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1部分 板塊1 代謝 專題1 細胞的物質基礎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1部分 板塊1 代謝 專題1 細胞的物質基礎》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1部分 板塊1 代謝 專題1 細胞的物質基礎(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一 細胞的物質基礎 全國卷5年考情導向 考 點 考 題 考 情 1.蛋白質、核酸的結構和功能(Ⅱ) 2016乙卷T1:細胞核中核酸的種類 2015卷ⅠT1:DNA的元素組成、tRNA的結構特點、T2噬菌體核酸的種類及組成單位、細菌中基因存在的場所 2015卷ⅠT5:朊粒蛋白的產生過程、增殖方式、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2014卷ⅡT5:DNA分子的結構特點 2014卷ⅠT1:細胞膜中載體蛋白、受體蛋白的功能及特點 2013卷ⅡT1:DNA和RNA分子的結構特點及分布場所 1.由五年的高考頻度可以看出本專題在全國卷高考中考查的重點內容是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糖類和脂質的種類和作用、物質的檢測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也??嫉?。 2.在命題形式上,題目信息主要以文字呈現(xiàn)。對核酸的考查從元素組成、種類、在細胞中的分布、結構功能、DNA和RNA的染色等方面入手、角度很全面;糖類和脂質主要考查分子特點和作用。 3.備考時要識記各化合物的種類和作用,掌握核酸和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特別是對核酸知識要聯(lián)系遺傳的知識進行綜合復習。 2.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Ⅱ) 2016丙卷T1:磷脂分子的組成及與膽固醇的隸屬關系 2013卷ⅠT29:糖類與脂肪組成元素的差別 2014卷ⅡT1:動物細胞中糖類的種類 2014卷ⅠT1:脂質是組成細胞膜的成分 3.水和無機鹽的作用(Ⅰ) 2016甲卷T4:Mg的作用及吸收 4.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 2013卷ⅠT29:脂肪的染色劑及被染成的顏色 5.實驗: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2016丙卷T2:DNA和RNA的染色劑 2014卷ⅡT5:DNA和RNA的染色劑 考點串講1| 核酸、蛋白質及相互關系 1.(2015全國卷Ⅰ)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DNA與ATP中所含元素的種類相同 B.一個tRNA分子中只有一個反密碼子 C.T2噬菌體的核酸由脫氧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和線粒體中的DNA上 D [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是構成RNA的基本單位之一,而RNA與DNA的組成元素相同,由此可看出,ATP與包括DNA在內的核酸的組成元素相同,A項正確;tRNA是由一條RNA鏈自身折疊形成的三葉草狀結構,其下端有能與mRNA上的密碼子進行堿基配對的三個連續(xù)堿基,這三個連續(xù)堿基構成了反密碼子,B項正確;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組成DNA的基本單位是四種脫氧核糖核苷酸,C項正確;細菌是原核生物,其細胞內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D項錯誤。] 2.(2015全國卷Ⅰ)人或動物PrP基因編碼一種蛋白(PrPc),該蛋白無致病性。PrPc的空間結構改變后成為PrP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sc可以誘導更多的PrPc轉變?yōu)镻rPsc,實現(xiàn)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瘋牛病。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15482000】 A.朊粒侵入機體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與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質空間結構的改變可以使其功能發(fā)生變化 D.PrPc轉變?yōu)镻rPsc的過程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 C [首先要理解PrPc與PrPsc的關系:PrPc本身無致病性,但其空間結構改變后,就成為具有致病性的PrPsc。朊粒是蛋白質,所以不會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A項錯誤;朊粒屬于有毒的蛋白質,它是基因表達出的PrPc經誘導后改變相關結構形成的。肺炎雙球菌的增殖方式為二分裂,B項錯誤;蛋白質的功能取決于其空間結構,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改變會引起其功能發(fā)生改變,C項正確;翻譯是以mRNA為模板合成蛋白質的過程,由題意可知,PrPc轉變?yōu)镻rPsc是已有的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的過程,不屬于遺傳信息的翻譯過程,D項錯誤。] 3.(2014全國卷Ⅱ)關于核酸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核中發(fā)生的轉錄過程有RNA聚合酶的參與 B.植物細胞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均可發(fā)生DNA的復制 C.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過氫鍵連接的 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C [A項,細胞核中發(fā)生的轉錄過程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參與;B項,植物細胞中DNA復制的場所有細胞核(主要)、線粒體和葉綠體;C項,DNA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脫氧核糖,且雙鏈DNA分子中一條鏈上的磷酸和脫氧核糖之間是通過碳原子上的羥基與磷酸基團之間形成的共價鍵連接的;D項,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使DNA呈現(xiàn)綠色,吡羅紅使RNA呈現(xiàn)紅色,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進行染色,可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4.(2013全國卷Ⅱ)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有氫鍵,RNA沒有氫鍵 B.一種病毒同時含有DNA和RNA C.原核細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葉綠體、線粒體和核糖體都含有DNA C [本題考查DNA和RNA的有關知識。依據(jù)DNA和RNA的有關內容,逐項進行分析解答。DNA分子結構中,配對的堿基之間以氫鍵相連,A與T之間形成兩個氫鍵,C與G之間形成三個氫鍵;與DNA不同,RNA一般為單鏈分子,不形成雙螺旋結構,但是很多RNA也需要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形成一定的結構來行使特殊的生物學功能,RNA的堿基配對規(guī)律和DNA基本相同,即A與U配對、G與C配對,故A項錯誤。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種遺傳物質,沒有同時含有DNA和RNA的病毒,故B項錯誤。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其遺傳物質都是DNA,但同時存在RNA,如細菌這類原核生物細胞中的質粒是環(huán)狀DNA,核糖體上存在RNA,故C項正確。在葉綠體和線粒體中有DNA和RNA,在核糖體中只有RNA,故D項錯誤。] 1.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2.理解核酸的結構、種類及功能 3.理清核酸與蛋白質間的關系 [辨析4個易錯點] 1.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提示】 病毒的核酸也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2.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之間可按不同的方式脫水縮合。() 【提示】 脫水縮合的方式是相同的。 3.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fā)生改變。() 【提示】 蛋白質的功能與空間結構有關。 4.血紅蛋白中不同肽鏈之間通過肽鍵相連。() 【提示】 血紅蛋白不同肽鏈之間以二硫鍵(而非肽鍵)相連。 考向1 考查核酸的種類、結構和功能 1.下列關于DNA和RNA的結構與功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區(qū)分單雙鏈DNA、單雙鏈RNA四種核酸可以依據(jù)堿基比率和種類判定 B.雙鏈DNA分子中堿基G、C含量越高,其結構穩(wěn)定性相對越大 C.含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不是RNA D.含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RNA不是DNA D [確定堿基類型以后可以判斷出是DNA序列,還是RNA序列,DNA中有T,而RNA中不可能有,RNA中有U,而DNA中不可能有,如果堿基比例A=T、G=C或是A=U、G=C說明是雙鏈,如果沒有這個比例,說明是單鏈,A正確;雙鏈DNA分子中由于G和C配對時是三條氫鍵,A和T配對時是兩條氫鍵,所以DNA分子中堿基G、C含量越高,其結構穩(wěn)定性相對越大,B正確;含有DNA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不是RNA,C正確;含有RNA的生物,遺傳物質也可能是DNA,例如,大部分生物是DNA和RNA共存的,只要有DNA存在,DNA就是遺傳物質,D錯誤。] 2.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下列有關核酸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的合成只能在細胞核中進行 B.DNA和ATP含有的化學元素不相同 C.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組成 D.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只存在于擬核的DNA上 C [對于真核生物而言,DNA合成主要在細胞核中進行,還可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進行,對于原核生物而言,DNA合成主要發(fā)生在擬核,A錯誤;DNA和ATP都由C、H、O、N、P組成,B錯誤;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是RNA,RNA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確;控制細菌性狀的基因存在于擬核的DNA和質粒DNA上,D錯誤。] 考向2 考查蛋白質的合成、結構和功能 3.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導學號:15482001】 A.蛋白質的合成離不開mRNA、tRNA和rRNA B.蛋白質均由20種氨基酸組成,必定含有C、H、O、N等元素 C.蛋白質的結構可以直接影響性狀 D.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排列順序都可以影響蛋白質的結構 B [蛋白質合成過程中,需mRNA為模板,tRNA轉運氨基酸,rRNA參與構成核糖體(蛋白質的合成場所),A正確;每種蛋白質都含有C、H、O、N基本元素,但不一定均由20種氨基酸組成,B錯誤;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xiàn)者,蛋白質的結構可直接影響性狀,C正確;蛋白質中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量、排列順序都可以影響蛋白質的結構,D正確。] 4.蛋白質是決定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重要物質。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 A.細胞膜、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載體都是蛋白質 B.氨基酸之間脫水縮合生成的H2O中,氫來自于氨基和羧基 C.細胞內蛋白質發(fā)生水解時,通常需要另一種蛋白質的參與 D.蛋白質的基本性質不僅與碳骨架有關,而且也與功能基團相關 A [細胞膜上運載氨基酸的載體是蛋白質,但細胞質基質中負責轉運氨基酸的是tRNA,tRNA屬于核酸,A選項錯誤;氨基酸脫水縮合生成的H2O中,氫分別來自于氨基和羧基,B選項正確;細胞內蛋白質的水解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C選項正確;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其功能,蛋白質的結構與碳骨架和功能基團都有關,D選項正確。] [歸納總結] 各類蛋白質的功能 名稱 分布 功能 大多數(shù)酶 細胞內外 催化作用 載體蛋白 細胞膜 運輸某些物質如離子、氨基酸等 通道蛋白 細胞膜 水、K+、Na+等的運輸通道 核孔 核膜 控制細胞核與細胞質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某些激素 (如生長激 素、胰島素) 內環(huán)境中 調節(jié)生命活動 抗體 內環(huán)境中 免疫作用 血紅蛋白 紅細胞內 主要運輸O2和部分CO2 糖蛋白 細胞膜表面 保護、潤滑、識別等作用 結構蛋白 細胞膜、 肌細胞等 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的成分 考向3 核酸、蛋白質及其他化合物的綜合考查 5.關于淀粉、蛋白質和核酸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 都含C、H、O、N四種元素 B. 都是由單體聚合而成的多聚體 C. 合成過程都需要模板 D. 都具有功能的多樣性 B [淀粉、蛋白質和核酸都含C、H、O三種元素,糖類不含N元素,A錯誤;淀粉、蛋白質和核酸都是由單體聚合而成的多聚體,B正確;淀粉合成過程不需要模板,C錯誤;淀粉為能源物質,核酸為遺傳物質,不具有功能的多樣性,D錯誤。] 6.下列有關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核糖可作為原料參與合成RNA和ATP B.性激素、維生素D屬于固醇類物質 C.tRNA為單鏈結構,分子內不存在堿基對 D.酶在催化反應前后,其分子結構不變 C [組成RNA和ATP的成分中都有核糖;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D等;tRNA單鏈經過折疊形成了三葉草形結構,部分區(qū)段間存在堿基互補配對;酶是生物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結構不變。] 考點串講2| 糖類、脂質和無機物 1.(2013全國卷Ⅰ)某油料植物的種子中脂肪含量為種子干重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干重及脂肪含量的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定期檢測萌發(fā)種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漸減少,到第11 d時減少了90%,干重變化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觀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染液對種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的脂肪顆粒。 (2)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fā)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實驗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發(fā)種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根據(jù)題干信息,分析題圖中種子干重的變化情況,聯(lián)系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和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等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1)根據(jù)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脂肪實驗可知,用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可以將細胞中的脂肪顆粒染成橘黃色(或紅色)。 (2)由題圖可知,種子萌發(fā)過程中,干重先增加,這是由于萌發(fā)過程中脂肪轉化為糖類,二者相比較,O元素的含量增加。 (3)第11 d時,種子已萌發(fā)成幼苗。如果要使萌發(fā)的種子干重增加,需要萌發(fā)的種子進行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水、CO2濃度、所需的礦質元素離子等,依據(jù)題意,必須要提供的條件是光照和所需的礦質元素離子。 【答案】 (1)蘇丹Ⅲ(或蘇丹Ⅳ) 橘黃(或紅) (2)O (3)光照 所需的礦質元素離子 1.理解糖類合成的場所、種類及相互關系 (1)糖類合成的場所:葉綠體(葡萄糖、淀粉)、內質網(糖基團)、高爾基體(纖維素)、肝臟(肝糖原)和肌肉(肌糖原)。 (2)種類及相互關系: 2.理解脂質的合成場所、種類及生理功能 (1)合成場所:合成脂質的細胞器內質網。 (2)種類及功能: 3.綜合細胞中的水與代謝和調節(jié)的聯(lián)系 4.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及功能 [辨析6個易錯點] 1.糖類不參與細胞識別和免疫調節(jié)。() 【提示】 細胞識別主要與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有關。 2.脂質不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提示】 有的脂質參與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如性激素。 3.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多。(√) 4.細胞內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種子萌發(fā)時比休眠時高。() 【提示】 種子萌發(fā)時,細胞代謝旺盛,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時低。 5.貯藏中的種子不含水分,以保持休眠狀態(tài)。() 【提示】 貯藏的種子含有自由水和結合水。 6.生長在含鹽量高、干旱土壤中的鹽生植物,通過在液泡中儲存大量的Na+而促進細胞吸收水分,該現(xiàn)象說明液泡內Na+參與調節(jié)滲透壓。(√) 考向1 考查糖類和脂質及其他化合物 1.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糖類不參與細胞識別 B.糖類是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C.麥芽糖經水解可產生果糖 D.細胞中自由水含量越高代謝越旺盛 D [A、細胞膜外側的糖蛋白對于細胞的識別具有重要作用,A錯誤;B、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是ATP,B錯誤;C、麥芽糖水解的產物是葡萄糖,C錯誤;D、細胞中自由水含量越高,細胞代謝越旺盛,D正確。] 2.下列有關糖類、脂質和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 【導學號:15482002】 A.組成麥芽糖、蔗糖、纖維素、糖原的單體都是葡萄糖 B.脂質分子中氫的含量少于糖類,而氧的含量更多 C.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D.糖類、脂質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許多單體連接而成的 C [組成麥芽糖、纖維素、糖原的單體都是葡萄糖,而1分子蔗糖由1分子果糖和1分子葡萄糖組成,A錯誤;脂質與糖類相比,C、H比例大,O比例小,B錯誤;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分布,而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少量分布在細胞核中,C正確;糖類包括單糖、二糖和多糖,單糖和二糖都不是生物大分子,且單糖不含有單體,D錯誤。] 不同角度的糖歸類 1.植物細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淀粉、纖維素 2.動物細胞特有的糖——半乳糖、乳糖、糖原 3.還原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半乳糖、乳糖 4.結構糖——纖維素、脫氧核糖、核糖 5.重要能源物質——葡萄糖 6.儲能糖——淀粉、糖原 考向2 對水和無機鹽的綜合考查 3.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水。下列關于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中,H2O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氨基和羧基 C.有氧呼吸時,生成物H2O中的氫全部來自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 D.H2O在光下分解,產生的[H]將用于還原C3 C [細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H2O在細胞中有自由水和結合水兩種存在形式,A正確;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連接,同時脫去一分子水,脫去的水分子中的氫原子來自氨基和羧基,B正確;有氧呼吸時,生成物H2O中的氫來自于葡萄糖的分解和線粒體中丙酮酸的分解等,C錯誤;H2O在光下分解,產生的[H]將用于還原C3,D正確。] 4.下列關于無機鹽在生物體中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鎂是葉綠體中參與光合作用的各種色素的組成元素 B.人體缺鐵會影響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C.人體血液中Ca2+濃度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癥狀 D.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具有一定作用 A [鎂是構成葉綠素的元素;人體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從而影響有氧呼吸功能;人體血液中Ca2+濃度太低,會出現(xiàn)抽搐癥狀;細胞中的某些無機鹽離子(如HCO)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有一定作用。] 考點串講3| 物質的鑒定 1.(2011新課標全國卷)下表中根據(jù)實驗目的,所選用的試劑與預期的實驗結果正確的是 ( ) 【導學號:15482003】 實驗目的 試劑 預期的實驗結果 A 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醋酸洋紅 染色體被染成紫紅色 B 檢測組織中的脂肪 雙縮脲試劑 脂肪顆粒被染成紅色 C 檢測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 甲基綠 葡萄糖與甲基綠作用,生成綠色沉淀 D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斐林試劑、 吡羅紅 斐林試劑將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RNA染成紅色 A [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中,用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染液或醋酸洋紅進行染色,使核中染色體著色,醋酸洋紅將染色體染成紫紅色;檢測脂肪的試劑為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雙縮脲試劑是用于檢測蛋白質的;植物組織中的葡萄糖屬于還原糖,可用斐林試劑進行檢測,而甲基綠可用于鑒定DNA,可使DNA染成綠色。] [備選真題] 2.(2016海南高考)下列實驗中,加入試劑后不能產生特定顏色的是( ) A.取成熟香蕉勻漿,用斐林試劑檢測還原糖 B.黑暗中生長24 h的天竺葵葉片,用碘液檢測淀粉 C.玉米根尖經甲基綠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核 D.花生子葉經蘇丹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顆粒 B [成熟香蕉中含有較多葡萄糖,用斐林試劑檢測會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黑暗中生長24 h的天竺葵葉片,淀粉幾乎被消耗,不能做碘液檢測淀粉的材料;玉米根尖經甲基綠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核呈綠色;花生子葉經蘇丹Ⅲ染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顆粒呈橘黃色。] 物質或結構 鑒定試劑 顏色反應 反應條件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常溫 脂肪 蘇丹Ⅲ(蘇丹Ⅳ) 橘黃色(紅色) 切片,顯 微鏡觀察 還原糖 斐林試劑 磚紅色 水浴加熱 淀粉 碘液 藍色 常溫下 DNA、RNA 甲基綠+吡羅紅 前者綠色,后者紅色 常溫 酒精 重鉻酸鉀溶液(酸性條件下) 灰綠色 —— CO2 澄清石灰水(溴麝香草酚藍) 石灰水混濁(由藍變綠再變黃) —— 線粒體 健那綠(活體染色劑) 藍綠色 —— 染色體 龍膽紫或醋酸洋紅 紫色或紅色 —— [辨析8個易錯點] 1.脂肪、蛋白質鑒定時分別可見橘黃色顆粒、磚紅色沉淀。() 【提示】 脂肪鑒定時可見橘黃色顆粒,蛋白質鑒定時呈紫色。 2.鑒定還原糖和蛋白質都需要進行水浴加熱。() 【提示】 蛋白質鑒定不需進行水浴加熱。 3.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必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 4.組織樣液中滴加斐林試劑,不產生磚紅色沉淀說明沒有還原糖。() 【提示】 斐林試劑檢測還原性糖時需50~65 ℃水浴加熱。 5.組織切片上滴加蘇丹染液,顯微觀察有橘黃色顆粒說明有脂肪。(√) 6.鑒定待測樣液中的蛋白質時,先加NaOH溶液,振蕩后再加CuSO4溶液。 (√) 7.在25 ℃實驗條件下可順利完成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 【提示】 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需在50~65 ℃條件下水浴加熱。 8.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經處理后被甲基綠染色,其細胞核呈綠色。(√) 考向1 考查物質鑒定的原理和實驗操作 1.(2016福建質檢)學習小組選用蘇丹Ⅲ染液,使用顯微鏡檢測和觀察花生子葉中的脂肪,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原理: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液染成橘黃色 B.步驟:切取子葉薄片→蘇丹Ⅲ染液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觀察 C.現(xiàn)象:花生子葉細胞中有被染成橘黃色的顆粒 D.結論:脂肪是花生子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染成橘黃色或紅色,花生子葉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而不是脂肪,且該實驗無法反映物質含量的多少,D項錯誤。] 2.下列有關實驗方法或試劑使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韭菜中還原糖的含量也很高,可以作為還原糖的檢測實驗材料 B.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可以檢測酵母菌無氧呼吸是否產生酒精 C.用蘇丹Ⅲ染液鑒定花生子葉中脂肪時,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 D. 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尿,需水浴加熱方可呈現(xiàn)出紫色。 C [韭菜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色素,不利于還原糖顏色的觀察,A錯誤;用溴麝香草酚藍溶液可以檢測酵母菌無氧呼吸是否產生二氧化碳,用酸性重鉻酸鉀可檢測酒精,B錯誤;用蘇丹Ⅲ染液鑒定花生子葉中脂肪時,需用50%酒精洗去浮色,C正確;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蛋白質,不需水浴加熱,D錯誤。] 考向2 考查對物質鑒定實驗的結果分析 3.在1、3、5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蒸餾水,2、4、6號試管中分別加入2 mL發(fā)芽的小麥種子勻漿樣液,然后在1~4號試管中適量滴加斐林試劑,5、6號試管中合理滴加雙縮脲試劑,搖勻。預期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 A.1、3、5號試管內都無色 B.3組實驗中甲組和乙組的實驗結果相同 C.4號試管內呈磚紅色,其余試管內都呈藍色 D.4號試管內呈磚紅色,6號試管內呈紫色 D [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都為藍色溶液,而蒸餾水不會與其發(fā)生顏色反應,A錯誤;斐林試劑與還原性糖的顏色反應需要水浴加熱的條件,B錯誤;6號試管因蛋白質存在而呈現(xiàn)紫色,C錯誤、D正確。] 4.腐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其蛋白質越來越少,而短肽和氨基酸越來越多。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其原因,取適量豆腐乳制成樣液,設計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注:蛋白酶可以催化蛋白質水解為氨基酸或短肽)。 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處理編號 處理方法 顯色結果 ① 37 ℃放置0 min 加入等 量雙縮 脲試劑 紫色 ② 37 ℃放置10 min ? ③ 37 ℃放置120 min ? ④ 100 ℃加熱5 min后, 37 ℃放置120 min 紫色 A.①~③組的紫色越來越淺 B.④組呈紫色原因是高溫使蛋白質的結構更加穩(wěn)定 C.該實驗的自變量是處理的時間和溫度 D.③與④對照說明37 ℃有利于蛋白酶發(fā)揮作用 B [試題分析:腐乳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其蛋白質越來越少,而蛋白質與雙縮脲反應呈紫色,A正確。④組高溫導致蛋白酶變性不能分解蛋白質,故蛋白質與雙縮脲反應呈紫色,B錯誤。①~③組自變量為時間,③與④為溫度,C正確。而④組高溫導致蛋白酶變性不能分解蛋白質,故蛋白質與雙縮脲反應呈紫色,與③形成對照,D正確。] 與有機物檢測有關的三個失分點 1.混淆有機物的鑒定原理,如斐林試劑只能鑒定還原糖,不能與非還原糖產生顏色反應;蘇丹Ⅲ與脂肪產生橘黃色,蘇丹Ⅳ與脂肪產生紅色,記憶不清則出現(xiàn)錯誤。 2.忽略染色劑本身的顏色,如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本身為藍色,蘇丹Ⅲ染液本身為紅色。 3.未重視外界條件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如驗證還原糖時必須進行水浴加熱,鑒定蛋白質時必須先加A液再加B液。-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第1部分 板塊1 代謝 專題1 細胞的物質基礎 高考 生物 二輪 復習 部分 板塊 專題 細胞 物質基礎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185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