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精編作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3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精編作業(yè)(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 料推薦???????????????????
2015-2016 學年人教版必修 3 第 2 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作業(yè)
【同步訓練 】
1.儒家思想在世界上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從戰(zhàn)國“百家爭鳴”到西漢“獨尊儒術”的轉變體現(xiàn)了
①中央集權的強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強 ③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
各學派的消亡
A.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①②③
2. 董仲舒為儒學增加了“君權神授”、 “天人感應”的內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為不屬
2、于這一理論應用的是
①皇帝即位要舉行祭天儀式 ②確立 “家天下” 的皇位繼承制 ③把自然災害與天意相
結合 ④“奉天承運”是詔書中的常用語
A.②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董仲舒對儒學加以改造, 使之形成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儒 學體系。 董仲舒的新儒學
思想中對最高統(tǒng)治者天子有警示、勸戒和約束作用的是
A.“天人感應” 、“天人合一” B .“春秋大一統(tǒng)”
C.“仁政” D .“三綱五?!?
4.假如你是西漢中期的一位學生,想去長安投考太學,那么他做考試準備時所必學的內容包括
3、
①《詩經》 ②《春秋》 ③《道德經》 ④《禮記》
A.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5.“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董仲舒于元光元年(前 134 年)提出,是漢武帝實行的
封建思想統(tǒng)治政策。請問“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與“大一統(tǒng)”之間的關系是
A.用政治上的統(tǒng)一保證思想上的統(tǒng)一
B.用君權神授的思想來鞏固統(tǒng)一
C.用思想上的統(tǒng)一為鞏固政治上的統(tǒng)一服務
D.儒家思想逐步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1
???????????????????????最新 料推薦???
4、????????????????
6. 今天的博士,是眾多莘莘學子追求的高學位,但最初的博士應該是指
A.專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教官 B.儒家學派的弟子
C.博聞廣記、學問高深的士人 D .幫助皇帝出謀劃策的官員
7.太學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學,始設于漢代。上古的大學,稱為成均、上庠。以下有關太學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公元前 124 年,由漢高祖創(chuàng)立
B.太學中的博士弟子不須考試就可直接做官
C.太學的建立是儒學教育官方化的重要標志
D.與官員的選拔任用無關
5、8.儒學從先秦時期的民間學說到漢代轉為官方學說,你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儒學內部的改造 B. 統(tǒng)治集團的斗爭
C. 社會環(huán)境的變 D.其他學說的衰落
9. 在下列漢武帝采取的治國措施中, 對于儒家思想成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未起到直接作用的
是
A.舉賢良對策 B.重用文學儒者
C.舉辦太學,講授儒家經典 D.設立地方郡國學校,廣泛傳播儒學
10.漢興之初,劉邦崇尚黃老之學,推行無為而治的治國方略,而 70 年后劉徹強行罷
黜了“黃老百家之言”,這種文化政策變化的路徑實際上反映了
A.意
6、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此消彼長的殘酷性
B.從立國安邦到皇權專制的現(xiàn)實變化與調整
C.道學理論的缺陷和新儒學的博大精深
D.統(tǒng)治集團內部權力爭奪與利益分配的沖突
11.閱讀下列材料:
2
???????????????????????最新 料推薦???????????????????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作了發(fā)揮,他宣揚天是萬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兒子,即天子, 代表
天統(tǒng)治人民。因此,全國人民都要服從皇帝的統(tǒng)治,諸侯王也要聽命于皇帝,這叫做“大一
統(tǒng)”。他說: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
7、經,古今之通誼也?!彼€提出了“天人合一”
和“天人感應” 說。他把“天” 塑造成有意志的神, 天在人間設立了一個最高權力的 “君主”
即皇帝。他說:“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他向漢武帝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遂被接受。
── 《中國古代文化教學參考》
請回答:
( 1)根據以上材料,概括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結合所學指出董仲舒觀點的實質和影響是什么?
( 2)結合秦漢時期的有關史實,說明造成儒家在秦漢時期不同命運的原因有哪些?
( 3)儒學思想為什么會自漢武帝時逐漸成為
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思想 ?從中可以得出怎
樣的啟示?
【提示與答案 】
1. D 2. C 3 . A 4 . B
5. C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一種政治思想,“大一統(tǒng)”為政治實踐,思想為政治服務。
6. A 7 . C 8 . A 9 . A 10 . B
11. ( 1)核心:“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實質:董仲舒認為天和人息息相關,皇帝受命于天,依照天意進行統(tǒng)治,神化君主權力,是唯心主義思想。影響:在當時對鞏固政權
和國家統(tǒng)一安定起了積極作用,從此儒家思想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
2)秦朝適
9、應創(chuàng)
建中央集權和鞏固統(tǒng)一的需要,實行“焚書坑儒”、崇尚法家的政策。漢初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
策,推行黃老思想。隨著經濟的恢復,為解決諸侯王問題和漢武帝“大一統(tǒng)”的政治需要,
董仲舒改造孔孟儒學,以陰陽五行為框架,兼采諸子百家,建立起具有神學傾向的新儒學,
使之成為統(tǒng)治思想。 (3) 這是儒家思想自身的發(fā)展與統(tǒng)治階級的扶植相結合的產物,
孔孟所
創(chuàng)立的儒學在董仲舒手中糅合道家、
陰陽家、 五行家的一些思想進行了發(fā)揮和改造,
在神化
皇權和嚴格等級名分基礎上, 使儒學煥然一新, 實現(xiàn)了儒家自創(chuàng)立以來的第一次革命。
這就
迎合了當時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tǒng)封建國家的需要,從而為統(tǒng)治者所大力扶植、
宣揚, 以致成為獨尊, 成為封建統(tǒng)治思想, 同時儒家思想本身所蘊含的對人民大眾的親和力
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啟示:第一,任何一種思想要想永葆生機,必須要與時俱進;第二,任
何一種思想要想為全社會所接受,必須要獲得國家機器的支持;第三,
任何一種思想, 必須
植根于群眾的實踐,否則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生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