、通過剛才的觀察研究,你們有什么收獲嗎?還想研究什么? 2、那你們知道為什么今天我們能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嗎? 3、提出希望今后大家都能保持這種良好的科學探究的習慣。 11 有趣浮沉現(xiàn)象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方面:初步學會運用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夠根據(jù)自己觀察到的浮沉現(xiàn)象提出猜想和假設;能通過觀察、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 科學知識方面:認識水有浮力并知道所有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體驗科學探究要尊重證據(jù);養(yǎng)成細致觀察、合作與交流的習慣。 教學具準備: 教具:水槽、乒乓球、石頭、測力計。 分組實驗材料:木塊、玻璃球、圖釘、橡皮筋、橡皮泥、飲料瓶、水槽、氣球、測力計、鉤碼等。 多媒體課件:湖泊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故事:在森林里,一只饑餓的狼正在追趕一只小兔子,它們跑啊跑,終于來到一條小河邊,走投無路的小兔子靈機一動,抓起旁邊的一塊大木頭跳進河里,慢慢地游向河對岸。狼也緊追不舍,來到河邊,看見河里的小兔子,便大聲喊道:“別以為抱著個東西就能游過去!”于是,它抱起一塊大石頭跳進河里,大家猜結果怎么樣? 引入《有趣的浮沉現(xiàn)象》(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1、再現(xiàn)浮沉現(xiàn)象 通過情景圖,再現(xiàn)生活中的浮沉現(xiàn)象,目的是以情景圖為載體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以現(xiàn)象為依據(jù)提出猜想,以猜想為導向進入浮沉現(xiàn)象的探究過程。 2、探究浮沉現(xiàn)象 在本環(huán)節(jié)教學中,師生準備了充分的材料,放入水中會怎樣。在猜想的過程中,學生憑借已有的生活經驗猜想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由于不同的生活經驗會做出不同的猜想結果,產生分歧,促使學生將探究活動深入下去,通過實驗進行驗證,這樣學生經歷了從問題、假設、驗證到結論一個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完成了沉浮現(xiàn)象的初步認識。(課件展示)學生匯報結果, 3、探究水的浮力 ⑴根據(jù)實驗結果,生成新的問題: 教師引導:實驗中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就是有趣的浮沉現(xiàn)象。為什么木塊、乒乓球、飲料瓶等物體可以浮在水面,而橡皮泥、尺子、雞蛋這些物體就沉在水底呢? 猜想,(因為它們輕。可能因為是空心的吧?木塊是不是空心的呀?。? ⑵驗證猜想,深化理解。 學生分組做實驗、交流感受。 通過實驗我們得到了一致的結論:水中有一種力量在托著水面上的物體,所以它們能浮在水面上。板書:浮力 4、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浮力呢? 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幾種實驗材料,測力計、皮筋、尺子、鉛塊。 介紹測力計的使用方法:大家看測力計是測量力的儀器。拿起測力計的頂部使它垂直向下,大家看刻度盤上的刻度是由上到下依次增大的,零刻度在最頂端,在刻度盤外有個指針,測量前要檢查指針是否調到零刻度,調整時視線與指針相平。 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你們的試驗方案,沉在水里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交流實驗方案。(在水中,不論是上浮還是下沉的物體,都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 小結:不論是上浮還是下沉的物體,都受到水向上托它的力,這就是水的浮力。(板書:) 三、總結拓展 ⑴教師引導談生活中對水的浮力的感受(課件)。生活中都那些地方利用了水的浮力? (救生圈、船、游泳、還有浮子、淘米等。) 教師總結: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用處非常廣泛。有關物體的浮沉現(xiàn)象,還蘊涵著很多的科學奧秘,我們下課后繼續(xù)研究。 12 改變浮和沉 教學目標 1、能對浮沉的轉換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設;能用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 2、體驗到科學探究成功的快樂;體會到科學知識與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3、知道改變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生獨立設計實驗,科學、實事求是的描述實驗想象。 2、用不同的方法改變物體的沉浮,并歸納方法。 教學準備 橡皮泥7只、雞蛋11只、食鹽6包、塑料小瓶7只、塑料泡沫6只、大螺絲7、土豆7只、潛水艇模型6只、大燒杯12只等 (一)導入新課 游戲:猜手里有什么? 把粉筆、橡皮泥、塑料瓶、雞蛋依次放入水中,猜會怎樣? (二)主題探究 1、猜雞蛋是浮是沉,有的浮有的沉。 讓學生猜測其原因。 2、雞蛋可以改變在水中的浮和沉,其他物體也能嗎? (1)學生小組討論改變方法。 (2)學生交流。 3、發(fā)放實驗材料,學生實驗。并填寫實驗記錄。 4、教師巡回指導并把成功的代表性作品帶到講臺。 5、學生交流匯報。 6、分析它們是靠什么改變了浮和沉? 總結出:物體重量、液體、形狀、借助于漂浮物。教師板書。 (三)自由活動 1、玩小潛水艇。 2、教師講述潛水艇歷史。 (四)課后拓展探究 煮水餃,為什么開始時水餃沉在水下,熟后都浮上來。 13 水面的秘密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猜想和假設;能夠進行長時間的觀察活動;會通過觀察、實驗驗證假設是否正確。 2、愿意合作與交流;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由水的表面張力在生活中的現(xiàn)象認識到,可以運用學到的知識改善自己和周圍人們的生活。 3、知道水的表面張力的特征,認識到水的表面有張力;理解水的表面張力在生活用的現(xiàn)象與應用。 教學準備: 小鐵環(huán)、滴管、硬幣、水槽、玻璃杯、荷葉、塑料瓶蓋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教師出示小鐵圈,請學生平著放入水中,再慢慢提出來,觀察小鐵環(huán)上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和手上有什么的感覺。 2、學生動手操作,發(fā)現(xiàn)小鐵環(huán)上會有一層水膜。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手上的感受提出問題 3、教師適時引導,揭示課題。 二、探究水的表面張力 (一)、觀察水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 1、提出問題:大家認為水的表面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討論匯報) 2、通過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觀察試管內的水面及裝滿水的水杯的水面,是不是與學生的回答一致。 3、再請學生用滴管往荷葉滴水,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4、學生匯報:試管里的水面是凹下去的,杯子里的水面是突出來的,荷葉上的露珠表面是圓的。 (二)、大膽猜想,實驗探究 1、請學生往裝滿水的杯子里放大頭針,并猜測放多少曲別針水會溢出來? 2、生猜測:3根、5根、10根……(將預測板書到黑板上) 3、請學生討論實驗應該注意什么?(學生討論匯報) 4、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5、實驗結束,匯報結果,學生的猜測與實際操作相差甚遠。 6、提出問題:通過以上活動說明水面有什么樣的性質呢? 7、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水的表面張力的結論。 (三)、自由活動:進一步感受水的表面張力 (1)往硬幣上滴水 1、(出示硬幣)提出問題:這枚硬幣上可以裝水嗎?怎么裝?能裝多少呢?2、生:還能裝水,用滴灌往硬幣上滴水。能裝10滴、20滴…… 3、請學生討論實驗應該注意什么?討論后匯報 4、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5、實驗結束,匯報結果(學生的猜測與實際操作相差甚遠)。提出問題:在水還沒有從硬幣上溢出來之前水面是什么樣子的呢? 6、學生匯報:水的表面是鼓起來的 7、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證明了水的表面有張力。 (2)怎樣讓一枚硬幣浮在水上 1、提出問題:剛才我們是向硬幣上加水,現(xiàn)在大家能不能想辦法將這枚硬幣放在上面上呢? 2、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3、請做成功的學生到前面展示操作過程。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突出的實驗方法進行表揚及鼓勵。 (四)、應用拓展 (1)讓學生在上一實驗的基礎上,再想辦法讓瓶蓋停留在水的中央。 (2)如有做成功的請到前面展示操作過程,沒有就請教師進行演示。(向水杯中不斷加水,直到水面鼓起來,瓶蓋會在水的表面張力作用下停留在水面的中央。) (3)適時引導學生討論: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水的表面張力現(xiàn)象? (4)鼓勵學生課后繼續(xù)觀察、查閱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與資料。 14、水往高處走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浸潤和不浸潤現(xiàn)象.能用浸潤和不浸潤解釋有關的簡單現(xiàn)象. 2、知道什么是毛細現(xiàn)象以及毛細現(xiàn)象是怎樣產生的. 3、知道毛細現(xiàn)象在實際中的應用和防止. 教學設計方案 本節(jié)顆內容可以通過實驗演示,與學生自學相結合來完成。 一、課堂引入 我們研究了液體和氣體之間的交界面的性質——表面張力的作用,那么固體和液體之間的交界面又具有什么性質呢?我們將液體和固體之間的交界面叫做附著層。 板書:液體與固體接觸的液體薄層——附著層。 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研究液體附著層的性質。 實驗1: 將潔凈的玻璃片和石蠟塊分別浸入水中,然后拿出來。觀察水在玻璃片上和石蠟塊上的附著情況。 學生觀察并討論,得出結論:水能夠附著在玻璃片上。水不能附著在石蠟上。(教師出示圖片) 教師總結:實驗表明,在潔凈的玻璃片上放一滴水,水能擴展形成薄層,附著在玻璃板上。這種液體附著在固體表面上的現(xiàn)象叫做浸潤。對玻璃來說,水是浸潤液體。在石蠟面上放一滴水,水不能附著在石蠟表面上,這種液體不能附著在固體表面上的現(xiàn)象叫做不浸潤。對石蠟來說,水是不浸潤液體。同一種液體,對一些固體是浸潤的,而對另一些固體可以是不浸潤的。 板書: (1)液體附著在固體表面上的現(xiàn)象叫做浸潤 ?。?)液體不能附著在固體表面上的現(xiàn)象叫做不浸潤 同一種液體,對一些固體是浸潤的,而對另一些固體可以是不浸潤的。浸潤現(xiàn)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吹剑菏⒂幸后w的容器器壁附近的液面會成彎曲的形狀,是由浸潤或不浸潤現(xiàn)象引起的。如果液體能浸潤器壁,在接近器壁處液面向上彎曲。如果液體不浸潤器壁,在接近器壁處液面向下彎曲。焊接時,熔融了的焊錫與被焊金屬必須是浸潤的;醫(yī)藥上要用脫脂棉,就是要使酒精,藥液與棉花浸潤;在有些物體上寫字困難,是因為墨水不浸潤物體;有些動物羽毛上能分泌脂肪,水就不浸潤羽毛;有些礦石在冶煉前必須采用浮選礦石的措施,利用液體不浸潤礦粒但浸潤砂石的性質將礦粒與砂石分離開來。 下面通過實驗來觀察液體的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毛細現(xiàn)象。 二、毛細現(xiàn)象 板書:毛細現(xiàn)象 實驗2: 將幾根內徑不同的細玻璃管插入水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學生觀察并討論:管內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的內徑越小,管內水面越高。 實驗還表明把內徑不同的細玻璃管插在汞中,管內汞面比容器里的汞面低,管的內徑越小,管內汞面越低。 像這種浸潤液體在細管內液面升高的現(xiàn)象和不浸潤液體在細管內液面降低的現(xiàn)象,叫做毛細現(xiàn)象。 具有大量毛細管的物體,只要液體與該物體浸潤,就能把液體吸入物體中。 教師講解同時展示圖片,毛巾吸水、磚塊吸水、燈芯吸油,都是這個原因。土壤中有許多毛細管,容易將地下水吸上來,有時為了防止水分蒸發(fā),就將地表面的土鋤松,以破壞過多的毛細管。毛細現(xiàn)象在生理中有很大的作用,因為植物與動物的大部分組織,都是以各種各樣的細微管道連通起來的。 15 天氣與生活 教學目標: 1、經歷搜集整理信息資料的過程;能夠對大量信息進行搜集、處理;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jù)的重要性。 2、通過天氣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實例,使學生意識到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主動交流自己的資料和想法,體驗合作的快樂。 3、認識到天氣對人類工作及生活的影響;知道在哪些情況下人們最關心天氣。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資料及有關天氣的諺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 今天的天氣情況怎樣,誰來說一說?學生自由發(fā)言,憑借自己以往描述天氣的方法任意進行描述。學生描述之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描述對“今天的天氣”進行簡單概括,然后引用問題:你喜歡這樣的天氣嗎?為什么?學生談自己的想法,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好能得到兩種意見:喜歡與不喜歡。 二、深入探究: 1、欣賞不同天氣下拍攝的美麗照片。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美麗天氣的錄像片斷,讓學生說一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的感受,然后再讓學生將自己搜集的各種天氣的圖片向大家進行展示。 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為什么?可以帶著你搜集的相關圖片到黑板前面來講一講。學生到講臺前邊展示圖片邊向大家講解,給學生一定的展示自己的時間,盡量多讓同學上臺展示、講解。師:同學們搜集的資料真多,講解的也非常精彩。老師還有一些錄像片斷,請同學們再來欣賞一下。教師播放錄像片斷:陰雨蒙蒙、大雪紛紛、瓢潑大雨、陽光明媚等。引導學生再次表達:在這樣的天氣里,你有什么感受?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匯報,通過交流各種感受,讓學生欣賞天氣、贊美天氣,意識到人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最后,教師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行總結。 2、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師:天氣時刻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天氣的變化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美麗的大自然。通過剛才的交流同學們也體會到天氣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你認為天氣與人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討論討論。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給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讓學生盡情交流。學生匯報交流討論的結果。學生匯報時,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層面、多角度進行匯報,從正、反兩個方面有根有據(jù)地闡述天氣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播放錄像,內容是在不同天氣中人們所從事不同活動的情景:晴天,農民忙收割,學生開運動會;雨天,農民搶收莊稼,行人走路困難,搬動工人忙著搬運物資;霧天,慢慢行駛的汽車、不幸發(fā)生的車禍;暴風雨中坍塌的房屋、被沖毀的橋梁等景。 師生共同小結:看來,天氣的變化對人們的生活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天氣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板書:密切相關)師:今天的天氣預報報告,明、后兩天我們這個地區(qū)要下雨,聽到這個消息,你怎么想?學生自由談想法。教師繼續(xù)引導:你覺得哪些人應提前做好準備?(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進一步體會天氣變化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學生交流,可以憑借自己的經驗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依據(jù)。 三、自由活動: 1、學生自己設計活動方式,自由活動。師:通過以上學習,你想做些什么活動?學生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的心愿。師:現(xiàn)在,我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活動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待學生活動一會兒,教師提出:同學們搜集了許多有關天氣變化的民間諺語,下面我們來說一說好嗎?學生交流。師:寒冷的冬天快到了,人們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呢?你也可以畫一幅關于天氣情況的圖畫與大家交流。學生上臺展示。 2、課堂評價。師:這節(jié)課大家表現(xiàn)得都很好。你們對自己在這節(jié)課中的準備和描述感到滿意嗎?你有哪些收獲?請你們自己先做一個恰當?shù)淖栽u。學生評價。學生匯報自評情況,并開展互評活動。 四、拓展活動。 師: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課下你準備做些什么活動?學生談打算。 請同學們利用閑暇時間到大自然中親身感受一下,體驗、欣賞天氣的變化,既可以用描寫、繪畫的方法記錄。(目的是引導學生持續(xù)進行天氣現(xiàn)象的觀察,培養(yǎng)學生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探究科學的精神。) 16 今天的天氣 教學目標: 1.會觀察、測量、記錄天氣數(shù)據(jù)的方法,會用簡單工具觀測天氣的情況,能利用表格等形式記錄觀測結果。 2.知道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如溫度、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來描述;會運用天氣術語描述一天的天氣情況。 3.體驗合作與交流,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學習態(tài)度。教學內容:本課是在學生認識到天氣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基礎上,通過對一天天氣情況的研究,并在此過程中認識到:天氣可以用一些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如溫度、風向、風力、降水量、云量等。 教學準備: 生:搜集、記錄當天的天氣情況。 師:風級歌的課件或圖片、天氣預報的錄像、天氣符號的圖片或課件、電風扇等。 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 師:課前,同學們有沒有對今天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模仿氣象預報員到前面匯報。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將學生匯報中的關鍵詞板書在黑板上,如:氣溫、風向、風力等。 師:同學們觀察、記錄的真不錯。今天的天氣到底怎樣呢?請大家看一看氣象員是怎樣對今天的天氣情況進行預報的。 教師播放氣象員預報天氣的錄像。 師:觀察天氣,還應觀測哪些內容?老師將天氣的其他內容板書在黑板上(如降水、云量、空氣濕度等)。-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青島 小學 科學 三年級 上冊 教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9241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