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

上傳人:r****d 文檔編號:129728926 上傳時間:2022-08-03 格式:DOC 頁數(shù):10 大小:132.50KB
收藏 版權(quán)申訴 舉報 下載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_第1頁
第1頁 / 共10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_第2頁
第2頁 / 共10頁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_第3頁
第3頁 / 共10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浙江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淺析《三國(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論文題目 淺析?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差異 學生姓名 鄭 建 萍 學 號 051071155 指導(dǎo)教師 舒 梅 貞 專 業(yè) 漢語言文學 年 級 2005 年 秋 學 校 衢州播送電視大 [摘要] 敘事層面、人物、歷史事件等方面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主要差異。文學情感之間的比擬主要表達在作者的歷史背景的不同,文章格式的差異等方面,人物的差異主要是周瑜,陶謙等人在歷史上和小說中人

2、物個性的不同,歷史事件的差異主要是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是否有十八路,捉放曹的是否是陳宮,孫夫人在劉備死后是否投江等方面。 [關(guān)鍵詞] 三國演義,三國志,差異,敘事,人物形象,歷史事件 提 綱 緒論 1敘事層面的差異 1.1敘事的真實度 1.2敘事的結(jié)構(gòu) 2人物形象的差異 2.1周瑜形象在兩部作品中的不同點 2.2陶謙形象在兩部作品

3、中的不同點 3歷史事件差異 3.1兩部作品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事件的差異  3.2兩部作品中捉放曹操的是否有陳宮的不同記敘  3.3兩部作品中在孫夫人在劉備死后是否投江方面的差異  結(jié)論 緒 論 三國時期是戰(zhàn)亂時期的典型代表。對于不少對三國進行了各種夢想的人們,他們主要是參照?三國演義?的內(nèi)容來進行夢想的,并不是按照歷史來進行的,他們把三國時期的歷史過于神化和主觀話了,而不是以客觀實際的角度去看,這和作為正史的?三國志?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很大的差異。本文著

4、重探討二者之間在敘事層面、人物形象、歷史事件等方面的差異。 1敘事層面的差異 1.1敘事的真實度 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gòu)。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確實是這樣。但是虛構(gòu)是使用藝術(shù)的手法進行虛構(gòu),而不是隨便哪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gòu)的。比方,關(guān)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并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guān)羽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guān)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shù)不勝數(shù)。讀過之后,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gòu)的情節(jié),大局部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像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

5、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gòu)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jié)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gòu),這也就是為什么讀過之后,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國別史,比擬接近歷史。  ?三國志?的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233—297年〕,他在入晉以后,歷任著作郎、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jié)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tǒng)。陳壽這樣處理,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chuàng)見。陳壽是三國時人,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于現(xiàn)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jīng)歷、耳

6、聞目見的,比擬真切,按說是有條件搜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敘事的結(jié)構(gòu) ?三國演義?的結(jié)構(gòu),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shù)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根本領(lǐng)實,又要注意藝術(shù)情節(jié)的連貫。在結(jié)構(gòu)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墒亲髡邊s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luò)清楚,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shù)整體。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后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

7、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于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chuàng)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充實,內(nèi)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后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jīng)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后得到輾轉(zhuǎn)加工,集合成書。?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鋒利復(fù)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chǎn)生

8、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志?敘事結(jié)構(gòu)沒有一體化特征。它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那么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那么為?先主傳?,記孫權(quán)那么稱?吳主傳?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tǒng),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說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tǒng)屬,地位是相同的。就記事的方法來說,?先主傳?和?吳主傳?,也都是年經(jīng)事緯,與本紀完全相同,只是不稱紀而已。陳壽這樣處理

9、,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chuàng)見。 2人物形象的差異 ?三國志?中的人物大多是按照史實記載的所描寫的,是真實的。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jīng)過加工后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2.1周瑜形象在兩部作品中的不同點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fā),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并不與程普計較,最后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②。但到了元代以后,人們就逐漸對周

10、瑜進行形象改造,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述孔明周瑜斗智,周瑜屢次不勝,最終飲恨而終的結(jié)局歷歷在目,不免讓人產(chǎn)生一種概念,一種顯而易見的誤解,就是周瑜是個心胸狹窄,不能容物之人,甚至在演義本身中也有相當數(shù)量的這方面詞語。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演義第四十四回這樣講到:“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此人助劉備,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魯肅道:‘諸葛瑾乃其親兄,可令招此人同事東吳,豈不妙哉?’瑜善其言。〞其實問題已經(jīng)相當清楚了。周瑜并非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否那么決不會容許魯肅請孔明一同至吳共輔孫權(quán)的建議。因為善妒者絕不會頭

11、腦簡單到愿意令一個才華遠勝于已的人與自己共輔一主,這樣做于已今后有何好處??三國演義?卻說周瑜聽從了魯肅的建議,這不是從側(cè)面說明了周瑜氣度的恢弘嗎?如果硬要說周瑜在嫉妒孔明之才高于自己,倒不如說周瑜在嫉恨孔明如此之才卻不能為東吳所用。從政治角度上講,對于才不能為我用的人而設(shè)計鏟鋤之,顯然是不能用一個嫉妒就可以說清楚的。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被諸葛亮用計奪取荊州南郡,美人計失敗,最后連“假途滅虢〞之計也被諸葛亮識破而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后活活氣死的。但據(jù)?三國志?的史料,當年劉備屯兵油江口時周瑜已為南郡太守,而油江口也是那時孫權(quán)、周瑜“借給〞劉備的。?吳主傳?載:“十四年,瑜、仁〔曹仁

12、〕相守歲余,仁委城走。權(quán)以瑜為南郡太守〞。由此可見南郡等城是后來“備以瑜所給地少,缺乏以安民,復(fù)從權(quán)借荊州數(shù)郡〞決非是諸葛亮先行搶占的。?三國志平話?中曾虛構(gòu)了周瑜借箭的事,但?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要突出孔明,讓他壓倒周瑜,卻把這段故事又搬到孔明身上。另一件讓周瑜“英名掃地〞的“東吳招親〞,?三國演義?把周瑜寫成導(dǎo)致吳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罪魁禍首。但?三國志?中卻記載著:“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權(quán)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孫〕權(quán),綢繆恩紀。〞這說明所謂的招親實際上是孫權(quán)聽從魯肅關(guān)于“劉備與權(quán)并力共拒中國〞的建議而施行的一種外交手段,周瑜根本無需去設(shè)什么“美人計〞。 至于周瑜之死,?

13、三國志?明明白白地記載著“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于巴丘病卒。〞況且史學家裴松之考證巴丘應(yīng)是巴陵,距荊州尚遠,那么,周瑜怎么可能被諸葛亮氣死呢?周瑜與曹仁作戰(zhàn)時右脅中毒箭,他的死使吳國失去一根中流砥柱。歷史上的周瑜根本不是什么斤斤計較、嫉賢害能的量窄之人,而是一位禮賢下士、寬以待人的將才??上е荑び⒛暝缡?,連吳大帝孫權(quán)也為他素服舉哀并流涕曰:“孤何賴哉!〞以致數(shù)年后仍念念不忘地說岀“孤念公謹,豈有已乎〞這樣感人的話來。 2.2陶謙形象在兩部作品中的不同點 和周瑜相反,陶謙的形象一定程度上被?三國演義?美化了。從史籍的記載來看,他并不是一個老實儒雅的人,?

14、三國演義?和戲曲舞臺上所塑造的形象,與其本人頗有差距。據(jù)?吳書?記載:陶謙在少年時“以不羈聞于縣中〞,“不羈〞就是不受約束,也就是淘氣、淘氣的意思。十四歲時,還是個孩子頭兒,用布條綴成幡,騎著竹馬玩耍,有一群孩子追隨著他。長大之后,性情剛直,好頂撞上級,司空張溫說他有“癡病〞,看來他是一個頗具鋒芒而又不太正常的人。 說到他的政績,?后漢書?和?三國志?的?陶謙傳?所記相同。說徐州本是個好地方,糧谷充足,百姓富裕,很多外地流民都投奔到這里來。但陶謙并沒有把徐州治理好。用人不當,偏聽偏信。別駕從事趙昱是一位知名之士,卻因為忠直而被疏遠,去出任廣陵太守。曹宏等讒佞小人,非常受陶謙的信任,良善的人多

15、受到他們的陷害,這樣就把州政搞得一團糟,徐州愈來愈亂。可見陶謙的政績很差,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統(tǒng)治者。?后漢書?贊曰:“徐方殲耗,實謙為梗。〞這是說:他對徐州所受到的戰(zhàn)爭破壞要負責任。?三國志?評曰:“陶謙昏亂而憂死〞,也對他持否認態(tài)度。青史昭昭,自有公論。但人們在讀?演義?時,卻常常要同情他。這是因為:他在同曹操的戰(zhàn)爭中受了欺負,許多城池被屠滅,因而憂憤成疾。在死前從大局出發(fā),把徐州讓給了劉備,這不僅充滿了悲劇的氣氛,而且也使人覺得此人太忠厚老實了,而老實人受欺負,好心人是要同情的。其實,別說陶謙還不是一個老實人,就算是個老實人,無所作為也是要失敗的。在軍閥混戰(zhàn)中,沒有多少道理可講,遵循的是“弱

16、肉強食〞的法那么。陶謙以及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軍閥,先后被歷史所淘汰,這在客觀上也是歷史向前開展的一種軌跡。 3歷史事件差異 3.1兩部作品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事件的差異  首先,歷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演義?中作“喬瑁〞〕。?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①說得明明白白:“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云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三國演義?將此事寫成曹操所為,是為了突出其非同凡響的英雄氣概及其在討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見羅貫中并未成心“丑化〞曹操。 其次,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并無“十八路〞之多。據(jù)?三國志?

17、魏書?武帝紀?,除了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后將軍袁術(shù)、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nèi)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據(jù)?后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紀?所記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明確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jīng)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后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堅,可能是因為孫堅當時對袁術(shù)有某種依附關(guān)系,?后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shù)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zhàn)于陽人〞,“袁術(shù)遣將孫堅

18、攻劉表于襄陽〞的記載〕。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歷史上聯(lián)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其實,歷史上的孔融此時雖任北海相,但因忙于對付黃巾軍,并未參與討董之役〔見?后漢書?孔融傳?〕;歷史上的陶謙此時雖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奉獻〞,并因此得到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見?三國志?魏書?陶謙傳?〕,自然也與討董無關(guān);歷史上的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于涼州,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征西將軍,

19、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歷史上的公孫瓚此時以奮武將軍身份領(lǐng)兵屯駐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歷史上的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shù)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為一鎮(zhèn)諸侯,后來才被董卓任命為河內(nèi)太守〔見?三國志?魏書?張楊傳?〕當然更不算討董聯(lián)軍中的一家。 再次,歷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guān)系,僅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guān)羽傳?、?張飛傳?均無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董,在整個戰(zhàn)役中并未建立什么值得稱道

20、的功績。 3.2兩部作品中捉放曹操的是否有陳宮的不同記敘  ?三國演義?的第四回和第五回,在“孟德獻刀〞之后,接下來表達曹操東歸,路過中牟縣,為守關(guān)軍士所獲,押解著去見縣令陳宮。陳宮認出是曹操,在夜里暗把曹操從監(jiān)牢中提出,進行盤查。曹操說:“吾將歸鄉(xiāng)里,發(fā)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陳宮為曹操的忠心所感動,棄官與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于曹操父親的結(jié)義弟兄呂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騎驢到西村去沽酒。曹操忽聞莊后有磨刀之聲,與陳宮潛入草堂后竊聽,聽到有人說綁起來殺了它,曹操疑心是要殺他和陳宮二人,便先下了手,殺了呂家男女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要殺。陳宮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曹操疑

21、心多。二人急出莊上馬而行。在路上遇見呂伯奢沽酒回來,曹操又把他殺了。陳宮質(zhì)問曹操為什么要殺他,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人夜行數(shù)里,在一客店投宿。陳宮知道自己是看錯了人,原先認為曹操是個好人,原來是個狠心之徒。便乘曹操正睡時,離開了他,自投東郡去了。 這次曹操東歸的事,史書上有記載,但內(nèi)容與?演義?大有出入。 首先,這個釋放曹操的縣令不是陳宮,陳宮也不是這樣跟隨曹操的。這件事?三國志?和?世語?都有記載,內(nèi)容根本上沒有出入,而以?世語?為詳②。前者說:曹操出關(guān),過中牟縣,為亭長所疑,把他縛送到縣里。后者說:這時縣里已經(jīng)接到董卓捉拿曹操的文書,但沒有人認識曹操,只有功曹心

22、里知道是曹操,認為世事方亂,不應(yīng)拘捕天下英雄,便勸說縣令把曹操釋放了。綜合二書所記,都沒說縣令是陳宮,也沒說縣令與曹操同行。 其次曹操殺呂伯奢一事,也是與史實大有出入的。曹操投宿呂家所發(fā)生的事,?三國志?上沒有提到。所以曹操殺呂伯奢一事有待驗證。 ?演義?把釋放曹操的那位無名的中牟縣令改換成陳宮,又讓陳宮隨曹操走到成皋,在客店中離他而去,便和史書上的記載有了許多抵牾之處,這是我們必須首先辨明的。為什么作者要說是陳宮放走了曹操呢,主要是不這么寫就不會有下面的殺呂伯奢全家事件,更不會有曹操的那句千古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3.3兩部作品中在孫夫人在劉備死后是否投江方面的差異

23、  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孫夫人投江的事件。什么劉備過江招親,什么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已經(jīng)是成為膾炙人口的故事了。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shù)次政治性聯(lián)姻之一,而不是愛情的結(jié)合。是孫夫人去荊州,而不是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里并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quán)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娘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因此后來孫夫人投江自盡是假,絕無此事。而劉備呢?占據(jù)益

24、州之后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么留戀。正因為這樣,在?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后結(jié)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那?三國演義?里為什么要寫孫夫人投江了呢?主要是在?三國演義?里塑造的女性人物沒有幾個,而孫夫人就是其中一個,為了突出孫夫人的品格和塑造一個飽滿的人物形象,也表達了作者的女性觀,于是作者安排孫夫人死了投江。 結(jié) 論 我們在看小說的時候,不要片面的把小說的內(nèi)容當做歷史事件來看,使我們對歷史產(chǎn)生誤差,這對于我們的生活和學習都沒有好處。?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演義小說,

25、它是以?三國志?為參照的。雖然它有很多地方和歷史一樣,但是它也有很多地方和歷史相差很多,因此我們在欣賞?三國演義?的同時不能忘了?三國志?畢竟是?三國志?,更能使我們了解真實的歷史,所以,我們不要再把小說當成真正的歷史來看了,要分清歷史和小說的差異。 [注釋] ①王素假設(shè).?正說周瑜?.課外閱讀.2006年第3期 ②戈寶棟.?捉放曹?.評析中國京?。?007年第3期 [參考文獻] [1]蘇舒.?三國說林?.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 [2]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3]易中天.?品三國?.2006年11月出版 [4]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shù)欣賞?.1992年7月出版 [5]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shù)?.2000年7月出版 [6]鄭鐵生.?中國古典小說敘事研究?.2003年10月出版 [7]孫吳.?明清小說研究?.2003年第4期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guān)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guān)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wù)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