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一文言文閱讀第三步第1講文言文的讀文技法-題文齊讀講義.doc
《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一文言文閱讀第三步第1講文言文的讀文技法-題文齊讀講義.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通用版2020高考語文一輪復習專題一文言文閱讀第三步第1講文言文的讀文技法-題文齊讀講義.doc(2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專題一 文言文閱讀 [學語文在課下] 18個文言虛詞練中積累 使用建議:課下利用零碎時間分組完成,每隔一段時間回看溫故,避免遺忘! [第一組] 1.而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1)代詞,通“爾”,譯為“你(們)、你(們)的” (2)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鴻門宴》) (2)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譯為“和、又” (3)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3)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然后”,或者不譯 (4)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4)連詞,表示遞進關(guān)系,譯為“并且、而且” (5)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勸學》) (5)連詞,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然而、卻” (6)今以秦之強而先割十五都予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6)連詞,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 (7)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7)連詞,表示因果關(guān)系,譯為“因而、所以” (8)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 (8)連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和動詞 (9)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9)連詞,表示目的關(guān)系 (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者。(《逍遙游》) (10)名詞,通“能”,才能 (11)聞道有先后,術(shù)業(yè)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11)限止語氣,罷了 (12)雖在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諫太宗十思疏》) (12)何況 (13)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五人墓碑記》) (13)不久,一會兒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華發(fā),以禮終始而:連詞,表示轉(zhuǎn)折,但是、卻 (2)(2018全國卷Ⅱ)(王渙)晚而改節(jié),敦儒學,習《尚書》,讀律令,略舉大義而:連詞,表示承接,然后 (3)(2018全國卷Ⅱ)每食輒弦歌而薦(祭祀)之而:連詞,表示修飾,不譯 (4)(2018全國卷Ⅱ)(任峻)威風猛于渙(王渙),而文理不及之而:連詞,表示轉(zhuǎn)折,然而、卻 (5)(2018全國卷Ⅲ)民圖像于廬,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而:連詞,表示遞進,并且、而且 (6)(2017浙江高考)向者所謂俊達堅明,心正而氣和 而:連詞,表示并列 (7)(2017山東高考)父藺居母阮氏憂,不食泣血而卒 而:連詞,表示修飾,不譯 2.何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1)疑問代詞,譯為“什么” (2)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過秦論》) (2)疑問代詞,譯為“為什么” (3)吾實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 (3)疑問代詞,譯為“誰”“哪里” (4)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4)疑問副詞,譯為“怎么、哪里、為什么”,表示反問 (5)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5)副詞,譯為“多么”,表示感嘆 (6)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過秦論》) (6)作動詞,譯為“呵問” (7)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7)“何如”,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示疑問或詰問,相當于“怎么樣” (8)王問:“何以知之?”(《廉頗藺相如列傳》) (8)“何以”,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示疑問或詰問,相當于“憑什么”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Ⅲ)純禮曰:“草濕則生火,何足怪!”何:疑問代詞,譯為“什么” (2)(2017全國卷Ⅲ)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何:表示疑問或詰問,什么 (3)(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何:疑問代詞,為什么 (4)(2017山東高考)謝貞有何親屬何:疑問代詞,什么 (5)(2016全國卷Ⅱ)干撓盛典,蓄隱邪謀,他日何所不至何:疑問代詞,什么 3.乎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赤壁賦》) (1)助詞,表疑問語氣。相當于“嗎” (2)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游褒禪山記》) (2)助詞,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嗎”“呢” (3)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助詞,表揣測語氣。相當于“吧” (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呂氏春秋》) (4)助詞,表示感嘆或贊美。相當于“啊”或“呀” (5)胡為乎遑遑欲何之?(《歸去來兮辭》) (5)助詞,用在句中起緩和語氣作用或表示語氣的停頓 (6)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賦》) (6)助詞,用在形容詞詞尾,譯為“……的樣子” (7)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 (7)介詞,相當于“于” [實戰(zhàn)高考] (1)(2018浙江高考)世之所謂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乎:助詞,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嗎” (2)(2018江蘇高考)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①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②?①乎:助詞,用在句中起緩和語氣作用或表示語氣的停頓 ②乎:助詞,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呢” (3)(2017天津高考)眾會乎坐,不問不言乎:助詞,用在句中起緩和語氣作用或表示語氣的停頓 (4)(2016全國卷Ⅰ)而必使(帝)親臨,處之安乎乎:助詞,表反問語氣,嗎 (5)(2016山東高考)居圣王之室,如此,則諸侯其至乎乎:助詞,表揣測語氣,吧 4.乃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1)代詞,譯為“你,你的” (2)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游褒禪山記》) (2)副詞,表肯定判斷,譯為“是”“就是” (3)既已,無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荊軻刺秦王》) (3)表順承,譯為“于是”“就” (4)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4)表轉(zhuǎn)折,譯為“卻”“竟然” (5)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之死》) (5)表范圍的限定,僅僅,只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芝(魯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墳籍乃:表順承,于是、就 (2)(2018全國卷Ⅲ)陵寢皆在邑境,歲時繕治無虛日,今乃與百縣均賦,曷若置此乃:表轉(zhuǎn)折,卻、竟然 (3)(2018江蘇高考)錢故當時東道主,其父鳴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與談乃父事,轉(zhuǎn)不甚曉乃:第三人稱代詞,他的 (4)(2017浙江高考)使圣人微旨不傳,乃鄭玄輩為注解之罪乃:副詞,表判斷,是 5.其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藺相如列傳》) (1)代詞,表第三人稱領(lǐng)屬關(guān)系?!八?她、它)的”或“他(她、它)們的” (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師說》) (2)指代第三人稱,“他(她、它)”或“他(她、它)們” (3)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游褒禪山記》)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我”“我自己” (4)則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禪山記》) (4)指示代詞,表遠指。譯為“那”“那些” (5)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5)指示代詞,表特指。譯為“其中的、當中的”,后面多為數(shù)詞 (6)其可怪也歟!(《師說》) (6)副詞,表反問語氣。譯為“難道”“怎么” (7)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7)表示揣測語氣。譯為“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8)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 (8)表示祈使語氣。譯為“可要、一定”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9)表示商量語氣。譯為“還是” (10)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逍遙游》) (10)連詞,表示選擇關(guān)系。常常是兩個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譯為“是……還是……” (11)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送東陽馬生序》) (11)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如果,假如” (12)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詩經(jīng)靜女》) (12)助詞,起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可不譯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天津高考)兼而有者,其吾友楊君乎?其:表揣測語氣?;蛟S、大概 (2)(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雖賤而夭,其文豈必不傳?其:第三人稱代詞,他的 (3)(2017全國卷Ⅱ)大姓李子春先為瑯邪相,豪猾并兼……憙下車,聞其二孫殺人事未發(fā)覺其:第三人稱代詞,他的 (4)(2017浙江高考)考其當時,參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為一家事業(yè)矣其:指代第三人稱,他們 6.且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不出,火且盡。(《游褒禪山記》) (1)副詞,譯為“將要”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副詞,譯為“將近,幾近”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 (3)副詞,譯為“暫且” (4)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4)連詞,表并列關(guān)系,連接兩個動詞或形容詞,譯為“又……又……”或“一邊……一邊……”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 (5)表示讓步或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尚且”或“即使” (6)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六國論》) (6)表遞進關(guān)系,譯為“而且”“并且” (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7)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譯為“反而”“卻” (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8)復音虛詞,“且夫”,句首助詞,表示另提一事或進一步議論,譯為“再說” [實戰(zhàn)高考] (1)(2018江蘇高考)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且:表遞進關(guān)系,譯為“而且”“并且” (2)(2017全國卷Ⅱ)憙以因疾報殺(憙認為趁仇人患病而報仇),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且:副詞,譯為“暫且” (3)(2017全國卷Ⅲ)界渠未定,顧和好體重,吾且往大國分畫矣且:副詞,譯為“將要” [第二組] 7.若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鴻門宴》) (1)人稱代詞,譯為“你” (2)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論語憲問》) (2)指示代詞,譯為“如此,這樣” (3)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3)連詞,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如,如果” (4)“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4)動詞,譯為“及,比得上” (5)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遙游》) (5)動詞,譯為“像”“好像”“如同” (6)桑之未落,其葉沃若。(《詩經(jīng)氓》) (6)助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 (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 (7)復音虛詞,“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義的他轉(zhuǎn)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從若:連詞,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如,如果” (2)(2017全國卷Ⅰ)弘微經(jīng)紀生業(yè),事若在公,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若:動詞,譯為“像”“好像”“如同” (3)(2017全國卷Ⅱ)爾曹(輩)若健,遠相避也若:連詞,表假設(shè)關(guān)系,譯為“假如,如果” 8.所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 (1)助詞,放在動詞前,與動詞相結(jié)合組成名詞性詞組 (2)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六國論》) (2)助詞,用在被動句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 (3)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3)復音虛詞,“所以”,表示原因,譯為“……的原因”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 (4)復音虛詞,“所以”,表示憑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譯為“用來……的”或“……的憑借”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Ⅱ)吏問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 所:助詞,用在被動句中,“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 (2)(2018全國卷Ⅲ)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所:放在動詞前,構(gòu)成名詞性短語 (3)(2018江蘇高考)古之人往往于舊治之所三致意焉 所:名詞,處所,地方 (4)(2017浙江高考)二者所以為喜且自賀也 所以:復音虛詞,表示原因,譯為“……的原因” 9.為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過秦論》) (1)介詞,讀wi,譯為“被”,表示被動 (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2)介詞,譯為“給,替” (3)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3)介詞,譯為“對,向” (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魚我所欲也》) (4)介詞,表原因或目的,譯為“因為”“由于”“為了” (5)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鴻門宴》) (5)語氣助詞,讀wi,用在句末,常與“何”“奚”等相配合,表疑問或反詰 (6)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蘭亭集序》) (6)動詞,讀wi,“是”,表判斷 (7)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譯為“做”“擔任”)(《廉頗藺相如列傳》) (7)“為”作一般動詞用時,可根據(jù)上下文靈活意譯。如擔任、治理等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世有名德,為西州豪族為:動詞,“是”,表判斷 (2)(2018全國卷Ⅰ)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為:動詞,擔任 (3)(2018全國卷Ⅰ)帝以芝(人名)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為:介詞,譯為“給,替” (4)(2018全國卷Ⅱ)縣多奸猾,積為人患為:動詞,成為 (5)(2018全國卷Ⅲ)歸途見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與劉先主如何?”遂為匠擒 為:介詞,讀音wi,譯為“被”,表示被動 (6)(2018江蘇高考)提筆記之,可以風世,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為:介詞,表目的,譯為“為了” 10.焉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 (1)代詞,作賓語,相當于“之”,代指“老師” (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疑問代詞,相當于“怎么”“哪里”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逍遙游》) (3)兼詞,兼有介詞和代詞的功能,相當于“于+之” (4)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 (4)句末助詞,表示感嘆語氣或陳述語氣,譯為“了”“啊” (5)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阿房宮賦》) (5)助詞,形容詞或擬聲詞的詞尾,相當于“然” (6)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師說》) (6)助詞,用于句中,表停頓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參驃騎軍事,轉(zhuǎn)天水太守 焉:代詞,作動詞賓語,相當于“之”,他 (2)(2018全國卷Ⅱ)唯特詔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陽留王渙祠焉 焉:句末助詞,表示陳述語氣,可不譯 (3)(2017天津高考)一歲倉卒國絕,因家焉,以農(nóng)桑為業(yè) 焉:兼詞,兼有介詞和代詞的功能,相當于“于+之” (4)(2017江蘇高考)以為可讀父書,則又有知己之感焉 焉:助詞,表示陳述語氣,了、啊 11.也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1)語氣助詞,表示判斷語氣,不譯 (2)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2)語氣助詞,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呢” (3)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國也》) (3)語氣助詞,表示疑問語氣,譯為“呢” (4)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4)語氣助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不譯 (5)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5)語氣助詞,表示感嘆語氣,譯為“啊” (6)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逍遙游》) (6)助詞,通常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舒緩語氣的作用,無意義,不譯 [實戰(zhàn)高考] (1)(2018浙江高考)太初(人名)為人,實寬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也:語氣助詞,表判斷語氣,不譯 (2)(2018全國卷Ⅲ)以棼然之絲而殺之,吾不忍也 也:語氣助詞,表示陳述語氣,不譯 (3)(2018北京高考)是何也①?則小事之至也②數(shù) ①也:語氣助詞,表示疑問語氣,譯為“呢” ②也:助詞,通常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舒緩語氣的作用,無意義,不譯 12.以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愿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 (1)介詞,表使用,譯為“拿”或“用”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燭之武退秦師》) (2)介詞,表處置,譯為“把” (3)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譯為“以……身份”)(《蘇武傳》) (3)介詞,表憑借,譯為“憑”“憑借”“根據(jù)”“以……身份” (4)猶不能不以之興懷。(《蘭亭集序》) (4)介詞,表原因,譯為“因為”“由于” (5)果予以未時還家,而汝以辰時氣絕。(《祭妹文》) (5)介詞,表時間或地點,譯為“在”“于” (6)夫夷以近,則游者眾。(《游褒禪山記》) (6)連詞,表并列,可譯為“而”“又”“和”“并且” (7)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7)連詞,表修飾,表示動作行為的方式,相當于“而” (8)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燭之武退秦師》) (8)連詞,表原因,譯為“因為” (9)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9)連詞,表目的,譯為“來”“用來” (10)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出師表》) (10)連詞,表結(jié)果,譯為“因而”“以致” (11)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荊軻刺秦王》) (11)副詞,通“已”,譯為“已經(jīng)” (12)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陳情表》) (12)復音虛詞,“是以”,即“以是”的倒裝。譯為“因此” (13)君何以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13)復音虛詞,“何以”,即“以何”的倒裝。譯為“用什么”“怎么” (14)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譯為“以……為”,即“把……作為”)(《過秦論》) (14)復音虛詞,“以為”,根據(jù)語境靈活翻譯 (15)皆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15)動詞,認為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可得乎以:介詞,表原因,譯為“因為”“由于” (2)(2018全國卷Ⅰ)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以:連詞,表目的,譯為“來”“用來” (3)(2018全國卷Ⅰ)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以:介詞,表憑借,譯為“憑”“憑借” (4)(2018全國卷Ⅰ)羊祜為車騎將軍,乃以位讓芝(人名)以:介詞,表處置,譯為“把” (5)(2018全國卷Ⅱ)渙(人名)以方略討擊,悉誅之以:介詞,表使用,譯為“拿”或“用” (6)(2018江蘇高考)提筆記之,可以風世,又不徒為區(qū)區(qū)友朋聚散之感也以:連詞,表目的,譯為“來”“用來” [第三組] 13.因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鴻門宴》) (1)副詞,表順承關(guān)系,譯為“就”“于是” (2)因擊沛公于坐。(《鴻門宴》) (2)副詞,趁機 (3)不哀喪而求國,難;因亂以入,殆。(《國語》) (3)介詞,趁著,趁 (4)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核舟記》) (4)介詞,依照,根據(jù) (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燭之武退秦師》) (5)介詞,憑借,依靠 (6)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廉頗藺相如列傳》) (6)介詞,經(jīng)由,通過 (7)因噎廢食(成語) (7)介詞,因為,由于 (8)蒙故業(yè),因遺策。(《過秦論》) (8)動詞,沿襲 (9)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 (9)動詞,依順,順著 (10)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0)連詞,接著,繼而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天津高考)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因以為名也 因:副詞,表順承關(guān)系,就、于是 (2)(2017全國卷Ⅱ)憙(人名)以因疾報殺,非仁者心,且釋之而去 因:介詞,趁,趁著 (3)(2017全國卷Ⅱ)而讒者因言憙(人名)與奉(人名)合謀,帝以為疑 因:副詞,表順承關(guān)系,就、于是 14.于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乃設(shè)九賓禮于廷。(《廉頗藺相如列傳》) (1)介詞,在 (2)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 (2)介詞,自、從 (3)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3)介詞,到,到達 (4)寡人之于國也。(《寡人之于國也》) (4)介詞,對,對于 (5)不拘于時,學于余。(《師說》) (5)介詞,向 (6)業(yè)精于勤,荒于嬉。(《進學解》) (6)介詞,由,由于 (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7)介詞,表示被動,譯為“被” (8)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勸學》) (8)介詞,表示比較,譯為“比”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Ⅲ)純禮一以靜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 于:介詞,自、從 (2)(2018全國卷Ⅲ)民圖像于廬,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 于:介詞,在 (3)(2018北京高考)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于①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于②府 ①于:介詞,在 ②于:介詞,自、從 (4)(2017全國卷Ⅰ)門徒業(yè)使,不異平日,田疇墾辟,有加于舊 于:介詞,表示比較,譯為“比” (5)(2017浙江高考)參之于上古,復酌于見聞 于:介詞,自、從 (6)(2017江蘇高考)儀征鹽船阨于火,焚死無算 于:介詞,表示被動,譯為“被” 15.與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1)介詞,譯為“和、跟、同” (2)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賦》) (2)連詞,譯為“和、跟、同” (3)則與一生彘肩。(《鴻門宴》) (3)動詞,給予,授予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 (4)動詞,結(jié)交,親附 (5)吾與點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5)動詞,贊許,同意 (6)蹇叔之子與師。(《左傳》) (6)動詞,參加,讀“y” (7)唯赤則非邦也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7)句末語氣助詞,通“歟”,表示感嘆或疑問語氣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Ⅲ)陵寢皆在邑境,歲時繕治無虛日,今乃與百縣均賦,曷若置此 與:介詞,和、跟、同 (2)(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與鄉(xiāng)黨無余,于其外則不光 與:介詞,和、跟、同 (3)(2018江蘇高考)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 與:連詞,和、跟、同 (4)(2017浙江高考)如足下天與①之性,萬萬與②仆(自稱)相遠 ①與:動詞,給予,授予 ②與:介詞,和、跟、同 (5)(2016全國卷Ⅲ)(傅珪)與修《大明會典》成,遷左中允 與:動詞,讀“y”,參加,參與 16.則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1)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 (2)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阿房宮賦》) (2)連詞,表示條件、假設(shè)關(guān)系?!皠t”如果出現(xiàn)在前一個分句中,譯為“如果”;如果出現(xiàn)在后一個分句中,譯為“那么”“就” (3)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3)連詞,表示并列關(guān)系,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jié)構(gòu)相似的一個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間是并列關(guān)系??勺g為“就”,或不譯 (4)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陳情表》) (4)連詞,表示轉(zhuǎn)折、讓步關(guān)系。表示轉(zhuǎn)折時,用在后一分句中,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譯為“雖然”“但是” (5)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種樹郭橐駝傳》) (5)連詞,表示選擇關(guān)系。和“非”或“不”連用,譯為“不是……就是……” (6)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6)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Ⅲ)草濕則生火,何足怪 則: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 (2)(2018浙江高考)在其身與鄉(xiāng)黨無余,于其外則不光 則:連詞,表示承接關(guān)系,譯為“就”“便” (3)(2018江蘇高考)夜闌置酒,聞車聲啍啍,則嶧亭(呂嶧亭,人名)遣使來迎 則: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是、就是 (4)(2017浙江高考)此則不學之徒,好出大言,欺亂常人耳 則:副詞,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diào)和確認作用,是、就是 (5)(2015湖北高考)我蔬食則①喜,肉食則②不喜 ①則:連詞,就 ②則:連詞,表示轉(zhuǎn)折,卻 17.者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1)代詞,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詞組或主謂詞組之后,組成“者”字結(jié)構(gòu),用以指代人、事、物,譯為“的人”“的事”“的東西” (2)此三者,吾遺恨也。(《伶官傳序》) (2)代詞,用在數(shù)詞之后,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物,可譯為“……種”“……樣” (3)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3)代詞,用在時間詞語的后面,表示“……的時候” (4)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4)用于否定詞之后,表示“……的話” (5)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賦》) (5)助詞,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6)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6)助詞,用在主語后,起提頓作用,引出判斷 (7)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7)助詞,用在主語后,引出原因、解釋 (8)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 (8)助詞,放在疑問句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Ⅱ)其有放牛者,輒云以屬稚子,終無侵犯 者:代詞,用在動詞性短語之后,組成“者”字結(jié)構(gòu),……的人 (2)(2018天津高考)恐年祀久遠,來者不知,故名而字之 者:代詞,用在動詞之后,組成“者”字結(jié)構(gòu),……的人 (3)(2017全國卷Ⅱ)趙憙真長者也 者也:表判斷,是 (4)(2017天津高考)王充者,會稽上虞人也 者:助詞,用在主語后,起提頓作用,引出判斷 (5)(2017浙江高考)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為不幸,何者 者:助詞,放在疑問句句末,表示疑問語氣等 18.之 記住經(jīng)典 歸納義項 (1)之二蟲又何知!(《逍遙游》) (1)指示代詞,譯為“這”“此” (2)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之,譯為“我”)(《廉頗藺相如列傳》) (2)代詞,作賓語,代人、物、事;代人時一般譯為“他”或“她”,有時也譯為“我” (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師說》) (3)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助詞“的”,有時可不譯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4)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5)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5)結(jié)構(gòu)助詞,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 (6)結(jié)構(gòu)助詞,作定語后置的標志 (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國也》) (7)音節(jié)助詞,用以調(diào)整音節(jié)或表示提頓,沒有實在意義 (8)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蘭亭集序》) (8)動詞,譯為“往”“到達” [實戰(zhàn)高考] (1)(2018全國卷Ⅲ)以棼然之絲而殺之,吾不忍也 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 (2)(2018浙江高考)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3)(2018江蘇高考)世之如呂君者更少矣 之:音節(jié)助詞,用以調(diào)整音節(jié)或表示提頓,沒有實在意義 (4)(2017全國卷Ⅱ)憙素與奉(人名)善,數(shù)遺書切責之 之:代詞,作賓語,他 (5)(2017浙江高考)今之①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傳,乃鄭玄輩為注解之②罪?!? ①之:音節(jié)助詞,用以調(diào)整音節(jié)或表示提頓,沒有實在意義 ②之:結(jié)構(gòu)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的 (6)(2017山東高考)貞哀毀羸瘠,終不能之官舍 之:動詞,到、去 (7)(2017山東高考)頃之,敕起還府 之:音節(jié)助詞,用以調(diào)整音節(jié)或表示提頓,沒有實在意義 第3講詞類活用和文言句式 一、詞類活用分類練 詞類活用是指某些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臨時具有的某種新的語法功能,而這種語法功能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具有明顯的不同。詞類活用主要包括名詞的活用、動詞的活用、形容詞的活用3類。 1.名詞作狀語 凡是謂語前面的名詞如果不是主語,則必然活用作了狀語。 類型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1)表動作行為的狀態(tài)、方式與工具,譯為“像……一樣”“在……”“用……” 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表動作行為的方位、地點,譯為“在……”“向……”“從……”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廷:在朝廷上 (3)表動作行為發(fā)生的時間,譯為“每……”“在……”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日:每天 2.名詞用作動詞 文言文中名詞后面帶了賓語,該名詞活用作了動詞。 類型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1)名+名(代) ①籍吏民,封府庫 籍:登記 ②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名:命名 (2)能愿動詞+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3)副詞+名 左右欲刃相如 刃:殺 (4)名+補語(介賓補語) 沛公軍霸上 軍:駐扎、駐軍 3.名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 名詞用作使動詞,是指這個名詞帶了賓語,并且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變成了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名詞用作意動詞,是把它后面的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規(guī)律總結(jié) (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封:使……成為邊境 (2)徐孺下陳蕃之榻下:使……放下 (3)越國以鄙遠鄙:把……作為疆界 (1)判斷方法:首先判定這個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然后再看它是否具有認為賓語怎么樣的意思。 (2)翻譯方法:①主語認為賓語是[名詞]; ②主語把賓語當成[名詞]。 (4)侶魚蝦而友麋鹿侶:以……為侶 友:以……為友 1.動詞用作名詞 當這個動詞在句子中具有明顯的表示人與事物的意義時,即活用為名詞。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規(guī)律總結(jié) (1)追亡逐北 亡:逃亡者 動詞的主要作用是充當謂語,但有時也出現(xiàn)在主語或賓語的位置上(有時前邊有“其”或“之”),表示與這個動詞的動作行為有關(guān)的人或事,這時它就活用為名詞了。 (2)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 出:出產(chǎn)的東西 入:收入的東西 (3)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達的人 2.動詞的使動和為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或為動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動詞。不及物動詞本來不帶賓語,用于使動或為動時,后面就可以帶賓語。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規(guī)律總結(jié) (1)寧許以負秦曲負:使……擔負 (2)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活 (3)后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卻:使……退卻 (4)等死,死國可乎死:為……而死 有些動詞所表示的動作,是主語表示的人為了賓語所表示的人或物而發(fā)出的。 (5)后人哀之而不鑒之哀:為……哀嘆 1.形容詞用作名詞 當形容詞處在句中主語或賓語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質(zhì)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種性質(zhì)或特征的人或事物時,即活用為名詞。 類型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1)形容詞用在“其”“之”后充當中心語時,活用為名詞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做主語、賓語時,活用為名詞 ①群賢畢至賢:賢能的人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使人迷亂的地方 (3)形容詞用在數(shù)詞后面做中心語,活用為名詞 四美具,二難并美:美好的事物 難:難得的賢主和嘉賓 2.形容詞用作動詞 指形容詞帶賓語后,具有了動詞的性質(zhì),它和賓語的關(guān)系是動賓關(guān)系。 類型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1)能愿動詞+形容詞 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2)形容詞+名(代)詞 (項伯)素善留侯張良 善:與……交好 (3)形容詞表示某種動態(tài) 不知東方之既白白:顯出白色 3.形容詞的使動和意動用法 形容詞帶上賓語后,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這就是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就是把形容詞放在賓語前面,表示主觀上認為(覺得)賓語所表示的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 示例(解釋加點的詞語) 規(guī)律總結(jié) (1)春風又綠江南岸 綠:使……變綠 (2)大王必欲急臣急:使……急 (3)既來之,則安之安:使……安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為美 (5)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將相乎 羞:以……為羞(覺得……羞恥) (6)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 恥:以……為恥(把……當作恥辱) 二、文言句式分類練 《考試說明》明確規(guī)定需要掌握的4類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是: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省略句。(其他如狀語后置句、定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固定句等,《考試說明》雖未作明確要求,但也需要掌握)對于文言句式的考查往往在斷句題中有涉及,更是文言文翻譯的重要采分點之一,這就要求考生熟練掌握文言句式的特點及翻譯方法,以便迅速準確翻譯句子。 (一)判斷句——分清類別,添加成含有“是”的句子 類型 示例 “……者……也”句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鴻門宴》) “者”“者也”句 ①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小石潭記》) ②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鴻門宴》) “也”字句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勸學》) 無標志句 ①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②臣本布衣(《出師表》) ③今臣亡國賤俘(《陳情表》) “為”字句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鴻門宴》) 用“乃、即、則、皆、必”等副詞表判斷,用“非”表否定判斷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②此皆良實,志慮忠純(《出師表》) ③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④六國破滅,非兵不利(《六國論》) “是”字句 不知木蘭是女郎(《木蘭詩》) [針對訓練]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楚俗信巫不信醫(yī),自三代以來為然,今為甚。凡疾不計久近淺深,藥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數(shù)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責,殫其財,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責之曰,是醫(yī)之誤,而用巫之晚也。終不一語加咎巫。故功恒歸于巫,而敗恒歸于醫(yī)。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楚俗信巫不信醫(yī),自三代以來為然,今為甚。 譯文: (2)殫其財,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責之曰,是醫(yī)之誤,而用巫之晚也。 譯文: 解析:(1)“楚俗信巫不信醫(yī)”是無標志的判斷句;“自三代以來為然”是“為”表判斷的判斷句。(2)“是醫(yī)之誤,而用巫之晚也”是用“……也”表判斷的判斷句。 參考答案:(1)楚國的風俗是相信巫術(shù)不相信醫(yī)學,從三代以來就是這樣,現(xiàn)在更為嚴重了。 (2)用盡他們的錢財,耗盡他們的精力,最終不見效,將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責說,這是醫(yī)生的失誤,而找巫師太晚了。 [參考譯文] 楚國的風俗是相信巫術(shù)不相信醫(yī)學,從三代以來就是這樣,現(xiàn)在更為嚴重了。一切疾病不考慮病的時間長短輕重,藥一旦入口不奏效,立即就摒棄不用。至于巫術(shù),反復試驗十幾次沒有效果,也不悔改,并且把過失歸在自己身上沉痛自責,用盡他們的錢財,耗盡他們的精力,最終不見效,將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責說,這是醫(yī)生的失誤,而找巫師太晚了。最終沒有一句話是歸罪于巫師的。所以功勞永遠歸于巫師,而失敗永遠歸于醫(yī)生。 (二)被動句——看清標志詞,翻譯成“被”的意思 類型 示例 “于”字句: 謂語+于 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不拘于時(《師說》) “見”字句: 見+謂語、 見+謂語+于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受”字句: 受+謂語+于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赤壁之戰(zhàn)》) “為”字句: 為+動詞 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為……所” “為所”句 ①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②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被”字句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無標志句 (意念被動句) ①感斯人言(《琵琶行 并序》) ②而劉夙嬰疾病(《陳情表》) [針對訓練]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衛(wèi)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至刖。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及彌子色衰而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食我以其余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前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至變也。故有愛于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于主,則罪當而加疏。故諫說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之矣。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wèi)君。 譯文: (2)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前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至變也。 譯文: (3)故有愛于主,則知當而加親;見憎于主,則罪當而加疏。 譯文: 解析:(1)句中的“見……于”表被動。(2)“前見賢而后獲罪者”中的“見”表被動。(3)“故有愛于主”中的“于”表被動,“見憎于主”中的“見……于”表被動。 參考答案:(1)從前彌子瑕被衛(wèi)國君主寵愛。 (2)彌子瑕的德行和當初一樣沒有改變,以前所以被認為賢能而后來被治罪的原因,是衛(wèi)君對他的愛憎有了極大的改變。 (3)所以說,被君主寵愛時就認為他聰明能干,愈加親近。被君主憎惡了,就認為他罪有應得,就愈加疏遠。 [參考譯文] 從前彌子瑕被衛(wèi)國君主寵愛。按照衛(wèi)國的法律,偷駕君車的人要判斷足的罪。不久,彌子瑕的母親病了,有人知道這件事,就連夜通知他,彌子瑕就詐稱君主的命令駕著君主的車子出去了。君主聽到這件事反而贊美他說:“多孝順啊,為了母親的病竟愿犯下斷足的懲罰!”彌子瑕和衛(wèi)君到果園去玩,彌子瑕吃到一個甜桃子,沒吃完就獻給衛(wèi)君。衛(wèi)君說:“真愛我啊,自己不吃卻想著我!”等到彌子瑕容色衰退,衛(wèi)君對他的寵愛也疏淡了,后來得罪了衛(wèi)君。衛(wèi)君說:“這個人曾經(jīng)詐稱我的命令駕我的車,還曾經(jīng)把咬剩下的桃子給我吃?!睆涀予Φ牡滦泻彤敵跻粯記]有改變,以前所以被認為賢能而后來被治罪的原因,是衛(wèi)君對他的愛憎有了極大的改變。所以說,被君主寵愛時就認為他聰明能干,愈加親近。被君主憎惡了,就認為他罪有應得,就愈加疏遠。因此,勸諫游說的人,不能不察看君主的愛憎態(tài)度之后再游說他。 (三)賓語前置句 ——判定形式,調(diào)整前置的賓語到動詞后 類型 示例 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國也》) 用“之”或“是”為標志,強調(diào)賓語 ①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師說》) ②唯利是圖(成語) [針對訓練] 3.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唐主立齊王景遂為皇太弟。徙燕王景達為齊王,領(lǐng)諸道兵馬元帥。景遂嘗與宮僚燕集,贊善大夫張易有所規(guī)諫,景遂方與客傳玩玉杯,弗之顧。易怒曰:“殿下重寶而輕士?!比∮癖值厮橹?,眾皆失色。景遂斂容謝之,待易益厚。 景遂嘗與宮僚燕集,贊善大夫張易有所規(guī)諫,景遂方與客傳玩玉杯,弗之顧。 譯文: 解析:“弗之顧”是否定句中代詞“之”作賓語的賓語前置句,正確的語序應為“弗顧之”。 參考答案:李景遂曾和宮中僚屬聚會,贊善大夫張易有所勸諫,而李景遂正和客人們傳看賞玩玉杯,不回頭理會他。 [參考譯文] 南唐主立齊王李景遂為皇太弟。改封燕王李景達為齊王,統(tǒng)領(lǐng)諸道兵馬元帥。李景遂曾和宮中僚屬聚會,贊善大夫張易有所勸諫,而李景遂正和客人們傳看賞玩玉杯,不回頭理會他。張易憤怒地說:“殿下看重寶物而輕視士人!”抓過玉杯來摔在地上砸碎了,眾人都大驚失色。而李景遂收起笑容向張易道歉,從此對張易更加重視。 類型 示例 省略 主語 承前省略 沛公軍霸上,(沛公)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 蒙后省略 (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對話中省略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鴻門宴》) 省略謂語 承前省略 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蒙后省略 因跪請秦王(擊缶)。秦王不肯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省略賓語 動詞賓語省略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之)以事(《鴻門宴》) 介詞賓語省略 豎子不足與(之)謀(《鴻門宴》) 省略介詞 介詞“于”省略 列坐(于)其次(《蘭亭集序》) 介詞“以”省略 陳勝、吳廣皆(以)次當行(《陳涉世家》) 介詞“自”省略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自)日邊來(《望天門山》) 省略兼語 使(之)快彈數(shù)曲(《琵琶行 并序》) [針對訓練]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題目。 仲長統(tǒng)字公理,山陽高平人也。少好學,博涉書記,贍于文辭。年二十余,游學青、徐、并、冀之間,與交友者多異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紹甥也。素貴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歸附。統(tǒng)過干,干善待遇,訪以當時之事。統(tǒng)謂干曰:“君有雄志而無雄才,好士而不能擇人,所以為君深戒也?!备裳抛远?,不納其言,統(tǒng)遂去之。無幾,干以并州叛,卒至于敗。并、冀之士皆以是異統(tǒng)。統(tǒng)性俶儻,敢直言,不矜小節(jié),默語無常,時人或謂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輒稱疾不就。常以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揚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滅,優(yōu)游偃仰,可以自娛,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游學青、徐、并、冀之間,與交友者多異之。 譯文: (2)統(tǒng)過干,干善待遇,訪以當時之事。 譯文: (3)每州郡命召,輒稱疾不就。 譯文:-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通用版 2020 高考 語文 一輪 復習 專題 文言文 閱讀 第三 技法 題文齊讀 講義
鏈接地址:http://m.italysoccerbets.com/p-3933799.html