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二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第 21 頁 共 21 頁 教 學 任 務 二、表內(nèi)除法(一) 教 學 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 學 內(nèi) 容 簡 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是認識表內(nèi)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nèi)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shù)除法的基礎。 教 學 課 時 安 排 教 學 內(nèi) 容 課 時 安 排 1.除法的初步認識 6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5 3.整理和復習 1 單 元 復 習 單 元 考 試 機 動 第一課時:平均分的認識(一)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8~9頁例1、例2,練習二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教學準備】教科書第7頁準備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圖或課件;按例1內(nèi)容,讓學生準備實物卡片,準備10張正方形卡片、15個○卡片、2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準備 1.出示準備春游食品的情境圖。以小精靈聰聰?shù)纳矸菡f二(1)班明天要去參觀科技園。小朋友正忙著準備春游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2.讓學生觀察畫面,并請學生說一說了解到的情況。 二、新課 1.教學例1,引入“平均分”。 師:我們來幫助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游食品好嗎?我們先來分糖。 (1)學生用6個小○表示,嘗試分一分。 (2)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3)匯總分的結(jié)果后告訴學生: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4)讓學生再次分一分,這次要求把6個糖平均分。 2.鞏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請學生看清題意。特別請學生說一說“平均分是什么意思?” (2)出示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2題。 一共有()片楓葉,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讓學生用12張正方形卡片代替楓葉,擺一擺。擺好后,按要求填空。 3.教學例2,嘗試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書第9頁例2提出:把18個橘子平均分成6份。 (2)請各組用實物圖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分的結(jié)果。 (4)教師歸納平均分的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4.獨立進行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9頁“做一做”.讓學生用小棒代替酸奶,獨立完成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的任務。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三、練習 1.練習二的第1題。 (1)回憶:什么中平均分? (2)判斷:哪是平均分,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2.練習二的第2題。 動手在線上畫圓,然后填空。 3.練習二的第3題。 (1)讓學生根據(jù)題意準備學具卡片。 請學生說一說,準備了幾個“風車”。 (2)讓學生獨立完成把風車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 四、總結(jié)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jié):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后,每份分得同樣多。 第二課時:平均分的認識(二) 【教學內(nèi)容】鞏固“平均分”。(教科書第10頁的例題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2、過程與方法: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鞏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jié)果同樣多。 【教學難點】初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 【教學準備】○形紙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把12個蘋果平均放在4個盤中,想一想應該怎樣放? 把12個蘋果放在4個盤中,想一想應該怎樣放? 比較:這兩句話一樣嗎?不同點是什么?(強調(diào)“平均分) 二、新授課 1.出示教科書第10頁的例題3。 請一個同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畫面的內(nèi)容。(8個果凍,每2個一份,能分成幾份?) 2.學生分組,用○紙片代替果凍,分一分。 3.匯報,說說你是怎樣分的?(每次拿2個,拿完后看有幾份。)(也可在圖中畫圈,每個圈里有2個,圈完后看有幾個圈。) 4.小結(jié):這也是平均分的一種情況。 5.教材第10頁做一做 (1)第1題,擺一擺,填一填。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第11頁練習二的第4題。 用情境圖呈現(xiàn)分香蕉活動。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畫面,并根據(jù)畫面提供的信息和問題,確定“把多少個香蕉平均分給小猴”。讓學生獨立完成分香蕉任務。然后讓學生交流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 2.完成教科書第12頁練習二的第5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問:你是怎樣想的? 注意讓學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結(jié)果,促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第三課時 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練習二6—9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較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進一步掌握平均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熟練地用“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請學生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平均分,先給同位說說,再說給大家聽聽。 要求說說把幾個分成了幾份,每份是幾。 二、練習: 第3題: 分一分,說一說 請學生用學具表示梨,動手分一分, 然后說說分的過程, 最后填空:一共有( )個梨。平均放進3個盤里, 每盤放( )個。 第4題: 圈一圈,說一說 先請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 提出問題:可以分給幾只小兔? 請學生自己圈一圈,填空,集體訂正。 說說是怎樣圈的,圈的結(jié)果怎樣。 問:除了圈一圈,還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導學生思考還可以用想乘法 第四課時 除法的初步認識(一)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3頁例4,練習三第1 - 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引入除法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認識除號,了解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 【教學準備】情景圖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設置問題。 今天大熊貓“笨笨”要請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筍,大家看圖,說說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提出問題:大熊貓想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應放幾支?請小朋友想一想。 二、合作探究。 1、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用卡片擺一擺, 然后同一小組里交流所得。要求每盤分的同樣多。 2、鼓勵學生有多種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兩支兩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無論怎樣分,結(jié)果都是一樣的,每個盤子里放( )支竹筍。 三、學習新知 1、引入除法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平均分幫助大熊貓解決了一個大問題。這樣的問題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種方法。 揭示課題。除法 2、問:把12支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三支,每盤放得同樣多,是平均分嗎? 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3、介紹除法算式的讀寫。 (1)、以前我們學過加、減、乘法,它們都有各自的符號,今天老是再給你們介紹一個符號,它就是“”,讀作:除號。寫時先畫一條橫線,再上下各一點,橫線要直,兩點要圓且對齊。 (2)、學生練習書寫除號。 (3)、解決熊貓分竹筍的算式寫法。124=3,讀作:12除以4等于3。 4、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 讓學生把12支竹筍分別平均分成兩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寫出除法算式,再讀一讀。 【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靈活應用平均分的基礎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種方法直接計算呢?”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礎上讓學生參與“分一分,寫一寫,讀一讀”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做中學的機會。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感受解決問題的過程,領悟除法意義。 四、應用,加深理解 課本第13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五、鞏固練習 1、練習三第1題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請6名學生來抽卡,誰抽到哪一張就讀哪一張,讀得對的老師獎勵聰明星。 2、練習三第2題 學生動手擺學具并填寫算式,教師巡視。 3、練習三第3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并解決,然后交流。 【設計意圖】:結(jié)合學生追求快樂的天性,好勝的心理,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并運用獎勵措施,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五、課堂總結(jié)。 第五課時 除法的初步認識(二)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4頁例5,練習三第4、5、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溫故知新,繼續(xù)學習除法運算。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義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境激趣,設置問題。 1、談話,出示例5情景圖。大熊貓“笨笨”請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筍,看到那么多它喜歡的竹筍,就禁不住多采了些。大家看圖,說說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信息? (1)、要求仔細觀察,看看需要解決什么問題? (2)、大熊貓“笨笨”是怎樣分竹筍的?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3)、要求學生自己動手用卡片擺一擺, 然后同一小組里交流所得。 (4)再列出算式。 2、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為什么這個算式也用除法算式來表示?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自主參與,通過觀察、操作、交流、解決問題等活動,強化應用平均分的意識,溫故知新,為進一步學習除法運算奠定基礎。 二、學習新知 1、認識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除法算式中的三個數(shù)你能幫它取個名字嗎? (2)、先讓學生自己取,然后請學生看書學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請學生對照算式與情景,說說算式中各數(shù)所表示什么? 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媽媽的這兩個問題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學生思考、比較、討論。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的基礎上,設置問題吲哚發(fā)奧學生自主參與,通過思考、比較,讓學生知道把一些物體或一個總數(shù)平均分成相等的幾份,就用除法來計算。 三、應用,加深理解 1、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 (1)、明確要求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3)、交流匯報。 (4)、小結(jié)。 2、挑戰(zhàn)園地: (1)、練習三第4、5題。先讓學生畫圈一圈進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寫算式。 (2)、練習三第6題:先讓學生看圖,敘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讓學生動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寫算式,最后讓學生對照圖說一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設計意圖】:設計形式多樣,富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形式,讓學生動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動,營造出充滿生氣和激情的學習氛圍,滿足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心理需求,維持學習新知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jié)。 第六課時 除法的初步認識(復習)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6、17頁練習三第7、8、9、11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進一步體驗除法算式與生活實際的密切練習。 2、過程與方法: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分一分”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進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義,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圖片、題卡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談話:數(shù)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讓我們從身邊找一找數(shù)學,用我們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數(shù)學,能否舉出例子來? 學生舉例。 自己能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身邊去發(fā)現(xiàn)除法問題,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鞏固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第16頁練習三第7題。 (1)、說說算式的意思。 (2)、根據(jù)算式意思用○片擺一擺。 (3)、填空。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三第9題。 (1)、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匯報算式的意義。 3、引導學生完成第16頁練習三第8題。 (1)、看圖寫出乘法算式,說說算式意思。 (2)、看圖寫出除法算式,說說算式意思。 244=6 246=4 4、引導學生完成第17頁練習三第10題。 讓學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進行平均分。分后填寫算式。讓學生在獨立寫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讀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加深對除法意義的認識。 5、引導學生完成第17頁練習三第11題。 三、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七課時 用乘法口訣求商(一)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8頁例1,練習四第1~4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過比較分析的思維過程,使學生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訣求商的簡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多種方法求商。 【教學準備】情景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同學們上學期學習了乘法口訣,過了一個春節(jié)不知大家忘了沒有?老師來考考大家,有沒有膽應戰(zhàn)? 1、說出得數(shù),并說出用哪句口訣。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說一說( )里的數(shù)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想出來的。 3、把12個○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寫出的除法算式。 4、出示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故事。 【設計意圖】: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合作探究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現(xiàn)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個問題: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 請學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討計算方法。 (1)引導:我們會用動手分一分的方法解決“可以分給幾只小猴”的問題。如果不動手操作學具,怎樣算出結(jié)果呢?請各小組探討計算方法。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探討出的計算方法。 (3)根據(jù)學生探討的情況,給予積極評價。并且突出強調(diào):可以用乘法口訣想商。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嘗試用乘法口訣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個問題,并讓學生列出算式。 (2)請學生用乘法口訣想:商幾?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想商的過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訣。 (4)顯化想商的過程。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教師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幾相乘得12,因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4、小結(jié)。用乘法口訣能快速求出商。 【設計意圖】:通過操作為下面的抽象思維作準備,使學生由直觀向抽象過渡。通過相互交流、啟發(fā)達到共同發(fā)展的效果。讓學生在感受用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中逐漸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第18頁的“做一做”。 (1)、要求學生利用口訣獨立解決,并想想這些題目有什么特點。教師巡視指導。 (2)、交流匯報。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1題。 學生認真觀察圖,說說圖意。然后獨立完成。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2、3、4題。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八課時 用乘法口訣求商(二) 【教學內(nèi)容】課本P19頁例2,練習四第5~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從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2、過程與方法:能運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應用意識。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談話:春天是美麗的,春天也是植樹的季節(jié),大家看植樹的小朋友們來。(出示例4 圖) 大家談談你從圖中得到什么信息? 2.把12個○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寫出的除法算式。 二、探索學習 1、教學例2 (1)、引導學生根據(jù)圖上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2)、學生根據(jù)收集到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教師板書。 *每籠4個包子,6籠一共有了多少個包子? *一共有24個包子,每籠4個,可裝幾籠? *一共有24個包子,平均放進6個籠子,每籠可裝多少個包子? 2、你會列式嗎?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說說商是幾,你是怎么算的?比較總結(jié)求商的方法。 4、小結(jié):可以用乘法口訣求商。 仔細觀察都用哪些乘法口訣求商?通過比較這些除法算式求商的方法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設計意圖】:展示學生自己提出的問題,滿足學生的成就感,激起學生進一步表現(xiàn)的欲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等思維能力。 三、拓展應用,加深理解 1、引導學生完成第19頁的“做一做”。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5題。 要求學生口述對題意的理解以及求商的方法。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6題。 要求學生讀懂題意,理解題意,獨立完成。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九課時 練習課 【教學內(nèi)容】課本P21、22頁,練習四7~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復習鞏固所學表內(nèi)乘除法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加強乘除認知結(jié)構(gòu)的系統(tǒng)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綜合、溝通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點】查漏補缺,反饋出現(xiàn)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 【教學難點】加強乘除認知結(jié)構(gòu)的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綜合、溝通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復習 1、1、63= 246= 153= 105= 62= 244= 155= 102= 2、56= 26= 306= 126= 305= 122= 二、展開學習 1、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7題。 2、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8題。 3、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9題。 學生看清表格,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 4、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10題。 (1)、出示4個蘑菇房子的貼圖。幫助小動物回家。教師談話激趣。 (2)、學生看圖,獨立完成。 5、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11題。 6、引導學生完成練習四第12題。 (1)、仔細觀察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說給同桌聽一聽。 學生仔細觀察圖,把自己了解到的信息說給同桌聽。 (2)、怎樣列式呢?同桌交流想法。 (3)、匯報,教師板書列式。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更為熟練地進行計算。 四、課堂總結(jié)。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十課時 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一) 【教學內(nèi)容】 P23 例3,P24練習五1—4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和“把一個數(shù)按照每幾個一份來分,看能分成幾份”的除法應用題,會寫單位名稱。 過程與方法:通過提供豐富的、現(xiàn)實的、具有探索性的學習活動,感知生活與數(shù)學的緊密關系,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逐步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情感與態(tài)度: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相依關系,受到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題意和數(shù)量關系,并能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在課間喜歡玩一些什么游戲? [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在課間喜歡玩的一些游戲。當學生涉及到有關“平均分”的游戲時,老師要注意強調(diào),引起學生注意,同時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應用,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系,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1): 15只蠶寶寶,平均放到3個紙盒里,每個紙盒放幾只? 2、解決問題 (1)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要把15只蠶寶寶平均放到3個紙盒里,求每個紙盒放幾只。 (2)怎樣解決? 因為是平均分,求每個紙盒放幾只,就是求每份是幾,用除法計算。 3、列式計算 153=5(只) 4、檢驗:解答正確嗎? 每盒5只,3盒就是15只,對啦?。僧媹D) 5、答題。 6、同法指導例3(2)。 7、比較例3中的兩道題,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第1題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第2題是求15里有幾個5。兩題都用除法計算。 8、小結(jié):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幾,用除法計算。 三、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板書:解決問題)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問題都難不住我們! 四、鞏固練習 1、引導學生完成教材P24第1題。 (1)讓學生明白每題的意思,屬于哪種情況。 (2)按程序解答。 2、引導學生完成教材P24第2題。 3、引導學生完成教材P24第4題。 五、總結(jié) 六、課堂練習: 完成教材P24第3題。 第十一課時 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練習) 【教學內(nèi)容】教材P24 練習五第5-9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生掌握用除、乘運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理解題里的數(shù)量關系。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兩個問題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理解數(shù)量之間的相依關系。 情感與態(tài)度: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數(shù)量關系,會用乘、除法運算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小朋友在課間喜歡玩些什么游戲?是怎么玩的?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重點是平均分的。 二、例題。 1、出示例題1:二(2)學生課間有4組同學進行跳繩游戲,每組3人,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跳繩游戲? 2、學生解答。 3、出示例題2:二(2)學生課間有12個同學參加跳繩游戲,平均分成了4組開展游戲,每組有多少人? 5、學生解答。 6、比較兩題的關系。 三、鞏固練習 1、教材P24 練習五第5題。 2、教材P25 練習五第6題。 3、教材P25 練習五第7、9題。 四、總結(jié)。 五、課堂練習:教材P25 練習五第8題 第十二課時:整理和復習 【教學內(nèi)容】課本第26頁-27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結(jié)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小組比賽背乘口訣。 完成第26頁第2題。 二、師生共同梳理第二單元的內(nèi)容。 (1)除法的含義。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從上面的(1)、(2)、(3)方面進行復習。 1、除法的意義。 (1)課本第26頁第1題,讓學生說說什么是平均分?可舉例。 (2)寫除法算式,并要求學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shù)、除數(shù)、商。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以第1題中出現(xiàn)的算式為例進行。 3、比賽:看誰算得快 完成第27頁第1題。 4、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完成第27頁第2題。 (2)完成第27頁第3題。 四、師生共同小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 五、作業(yè):完成第27頁第4題。-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年級 數(shù)學 下冊 第二 單元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12608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